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6541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doc

导教亲

三年级科学下册

授课人: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学校主备人: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动物,给动物简单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动物,并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对动物进行科学分类,了解常见不同类型动物的特征,扩大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囤。

蚂蚁是学生生活屮常见的动物,因此就是借助对蚂蚁特征的探究,归纳昆虫类的共同特征。

通过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简单工具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感受蚂蚁种类的多样性。

重点是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

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小时候吃奶。

通过比较不仅复习巩固了猫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和吃食等方血的知识,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命体具冇一些基木的特征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冇新陈代谢活动,能适

应和影响环境、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进行生长发育。

2、地区上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和植物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的生命世界。

3、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4、动物有最基木的生存需要:

食物、空间和应激性。

5、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他们的后代。

6、动物有相同点:

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1、饲养一种小动物。

2、运用文字、图恫i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3、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结果。

4、在观察过程屮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川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5、通过阅读提高对动物基本需要和动物多样性的理解。

6、比较多种动物,总结他们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昆虫类的共同特征。

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

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小时候吃奶。

课时分配:

木单元毎课用一个课时完成,整个单元用4课时完成。

 

《蚂蚁》

第一课时

个性化设

学校主备人授课时间:

年月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能用简单的T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并能川图或文字表达;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

2、情感态度价值观:

珍爱生命;培养学生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3、科学知识:

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能白己总结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判断是否是昆虫。

教法与学法:

合作探究。

教具等准备:

放大镜、羽毛、泡沫犁料、牙签、竹叶或草叶、课件、观察记录

表;学生搜集关于蚂蚁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找册友。

(渗透共同特征)。

同学们,上课Z前我们先來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想成为老师的朋友吗?

要成为老师的朋友可不容易,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才行,我们来看一下:

(出示要求:

第一条:

和我一样(穿没穿)的同学。

第二条:

和我一样是(短长)头发的同学。

第三条:

和我一样是(男生女生)的同学。

师:

你们想来试一下吗?

学生游戏:

多组。

第一条:

和我一样(戴没戴红领巾)的同学。

第二条:

和我一样(穿没穿校服)的同学。

第三条:

和我一样是(单眼皮双眼皮)的同学。

刚才我们几位同学都找到了H己的好朋友,但这只是一个游戏,在实际的生活屮,我们全班同学都应该互相是好朋友,因为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在屮国,我们全国人民都应该是互敬互爱的一家人。

在全世界,我们所有的华人华侨也是团结一起的一家人,你们看过08年奥运火炬在世界传递吗?

,我们看到每到一个城市,祁会有大量的华人华侨高举五星红旗在热烈欢迎祥云火炬。

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就是我们的共同特征。

师:

游戏就做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坐好,我们上课。

二、、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谜语:

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

师:

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句话主要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9课、《蚂蚁》。

(板书课题:

19、蚂蚁)

三、探究新知。

师:

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汇报6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

教师适时评价。

师:

老师还布置大家冋去捉蚂蚁进行观察,完成任务了吗?

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

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教师提供观察T具,玻璃培养皿和放大镜。

教师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至合适大小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教师交待观察屮需要注意的问题。

(出示:

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是什么?

备有什么特点?

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

1、小组观察。

师:

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分工合作。

学生分小组观察,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师:

哪个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

(学生汇报的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某一只特有的)。

师展示:

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师:

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

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再次观察。

通过观察蚂蚁发现蚂蚁的身体结构特征后,再次观察不同蚂蚁,寻找共同特征。

(岀示几种蚂蚁,红蚁、行军蚁、蜜罐蚁。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蚂蚁认真观察,一会找同学汇报。

(师板曲蚂蚁身体简笔画)

4、汇报总结。

蚂蚁的共同特征。

师:

在黑板简笔tai并填空:

5、介绍蚂蚁基木资料

蚂蚁是一起居住的属于社会性昆虫,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资料。

(出示蚂蚁基木资料,蚂蚁洞穴图片,蚂蚁的种类。

下面配文字)

6、师:

我们知道了蚂蚁身体的共同特征,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类似呢?

同学即兴发表H己的看法,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交流。

最麻通过亲6观察来验证大家的猜测。

根据学生说的师点课件展不:

准备大量动物图片:

蝴蝶、蝎了、蜘蛛、青蛙、蜜蜂、蝗虫。

师:

请你认真观察,谁来说一下它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相似吗?

师:

这些和蚂蚁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我们把它归为一•类。

师:

出示:

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

师:

指黑板,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这也是昆虫的共同特征。

8、师生共同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昆虫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

昆虫还是自然界屮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

四、巩固训练:

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昆虫的特征。

现在会判断那些动物是昆虫了吗?

