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6776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docx

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

2019-2020年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对税收及其特征的学习,了解纳税的必要性,培养自觉纳税的意识。

教学重点:

税收的含义

教学难点:

税收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五分钟“经济论坛”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财政,其中我们也了解了作为财政收入最主要最可靠的来源是税收。

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随时看到许多税收现象:

如工商企业和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依法向国家纳税,企业的厂长、经理必须随时关注财政税收政策的变化,并据此调整或修正其经营决策,使其经营方向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等等。

我们在社会现实生活中都感到了税收的存在,但若要问什么是税收,却又扑朔迷离,难以说清。

那究竟什么是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第二节中得到解决。

税收和纳税人

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我先给大家讲讲税收的来源:

-在国家产生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财政。

在我国在古代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主。

当时,虽然臣属必须履行这一义务,但由于贡的数量、时间尚不确定,所以,“贡”只是税的雏形。

而后出现的“赋”与“贡”不同。

“赋”原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

但事实上,国家征集的收入不仅限于军赋,还包括用于国家其他方面支出的产品。

此外,国家对关口、集市、山地、水面等征收的收入也称“赋”。

所以“赋”已不仅指国家征集的军用品,而且具有了“税”的涵义了。

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按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

后来,“赋”和“税”就往往并用了,统称赋税。

问:

那么究竟什么是税收呢?

概:

1。

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掌握税收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

(1)税收的目的性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即社会公共需要

(2)从税收的强制性看,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即国家的权力,而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权力。

(3)从税收的法制性看,税收是国家依据税法而征收的,国家征税和纳税人纳税,都必须遵循税法的有关规定,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4)从税收的无偿性看,国家征税以后,不再直接返还给具体的纳税人,也不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5)从税收的内容上看,它是国家向纳税人征收的货币和实物。

在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时,

税收主要是征收实物,而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主要是征收货币。

(6)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另外,同学们还应知道,在我国参与税收立法和政策制定的机关是: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极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及财政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等。

同学们还应该知道,我国的税收征收机关是:

国家税务局及其在各省、市、县设立的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

问:

那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主要形式同其它形式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

2.税收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

指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并非是自愿缴纳。

税收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在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权力:

所有者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

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分向国有企业征收利润,凭借国家政治权力而取得收入。

国家以税收形式参与分配,就意味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这就是强制。

强制性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前提,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保证。

国家征税不受所有权的限制,对不同的所有者都普遍适用,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

(2)无偿性

无偿性是指:

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税收的无偿特征是从直观的角度,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

税收的这个特征,是由国家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从税收的产生看,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料,而国家机器本身又不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不能创造物质财富,只能通过征税来取得财政收入,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种支出只能是无偿的,国家拿不出任何东西来偿还公民个人的缴纳的税款。

当然,国家的征税也只能是无偿的。

税收的无偿性,使得国家可以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安排使用。

这种无偿的分配,可以贯彻国家的政策,改变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构成和比例,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可见,税收的无偿性是至关重要的,体现了财政分配的本质,它是税收三个基本特征的核心。

(3)固定性

固定性是指:

国家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这实际就是税法规定的。

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

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经济组织和个人应不应纳税、应纳什么税、纳多少税,这表明国家与纳税人的根本关系具有固定性。

而纳税人只要取得了税法规定的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或拥有应税财产,就必须按规定的比例或定额纳税,不能自行减免和降低标准,这也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以上,我们分析说明了税收所具有的“三性”,即在征收上的强制性,在交纳个的无偿性,在征收范围和比例上的固定性。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税收“三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A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必须具有强制性

税收的无偿性,必然要求征税方式的强制性。

强制性是无偿性和固定性得以实现的保证。

B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强制性征税是对所有者财产的无偿占有,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一个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的利益。

所以,征税必须具有固定性。

总之,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必须无偿征收。

而无偿征收必须凭借法律的强制性手段。

而强制、无偿地征收,又必须具有固定性,否则会遭到纳税的反抗。

3.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区别税与非税的基本标志是看财政收入形式是否同时具备了税收的“三性”特征。

同时具备“三性”特征的是税收,否则就不是税收。

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主要标准,列表说明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

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

财政收入形式及其内容

与税收的区别

税收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利润上缴

只具备无偿性特征,不具有税收那样的强制性和固定性。

财政发行(即纸币发行)

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和无偿性特征,但无时间上的连续性,没有税收的那种固定性。

无社会产品作保证。

国家信用(包括发生公债向国外借款两部分)

税收是强制性的,信用是自愿的;税收具有无偿性,兴债要还本付息;税收具有固定性,举债无时间上的连续性,无税收的那种固定性特征。

举债也有社会产品作基础。

各部门收费(包括经济活动中的劳务性收费和政府机关收取的事业、行政、司法等规定的特定服务费)

税收具有无偿性,而各部门收费是劳务或特定服务提供的受益所付出的一种代价,等价有偿,具有明显的有偿性。

罚设(包括罚款和没收两部分)

税收具有固定性,而罚款和没收是一次性和不连续的无税收的那种固定性特征。

概:

我们从刚才的分析中可看出税收和其它财政收入的不同,也看到了税收在财政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作为公民应该自觉纳税。

我国1993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就规定了纳税人必须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它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律形式对国内税收和涉外税收作出统一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法,这对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有重大的作用。

如果纳税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税务机关将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4.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处理

问:

哪些是违反税法的行为呢?

