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4606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7年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4年,2003年升级为省级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建设部确定为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远程开放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为主的办学模式,是通渭县唯一一所能够承担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办学校。

2016年8月,学校完成整体搬迁,占地130亩的新校区投入使用。

同时,通渭县对全县职业教育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整合后的学校,按照标准化的县域中职学校设计修建,校舍建筑面积36000多平方米,其中教学楼3栋、实训楼2栋,公寓楼2栋,实训楼和实训车间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各类教学服务设施更加齐全,能够为3000多名学生和200多名教师提供生活、学习、工作的舒适环境。

2017年5月,学校成功入围甘肃省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1.2学生情况

学校平均每年招生500人左右,目前在校学生1057人,2017年毕业生人数为405人。

在校学生中,中职生对口升学方向481人,五年一贯制方向350人,就业方向226人,学生巩固率95%以上。

与上年度相比较,学生数大体持平,学生巩固率略高。

1.3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55人,专任教师147人,专业课教师99名,“双师型”教师42名,占专任专业课教师总数的42%,兼职教师14名,占教师总人数的9.0%,本科以上学历135人,占教师总数的87.1%。

高级职称人员达到43人,占专任教师的29.3%。

教师队伍与上年度相比较,变化不大。

学校利用国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平台,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近三年有2名教师参加德国、瑞士职业教育考察培训,2名教师参加全省“陇原之光”人才培养脱产学习,教师分批次跟踪实习学生到企业管理学生、进厂实践,已培养培训40余人;参加国家、省级项目培训20多人。

1.4设施设备

学校有实训设备共计1350台(套),实训设备总值1585万元,其中:

建筑450万,汽车运用与维修210万,现代农艺240万,计算机应用170万,制冷空调安装与调配100万,单片机实训80万,烹饪150万,学前教育125万,书画艺术20万,电子电工40万元。

校园信息化建设150万,学生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3个,生均纸质图书20册,实训设备数比上一年有所增加。

校内有建筑、汽车运用与维修、农学三个专业实训基地,有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学前教育、单片机、制冷空调安装与调配等实训室28个,为了满足建筑专业的实训需要,学校在通渭县第四建筑公司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该基地有建筑质量检测车间,30多台套实习实训设备,设备总值800万元,为学生从事建筑质量的检测提供实训条件。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生思想政治表现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遵纪守法。

三个年级的学生文化课合格率在90%以上,专业技能合格率95%以上,学生优质测评合格率96.2%,学生毕业率98.5%。

2.2在校体验

学生热爱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知识。

学校安排了2015级学生赴广东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习,效果良好,学生对学校的实训条件较为满意,能够完成相关的实训任务,相当一部分学生刻苦训练,在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

学校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组织,对校园生活和校园安全基本满意。

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98.2%。

2.3资助情况

所有学生都享受了免学费政策,每生都享受4000元的助学金。

学校能够保证其按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专人负责,流程规范,措施得力。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的贫困家庭学生还能享受到3000元的资助,学校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减免了书费和住宿费。

2.4就业质量

学校大力推行冠名招生、订单培养的模式,在发达地区建立学校招生就业指导处,在毕业生稳定就业方面走出了一条找出路、谈条件、签合同、招学生、搞培训、保就业的路子,通过多种渠道,先后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10多家名优企业建立了稳定用人关系,保证了学生就业,提高了就业质量。

当年就业率达到95%以上,就业稳定率达到80%以上,初次就业起薪4000元左右。

升入高等教育的学生有241人,比上年增加了100人。

2.5职业发展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点面俱全,品学兼顾,对毕业生入职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位。

毕业生向来以基础扎实,吃苦耐劳,拼劲大,学习快,定力好,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和普遍欢迎。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逐年提高,就业单位对我校的学生更加青睐,社会影响良好。

学校毕业生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实践,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绝大多都能获取由定西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获取率达到95%。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按照“及时改造传统专业,积极扶持新兴专业,合理调整现有专业,努力打造品牌专业,重点发展优势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办好建筑工程施工、电子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等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根据县域行业、产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设置现代农艺技术、书画艺术、工程测量、生物制药技术等专业,建成了6类10个专业的专业体系,使教育教学与岗位能力对接、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对接,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扬优、改老、拓宽、提升”的调整思路,审时度势,逐步调整专业结构体系,更新专业设置,使学校专业结构呈现出单一型和复合型专业并举,长线与短线结合,学历与培训互补、多元结合,宽口径与窄口径并存、以宽为主的新趋势。

