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9895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docx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1前言

预案编制目的

为规范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做好铁斯巴汗水库工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编制《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预案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

预案适用范围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适用于铁斯巴汗水库影响范围内洪水调度所涉及的部门、单位、机构、设施等。

本方案适用于汛期(每年度三月二十日至八月十日)极可能发生大洪水的其它时间。

预案编制原则

⑴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特别是生命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⑵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与责任追究制。

⑶强调“预防为主”原则。

通过对铁斯巴汗水库大坝可能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⑷突出“可操作性”。

预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形成书面文件。

⑸力求“协调一致”原则。

预案应和本地区、本部门其它相关预案相协调。

⑹实行“动态管理”原则。

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不断补充完善。

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一般包括:

(1)自然灾害类:

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决、地震、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类:

如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

(3)社会安全事件类:

如战争或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

(4)其他水库大坝突发事件。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按生命损失、社会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按生命损失分级标准,Ⅰ级生命损失大于等于50人、Ⅱ级生命损失大于等于10人、Ⅲ级生命损失大于等于3人、Ⅳ级生命损失小于3人。

按社会环境影响分级标准,Ⅰ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大于100万人;重要设施为国家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和军事设施;河道形态为河道改道;人文景观为世界级人文景观遭破坏;工业污染为剧毒化工厂、核电站、核储库;Ⅱ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大于1~100万人;城镇是地、县级市或城区;重要设施为省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文物古迹艺术珍品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古迹、艺术珍品;河道形态为一般河流改道;工业污染为大规模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Ⅲ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大于~1万人;城镇是乡镇政府所在地;重要设施为市级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文物古迹艺术珍品为省级重点文物古迹、艺术珍品;河道形态为一般河流遭受严重破坏、大江大河遭受一般性破坏;人文景观为省级人文景观遭破坏;工业污染为较大规模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Ⅳ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小于万人;城镇是乡村和散户;重要设施为一般性;文物古迹艺术珍品为县级重点文物古迹、艺术珍品;河道形态为一般河流遭受一定破坏;人文景观为自然景观遭轻微破坏;工业污染为一般性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

2水库大坝概况

流域和社会经济概况

2.1.1自然地理概况

铁斯巴汗水库座落于托里县托里镇铁斯巴汗河中游,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山区水库。

坝址位于东经83度30分、北纬45度52分。

水库总库容110万m3,兴利库容75万m3,控制流域面积289km2,干流比降171‰。

水库以下是托里镇、铁斯巴汗村、还有318公路等基础设施,水库防洪作用非常重要。

铁斯巴汗水库流域形状呈U形,山区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0%,丘陵区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0%。

土壤以砂壤土、壤土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油料。

2.1.2水文气象概况

铁斯巴汗河流域隶属塔城地区托里县,发源于玛依尔山东段北坡及加依尔山西段北坡,该流域集水面积为289km2,区域内最高点海拔高程2241m,最低点海拔高程1285m,流域平均海拔高程1726m河流切割不深,属中低山区;经地形图上测算,铁斯巴汗河流域长度m,平均宽度11.5km,流域形状系数,不均衡系数,河网密度,坡地漫流平均长度1.81km,流域形状呈扇形,河道平均比降%。

据铁斯巴汗河出山口东北13km处有1956年建立至今的托里县气象站(海拔1077m)气象资料反映,多年平均气温为4.3℃,最高气温为40.2℃,最低气温为-36.6℃,多年最冷月平均气温-12.7℃,最冷月平均气温-20.4℃(1969年1月),冻融循环次数为60次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247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25mm,每年四月初进入春季,春季日数100天左右;七月进入夏季,多年平均夏季日数仅17天;八月初进入秋季,持续时间在100天左右,十月入冬至来年四月,冬季日数长达160多天,稳定积雪期大致在12月中旬至3月中旬;最大冻土深150cm左右,年最大风速40m/s。

铁斯巴汗河流域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温带气候,其特点是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夏季短而凉爽,秋季降温迅速。

由于该流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盛行西风带内,因此水汽来源主要是纬向西风环流带来的大西洋气流,其次是来自北方的北冰洋气流。

因山地走向的影响,随着季节的变化,受南北两支急流交替影响,冷空气活动频繁易产生降水,且多为低槽冷锋型暴雨,这类暴雨过程次数多,移速快,降水历时短,一般只有大雨,局部可出现暴雨。

