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5986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docx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

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5

一、

1.为使血浆pH保持在正常的范围,HCO3-/H2CO3应保持在

A.10:

1

B.15:

1

C.20:

1

D.25:

1

E.30:

1

答案:

C

[解答][HCO3-]/[H2CO3]=20:

1时,血浆的pH为7.40。

它们能中和强酸或强碱。

如体内产酸增多,则[HCO3-]结合[H+],中和酸;如体内碱增多,碳酸就以[H+]去中和碱,以免血液的酸碱度发生急剧变化。

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代谢需要一个酸碱度适宜的体液环境。

其中[HCO3-]/[H2CO3]最为重要,只要[HCO3-]/[H2CO3]保持在20:

1,无论[HCO3-]及[H2CO3]的绝对值高低,血浆的pH仍然能保持在正常水平7.40。

故答案应选C。

2.当血管升压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加时,肾脏对

A.尿量、钠量和钾量的排出均增加

B.尿量、钠量和钾量的排出均减少

C.尿量排出减少,钠量和钾量排出增加

D.尿量、钾量排出减少,钠量排出增加

E.尿量排出增加,钠量和钾量的排出均减少

答案:

C

[解答]血管升压素主要作用是排钠和保水,醛固酮的作用主要是保水、钠,排钾,综合作用表现为尿量减少,排钾增多,血管升压素的排钠作用大于醛固酮,主要表现为钠排出增多。

故答案应选C。

3.外科患者最常发生的缺水为

A.慢性缺水

B.高渗性缺水

C.低渗性缺水

D.原发性缺水

E.等渗性缺水

答案:

E

[解答]等渗性脱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脱水,在外科临床上最为常见。

故答案应选E。

4.低渗性脱水重度缺钠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应即先

A.输5%高渗盐水200~300ml

B.按每公斤体重缺NaCl0.5g计,快速输生理盐水

C.按血清钠下降值×体重×0.6计,快速输生理盐水

D.快速输入胶体液及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

E.输高渗葡萄糖及升压药物使血压上升

答案:

D

[解答]重度缺钠出现休克者,应先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流后,再纠正血钠过低,以后根据病情再决定输液。

故答案应选D。

5.高渗性缺水患者,其缺水程度为轻度,患者缺水量为体重的

A.2%~4%

B.3%~5%

C.4%~6%

D.5%~7%

E.6%~8%

答案:

A

[解答]高渗性缺水分为三度,轻度缺水患者缺水量为体重的2%~4%,中度缺水患者缺水量为体重的4%~6%,重度缺水患者缺水量大于体重的6%。

故答案应选A。

6.下列心电图表现中,低钾血症时最早的改变是

A.Q-T间期延长

B.T波变平、降低或倒置

C.U波

D.QRS变宽

E.ST段改变

答案:

B

[解答]低钾血症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早期出现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出现。

故答案应选B。

7.高钾血症早期的心电图改变是

A.PR间期延长

B.QT间期延长

C.QRS间期延长

D.T波高而尖

E.以上都是

答案:

E

[解答]高钾血症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尤其血钾超过7mmol/L时):

早期T波高尖(典型表现),QT间期延长,随后QRS增宽,PR间期延长。

故答案应选E。

8.以下关于镁过多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A.乏力、疲倦

B.腱反射消失

C.血压下降

D.昏迷

E.肌震颤

答案:

E

[解答]镁是人体内含量占第四位的阳离子。

镁对神经活动的控制、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传递、肌肉收缩、心脏激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正常血清镁浓度为0.70~1.10mmol/L。

在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下,人体可出现镁过多。

镁过多可产生对心脏和肌肉的抑制,而出现乏力、疲倦、腱反射消失、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抑制、嗜睡和昏迷,甚至心脏停搏等。

低镁血症的临床表现有:

面容苍白、肌震颤、手足抽搐等。

故答案应选E。

9.呼吸性酸中毒应先处理的问题是

A.控制感染

B.促进咳痰

C.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换气

D.单纯高浓度吸氧

E.给予碱性液体

答案:

C

[解答]呼吸性酸中毒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改善通气功能,保证有足够的通气量,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机体的通气及换气功能,解除呼吸性酸中毒。

故答案应选C。

10.代谢性碱中毒时不应补给氯化钾的情况是

A.尿量钾含量减少

B.尿量低于30ml/h

C.尿量超过60ml/h

D.尿呈酸性

E.尿呈碱性

答案:

