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93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

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谈话:

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

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b.摆好后提问:

“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

”“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

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

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

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

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五、书写各数: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科书第17页:

比大小和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

录音机;

投影仪;

主题图;

图片:

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

1~5数字卡片;

学具盒。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l~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

2、5、3、l、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

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

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

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

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

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

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

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

”(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

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

(板书:

“=”),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

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

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

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

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

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

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

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

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比大小

第三课时

教科书第18页和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实物投影仪、主题图

一、出示主题图: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

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

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2、动画展示:

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

“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二、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

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三、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

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四、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五、拓展应用知识

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

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

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六、全课小结

第四课时

教科书第19页:

几和几和习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掌握4和5的组成难点:

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幻灯片、主题图、计数器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

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

(1)先拔二颗珠,问:

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

4和3谁大,谁小?

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

主动探索:

4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

请你试一试。

(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44

132231

4、读的组成

(1)先领读:

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二)学生合作:

学习5的组成

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

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

刚才你们真能干!

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4、读一读

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4、观察:

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6、第19页的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

这题的第3个是一个开放性的题,老师还要注意问:

还有不同的填写方法吗?

7、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

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

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集体评价

第22页的第6题:

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

第8、10题放在托管时间完成。

第五课时

教科书第23~24页和练习三的部分习题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

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知道加法的含义。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顺序填数:

( 

)3( 

)5。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

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

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4)教师进一步说明:

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加法)

(5)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2)(再指纸鹤图)问:

这幅图还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

①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2+1=3。

②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2+1=3。

③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

④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1+2=3。

……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2)做一做的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

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4+1、1+4、3+2、2+3、1+3、3+1......

2.看图,体验加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3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边摆边口述。

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加法

1+2=3

加号等号

1加2等于3

第六课时

加法的练习课

1、继续加深理解加法的含义和对加法算式的感知。

2、会正确计算出加法算式。

教学重点:

巩固加法的含义

幻灯片小棒

一、读出下面的算式并说出得数。

1+1=3+1=1+3=3+2=

二、看图说出图意,并列式计算:

1、出示蝴蝶图:

指名说出图的意思:

原来鲜花上落着1只蝴蝶,又飞来3只。

现在有多少只?

列式是:

1+3=4

3、出示蜻蜓图:

原来有3只蜻蜓,又飞来2只,现在有多少只?

3、出示小孩图:

指名说图意,并列出算式。

2+1=3

4、出示小狗图,并列出算式:

2+2=4

3+2=5

三、摆一摆:

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出下面的算式,再说出得数:

3+21+22+21+1

四、比较大小,说说为什么?

2+242+351+13

问:

它们谁大,谁小,为什么?

指名到前面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于号并说说理由。

五、抄写算式:

第七课时

教科书第25~26页和练习三的部分习题

1、通过操作、演示;

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知道减法的含义难点:

减法与加法的区别和联系

课件、实物投影仪。

生:

5个圆片、5根小棒等。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1+31+42+24+1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

(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电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3-1=

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

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电脑演示第25页的第2幅图和第26页上面的一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5页最下面的做一做)

A:

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先画三朵花,问学生:

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再用虚线圈2朵花,问: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请你猜一猜。

(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

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4)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

2

(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3—2=1

B:

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

试一试。

(4人小组合作完成)

(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三、巩固反馈

1、P27页的第5题

(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第1幅图:

图意为:

原来有3只小猪,跑了2只,还剩几只3-2=1

第2幅图“原来荷叶上有4只青蛙,跳进水里1只,还剩几只?

4-1=3

2、P27:

6每个小朋友拿出5朵小花,根据题目摆一摆。

3-24-35-2

并说出图的意思。

减法认识

3–1=2

减号

3减1等于2

第八课时

练习课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5以内的加减法

小卡片

一、基本训练

按数的顺序填数

  1  ( ) 3  4  (  )

  5  (   ) (   )  2  1

  (  ) (  ) 3 (  ) (  )

 (学生口答)

数的组成

 □    5     □     5

2  3  1  □  2  2   3 □

二、指导练习

1、P28页的第8题

第一幅图:

让学们认真观察:

1)4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4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

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

请你在书中完成。

3)全班集体评价

出示铁锹图

  教学方法同上

2、P28页第9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把算式补充完整。

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

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28页的第10题。

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

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