根据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现代化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淘汰过时专业,推出新型专业或复合型专业,从而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在专业上力求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开辟了一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专业动态调整的新路子。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

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方面,学校在抓常规教学、教研、督查以及师资培训工作的同时,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努力促进教学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是改革用人制度,实行聘用制,面向社会和企业招聘教师14名,以学历、能力、事业心论优劣,谁有贡献,谁受肯定,谁受益。

第二是改革分配制度,学校把绩效直接引入分配,使教学一线的教师收入显著增长,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第三是深化教学改革,一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实践实习教学时间和内容,使学生理论学习时间和实习时间达到1:

1的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是创新教学模式,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引入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趣味性、实效性。

三是开发第二课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专业特长,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就业需要。

四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结合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法,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课,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主动学习的甜头。

由于学校十分重视教学质量,毕业生上岗后,都能顶岗生产,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师培训培养的管理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了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和企业实践并重、编制标准、任职资格与职务评聘相配套、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为充实教师数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创设了制度环境。

制定了学校“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及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制度。

制定完善了学校兼职教师的管理评聘办法和资金保障办法,制定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和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学习的制度。

利用国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平台,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近三年有2名教师参加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培训,教师分批次跟踪实习学生到企业管理学生、进厂实践,已培养培训40余人;参加国家、省级项目培训20多人。

3.4规范管理情况

校委会坚持校务公开、民主决策,班子成员示范引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等方面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经费支出和维修申报等方面支出公开透明,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

通过组织经常性的理论学习,“五评”活动等措施,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了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严格落实《考勤管理制度》,实行指纹签到,完善请销假手续,并按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兑现奖惩。

实行常态化的查岗巡课、推门听课、作业教案检查等方式,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细化程序,随时了解每个教师的教学动态,并将检查结果与教师个人的年终考核、绩效工资等挂钩,从而全面评价每个教师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

组织开展了舞蹈、建筑、电工、计算机等专业课教学能手的示范课活动。

组织数学教研组的5名教师参加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作为县级教学能手评选依据。

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正常开展,《技能大练兵手册》和作业、教案的检查同步进行。

落实《新教师三年培养方案》,青年教师在学校的以老带新、听课、说课、讲授公开课等“传帮带”活动中稳步成长,大部分新分配教师备课有了方向、上课有了心得,基本能够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重视三校生高考班工作,组织月考,让学生及早适应考试环境;组织了期中、期末考试,严肃考风考纪,加强了成绩管理。

继续巩固“六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果,对学生“严管厚爱”。

通过各种措施,有效遏制了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留长发、染发烫发、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

召开了校规校纪教育暨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对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及优秀团干部进行了表彰奖励,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重视了学生的安全教育,组织学校领导包片、各处室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个人的形式,对校外住宿生进行了安全隐患的排查,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经常性地教育学生注意人身、交通、财产、食物等方面的安全。

为丰富安全教育形式,强化教育效果,举行了“守护生命”安全知识竞赛,评出优秀班集体和优秀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对学生进行了禁毒教育。

3.5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要求,创新了德育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在德育内容创新方面,一是对学生管理实行全员跟踪半军事化管理,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扎实搞好学生安全教育,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把宿舍建成“文明之家”、“和谐之家”,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二是对学生进行择业创业教育,让学生明了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发展前景,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定位,科学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是利用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未来就业的适应与竞争能力。

四是利用重大节日和党团活动,开展系列德育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学习、签署、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等系列专题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每学期开展“关爱生命”、“就业创业”、“我身边的好人好事”、“保护环境”、“植绿护绿行动”等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开展学生才艺展示、体育竞赛活动、运动会、学生体质测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课全面开设、文艺演唱会、书画展、技能竞赛等,通过升旗仪式、纪念活动、法制报告、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加强德育课与职业指导课的教学管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在德育方法创新方面,努力拓宽德育工作领域,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通过加强正面引导,营造浓厚的政治气氛;通过捐款、捐物,开展帮困扶贫,使学生感受到互帮互助的温暖和快乐;通过要求教师上好每一堂课,从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角度,奉送教学精品,构建民主、赞赏、引导、合作的师生关系,力求做到寓德于教;通过建立各类兴趣小组,开展体育锻炼、影视观看、演讲朗诵、书画展览等,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去。