B

[解答]识记题。

补钾量可参考血清钾降低程度,每天补钾40~80mmol。

外科患者一般不能经口补钾,都需要静脉补充。

静脉补钾有浓度和速度的限制,每升输液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g),溶液应缓慢滴注,输入钾量应控制在20mmol/h以下。

当患者存在休克时,应等待尿量超过40ml/h后,再静脉补钾。

故答案应选B。

11.失血超过下述哪一个量时,就应该及时输血

A.低于400ml

B.500ml

C.500~800ml

D.1000ml

E.1500ml

答案:

D

[解答]一次失血量在500ml以内,可由组织间液进入循环而得到代偿,在生理上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失血500~800ml,首先考虑输入晶体液或血浆增量剂,而不是输全血或血浆;失血量超过1000ml,要及时输血;除上述制剂外,应适当输给全血,有时还需补充浓缩血小板或新鲜血浆。

故答案应选D。

12.大量输血后患者不会出现

A.高钾血症

B.碱中毒

C.凝血异常

D.低体温

E.低血钾症

答案:

E

[解答]大量输血可能会出现:

因是冷藏血发生低体温;因枸橼酸钠在肝转化成碳酸氢钠发生碱中毒;因是库存血会出现高血钾,而不是低血钾;由于凝血因子被稀释和低体温变化发生凝血异常。

故答案应选E。

13.手术时输血过程中发现手术野渗血不止和低血压,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感染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溶血反应

D.循环超负荷

E.出血倾向

答案:

C

[解答]输血的并发症溶血反应主要活化了三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即神经内分泌、补体和血液凝固系统,导致三个危险后果,即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急性肾衰竭。

麻醉中的手术患者由于无主诉症状,其最早征象是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手术野渗血和血红蛋白尿。

此题考查的是输血并发症。

渗血不止提示凝血出现问题,低血压的原因很多。

用排除法来判断:

输血的过敏反应多为全身荨麻疹,严重的可引起气道痉挛和出现休克,而产生低血压;循环超负荷可导致心力衰竭而产生低血压;高钾血症也可以引起低血压、心脏停搏;但此三种情况均不会出现渗血不止。

细菌污染反应的发生不会如此快,且没有上述症状。

只有输血的溶血反应既可以出现低血压,又可以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皮肤瘀斑、伤口出血、手术野渗血。

故答案应选C。

14.各型休克的共同点是

A.血压下降

B.中心静脉压下降

C.脉压缩小

D.尿量减少

E.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答案:

E

[解答]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组织器官的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休克的现代概念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最终以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氧合血液灌流不足、细胞缺氧和代谢紊乱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目前通常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而各类休克的共同点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故答案应选E。

15.休克病理生理变化时,有关微循环的改变,下列不正确的是

A.微血管自律运动增强,微循环灌流压有所升高

B.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微循环灌流量减少

C.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血液淤滞,静脉回流减少

D.血液流变性质改变,血液黏滞性增加,促使血小板聚集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细胞坏死

答案:

A

[解答]休克发生时,微循环障碍表现为以下3个阶段:

①微循环收缩期(休克代偿期):

周围(如皮肤、骨骼肌)和内脏(如肝、脾等)的小血管和微血管的平滑肌包括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路开放,结果使微动脉的阻力增高,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液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可保持,血压不变。

脑和心的微血管α受体较少,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不明显,故脑、心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流仍可得到保证。

②微循环扩张期(休克抑制期):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而毛细血管后的小静脉对酸中毒的耐受性较大,仍处于收缩状态,大量血液滞留在毛细血管网内,使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同时,毛细血管网扩大开放范围,使毛细血管容积增大,血液停滞在内,使回心血量大减,心排血量进一步降低,血压下降。

③微循环衰竭期(休克失偿期):

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血液灌流停止,细胞缺氧更为加重,造成细胞自溶,并且损害其他细胞,引起各器官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

如毛细血管的阻塞超过1小时,受害细胞的代谢即停止,细胞本身也将死亡。

故答案应选A。

16.休克代偿期患者表现

A.脉细速,血压低,脉压显著缩小

B.脉细速,血压低,脉压轻度缩小

C.脉细速,血压正常,脉压无变化

D.脉稍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

E.脉细速,血压轻度降低,脉压无变化

答案:

D

[解答]休克代偿期患者表现: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后,心跳加快;提高心排出量;血压正常或升高,脉压缩小。