相对中山地带,低山地带,干旱少雨,蒸发强烈。

按照W●柯本气候分类法,该区域低山带为冷性草原气候,中山带为常湿寒冷气候。

水库的径流由大气降水补给,径流在时间上变化特点与降水相似,但年际、年内变化更大。

2.1.3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铁斯巴汗水库位于托里县境内铁斯巴汗河出山口处,距托里县西南12km。

地理坐标东经83°30′,北纬45°52′。

水库处有简易公路与托里县城至库甫乡的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该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山区水库,其主要任务是拦蓄铁斯巴汗河冬闲水和洪水,调节该河水资源时空分布上不均的问题。

目前该水库主要灌溉托里镇铁斯巴汗村万亩土地,灌区种植作物以小麦、苜蓿为主。

工程和水文概况

2.2.1水库水文基本情况

⑴暴雨特征

因该区地处大陆腹地,远离海洋,虽有几条水汽通道,但经过长距离的消耗,输送至该区域的水汽已很少,加之加依尔、玛依尔山山体较低,不利于水汽辐合,暴雨量也小,一般多发生在每年的七月至九月,已观测的最大一日降水量大都出现在五月至九月。

高强度历时短的暴雨仍是威胁水利工程运行的主要因素。

当西南风急流压在新疆上空时,有利于低空的幅合上升运动获得发展,为中小尺度的暴雨系统提供必要的湿度和温度条件。

当在500mb和700mb图上有低槽影响时,地图上往往有冷峰与之配合形成低槽冷锋型降水。

此类降水过程次数频繁、移速快、降水历时短,局部可出现暴雨,如1988年7月22日托里、裕民一带出现较大降水,降水时间短暂,雨过天晴,气温骤降,前后气温相差10℃左右,此次降水致使托里县城遭受洪水袭击,损失惨重。

⑵洪水特征

铁斯巴汗河洪水有春季洪水和春夏秋季暴雨洪水。

春洪均发生在每年的四月上旬至五月上旬之间,此时经过一个严冬,气温迅速回升,山区积雪融化,持续的增温遇液体降水形成雨雪混合型洪水,其特点洪水涨落较慢,持续时间长,年际出现机会均等,仅洪峰高低、洪量大小不同而已;春季洪水与入冬以来降水量大小关系十分密切,有一定规定可循。

相对春季洪水,春夏秋季暴雨洪水出现的频率较低,洪水过程陡涨陡落,次洪过程相当大,一次大的暴雨洪水往往可以改变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结果。

从当前收集到的暴雨洪水资料来看,暴雨洪水年际发生的随机性很强,造成的破坏也很严重。

2.2.2水库大坝基本情况

2.2.2.1工程特性表(见附表1)

2.2.2.2水库工程概况

该水库规模为小

(1)型,水库总库容110万m3,其中兴利库容75万m3,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50年一遇。

设计洪水位1244.67米,校核洪水位1245.19米。

工程等别为IV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万亩,水库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和输水洞三部分。

大坝:

大坝坝型为浆砌石堆石坝,上游防渗体为0.6m厚的浆砌石,坝顶高低不平,最大坝顶高程1244m,正常蓄水位1242.43m,最大坝高14.0m,坝顶宽6—8m,坝顶全长60m,上游坝坡为1:

,下游坝坡为1:

溢洪道:

铁斯巴汗水库溢洪道在水库左岸,是一天然冲沟,只是在溢洪道进口段进行了简单施工,堰顶宽为7.0m,堰顶高程1242.43m。

放水涵洞位于大坝底部,洞长20.0m,横断面为城门洞型,浆砌石砌筑,断面尺寸宽*高为0.6m×1.0m,最大过水能力Q为2.0m3/s,洞身段纵坡i=1%,水涵洞闸门为平板闸门,启闭机提升。

(详见附图2:

水库枢纽平面图、附图3:

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剖面图)。

铁斯巴汗水库有关技术参数和泄流曲线、库容曲线等水库水位、库容、面积、泄量等技术参数详见表2—2。

泄流曲线、库容曲线等详见附图4:

铁斯巴汗水库水位、库容、面积、泄量关系曲线图。

2.2.2.3大坝施工质量

坝体采用土工膜斜墙防渗并将前后坝坡放缓处理,对两岸进行土工膜防渗处理,范围自设计正常水位至基岩。

2.2.2.4水库多年运行情况

铁斯巴汗水库运行6多年来,水库从未溢洪,最高库水位1243.25米,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约75万立方米,灌溉用水量约75万立方米。