实施“学生职业素养标准”工程,建立初、中、高三级不同标准,结合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与训练,将职业素养标准等级与就业推荐相结合。

学校以中职生行为规范的落实为主要内容,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通过学生会组织,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通过设立值日生岗等形式,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通过各种岗位能力、个人素养、创业设想、内务整理、技能竞赛和就业推荐模拟活动等形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和学生生活管理当中。

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建立与家庭、社区、企业教育有机结合的“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德育工作网络。

这种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代替了纯说教、纯理论的德育教育,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成效。

3.6党建情况

加强阵地建设,按照“突出特色、合理布局、节俭实用”的原则,着力打造高标准党员活动室1个,使之成为党支部的坚强阵地和温馨的党员之家。

强化学习教育,着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采取会前“一刻钟”示范学、“党员固定活动日”专题学、“德育课堂”宣讲学等方式,组织集中学习11次,专题研讨2次,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6场次,有效激发师生开拓进取意识。

党支部“三会一课”正常进行,做好了党费的收缴和发展新党员工作。

指导团委、妇女小组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学校发展。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路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和省内外10余家企业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期、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坚持经常性的相关企业沟通协调,商讨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安排学生教学实习。

通过校企合作,合理利用各方面资源,发挥规模优势,拓展办学空间,疏通就业渠道,建立起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

学校与通渭县第四建筑公司、通渭县乐百味食品有限公司、甘肃飞天粉丝有限公司、高德(无锡)电子有限公司、杭州松下马达有限公司、宁波菱茂光电有限公司、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与就业关系。

与通渭县悦心国际书画村、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既保证了学生升学,又支持了地方产业发展,尝试了中、高职学校和企业三方联合办学的有效模式。

4.2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了《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实习安全管理制度》《实习生产生活管理制度》《实习劳动保护及劳动保险制度》《实习事故责任处理办法》《校企联合办学管理制度》等实习管理制度,学校成立了实习实训处,企业人力资源部设有实习学生管理处,学生实习专人管理,并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实习考核监督检查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了实习实训的顺利进行。

严格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在确定顶岗实习企业和岗位时,选择规模大、管理规范的大中型名优企业,并把学生实习期间的劳动报酬以协议的形式明确约定,确保实习报酬足额发放。

目前实习学生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部分学生在4000元以上。

同时,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人员对实习就业学生定期巡查,确保学生实习就业安全。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2008年,由定西市人民政府牵头,成立了定西市职业教育集团,统筹全市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工作,我校做为主要成员单位积极参加。

通过定西市职教集团在各地组建的就业服务站,学校安排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好,跟踪服务及权益维护及时。

2013年,学校作为成员单位参加了由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甘肃农业职业教育集团。

学校目前参加了8个职教集团。

与县内的书协、美协、建筑协会等协会合作办学,形成了产业与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校实行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努力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学业成绩考核尤其是专业(岗位)技能水平测试等方面的教育教学评价与企业、用人单位紧密衔接。

学校与相关企事业、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突出职业能力的科学化的质量标准和学业成绩考核尤其是专业(岗位)技能水平测试等评价体系,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融合。

5.2社会服务

为了使职业教育全面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学校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搭建了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企业的平台,为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证等提供服务,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教师在参加企业实践过程中,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既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育人效益明显。

学校各专业教研组根据专业特点,常年深入田间地头、厂房车间进行技术服务。

举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讲座累计32次,开展农机修理与维护培训15次,开展良种繁育技术培训54次,每年春秋两季开展果树管理和修剪技术培训,修剪果树10多万株,每年开展送教下乡两次,散发宣传资料5多万份;开展畜禽病防疫和防治讲座80余次;为种植、养殖和农机、农产品加工大户经常性的提供技术服务,并与部分大户合作经营,共建各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筑专业的教师开展了砌墙、放线等专业的技术服务120次,电子电工、机电专业的教师提供家电维修等技术服务200多次,技术服务拓宽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覆盖面,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岗位能力。