(1)违反税法的行为

A偷税

问:

什么是偷税?

偷税人惯用的手段是什么?

概:

偷税是纳税人明知税法规定而有意违反,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

所以偷税也称为逃税。

这与不了解税法和其他有关规定而少缴、未缴税款即漏税是不同的。

偷税者惯用的手段是伪造、涂改、销毁帐册和票据、少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

因为这些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是计算税款的依据。

所以破坏了这些依据,就是偷税行为,要受到惩处。

我们看书上20页的材料,思考旁边的问题。

李某为使企业走出困境而偷税,看起来是为了集体,但实际上是为了单位小集团利益而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社会的共同利益,是同国家的法律相对抗。

所以尽管所偷税款未装进他个人的腰包,但也仍然是犯罪行为。

这里最严重的偷税行为就是虚开增殖税发票。

前两年的“金华税案”两主犯被执行死刑,就因为他们虚开了增殖税发票偷税价税逾亿元。

我国对增殖税发票有着严格的、类似于现金的严格规定。

任何虚开增殖税发票的行为都将判死刑。

B欠税

纳税人知道纳税期限而没有按时纳税的行为。

所谓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从事了应税活动或取得了应税收入,需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纳税的行为。

对于欠税行为,税务部门可以有几种处理办法。

大家看书21页。

书上的漫画实际就是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所谓的名人有高收入,却经常欠税。

C骗税行为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它的集中表现就在于用欺骗的手段获得国家出口退税。

在我国骗取国家出口退税往往是骗税者与税务部门内部掌握一定权力的人相互构结而共同犯罪,骗税数额一般都很大。

对骗税行为的处罚有:

罚金、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处以无期徒刑或死刑,处以没收财产。

D抗税行为

抗税指纳税人采取暴力、威胁等方法,抗拒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

举例:

有人抗税受到拘留

(2)对违反国家税法行为的处理。

总的来说,对于以上这些种种违法行为,国家都要依法给予相应的经济制裁或其他法律制裁,主要包括:

加收滞纳金、处以罚款,移交司法部门依法惩处。

板书:

第二节税收和纳税人

税收及其特征

1.税收

2.特征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3.违反税法的表现和处理

偷税

欠税

骗税

抗税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税收及其特征,我们要自觉养成纳税的好习惯。

 

2019-2020年高一政治货币职能与通货膨胀二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基本概念。

掌握货币产生与商品交换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货币职能的基本知识认识现实生活中与货币有关的事实。

能够运用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基本理论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并能对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而采取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

3.进一步熟悉和领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大经济现象的表现、实质、危害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掌握辨证看问题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大经济现象的表现、实质、危害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教学难点: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大经济现象的表现、实质、危害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商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提问;什么是商品?

最初的商品交换与现代的商品交换有什么区别?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商品与商品的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现代的商品交换是以货币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要了解这两个公式的关系,就要学习货币理论。

弄清楚货币产生与商品交换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那么,商品交换历经了哪些阶段呢。

1、从历史上看,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的产生晚的多.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这也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四个阶段):

(1)偶然的物物交换形式(即物物交换形式)

1只羊=2把斧

1只羊=15千克大米

1头猪=1两黄金

1千克盐=0.3千克木耳

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的共同点:

商品=商品,也可以说是“商品=等价物”(交换价值)

思考:

怎样辨证地看待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

人类经济发展进入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也表明这一阶段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是很底的。

人类的很多需要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不能得到满足,生活水平极端底下。

(2)、扩大的物物交换形式

1件衣

1两盐

1把刀

1只羊=6分黄金

1克银

15千克大米

其他商品

这个等式的经济学意义有:

①等式右边的商品是1只羊的等价物,也是1只羊的交换价值,它们表现了1只羊的价值。

②1只羊的价值是通过等式右边的商品价值得以表现。

③这个等式可以解读为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许多商品的价值,许多商品的价值表现了一种商品的价值。

④商品交换进入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意味着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上投入交换的商品越来越多,人们的多种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⑤但是扩大的物物交换形式也存在着重大缺陷。

在这一交换形式下,人们需要经过多次交换才能最终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交换的一次成功几乎成为不可能。

也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缺陷,才推动着商品交换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1件衣

1两盐

1把刀

6分黄金=1只羊

1克银

15千克大米

其他商品

这个等式的经济学意义有:

①等式右边的商品1只羊是等式左边的所有商品的等价物,也是这些商品的交换价值,它表现了这些商品的价值,它可以直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

②等式左边的所有商品的价值是通过1只羊的价值得以表现。

③这个等式可以解读为许多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种商品的价值,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了许多商品的价值。

