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5902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

 

后安沟大桥

桥面孔道压浆

(施工组织设计)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铜黄高速公路TH-C2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九月四日

 

一、工程概况

二、管理人员

三、机械设备配备

四、施工准备,施工方法及工艺

五、确保工程质量及措施

六、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七、环、水保注意事项

 

后安沟大桥

桥面孔道压浆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后安沟大桥跨设计为4x2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后支结构连续组合箱梁,分为2联,桥台处设置40伸缩缝;不含桥台侧墙、耳墙在内,桥梁全长80米桥梁起点桩号为K146+262终点桩号为K146+348,中心桩号为K146+315。

桥梁每孔5片小箱梁(单幅),梁高1.2米,中梁预制宽度2.4米(边梁2.85米),翼板间留有0.9375米现浇湿接缝,主梁腹板厚0.18~0.25米,底板厚0.18~0.25米,顶板厚0.18米。

钢束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符合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公称直径为:

ΦS15.2mm,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弹性模量1.95×105MPa,张拉控制应力为:

σcom=0.75fpk=1395Mpa.

二、管理人员

进场管理人员情况见表1。

表1管理人员情况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备注

1

乔建华

质检工程师

2

樊新松

测量队长

3

贾江海

实验室主任

4

刘剑

技术员

5

王磊

技术员

6

7

8

 

三、机械设备配备

主要设备配备情况见表2

表2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状况

备注

1

油压表

2台

良好

2

压浆机

UB3 

1台

良好

3

油泵

ZB4-500 

2台

良好

4

四,施工准备,施工方法及工艺

4.1: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后,孔道尽早压注水泥浆。

压浆使用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40~0.45,掺入适量减水剂时,水灰比可减小到0.35。

水泥浆强度应不低于50MPa。

通过试验后,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膨胀剂,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泌水率最大不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率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

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对掺外加剂泌水率较小的水泥浆,通过试验证明能达到孔道内饱满时,可采用一次压浆的方法。

压浆应缓慢、均匀进行。

压浆应使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最大压力宜为0.5~0.7MPa,当孔道较长或采用一次压浆时,最大压力宜为1.0MPa;压浆速度一般为5~15m/min。

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

为保证管道中充满灰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压期,该稳压期不宜少于2min。

压浆时每道现浇中支点横梁留取3组试块进行养护,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

五、确保工程质量及控制措施

5.1岗前技术培训制

各施工队的施工人员在进场后,项目部总工程师牵头由工程技术部组织各工种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向工人讲解新型、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并请老技师现场讲解示范,传授经验技巧。

将理论的规范变成工人能够主动的、熟练的操作的准则。

培训记录由工程部记录、保存。

5.2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接到设计图纸后,总工程师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并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技术交底文件,认真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交底,实行三级负责;对设计技术交底认真做好记录,对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形成记录。

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向施工队技术人员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交底;现场技术交底由施工队技术人员向领工员、工班长、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3现场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把好进料关。

建筑材料运到现场后,保障部开出材料取样通知单,由试验人员进行现场取样试验,对经试验达不到标准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均应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进场后分类别堆码存放,并挂牌标识检验和试验状态,以防止误用和实现可追溯性。

5.4质量自检制度

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取得相应资格的质量检验工程师担任本管段工程检查工作。

工程公司内部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及时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由质量检验员记入工程日志。

经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总结,通报工程质量情况。

5.5开、竣工检查制度

进行技术交底和测量放线,编写特殊作业、关键工序施工作业指导书。

各种质量记录齐全、规整、清晰且符合要求。

完备各类工程检查证、试验报告单、工程日志以及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合格证,并将各项资料按工程类别分类整理、归档。

组织内部工程预验,成立竣工验收领导小组对本标段进行预验,针对工程预验结果,提出整治的方案、措施、标准和整改时间并落实到具体人员,整改完毕后,施工负责人员再次提出预验报告,验收小组进行复验。

5.6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严格执行“三检制”。

隐蔽工程必须经队质检工程师自检合格后,报项目经理部安质部质检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核查,签认后方可隐蔽。

