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精选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1824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题精选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习题精选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题精选1.docx

《习题精选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精选1.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习题精选1.docx

习题精选1

习题精选1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不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A.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

  B.小明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C.小文找哥哥教训曾经欺负自己的同学 D.小倩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交足税款

  2.某校的午休铃声响后,小刘还在大声朗读英语。

同学提醒他不要打扰别人,他却说:

“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

”小刘的言行错在()

①权利和自由的理解有偏差②不知道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③行使权利和自由时,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④没有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3.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其范围,否则,就会侵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自己所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

   A.法律允许   B.道德规定   C.纪律规定   D.制度允许

  4.李某为盖住房而备料,邻居告诉李说吴某偷了他一盆沙子,李某找到吴某便上前一棒打断了吴的腿,结果李因故意伤害他人被拘留。

这个案例中,李某的教训在于()

  A.李某盖私房是不合法的   B.李某无权保护自己利益

  C.李某未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D.李某没有权利在侵害前实施防卫

  二、多项选择题

  5.在我国,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应当做到()

  A.要尊重他人权利   B.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C.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D.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6.下列关于公民言论自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民的言论自由有绝对的自由B.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C.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D.公民的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

  三、判断分析题

“我国公民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所以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行使权利。

”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四、简答题

在广州顺德打工的邱某利用手机发布虚假信息:

 “中国卫生部告知:

非典型肺炎突破3万例,“五一”放假七天,请把信息转发给10个用户,您的手机账上将获得200元话费。

”  

  请你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对邱某的行为进行评述。

 

习题精选2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公民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民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

  B.公民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C.作为一种责任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D.与公民的权利是不同的,不相关的

  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A.同一性B.可替代性C.一致性D.不相关性

  3.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保守国家秘密

③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德④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⑤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⑥依法纳税

  A.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④⑥D.②③④⑤⑥

  4.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A.纪律规范B.思想规范C.法律要求D.道德规范

  5.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

①爱国守法②团结紧张③严肃活泼④明礼诚信

⑤团结友善⑥勤俭自强⑦敬业奉献

  A.①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⑦D②④⑥⑦

  6.在2005年冬季征兵过程中,不少有外地打工或者从事个体经营的适龄青年,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纷纷回乡报名,接受祖国挑选。

这表明他们()

  A.如果不报名将会受到法律制裁B.懂得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C.可以通过参军取更好的工作D.认识到当兵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

  7.2005年4月的某一天,某市公交车乘务员李某因提醒乘客注意扒手,遭到四名扒手殴打致伤。

当时公交车上挤满了乘客,却无一人伸手相助。

这些乘客的行为()

①不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没有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

②是懦弱、自私的表现,应受道德谴责③没有履行道德义务,应承担法律责任

④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了违法行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二、多项选择题

  1.懂得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下列对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A.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B.公民所尽义务越多,享有的权利就越充分

  C.权利和义务是彼此制约的D.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2.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拒绝交还失主的行为()

  A.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B.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C.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D.别人无权干涉

  三、判断分析题

“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都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后盾确保履行。

”这句话正确吗?

为什么?

 

  四、论述题

卢勇的一天:

早晨,八年级学生卢勇背起书包上学。

到了学校,卢勇把吃剩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的楼梯边一扔,走进了课室。

午饭后,卢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敲诈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卢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

放学后,卢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买了一块她喜欢吃的蛋糕。

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六合彩”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卢勇享受了哪些权利?

履行了哪些义务(至少共写出四项)。

(2)请你当一回小法官,说说在卢勇的一天活动中,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

并就公民权利和义务问题对卢勇说几句话。

习题精选3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行使权利,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自觉履行义务,更是公民意识的表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应该做到(      )

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④法律未说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某为了验证“狗熊笨不笨”,于2002年1月先后两次把搀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饲养的5只狗熊身上或嘴里。

受到伤害后,有的狗熊丧失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北京动物园副园长说,受到伤害的狗熊,都属于国际一级保护动物。

2月24日,刘某被刑事拘留。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

  ①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②青少年要学习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③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应坚决不做④进行科学研究可以不受法律限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关于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B.凡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都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

C.社会主义道德支持和促进我国法律的贯彻实施   

D.凡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

  4.作为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

  A.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要积极去做B.法律提倡我们做的,我们要尽量去做

  C.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D.法律允许我们做的,我们可根据个人意愿去做

  二、多项选择题

  1.“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

”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B.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相同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C.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2.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有利于()

  A.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B.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C.形成班集体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D.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三、简答题

我国公民应如何忠实履行法定义务?

  四、论述题

2005年8月10日,盂某到广州乘出租车不慎将有手机和3万元现金的手提包丢在出租车上,后被出租车司机陈某拾得。

第二天,孟某和陈某见面了。

情景一:

出租车司机陈某确认失物是孟某以后,主动归还了。

请你评价陈某的行为。

情景二:

孟某要求陈某归还失物,陈某谎称自己没看见,拒绝归还。

请你全面推测孟某可能采取哪种办法解决这件事?