利用学校就业安置服务机构,为毕业生和培训人员提供就业服务,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安置人员1000多人,扶贫了300多个家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实行收费公示制,公开透明,坚决按照规定项目和标准收取费用;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取的费用及时如数上缴财政专户储存,支出报经审批,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没有设立账外账、无坐收坐支、截留、挪用等行为。

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严格落实国发〔2007〕13号,财教[2010]6号、财教[2010]146号文件精神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坚持学生资助及减免学费工作从申请、公示到发放等过程的公开透明和程序的规范原则,保证了学生资助政策的规范运行,杜绝了违纪现象的发生。

6.2政策措施

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行以“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思广益,民主办学。

建立健全《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考勤管理制度》、《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考核实施方案》、《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工作制度》、《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财务和后勤管理制度》、《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进企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聘任管理办法》、《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和学生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健全党支部监督机制,严格落实问责制,大力推行依法治校,依法办学,从严治校。

通过认真履行教育教学管理职责,完善督导机制,确保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努力实施依法教育,教书育人。

正是因为学校在执行国家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方面严格认真,规范办学,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社会声誉稳步提升,连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7.特色创新

7.1重点建设书法绘画类专业

通渭在“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品牌优势下,吸引了众多书画名家采风、交流、指导,促进了通渭文化事业和书画产业的发展。

全县现有画廊和装裱店320家,年书画作品交易额1000多万元。

全县收藏书画作品150万件,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书画作品集散地。

书画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书画中介组织和装裱业、文房四宝经营、画框制作乃至报刊订阅、图书销售等多元发展的格局。

学校完善了该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包括书画培训室、书画创作室、书画交流欣赏室、书画装裱室、书画拍卖室、书画展览室等在内的书画艺术楼,并作为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服务。

健全书画艺术学校领导机构,制定促进书画艺术专业教学、培训、就业的相关计划,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等级评定体系,建设数字化书画艺术专业教学资源并实现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书画产业发展。

7.2建设新能源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

通渭县有着丰富的风力资源和光热资源。

县内华家岭、牛营大山等区域的风力资源,全年可利用有效风速时间大于6000小时,且工程地质、交通运输、环境影响及施工安装等建设条件优越,风能开发前景广阔。

学校建成了风电设备和太阳能光伏设备运行与维护两个实训基地。

风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实训基地项目计划新建风机模拟室、风机电控室、风电实训车间各一个,新上两台脱网式风力发电机。

项目的建设,使风电运行与维护专业达到在校生100人以上,年培训200人次以上。

实训基地建成后,使其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

太阳能光伏设备运行与维护实训基地新建多晶硅生产仿真实训室、光伏发电系统实训室、光伏组件安装实训室等,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让校内实训基地既成为教学和生产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鉴定站,又是企业员工培训、技术交流与服务的平台,更是校企合作的窗口。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职业教育不被社会各界认可的现状还普遍存在,职业教育的宣传任重而道远。

从学校下乡招生宣传了解的情况看,广大农村学生和家长,甚至有一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对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认识不足,对一系列优惠政策不够了解,对接受职业教育还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这使得学校的招生工作有比较大的压力。

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偏少,实训操作课指导教师更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基层学校或普通高校,文化基础课教师居多,近几年进校的专业课教师既缺少理论教学的经验,又缺少实践操作锻炼,因此,通过各级各类培训、下企业实践等方式促进“双师型”教师的转变,是学校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学校实训场地和设备不足,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存在困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整体水平还待提高,部分重点专业建设在全市乃至全省还没有起到示范作用,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需加大力度。

为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又快又好发展,学校今后将从以下方面努力:

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学校的办学吸引力。

从对口升学考试、技能大赛、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方面抓起,力争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努力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结合我县农业大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实际,大力发展农学、文化艺术等专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本地的“产教融合”,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

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考勤管理,严格落实绩效工资奖罚制度;继续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通过甘肃省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充实实训设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市乃至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