发现现场与设计不符时,及时上报监理、设计单位、西商管理处共同研究处理。

5.7定期质量检查、检验评定制度

质检工程师每月组织施工队质检员对沿线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及时纠正。

项目部每季度由总工

程师组织对全标段的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并进行总结通报,奖优罚劣。

各级质量检查工程师应熟练掌握各项工程的检查评定标准,严格按验收标准检查评定。

5.8全面质量管理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针对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组织落实,做好记录。

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

加强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企业信誉和经济效益。

六、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6.1安全制度措施

6.1.1安全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遵循业主编制的《安全施工规范》,制订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安全技术措施,完善安全生产内业资料管理,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和安全生产检查活动。

实行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中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施工后安全生产评比制度。

6.1.2制定安全预防措施,清除事故隐患,有针对性地对从事现场施工作业及机械运输作业等人员,制定具体的制度和措施,进行重点防范,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确保安全目标实现。

6.1.3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项目或专项工程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6.1.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定,做到:

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达到提高整体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6.1.5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经理部要保证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真正落实。

6.1.6制定工地规章制度,包括安全保卫制度;工地出入管理制度;工地安全制度;环保卫生制度;防洪制度等;。

6.2现场设备管理、用电、防洪、防汛安全技术措施

6.2.1施工机具、车辆和设备有专人管理和操作,做到“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三好”(管好、用好、维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懂”(懂管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车辆、设备按有关规定进行保养,确保其性能处于完好状态,符合安全技术要求,满足施工需要。

6.2.2做好现场管理及安全用电、防火、防汛工作。

现场管理有序,道路畅通,材料堆放整齐,现场用电必须有专职电工负责,低压线路安装规范。

防护、防火设施按规定配置且完好有效,安全标牌齐全且符合规定。

雨季成立防汛小组,设专人值班,并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提前做好防洪防汛工作,避免人员及财产损失。

6.2.3施工现场的安全网、防护罩、安全栏杆、防滑梯等安全设施配备齐全、完好,不得擅自移动,进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6.2.4对材料和设备储存的库房或堆放点,施工人员生活区,特别注意防火安全,设置足够数量的消灭器具、消防水管和消防栓等,以备急需。

6.2.5建立火工品出入库领用制度,严格控制火工材料的使用,对工地未使用完的火工材料应及时入库,严禁随身携带或带回宿舍。

6.3施工机械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6.3.1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⑴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管理员,必须有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人员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⑵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⑶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有专人看管。

6.3.2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⑴各种设备要置于安全稳定的地基上。

⑵使用前要对钢丝绳、卡具等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时才能使用。

⑶要有统一信号,有专人指挥,下部人员要避让在安全处。

⑷在吊装施工时,司机要认真操作,严禁与其它物体撞击。

⑸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照明,遇有暴雨、大风、地面下沉等情况时,停止施工。

七、环、水保注意事项

7.1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7.2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教育,使施工人员牢固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遵守有关的法规、条例等,严格按设计施工。

7.3施工中取土、弃土、弃碴、排污等严格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办理,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和减少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污染和破坏环境。

所有弃碴场坡脚挡护,堆顶作好排水,严禁弃碴随意倒入沟谷中;沿线的树木不得随意砍伐毁坏。

7.4将工地生活区的生活垃圾、工程废料及废油分类存放,及时集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

严禁在沟渠旁及弃土场以外的任何地方倾倒垃圾及弃土。

杜绝焚烧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从当地地表及地下抽水时,盛水和抽水器具保持清洁,避免污染水源,并且注意节约用水。

7.5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交通运输,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保持湿度、控制扬尘。

水泥等易飞扬细颗粒散体物料安排库内存放,散装物料露天堆放进行压实、覆盖

7.6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及社会环境的保护措施

施工队伍进驻后,会给当地社区的社会治安、医疗、教育、文化等诸方面产生影响,我们一定搞好同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尊重民族习惯,共同维护社会环境的稳定。

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可能使用当地材料、当地机械设备,雇佣当地劳务,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尽力。

7.7水土保持的措施

7.7.1保护生态环境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条例。

7.7.2水土保持工作由办公室负责,设专职环保员,建立健全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有针对地采取措施,确保不污染和破坏水源、植被和土地。

7.7.3施工前邀请地方环保和土地主管部门共同对沿线水文、地质、植被情况进行调查,并制定出施工期间详细的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