水库历年运行情况见表2—3。

表2-3水库历年运行情况统计表

2.2.2.5工程运行管理条件

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建立了铁斯巴汗水库安全运行规章制度。

主要包括:

值班制度、控制运用制度、大坝养护维修制度、溢洪道、放水洞启闭机械维修制度、大坝安全检查制度、巡视检查制度。

2.2.2.6洪水调度方案

⑴正常洪水调度方案

①、工程有关技术指标

a、汛中限制水位1244.18m(兴利水位),为3月20日至8月15日其间控制的蓄水位。

允许超蓄水位,即4月份发生过较大暴雨的情况下,允许4月l日后控制的水位,是一种特定情况下允许在4月1日提高的汛限水位。

b、警戒水位1245.17米(设计洪水位+0.5m),校核洪水位1245.19米(允许最高水位,50年一遇洪水位)。

②、正常洪水调度

a、雨前水位低于汛限水位(1244.18米),预计雨后水位不超过汛限水位的情况下,不泄洪。

b、雨前水位已达汛限水位(1244.18米),预计雨后最高水位可能达到1244.67米(设计水位),溢洪道泄量小于2秒立米,下游河道安全行洪。

⑵非常洪水调度

①警戒洪水:

雨前水位己达到汛限水位(1244.18米),库水位达到警成水位1245.17米(设计水位+0.5米)时,抢险队上坝,做好抢险准备,通知水库下游淹没范围内的群众做好转移准备。

②雨前水位己达到汛限水位(1244.18米),预计最高库水位可能达校核洪水位1245.19米(30年一遇),溢洪道最大泄量秒立米。

当库内水位达到校核洪水1245.19米时,通知下游淹没范围内的群众立即转移。

⑶超标准洪水对策和抢险措施

雨前水位己达到汛限水位(1244.18米),此时要考虑到水库跨坝,抢险人员要在库水位到达警戒水位1244.18米时上坝,做好抢险准备。

当库内水位达到校核水位1245.19米,天气继续降雨,抢险队在坝顶抢筑子堰,确保大坝安全。

水情和工情监测系统概况

2.3.1水库水情监测系统

报汛方式:

人工电话报汛。

2.3.2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观测方式:

人工观测

历次病险症状及处置情况

由于受建库条件限制,水库建设质量差、标准低,运行中不断出现问题,为此对工程进行了多次续建加固。

历次续建加固情况见表2—4。

表2~4铁斯巴汗水库历次续建加固工程情况表

水库名称

铁斯巴汗水库

溢洪道

型式

实用堰

曾用水库名称

进口底高程

所在省

新疆省

堰顶宽度

30m

所在市

最大泄量

s

所在县

托里县

放水洞

型式

¢600钢管

所在河流

铁斯巴汗河

断面尺寸

集雨面积

km2

进口底高程

水库所属部门或系统

托里县水利局

最大放水流量

28m3/s

建设时间

开工日期

工程效益

有效灌溉面积

万亩

竣工日期

最大实灌面积

1万亩

大坝地理位置

东经

83°度30分

年供水能力

200万m3

北纬

45°度52分

年均养鱼产量

万kg

工程总投资

万元

管理情况

管理体制

县级

累计加固投资

万元

管理职工人数

1人

历史最高水位

21m

其中技术人员

1人

水文特征

多年平均降水量

247mm

管理用房面积

112m2

设计重现期

10年

确权土地面积

校核重现期

50年

下游影响

人口

万人

实际防洪能力

10年

耕地

万亩

水库特征

总库容

110万m3

城镇

老风口林场 

调洪库容

25万m3

铁路

兴利库容

75万m3

公路

乌塔公路

死库容

10万m3

安全鉴定

鉴定与否

已鉴定 

已淤积库容

万m3

鉴定时间

 

校核洪水位

安全类别

 三类坝

设计洪水位

结论或问题

防洪标准

B

汛期限制水位

1242m

结构安全

C 

正常蓄水位

渗流安全

C 

死水位

其它问题

主坝

坝型

土工膜斜墙堆石坝

加固情况

所属区域

西部 

最大坝高

是否列入规划

 是

坝顶高程

目前加固状况

加固中 

坝顶长度

280m

设计批准概算

512万元

坝顶宽度

6m

是否批准立项

是 

坝基防渗形式

土工膜防渗

加固投资

512万元

副坝

座数

已到位投资

512万元

最大坝高

m

加固开工时间

 