老师为每个小纟R准备了一张习题纸,请同学认真观察,小纟冃讨论,看哪个小纟R判断又快又对。

学生汇报结果,然后一同看大屏幕总结。

课件出示:

出示图片,先说理由,再点结果,再介绍。

为什么说它不是昆虫:

因为昆虫有三对足,蜘蛛有四对,所以蜘蛛不是昆虫。

没有触角

(训练过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充分理解特征的内涵。

为什么说它是昆虫:

因为昆虫“…,蝗虫,所以它是昆虫。

五、制作昆虫模型。

请你用手屮的橡皮泥或泡沫也根据昆虫的特点制作一个模型?

制作之前要想好你要做那种昆虫的模型,这种昆虫有什么特点?

想好再动手。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展示表扬。

五、小结。

师: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快乐吗?

师:

有那些收获?

师:

同学们这节课都很快乐,小蚂蚁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可是立了大功,但是过了这么长时间它们都想家了,下课以后不要忘了把它送冋家,让它回到自己的家中快乐成长。

六、活动拓展。

《它们都是鸟》

第二课时

个性化设

学校主备人:

授课时间:

年月

教学目标:

1能川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

2童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

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一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

2意识到要珍爱主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

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

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探究。

教具等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观察鸟的特征

1、学生观察鸟:

教师:

你认识那些鸟?

它们有什么特征?

鸟有什么特征?

2、布置探究任务:

我们从哪些方面对鸟进行观察?

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分组探

教师及时地提示学生观察屮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进行交流:

你观察了那些鸟?

他们备冇什么特征?

将课本的观察记录表填写好.学生进行比较归纳.

4、教师提示学生思考:

我们观察的这些鸟有哪些相同之处?

5、学生交流:

6、总结:

象鸡、鸽了、喜鹊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动物都是鸟.

7、教师出示几种动物,让学生判断他们是否是鸟?

活动二:

保护我们的朋友・・・・・鸟

1讨论:

有人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2交流.

3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刖友一-鸟呢?

4交流:

保护鸟巢,留住我们的朋友,不打鸟.

自由活动:

教师:

我们来组织一个鸟类展示会吧.

1、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些鸟类的图片或其他展示作品.

2、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准备,

3、展示作品.

拓展活动:

教师:

我们来组织一次爱鸟护鸟的活动吧.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爱鸟护鸟活动.

教学反思:

 

《猫和兔》

第三课时

学校主备人:

授课时间:

年月

个性化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猫和兔的外形、运动方式和吃食情况。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长毛,小动物吃奶是重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是把桀体分成若干部分,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猫的定、跑、蹿,以及上树时的运动状态。

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

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小时候吃奶。

教法与学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具等准备:

教师准备:

小猫、小兔备一只(或猫和兔的标本若干个)。

猫和兔的挂图、幻灯片。

学生准备:

有关猫和兔的图片或照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青蛙的身体分儿部分?

蚂蚁的身体分儿部分?

鸽子的身体分儿部分?

2.讲述:

在以前的自然课里,我们学习了金鱼、青蛙、蚂蚁、蟋蟀、鸽了、鹰等动物的一些知识。

在这节课里,我们再来观察两种动物——猫和兔。

(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观察猫的外形

(1)讲述观察目的:

我们来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2)讨论观察方法:

%1讨论:

根据我们以前观察金鱼、青蛙、蚂蚁和蟋蟀等动物的经验说一说,要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观察?

%1教师小结:

在观察猫的时候,也M该像观察青蛙、蚂蚁等动物那样,先看一看猫的整个身体是什么样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再依次观察备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长有什么等等。

(3)学生观察

(4)汇报观察结果:

猫的身体分儿部分?

猫的全身长有什么?

(5)教师小结:

(出示标有猫的身体备部分名称的挂图,或者用观察时使用的小猫。

)猫的身上长有毛,毛的颜色各种备样,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

(6)学生复述:

猫身体的外形特征(要求能从敕体到部分有顺序地表述)。

(7)指导学生观察猫身体的各个部分

%1讲解观察重点:

我们已经知道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下面就按顺序观察这五个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形状,长短大小如何,上面长有什么等等。

%1小组观察、讨论。

%1汇报观察结果。

%1教师小结:

(重点总结猫的牙、舌和足的特征)猫的嘴里有尖锐的牙齿,有长倒刺的舌。

猫的足上有趾,趾端有爪,爪可以伸缩,在脚掌上长有肉垫。

2.指导学生观察猫的运动

(1)观察猫的行走

%1讲解观察目的和要求:

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猫是怎样走路的?

