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2700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docx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3

《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

  第一章名词解释

1、政府经济:

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2、政府经济学:

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二、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的主体是(A )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行业协会

  2、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 )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追求商业利润

  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

  三、不定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BC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C、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D、矛盾的分析方法

  2、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ABCD )

  A、政府收入  B、政府支出  C、宏观经济管理  D、政府间转移支付

  四、简答题

  什么是政府经济?

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答:

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

(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

(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第二章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

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

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2、竞争失灵:

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3、信息的不对称:

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4、社会公平:

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5、经济公平:

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6、自然垄断:

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7、洛伦茨曲线:

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

  二、单项选择题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C )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2、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D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3、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B )

  A、公平与效率兼顾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属市场失灵的领域有(ABC )

  A、公共安全          B、医疗卫生

  C、法律秩序          D、个人计算机

  2、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ABCD )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D、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3、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BCD )

  A、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4、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AB )

  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

  B、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C、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安全性

  D、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合意性

  四、简答题

  1、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

答:

一般而言,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

政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强制性地矫正市场失灵的根源。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有哪些?

答: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再分配

(2)经济稳定和发展(3)资源配置

  五、论述题

  1、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答:

①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政企分开步伐。

②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以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改革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社会团体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解决政府财政资金供给战线过长,公共服务效率不高,政府经济职能越位的问题。

首先,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国际经验,特别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分类,建立我国新型公共事业组织分类体系,以明确政府对不同类型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责。

第二,建立健全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独立为社会提供科技、教准公共物范围的公共事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

其中,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服务的公共社组织提供全部资金,如基础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公共卫生等;对提供准公共物范围的公共事业组织提供部分资金。

同时政府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个人或其它社会组织举办公共事业组织,即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③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职责,划分财政支出范围。

根据公共物品原理,凡受益范围是全体居民,这些公共物品的提供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其支出范围是中央财政;凡受益范围是某一区域内的居民,这类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属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如受益是跨区域的居民,则由其上级政府负责提供,支出也归其负担。

④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现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

(1)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所有者权益和所出资企业各项合法权益。

(2)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3)继续探索按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途径和做法,加大企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建立职业化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参加国有企业管理。

(4)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

(5)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⑤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完善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配合必要行

政手段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高政府调节、控制经济运行,实现其宏观政策目标的能力。

在经济手段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需要对改进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等重大决策的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为宏观经济提供目标,指导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健康发展;在财政政策领域,进一步完善税制,发挥个人所得税等税种在调节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加强税收对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控功能,政府债务管理在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债市场,建立统一、高效的国债市场体系,发挥筹集资金,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等等;在货币政策领域,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拓展公开市场业务空间,提高贴现率对金融机构资金筹措成本调节力度,加强金融监管,保持货币流通和市场物价稳定,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在法律手段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宏观经济法律制度,为政府经济活动提供法制保障。

⑥推行电子政务,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率。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府提高经济管理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即电子政务的发展,必将对政府经济活动产生革命性影响。

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发布政务信息,处理公共事务,密切政府与企业、个人联系,减少行政审批环节,降低管理成本费用,大大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率。

  2、试论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

答:

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3)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4)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第三章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

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2、消费的竞争性:

谓消费的竞争性,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会影响其他消加。

  3、消费的非竞争性:

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消费。

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4、消费的排他性:

消费的排他性,指的是某个消费者在购买并得到一种商品的消费权之后,就可以把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获得该商品的利益之外。

  5、消费的非排他性:

费的非排他性,是指一旦某项特定的物品被提供出来,便不太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消费。

严格地说,这包含三层含义:

(1)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让别人消费它,即使有些人有独占消费的想法,但在操作中或者技术方面不可行,或者虽然技术上可行,但成本却过高,因而是不值得的;

(2)任何人即使不情愿,也无法拒绝对该物品的消费;(3)任何人都可以在相同数量上,或在相同程度上消费该物品。

或服务,兼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性质。

  6、混合物品:

混合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不言而喻,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 C)

  A、道路  B、教育  C、皮衣  D、医疗卫生服务

  2、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 A)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D、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3、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A)

  A、免费搭车的问题    B、逆向选择问题?

  C、委托代理问题     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AB

  A、消费的非竞争性    B、消费的非排他性

  C、消费的竞争性     D、消费的排他性

  2、混合物品包括(ABC

  A、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竞争性的物品

  B、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

  C、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

  D、无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物品

  3、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ABCD

  A、私人的完全供给     B、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

  C、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D、政府和社区的联合供给

  四、简答题

  1、简述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及其理论依据。

答:

公共提供是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共提供产品,用于公共消费.以萨缪尔森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由于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实现排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是高昂的,并且在规模经济上缺乏效率。

因此,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比市场方式即通过私人提供具有更高的效率。

  2、简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需要的条件。

其一,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

其二,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正如布鲁贝克尔和史密兹所认为的,这容易使消费者根据一致性同意原则,订立契约,自主地通过市场方式来提供。

由于消费者数量有限,因此达成契约的交易成本较小,从而有利于公共物品的供给。

 其三,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

其四,更为关键的是,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公共物品必须要有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

  第四章名词解释

  1、外部效应:

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2、庇古税:

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

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

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3、庇古补贴:

存在外部收益时,为了扩大实际消费量,政府可以给私人企业提供补贴,降低私人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在一定的价格下扩大供给量,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

这一补贴被称为庇古补贴。

  4、产权:

谓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物品或资源)的法定权利,这一权利是排他的、可转让的和永久的。

  5、公共管制:

P75

  二、单项选择题

  1、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A )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2、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A )

  A、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    B、交易成本很高

  C、交易价格很低       D、交易价格很高

  3、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C )

  A、征税  B、财政补贴  C、排污权交易  D、排污收费

  4、外部正效应指的是(A )

  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B、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C、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D、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ABD

  A、兴修水利           B、治理环境污染

  C、沿街居民在自家阳台上养花   D、安装路灯

  2、非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ABC

  A、罚款或收税  B、财政补贴  C、公共管制  D、产权界定和保护

  3、通常情况将外部性分为(ABCD

  A、生产的外部经济性    B、消费的外部经济性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

  4、公共资源的特征有(AB

  A、稀缺性  B、使用不受限制  C、充足性  D、使用受到限制

  四、简答题

  1、外部效应(外部性)有哪几种类型?

这些类型是依据什么标准划分的?

答:

P62

  2、阐述科斯定理的涵义。

答:

科斯定理的含义是:

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

“科斯定理”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界定和保护产权。

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是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

科斯还认为,即便外部效应涉及到多方,即使不把公共资源的产权赋予单个的一个人,市场也可以自动地纠正外部效应。

科斯定理”的结论,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基础上的。

然而,市场交易中存在成本,这是不容忽略的事实。

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第五章名词解释

  1、公共选择:

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

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2、直接民主:

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3、全体一致原则:

体一致原则,是指由于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会成员可就公共物品供给与其所需要征收的税收达成一致。

即所有成员一致同意征收一定数量的税收,以提供相应数量和质量的公共物品。

  4、多数裁定原则:

谓多数裁定原则,是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

多数裁定原则还可具体分为简单多数原则、有条件多数原则。

简单多数原则是指在投票表决时有超过1/2的票数即可。

如有100人参加投票,有51人赞成的方案就可获得通过。

有条件多数原则是指投赞同票的票数超过了简单多数,如常见的要求达到2/3的多数。

  5、代议民主制度:

p86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A )

  A、马斯格雷夫  B、布坎南     C、费尔德斯坦   D、维克塞尔

  2、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A )

  A、政府决策   B、企业生产决策  C、个人消费决策  D、劳动者劳动决策

  3、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的偏好如下:

对A而言——-高>中>低,对于B而言-----低>高>中,对于C而言-----中>低>高。

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B )

  A、A    B、B    C、C    D、B和C

  三、简答题

  1、简述中位选民理论的内容。

答:

所谓中位选民,是指他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

中位选民理论是说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单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为选民的偏好决定的。

  2、简述阿罗不可能定律的内容。

答:

在多数规则下,一般来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

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

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

  第六章名词解释

  1、政府支出相对量是指政府支出数量与国民经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

  2、政府支出绝对量P106

  3、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政府购买性支出,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实行等价交换。

对市场运行而言,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和生产具有直接影响,可广泛用于调节各项经济活动。

一定时期内政府购买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市场物价、有关产业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

  4、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

  5、直接成本P124

  6、间接成本P124

  7、直接收益P124

  8、间接收益P124

  二、单项选择题

  1、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 B)趋势

  A、不变  B、增长  C、减少  D、无法考察

  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D )

  A、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随之递增

  B、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

  C、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业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

  D、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

  3、下列支出项目中适用公共定价法的是( A)

  A、公路  B、国防  C、政治  D、资本性投资

  4、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B )

  A、等于一般贴现率  B、小于一般贴现率

  C、大于一般贴现率  D、无法确定和一般贴现率的关系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ABC

  A、政治性因素  B、经济性因素  C、社会性因  D、国际性因素

  2、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的有(ABCD

  A、基本建设支出  B、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C、科技三项费用  D、农业支出

  3、政府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绩效相比,差别主要在(BC

  A、经济活动的地位不同

  B、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范围不同

  C、在具体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的标准不相同

  D、支出的目的不同

  4、在衡量政府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ABC

  A、政府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的人力、物力

  B、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C、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D、机会成本

  5、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有以下特点( ABCD

  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B、采购目的的非营利性

  C、采购管理的公开性  D、采购范围的广泛性

  6、政府采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BC

  A、竞争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盈利性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和用途。

答:

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有按政府职能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按其功能分类和其他分类方法。

按政府职能对政府财政支出分类,可以分析一定时期内政府履行其职能的重点,以及政府职能的变迁;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析政府预算政策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和选择,以及政府对市场运行干预的广度、深度;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可以全面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有利于各级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可以更好地对各项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按其功能分类有利于体现政府各项支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功能、作用,可分析资源在不同领域的配置状况。

  2、简述政府采购的含义及特点。

答:

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竞争性原则

(2)公开性原则(3)公平性原则。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

(1)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有效发挥财政监督作用

(2)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发挥财政支出的宏观调控功能。

  五、论述题

  1、论述政府支出增长的宏观和微观模型。

答:

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模型从宏观方面加以解释的有:

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皮考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从微观方面加以解释的主要有鲍莫尔的“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瓦格纳认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政府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皮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