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7665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

杜甫诗三首教案

25.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望岳》,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通过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突破方法:

在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不同层次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诗歌教学必须让朗读贯穿始终,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把握诗歌内容。

2.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诗歌学习的主体。

教师尽量少讲,可稍作点拨引导。

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联想想象法:

《望岳》《春望》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象形象,体验情感,品味意蕴。

4.活动式教学法:

《石壕吏》采用这种教法,用活动的方式对叙事诗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同时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

(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千古名句大家都早就听过,甚至有的同学经常用它来喻指自己的远大抱负。

那么,你知道它是谁的诗句吗?

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写出如此满怀豪情的诗句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早期的代表作品一--《望岳》。

设计

(二)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同学们,这两副对联中所指的人物是同一个人,他是谁呢?

是的,他是杜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望岳》。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唐肃宗时官至左拾遗。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晚年离开四川漂泊两湖,在湖南病逝。

作品有《杜工部集》。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l400多首诗歌。

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自唐以来。

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

此后大约--N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三、朗读诗歌,理解内容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二一二”或者“二二一”,比如: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多种形式地朗读。

(1)学生自读,初步感受诗歌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3)同位互读,相互点评。

(4)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5)欣赏配乐诗朗诵《望岳》。

2.学生参照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歌大意。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学生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从词义到整首诗的内容,力求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指名学生说出对诗歌大意的理解。

四、品味诗歌,感悟意境

1.全班齐读诗歌(配乐)。

(要求学生读后想象,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歌的诗情画意)

教师提问:

诗题为“望岳”,全诗由这个“望”字统领,全诗句中没有一个“望”字,但却时时让人感觉到“望”的存在。

2.想象理解诗歌。

学生展开想象,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明确:

首句“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

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

“未了”,绵绵不9--e_意。

在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

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尤其是“钟”“割”两字炼字极好,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出了泰山的整体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是细望泰山所见。

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3.体悟情感的表达。

探究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明确:

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自己喜好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那种青春的热情和蓬勃的朝气。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五、自主选择。

赏析诗歌

自已大声朗读诗歌,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阐明自己的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不用过多评判,吏不要轻易否定)

比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

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

“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高大巍峨、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含蓄蕴藉,意在言外。

诗人凝望泰山“曾云…‘归鸟”,不觉时间已久,连眼睛都酸困了,这不正流露了诗人对泰山情有独钟,热爱有加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ttld、”直抒胸臆,意蕴丰厚。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六、背诵全文,掌握名句

1.全班齐背这首诗。

2.默写其中的颔联和尾联,并同位之间相互说出自己对这两联的赏析。

七、作业设计

1.默写《望岳》中自已最喜欢的一联并写出赏析文字。

2.查寻搜集杜甫一生不同的创作时期。

第二课时

一、展示资料,了解杜甫

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

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漫游时期。

20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

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

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

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但总的说来,还没有超越这一时期名诗人的水平。

(二)长安十年时期。

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居住l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到长安,目的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建树。

可是由于李林甫的阴谋,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

杜甫也遭其害,在长安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

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如《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

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积极乐观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

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百姓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

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

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

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闪耀着爱国光芒的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四)漂泊西南时期。

从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

11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在荆、湘3年。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去蜀》等。

最后的两年居无定所:

颠沛流离。

大历五年冬,他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问湘江的舟中,终年59岁。

杜甫在这11年内,写诗1000余首,占全部杜诗的百分之七十多,大部分是近体诗——绝句和律诗,还有长篇排律。

二、《春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早期的作品《望岳》,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后期创作的作品。

依照我们上节课《望岳》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诗歌《春望》。

(写作背景,诗歌大意,赏析题目、诗句,探究意境……)

1.写作背景:

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

途中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

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2.诗歌大意:

首联写望中所见,满目凄凉。

国都沦陷,残破不堪,徒有山河依旧。

春天业已降临,但人去城空,乱草丛生。

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透彻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颔联借花鸟之景抒感伤之情。

花鸟本应使人赏心悦目,诗人因感时伤别,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

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

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此联以“感时”承上,以“恨别”启下。

颈联表现为自开春以来,战火持续不断,因而与家人难通音信,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呢?

情真意切,让人在哀伤中引起共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尾联写目睹眼前颓败之景,心念远方家庭的安危之状,不觉搔首踟蹰,可见伤痛、愁闷程度之深。

“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

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因此更平添一份悲哀。

3.题目的理解:

在春天,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借以抒怀。

4.诗歌描绘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5.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6.诗歌赏析,各抒己见。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选择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教师可适当引导和点拨,但不可过多。

同位之间相互背诵《春望》,然后全班齐背。

三、《石壕吏》活动展示

1.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大意,感知作者思想感情。

(1)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到战乱后的故乡。

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逆转,唐军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这一带又骚动起来。

诗人被迫离去,一路上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泣。

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次经历所写。

(2)诗歌情节及大意: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

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

5~16句写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写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3)作者思想感情: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人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复述故事情节,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补充诗中的情节)

点拨: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

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淫威。

而对老妇人来说,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

其实仔细品味,老妇不会自己把自己家的事情说得这么周全、细致,那应该都是差吏的问话逼出来的。

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官吏的“怒”“呼”。

把差吏充满“怒”“呼”的问话全部补充出来,贯穿全文,其蛮横残暴不言而喻。

3.小组成员合作,自编课本剧,并进行表演。

(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4.深情朗读,感受忧国心。

全班齐声朗读《石壕吏》,再次感受杜甫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四、一生忧国。

心系百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他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

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问疾苦最为深刻。

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差役、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予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

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杜甫诗作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五、作业设计

1.赏析《春望》中自己最喜欢的一联诗句。

2·描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吏”,的“怒”状和“妇”的“苦”状。

教学反思

1.诵读教学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不断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同时,也能在反复地朗读、吟诵中,让诗歌的含意清晰显现。

2.小组合作探究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不过同时要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

3.诗歌教学中运用联想与想象法,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从而体验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深层意蕴。

活动式教学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的同时,对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大有裨益。

有关资料

杜工部年谱(部分)(朱鹤龄)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甫生。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公年二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735)公自吴越归,赴京兆贡举,不第。

开元二十五年(737)公游齐赵。

(《望岳》作于此年前后)

开元二十九年(741)公年三十,在东都(洛阳)。

天宝四载(745)公在齐州。

天宝五载(746)公归长安。

天宝十载(751)公年四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

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天宝十四载(755)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十一月,往奉先。

(安禄山于同月发动叛乱)

肃宗至德元载(756)五月,自奉先往白水。

六月又自白水往郡州。

闻肃宗即位,自廊赢服奔行在,遂陷贼中。

至德二载(757)四月,脱贼,谒上凤翔,拜左拾遗。

八月,还郡州省家。

十月,上还西京,公扈从。

(《春望》作于本年三月)

乾元元年(758)任左拾遗,六月出为华州司功。

冬晚,离官,间至成都。

乾元(759)春,自东都回华州(《石壕吏》作于此时)。

七月,弃官西去,度陇,客秦州。

十二月,入蜀,至成都。

(下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