故答案应选D。

17.下列不属于休克特殊监测指标的是

A.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

B.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

C.动脉血气分析和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D.肺功能、肾功能和血生化

E.胃肠黏膜内pH和出凝血时间

答案:

D

[解答]休克特殊监测指包括:

①中心静脉压:

(正常值0.49~0.98kPa,5~10cmH2O)在低血压时,中心静脉压低于0.49kPa(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47kPa(15cmH2O)时,则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加;高于1.96kPa(20cmH2O)时,则表示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肺动脉楔压(PCWP):

(正常值0.8~2.0kPa,肺动脉压正常值1.3~2.9kPa)可了解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借此反映肺循环阻力的情况,而中心静脉压不能直接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压力。

肺动脉楔压增高表示肺循环阻力增加,肺水肿时PCWP超过4.0kPa(30mmHg)。

当肺动脉楔压增高,中心静脉压无增加时,即应避免输液过多,以防引起肺水肿,并应考虑降低肺循环阻力。

③心排血量和心排血指数:

休克时,心排血量一般都降低,但在感染性休克时,可升高。

通过肺动脉插管和温度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和算出心排血指数。

心排血指数正常值为2.5~3.5L/(min·m2)。

总外周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右心房压力(以中心静脉压代表)]×80/心排血量,正常值为100~130kPa·s/L[1000~1300dyn/(s·cm5)]。

④动脉血气分析:

了解肺换气情况及休克时酸碱平衡的情况。

⑤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正常值1~1.5mmol/L)一般说,休克持续时间愈长,血液灌流障碍愈严重,动脉血乳酸盐浓度也愈高。

乳酸盐浓度持续升高,表示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乳酸盐浓度超过8mmol/L者,死亡率几乎达100%。

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计数低于80×109/L,凝血因子Ⅰ小于1.5g/L,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延长3秒以上,以及副凝固试验阳性,即可诊断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故答案应选D。

18.休克患者在应用晶体液时,下列错误的是

A.非失血因素的休克,应以补充晶体液为主

B.失血性休克,仍需输入适量晶体液,以补偿组织间液及细胞内脱水

C.休克时间越长或越严重,需要补充晶体液的量越多

D.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时,最恰当的晶体液为5%葡萄糖生理盐水

E.液体复苏初期,输入的液体种类并不重要,而是争取时间维持组织灌注,可先输入等渗盐水或平衡溶液1000~1500ml

答案:

D

[解答]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

应在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尿量和CVP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皮肤温度、末梢循环、脉搏幅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微循环情况,判断补充血容量的效果。

首先采用晶体液和人工胶体液复苏,必要时进行成分输血。

失血性休克时,一般可根据血压和脉率的变化来估计失血量。

虽然在失血性休克中,丧失的主要是血液,但在补充血容量时,并不需要全部补充血液,在抽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后,即可自静脉内快速滴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在45分钟内输入1000~2000ml,如果检查患者的红细胞比容在30%以上,则仍可继续输上述溶液(补充量可达估计失血量的3倍),不必输血;如果失血量大或继续有失血,应接着输入已配好的血液,全血有携氧能力,可改善贫血和组织缺氧,但仍应补充一部分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这种晶体液和血液同用的补充血容量的方法,可补充因钠和水进入细胞内引起的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降低红细胞比容和凝血因子Ⅰ含量,以减少毛细血管内血液的黏度和改善微循环的血液灌流;输血最好为新鲜血,在补充血容量的过程中,也可采用血浆代替部分血液,血浆可以维持胶体渗透压,防止水分从毛细血管渗出,对以丧失血浆为主的烧伤、腹膜炎等所致的休克有重要作用。

而5%葡萄糖生理盐水是高渗液,0.9%葡萄糖生理盐水的才是等渗液。

故答案应选D。

19.心脏病患者实施手术的死亡率是无心脏病者的

A.2~3倍

B.4~5倍

C.6~8倍

D.大于10倍

E.相差不多

答案:

A

20.下列药物抑制呼吸的强度依次为

A.恩氟烷>氟烷>异氟烷

B.异氟烷>恩氟烷>氟烷

C.恩氟烷>异氟烷>氟烷

D.氟烷>恩氟烷>异氟烷

E.氟烷=恩氟烷=异氟烷

答案:

C

[解答]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患者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因为MAC是不同麻醉药的等效价浓度,所以能反映该麻醉药的效能,MAC越小麻醉效能越强。