坝顶高程

m

计划完工时间

总长度

m

已完成工程量

%

3突发事件分析

重大工程险情分析

3.1.1可能导致水库工程出现重大险情的主要因素

3.1.1.1超标准洪水

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规范(SL44-93)》规定,超过10年一遇的洪水为超标准洪水。

⑵超标准洪水可能导致水库工程出现的险情

①水库溢洪道超设计流量时,洪水漫溢溢洪道边墙,严重冲刷大坝下游坡脚,危及大坝安全。

②入库流量远大于出库流量,洪水不能及时下泄,库水位急剧升高,最终导致洪水漫溢坝顶造成溃坝。

③由于高水位作用,大坝出现滑坡、渗透破坏、淘刷等重大险情。

④、输、泄水建筑物荷载超过设计安全值,导致输、泄水建筑物出现失稳、裂缝等,危及工程安全。

3.1.1.2工程隐患

可能存在隐患:

一是大坝坝体发生渗流异常、渗漏、裂缝、滑坡等;二是输、泄水建筑物出现裂缝、变形、倒塌等;三是放水洞(管)出现漏水、地基渗透破坏和冲刷破坏等等各种隐患;

3.1.1.3、地震灾害

查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知,水库坝区地震动力加速度为,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当水库所在区域地震动力加速度超过设防值时,水库枢纽工程可能发生的险情为:

一是大坝发生裂缝、滑坡、液化等险情,二是溢洪闸闸墩发生位移、失稳、倒塌等险情,三是溢洪闸闸门或起闭机发生变形,导致泄洪闸启闭不灵等险情,四是机架桥发生倒塌等险情。

3.1.1.4上游水库溃坝

由于水库流域地处山丘区,地形坡度大,源短流急,洪水过程时间较短,当水库溃坝,铁斯巴汗水库水位预计升高至1245.19m。

3.1.1.5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件

由于水库上游山洪暴发、大风浪等原因,造成大树、木材、油罐、冬季冰凌等大体积漂移物撞击坝前护坡、放水洞、溢洪闸等工程,可导致水库枢纽工程出现断裂、裂缝、变形等重大险情;还可能堵塞溢洪道、放水洞。

3.1.1.6战争及恐怖事件

若发生战争及恐怖袭击,水库枢纽工程及交通、通讯、供电等设施遭到破坏,可能导致溃坝,或造成交通、通讯、电力中断,使水库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有效地组织抗洪抢险。

3.1.1.7其它

水库水面宽阔,呈南北方向,遇较强季风,造成风浪冲刷淘空坝前护坡石,大坝心墙失去有效保护并遭风浪淘蚀,危及大坝安全。

水库处于多雷区,建筑物、电源、通讯等设施易遭受雷击破坏,直接或间接危及工程安全。

3.1.2险情的种类及发生的部位和程度(详见表3-1)

3.1.3重大险情对水库工程安全的危害程度

⑴渗漏:

如不及时抢护,可能发展为漏洞、滑坡及塌坑等,最终引发溃坝。

⑵漏洞:

如不及时抢护,可能发展为塌坑等险情,造成溃坝。

⑶塌坑:

此种险情既破坏坝的完整性,又可能缩短渗径,同时伴有渗漏、漏洞等险情发生,有溃坝的危险。

⑷裂缝:

纵向裂缝有可能发展为滑坡,危及大坝安全;横向裂缝易形成渗水通道,有溃坝危险。

⑸滑坡:

根据滑坡的范围,可分为坝身与基础一起滑动和坝身局部滑动,不及时抢护,危及坝身安全。

⑹风浪淘刷:

轻者将坝前护坡冲毁,造成大坝坍塌;重者使坝身遭受严重破坏,有溃坝的危险。

⑺输、泄水建筑物与坝体结合部位渗漏,产生接触渗透破坏,不及时抢护,危及建筑物与大坝安全。

⑻溢洪闸和放水洞的闸墩、闸门、启闭设施等遭到破坏或钢丝绳断裂,造成闸门不能启闭,洪水不能及时下泄,危及大坝安全。

序号

险情种类

出险部位

险情等级

级(重大险情)

级(较大险情)

级(一般险情)