其应采取什么办法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习题精选4

  一、单项选择题

  1.唐某家阳台的花盆被风刮倒掉下楼,正好把路过的邻居张某砸伤,唐某当时不在家。

对此,唐某是否应负法律责任()

  A.不负,因为他当时不在家B.要负,因为这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C.不负,因为这并非他故意所为D.要负,因为这危害了公共安全

  2.以下关于人格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人格权是生命健康权的重要组成部分B.人格权是与生俱来的

C.如果不享有人格权,人的尊严和价值也就不复存在

D.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3.有些工矿企业实行所谓“严格管理”,工人下班出门时要被搜查身体,这种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

  4.小王因自己的手表丢失,怀疑是同桌的小曾所为,便要搜查小曾的衣服口袋,小王的这一行为被老师发现后及时制止。

小王的行为()

  A.是非法的,因为这是侵犯小曾人身自由权的行为B.是合法的,因为这是维护自己财产权的行为

  C.是非法的,因为这是侵犯小曾名誉权的行为D.是合法的,因为这是小王找回手表的有效方式

  5.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

  ①生命健康权②选举权③名誉权④隐私权

  ⑤自由权⑥肖像权⑦姓名权⑧劳动权

  A.①②③⑤⑦⑧B.①②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⑥⑦D.①③④⑤⑥⑦

  6.非法搜身、非法封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了公民的()

  A.名誉权B.隐私权C.人身自由权D.生命健康权

  7.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这说明()

①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

②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④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有()

A.工人下班时,在厂门口进行搜身检查B.老师对学生进行搜身

C.司法机关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D.商场对偷窃嫌疑人进行搜身

2.以下行为属于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是()

A.排污使他人中毒致残B.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

C.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D.生产的食品不过关造成食物中毒

3.我国宪法庄严地向世人宣布: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公民的人身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

它可以分为()两大类。

A.人格权B.身份权C.生命权D.人身自由权

4.我国禁止使用童工是为了()

A.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B.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C.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D.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习题精选5  

一、单项选择题

1.无业人员张某到一居民家行窃时,被户主抓获。

为教训小偷,户主和邻居将张某捆绑并殴打。

户主和邻居的行为()

A.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B.防卫过当,应付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C.违法行为,侵犯了张某的人身权利D.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值得提倡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提倡以下做法()

①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②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③远离暴力,尊重生命④在危急情况出现时,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行为属于合法行为的是()

A.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B.大义灭亲C.为正义而献身

D.老师将未完成作业的学生留下,不完成就不许回家

三、简答题

我们应怎样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四、论述题

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10.5%的学生曾面临校园暴力的威胁,94%的孩子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校园暴力的幽灵在我们身边游荡。

1.你认为出现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2.请你为根治校园暴力出出主意?

习题精选6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A.肖像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荣誉权

  2.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这说明()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

  ③人格尊严不可辱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滨江一中高二学生林强想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何辉同学,为了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背后中伤、诋毁何辉,林强的行为侵犯了何辉的()

  A.政治权利和自由B荣誉权C.隐私权D.名誉权

  4.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A.地位身份B.良好表现C.学历D.学业成绩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D.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

  6.小马为了表示对你的不满,当着你和其他同学的面,撕毁你的照片,并扔在地上乱踩。

小马的行为()

  A.是合法行为B.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C.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D.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7.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表现有()

  A.公然辱骂他人B.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

  C.往他人身上泼脏东西D.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别人

  三、简答题

某校女生张某、李某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她俩偷了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

继而又要搜身,这生提出反对。

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两个小时。

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

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

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

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3.你从这一事件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四、论述题

  小智因皮肤黝黑,有同学给他起了个“黑炭头”的外号,并且在同学中散播。

其他同学一见到小智都叫他“黑炭头”,小智的心里很不好受。

  1.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的什么权利?

  2.如果你是小智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习题精选7

  一、单项选择题

  1.小马为了表示对你的不满,当着你和其他同学的面,撕毁你的照片,并扔在地上乱踩。

小马的行为()

  A.是合法行为B.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C.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D.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2.()是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A.名誉B.姓名C.学历D.肖像

  3.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是()

  ①盗用他人姓名②冒用他人姓名③给他人起外号④阻碍未成年子女更改姓名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张祥是初二(4)班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他在学校设立的考勤记录卡上从来不写真实姓名和班级,有时填写“初一(8)班陆某”,有时填写“初二

(1)班李某”。

张祥同学的行为侵犯了陆某、李某的()

  A.荣誉权B.名誉权C.隐私权D.姓名权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姓名权的有()

  A..干涉成年人更改姓名B.假冒他人的姓名签订合同

  C.盗用他人的姓名实施不正当的行为D.非法剥夺公民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

  2.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

  A.肖像制作权B.肖像使用权C.肖像维护权D.肖像获酬权

  3.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有()

  A.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B.丑化公民肖像

  C.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D.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4.下列行为中合法的是()

  A.老师要求多次迟到的小刚在同学面前承认自己走路比乌龟爬得还要慢

  B.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C.年满18周岁后,牛平更改个人姓名

  D.杂志编辑在征得小立的同意下,把小立的相片刊登于封面,并支付相应的报酬

   三、判断分析题

  1.我国公民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自主依法规定变更姓名。

  2.某记者在报道人才交流会的火爆场面时,把其中正在咨询求职的刘某拍摄下来并在报纸上登出。

刘某认为记者侵犯了他的肖像权并向法院提起诉讼。

记者是否侵犯了刘某的肖像权?