④商品交换进入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意味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进有了新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它克服了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的重大缺陷,极大地方便人们的商品交换,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⑤但是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也存在着重大缺陷。

由于不同地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同的,这样,在更大范围内的不同地区的商品交换就不便进行。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存在,也总是在解决矛盾中发展。

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缺陷,才推动着商品交换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货币的产生就成为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1件衣

1两盐

1把刀

1只羊=6分黄金

15千克大米

其他商品

这个等式的经济学意义有:

①等式右边的商品黄金固定地充当了一般是等价物,我们把它叫做货币。

它表现了这些商品的价值,被称之为商品的价格。

它可以直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②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来表现。

③这个等式可以解读为许多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种商品的价值,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了许多商品的价值。

④商品交换进入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意味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进有了新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它克服了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的缺陷,人们可以在不同地区,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作出以下总结与归纳:

1、货币的本质

⑴、一般等价物:

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⑵、货币的含义:

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⑶、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固定由金银充当,金银就成了货币,从而使一种自然物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具有社会性,从实质上看,货币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这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课堂练习1

作为货币的金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银、作为一般商品的金银、作为自然物品的金银它们四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课堂练习2

辨析:

当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许多商品的价值时,价格将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提示:

首先,要明确一个交换等式的经济学意义;其次,要了解当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许多商品的价值时,商品交换处于什么阶段,是否有货币.

课堂练习3

怎样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作为一种普通商品或物品,早于货币和商品而存在,但只有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商品交换需要由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金银才成了货币,从而使一种自然物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具有社会性,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这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历史上有很多的商品充当过一般等价物,但只有金银因有其特有的优势而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成为货币

2、货币的职能

(1)什么是货币的职能

▲什么是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即货币职能。

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有哪些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货币职能的共同本质是什么.:

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①关于价值尺度职能

▲含义:

货币的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正确理解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为什么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

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它本身有价值。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它自身的数量也必须计算。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充当价值尺度是货币特有的职能吗?

凡是有价值的东西即商品都可以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

▲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来表现。

商品的价格就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的高低归根结底是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数有哪些.

商品价值量供求关系货币本身的价值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经营者的暴利行为国际黄金市场价格等

②、关于流通手段职能

▲含义: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人们日常从商品买卖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即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这种职能又叫做购买手段。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流通手段是从货币职能的角度上讲的,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媒介作用;商品流通是从商品交换的形式上讲的,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即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

▲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前者是物与物的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它不需要媒介;后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前者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后者则是在货币产生后。

前者是买卖同时进行的,双方同意就可成交;后者买卖在时间、空间上都是分离的。

③、货币的其它职能

▲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

①含义,②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执行储藏手段职能,③黄金饰品和黄金货币是不同的

思考:

黄金饰品能充当储藏手段职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吗?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职能:

:

①含义,②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

①含义,②只有黄金和白银才能作为世界货币,铸币和纸币都是不行的,③货币在国与国的经济关系中的作用,④一些国家的纸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

三、纸币与通货膨胀

1、纸币的产生与发展

1、纸币的产生

天然金银条块→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以铸币的形式出现,是有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产生的。

铸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减轻了重量,变成了不足值的货币。

铸币的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出现了分离,这预示着可以用某种东西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由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瞬息逝,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不关心它是否足值。

这种名事实不符的变化,决定了纸币可以代替足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⑵、纸币的含义

①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必须由国家发行▲必须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

②纸币的优点

印刷纸币的成本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可以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货币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运输

(3)我国的人民币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

▲我国最早的执笔出现于北宋年间四川境内流通的“交子”

▲人民币是我国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国家,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发行

▲我国的人民币是在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是开始发行的.

▲人民币与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是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赖以维持、发展的血脉.

(4)、纸币的职能

▲纸币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但它能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某些国家的纸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马克、英镑、法郎、日元等。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之所以它可以直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主要是因为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

2、货币流通规律

①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货币量为限度。

③决定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有三个因素:

第一,一定时期内待销售的商品量;第二,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的价格水平;第三,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

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价格总额,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次数,就是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一张一定面值的纸币,在市场上只流通一次就会回笼到银行而退出流通吗?

课堂练习1:

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

▲假定每1元货币只流通1次,那么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假定每1元货币流通4次,那么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假定每1元货币流通4次,而国家发行了500亿元的纸币,那么每1元纸币相当于多少货币的购买力?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假定每1元货币流通4次,而国家发行了1000亿元的纸币,那么每1元纸币相当于多少货币的购买力?

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

国家有无权力规定发行纸币数量的多少?

有无权力规定各种面值的纸币发行多少?

有无权里规定纸币的面值的大小?

有无权力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数量的多少,有权规定各种面值的纸币发行多少,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的大小.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

①通货膨胀: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基础.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②是不是价格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呢?

通货膨胀会引发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在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的影响下,价格也会上涨。

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数有哪些.

商品价值量、供求关系、货币本身的价值量、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经营者的暴利行、国际黄金市场价格等.

▲议一议:

通货膨胀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通货膨胀是有危害的:

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

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通货紧缩

①通货紧缩:

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是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以致引起对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