(观察活猫走路行困难,也可以观察图片或幻灯片等)

%1学生观察、讨论。

%1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汇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口述,也可以让学生边表述,边表演。

%1教师小结:

猫在走路的时候,主要是靠腿和脚。

猫在行走时,脚的移动规律是:

如果右前脚先向前边步,左后脚就会跟着往前走,接着是左前脚向前迈步,右后脚就会跟着向前走。

(2)观察猫的奔跑

%1讲解观察目的要求:

下血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猫是怎样奔跑的?

%1学生观察、讨论。

%1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1教师小结

奔跑是猫最快的一种运动方法。

奔跑时,猫的四只脚常常是只有一只与地血接触,英至是四只脚一起离地。

猫在奔跑时,四只脚抬起的次序是:

右前、左前、右后、左后,或者左前、右前、左后、右后。

接上述步骤研究猫怎样蹿(往高处跳)?

猫怎样爬树?

研究猫的运动,不要求学生记住猫的运动规律,只是给儿童打开一个思路,引起他们以麻随时注意观察衿种动物运动规律的兴趣。

3.指导学生观察猫的食性

(1)谈话:

猫吃什么?

怎么吃?

(让儿童根据白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来叙述,教师根据情况再加以补充。

(2)讲述:

小猫刚生下来时,还不会吃食物,是靠吃猫妈妈的奶长大的。

猫长大后能吃鱼和老鼠。

猫吃食物时,用爪子帮助,用牙咬肉,用舌头舔骨头。

猫捉老鼠时,先用耳朵听,再用眼睛看,然后轻轻走近老鼠,突然一扑,就用爪了把老鼠抓住了。

真是个捕鼠能手!

(3)讨论:

猫为什么能成为捕鼠能手?

它的身体有哪些适于捕鼠的特点?

(4)讲述:

老鼠常常晚上出来寻找食物。

猫的眼睛到了晚上可以变得又大又圆,能看清出来寻食的老鼠。

猫的耳壳能转动,能随时转向声音的来处,可以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

猫的牙齿锐利,便于吃肉,舌头上长有倒刺,能把骨头上的肉舔光。

猫的爪了很尖锐,可以伸缩,脚掌上有肉垫,猫走路时把爪子缩冋,走路没有声音。

猫有这些特点,所以能成为捕鼠能手,我们要爱护它。

4.指导学生观察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出示兔的标木或挂图,也可以看课木第24页插图。

(1)提问:

这是什么动物?

你看见过兔吗?

(2)小组讨论:

兔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吃食方面有什么特征?

(3)汇报讨论结果。

(4)小结:

兔的外形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兔全身长毛。

兔的运动方式是:

跳着行走,奔跑迅速;兔小时候吃奶,长大了吃青草、蔬菜。

5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猫和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如要时间允许,学生能够接受,可以组织学生对猫和兔进行比较。

(1)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讲解比较重点:

我们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主要从这几方血进行:

外形上的不同,运动方式上的不同,吃的食物不同。

%1学生观察、比较、讨论。

%1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教师小结:

猫的尾巴长,兔的尾巴短。

猫的四肢长短相似,兔的四肢是前腿短,后腿长。

猫和兔身体表面的主颜色不同,长短不同。

猫的耳朵短,兔的耳朵长。

猫的嘴唇没有裂开,犬齿和臼齿发达,舌上有倒刺,兔的上嘴唇中间裂开,门齿发达,舌上没有倒刺。

猫的爪锐利,兔的爪不锐利。

猫吃鱼和肉,免吃青草、青菜。

猫走路时,四只脚先后看地,兔是

“跳”着行走的。

(2)比较猫和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讲解比较重点。

按比较猫和兔行什么不同的地方时所提出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学生观察、比较、讨论。

%1汇报讨论结果

%1教师小结:

猫和兔全身表面长毛;身体部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猫和兔都用奶喂小动物。

教学反思:

《多样的动物》

第四课时

学校主备人:

授课时间:

年月曰

个性化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屮生长看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

记录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屮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屮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在冋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难点:

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稈屮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

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练习法,合作探究。

教具等准备:

1、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

—遍)。

2、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一、理解小动物

1、教师问:

“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关注:

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冋忆和報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教师组织学生冋忆、交流在一定范囤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过程屮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关注:

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1、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3、交流寻访过程屮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教师做好明确要求:

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5、关注:

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6、设计意图:

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四、总结: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