请你答出判断依据。

习题精选8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同学偷看了乙同学的日记,并在同学中传播日记的内容,甲同学的行为侵犯了乙同学的()  

  A.荣誉权B.名誉权C.隐私权D.姓名权 

  2.下列行为属于合法搜查的是() 

  A.司法机关为了执行任务,出示搜查证依法进入公民住宅搜查 

  B.有的学生丢失了东西,老师搜查了部分学生的书包 

  C.保安人员的搜查 D.派出所为清理流动人口的夜查 

  3.以下对于隐私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不愿为人所知的事情 B.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而不愿为人所知的纯个人私事 

  C.与个人有关的事情 D.个人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 

  4.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___的权利。

() 

①私人生活安宁②私人信息保密③私人信息收益④个人人格独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这体现了我国保护公民的() 

  A.姓名权B.人身自由权C.名誉权D..隐私权 

  6.一天晚上,小张看到小曾鬼鬼祟祟地从邻居家走出来,边走边把一些东西往口袋里塞,而此时邻居家却没有其他人在。

第二天,小张把他所看到的告诉了邻居。

小张的做法() 

  A.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隐私权  B.合法且应提倡,因为有利于保障邻居家的财产安全 

  C.合法但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是爱管闲事的表现 D.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名誉权 

  7.某校初三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

  A.人身自由B.隐私权和通信自由C.名誉权D.社会经济权利 

  二、判断分析题 

开学至今,文华的妈妈都还没见文华把测验的成绩告诉过她。

向文华了解学习情况时,文华也总是支支吾吾,从不正面回答。

一天,文华的妈妈还是忍不住拨通了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向班主任老师了解文华的学习成绩,才发现文华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晚上,妈妈就文华的学习问题跟文华谈时,文华生气地说:

“妈妈,你怎么可以向老师打探我的学习成绩,我的成绩是我的隐私,你这样做侵犯了我的隐私权。

” 

文华的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三、简答题 

某公司职员李某与王某同住一室。

一天,李某偷看了王某的日记,并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公司员工中传播。

王某对此非常生气,顿生报复李某的念头。

于是王某向公安机关写信,信中列举了李某盗窃工厂的财物、赌博等问题。

公安机关经过调查证实,李某没有盗窃、赌博等行为。

  请你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评价李某和王某的行为。

  

习题精选9

  一.多项选择题

  1.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___意识。

()

  A.权利B.荣誉C.责任D.信誉

  2.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观念,摒弃以下观念和陋习()

  A.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B.“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C.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D.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

  3.当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

  A.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B.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

  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D.若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的,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论述题

阅读剧本《拆信风波》,然后分析并回答问题。

时间:

星期天早晨

地点:

女儿的房间

人物:

妈妈、女儿(某校八年级的学生)

(妈妈气呼呼地将几封信摔在女儿面前)

妈妈:

你还有心思搞好学习?

女儿:

(惊讶地)你有什么权利私拆我的信!

妈妈:

你是我的女儿,再说,我也是为了你好,不了解你的情况,怎么帮助你?

女儿:

(砰地关上门)我的事从今往后不用你管。

1.运用所学知识,对剧中妈妈的言行进行评价。

2.为了消除母女间的隔阂,请你向剧中“女儿”提出建议。

习题精选10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来填在括号里)

  1.教育是()

  A.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B.灌输给人们知识的一种活动 C.每个人生活的准备

  D.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农民张某,让正在读初二的女儿辍学回家务农,学校领导、老师几次上门劝说张某让女儿返校无效。

于是乡政府对张某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其按期送女儿返回学校学习。

这一事例主要表现我国义务教育的特点是()

  A.普遍性B.免费性C.群众性D.强制性

  3.据调查表明,当前人们的事业发展和收入状况与他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脑袋满,才能钱装满”已成为普遍现象。

因此,从个人自身的发展对国家的要求来看,受教育应是公民的()

  A.一项基本权利B.一项基本义务

  C.一件个人私事D.一种兴趣爱好

  4.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是指()

  A.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一切费用B.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部分学费

  C.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D.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

  二、请你简要回答:

  1.教育的作用有哪些?

  2.什么是义务教育?

它有什么特征?

  三、请你辨析:

  正在上初一的菲菲家庭出了变故,妈妈因与爸爸赌气而出走,下落不明,爸爸常常赌博而不下地干活,也不管菲菲的生活。

第二学期开学前,菲菲向爸爸要书本费,爸爸大怒:

“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

我不给!

你上学花钱就别上了!

给我种地去!

  1.菲菲爸爸的话对吗?

为什么?

  2.菲菲应当怎么办?

  四、请你发表看法:

我省某乡政府,为制止中小学生辍学和失学,根据义务教育法,对本乡实施义务教育做了如下四条规定:

第一,乡政府每年拔5万元专款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帮助贫困学生就学;第二,对家庭确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