恩氟烷MAC1.7%,异氟烷MAC1.15%,氟烷MAC0.75%。

而抑制呼吸的强度与麻醉效能呈反比,故MAC与抑制呼吸的强度呈正比,MAC越大,抑制呼吸的强度越强。

故答案应选C。

21.根据神经生理学的观点,全麻药产生麻醉作用的部分是

A.大脑皮质

B.脑干网状激活系统

C.类脂质含量高的组织

D.大脑灰质

E.脊髓

答案:

B

22.利多卡因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时的常用浓度是

A.0.25%~0.75%

B.0.25%~1.0%

C.0.75%~1.25%

D.10.5%

E.2.0%

答案:

B

[解答]局部浸润麻醉常用0.5%普鲁卡因或0.25%~1%利多卡因,常在药液内加入肾上腺素,浓度为1:

20万~1:

40万。

故答案应选B。

23.硬膜外麻醉后一旦发生硬膜外血肿,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

A.循环衰竭

B.痛觉异常

C.呼吸抑制

D.截瘫

E.全脊麻

答案:

D

[解答]如果出现硬膜外血肿,将会压迫脊髓造成截瘫。

故答案应选D。

24.关于CO2排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A.其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B.治疗时不必补充血容量

C.CO2突然排出可使冠脉和脑血管收缩

D.PaCO2持续升高一段时间后突然降低可诱发此症

E.治疗PaCO2升高,通气量要逐步增加

答案:

B

[解答]CO2排出综合征是PaCO2持续升高一段时间后突然降低而致,其机制为PaCO2升高时的应激反应突然消失,骨骼肌等血管舒张,冠状血管收缩而致心脏供血不足;过度通气时胸膜腔内压增高致心排血量下降,交感神经活性和心脏的收缩力降低,脑血管收缩而导致颅内压升高。

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

因此,治疗高PaCO2时应逐步增加通气量。

治疗CO2排出综合征应适当补充血容量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故答案应选B。

25.急性重症创伤患者在多少小时以上发生多个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才可诊断MODS

A.12小时

B.16小时

C.18小时

D.20小时

E.24小时

答案:

E

[解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及重症胰腺炎等疾病过程中,发病24小时以上,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序贯性的功能障碍或功能衰竭。

若在发病24小时内因器官衰竭死亡者,因归于复苏失败,而不作为MODS。

故答案应选E。

26.下列哪项是急性肾衰竭突出的临床表现

A.排尿困难或突然无尿

B.尿量明显减少

C.尿量明显增多

D.尿急、尿痛

E.血中尿素氮进行性升高

答案:

B

[解答]尿量明显减少是急性肾衰竭的突出临床表现。

尿量明显增多不一定与肾脏有关,如输液过多、利尿剂的应用和血管升压素分泌不足等因素均可使尿量增加。

另外,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期一般发生在少尿期后,不能作为急性肾衰竭的突出临床表现。

排尿困难或突然无尿可能与尿路梗阻有关,不说明肾衰竭。

而尿急尿痛是尿路感染典型表现。

急性肾衰竭时不但血中尿素氮升高,肌酐也进行性增高,单纯尿素氮增加不能说明存在肾衰竭。

故答案应选B。

27.急性肺损伤(ALI)的诊断标准中,下列错误的是

A.急性发作性呼吸衰竭

B.氧和指数(PaO2/FiO2)≤300mmHg

C.X线胸片有双肺弥漫性浸润

D.肺动脉楔压(PAOP)>18mmHg

E.存在诱发ARDS的危险因素

答案:

D

[解答]急性肺损伤(ALI)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

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其发展至严重阶段(氧合指数<200)被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目前,ALI的诊断仍沿用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提出的标准:

①急性起病,存在致病因素;②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300mmHg(1mmHg=0.133kPa)不参考呼气末正压水平;③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④肺动脉嵌顿压<18mm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⑤急性发作性呼吸衰竭。

故答案应选D。

28.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指征,下面错误的是

A.肠道手术

B.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

C.污染的创伤

D.65岁以上的患者

E.切口邻近感染区域的手术

答案:

D

[解答]预防性抗生素与年龄无关,与切口等级相关。

故答案应选D。

29.上腹部手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首先应考虑到

A.手术造成膈神经损伤

B.腹膜后血肿刺激腹腔神经丛

C.膈下感染

D.粘连引起胃扭转

E.术后肠粘连

答案:

C

[解答]手术后发生呃逆者并不少见,多为暂时性,但有时可为顽固性。

呃逆的原因可能是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受刺激引起。

施行上腹部手术后,如果出现顽固性呃逆,要特别警惕吻合口或十二指肠残端漏,导致膈下感染。

此时,应做CT、X线摄片或B超检查,一旦明确有膈下积液或感染,需要及时处理。

故答案应选C。

30.以下属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是

A.腹泻

B.肝功能损害

C.胆囊结石

D.肠黏膜萎缩

E.必需脂肪酸缺乏

答案:

A

[解答]肠内营养相对于肠外营养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并发症不多而且不重,主要有误吸、腹泻、腹胀;而肠外营养的并发症较多,分为技术性、代谢性和感染性。

技术性并发症指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如气胸、血胸、空气栓塞等;代谢性并发症包括:

补充不足所致的并发症,如血清电解质紊乱、微量元素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等,糖代谢紊乱所致的并发症,如低血糖和高血糖、肝功能损害等;长期肠外营养还可以导致胆囊内胆泥和结石形成、胆汁淤积及肝酶谱升高、肠屏障功能减退、肠黏膜萎缩、细菌移位。

故答案应选A。

31.患者男,因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2年,每晨呕吐出大量隔夜食物。

查体:

消瘦、皮肤松弛、干燥、血清钠128mmol/L,患者的表现应为

A.等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稀释性低血钠

E.混合性缺水

答案:

B

[解答]低渗性缺水病因包括:

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丧失:

反复呕吐、胃肠道持续吸引、慢性肠梗阻;②大创面慢性渗液;③肾排水和钠过多:

用利尿剂,未补钠。

血清Na+测定:

低于135mmol/L,可诊断为低渗性脱水。

故答案可选B。

32.一患者长期胃肠减压,每日输葡萄糖液维持,出现嗜睡,经急症查血浆HCO3-45~50mmol/L,pH7.65,该患者出现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失衡

答案:

B

[解答]血pH表示血液中H+浓度的指标,由代谢性成分和呼吸性成分的比值决定;正常动脉血pH为7.40±0.05;此值的异常表示存在酸或碱中毒,但此值正常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代谢问题。

真实HCO3-(AB)指用与空气隔绝的全血标本测得的血浆中的HCO3-的实际含量,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为24mmol/L,反映血液中代谢成分的含量,但也受呼吸成分的影响。

标准HCO3-(SB)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为100%,温度为37℃,PCO2为5.33kPa)测得的血浆中HCO3-的含量;正常值与AB相同;是代谢成分的指标,不受呼吸成分的影响;血浆PCO2为5.33kPa(40mmHg)时,AB=SB。

长期胃肠减压,丧失胃液所致代谢性碱中毒,血气分析表现为:

失代偿时,血液pH和HCO3-值升高,PCO2正常;部分失代偿时,血液pH、HCO3-和PCO2均增高。

故答案应选B。

33.患者女,60kg,因外伤引起急性出血约2000ml,经手术止血并在应用晶体液和人造胶体液补足血容量(血压已稳定)的基础上,宜输注下列何种血制品

A.红细胞悬液(添加剂红细胞)

B.库存全血

C.洗涤红细胞

D.新鲜冷冻血浆

E.新鲜全血

答案:

A

[解答]患者急性出血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补足血容量后,还应输入红细胞以增加携氧,而又要避免过多的液体。

故答案应选A。

二、

患者男,40岁。

餐后出现上腹部剧痛伴畏寒、发热、频繁呕吐30小时入院。

查体:

T39℃,P120次/分,R28次/分,BP80/50mmHg,体重60kg。

急性痛苦面容,被迫体位,烦躁不安,表情淡漠,皮肤、巩膜轻度黄染,眼眶凹陷,唇干,四肢较冷,口唇有轻度发绀。

腹胀,腹式呼吸存在,右中上及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以右上腹为甚,Murphy征(+),肠鸣音弱。

实验室检查:

RBC2.42×1012/L,Hb71g/L,WBC13.8×109/L,N86%,尿常规:

BUG(++),BIL(+)。

肝功能检查:

TBIL74μmol/L,DBIL54μmol/L,IBIL20μmpl/L,ATL61U/L。

血清淀粉酶:

148U。

血生化检查:

血K+3.07mmol/L,Na+130mmol/L,TCO229mmol/L,BUN7.9mmol/L。

1.患者目前存在体液代谢失调,正确的诊断是

A.轻度低渗性缺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B.中度低渗性缺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C.重度低渗性缺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D.低渗性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

E.等渗性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

答案:

B

[解答]血清钾正常值为3.5~5.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