1

渗漏

大坝

渗较多浑水,且出逸点高

渗较多清水,略有浑水,出逸点较高

渗较少清水,出逸点不高

2

漏洞

大坝

漏水量大,浑浊度高

漏清水量较少,浑浊度较低

漏清水量少,清水

3

塌坑

大坝

经鉴定,与渗水、漏洞有直接关系,或坍塌持续发展、坍塌体积较大

背水侧有渗漏情况,坍塌不发展或坍塌体积较小

背水侧无渗漏情况,坍塌不发展或坍塌体积较小

4

裂缝

大坝

贯穿性的横缝或滑坡裂缝

未贯穿的横缝或不均匀沉陷裂缝

长度较长的纵向裂缝或面积较大的龟纹裂缝

5

滑坡

大坝

大面积深层滑坡

较大面积的深层滑坡

小范围浅层滑坡

6

风浪淘刷

大坝上游护坡

坝前护坡被风浪冲刷淘空,严重坍塌。

坝前护坡被风浪水流冲刷侵蚀或淘空,冲坑面积较大,未形成坍塌

坝前护坡被风浪水流冲刷,出现的冲坑面积较小

7

输、泄水建筑物与土坝结合部位渗漏

输、泄水建筑物与土坝结合部位

输、泄水建筑物出现漏洞

输、泄水建筑物下游背水面出现渗漏,渗清水,略有浑水

输、泄水建筑物下游背水面出现渗漏,渗少量清水

8

输、泄水建筑物破坏

输、泄水建筑物

输、泄水建筑物发生显着位移、失稳、倒塌

输、泄水建筑物出现裂缝较宽

输、泄水建筑物出现裂缝较窄

9

闸门及启闭机破坏等

闸门、启闭机等

闸门严重变形损坏,启闭失灵

闸门变形不能启闭

启闭机破坏或钢丝绳断裂

10

决口

大坝

各种形式决口

11

漫溢

大坝

水面漫过坝顶

12

洪水

水库

超校核标准的洪水

超设计标准~校核标准(含校核标准)的洪水

设计标准以下的洪水

13

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

枢纽工程

撞击后,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Ⅰ级险情

撞击后,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Ⅱ级险情

发现上游大体积漂移物或撞击后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Ⅲ级险情

14

战争或恐怖袭击

枢纽工程、通讯、电力设施等

袭击枢纽工程,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Ⅰ级险情

袭击枢纽工程,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Ⅱ级险情;

袭击枢纽工程,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Ⅲ级险情;袭击通讯、电力设施等

险情的种类以及发生的部位和等级表表3-1

大坝溃决分析

3.2.1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

根据3.1.1的分析,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有:

超标准洪水、工程隐患、地震灾害、上游水库塘坝溃坝、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件、战争及恐怖事件和其它等因素。

3.2.2水库溃坝形式

铁斯巴汗水库大坝为浆砌石堆石坝,坝顶长60m,坝顶宽6—8m,坝顶高程1244m,最大坝高14m。

主坝上游坝坡坡比1:

主坝下游坝坡坡度为1:

溃坝形式主要包括:

坝坡滑坡引起大坝失稳溃坝和遇超标准洪水漫顶溃坝。

3.2.3根据有关要求,进行溃坝洪水分析,确定下游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绘制铁斯巴汗水库及其下游重要防洪工程和重要保护目标位置图。

(见附图6)

3.2.4水库溃坝洪水对下游防洪工程、重要保护目标等造成的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

影响范围:

318公路、托里镇、1个村庄、万人,万亩耕地,

破坏程度:

(根据影响范围叙述),直接经济损失达亿元。

3.2.5溃坝对上游可能引发滑坡崩塌的地点、范围、危害程度

水库库区地形为带形低山丘陵区,主要有花岗岩组成,褐黄色,质较硬,多呈厚层状,微风化,力学强度高,不易产生塌岸。

覆盖层主要为壤土、壤土夹碎石,碎石土,厚度薄,植被良好,不易产生泥石流和滑坡。

影响范围内有关情况

3.3.1水库影响范围内的人口、财产等社会经济情况(见表3-2)

水库影响范围内的人口、财产等社会经济情况表表3-2

序号

人口(人)

固定资产总值

(万元)

备注

1

托里镇

8000

6000

2

铁斯巴汗村

4000

3000

(注:

表3-2的人口、财产等数据均来自2008年《托里县统计年鉴》)

3.3.2水库影响范围内的防洪重点保护对象。

318公路、托里镇、铁斯巴汗村

4险情监测与报告

险情监测和巡查

4.1.1水库工程险情监测、巡查的部位、内容、方式、频次等

4.1.1.1险情监测、巡查的部位、内容及方式

⑴、巡查大坝前坡时,一是沿坝前坡水面至坝顶之间的坡段走,注意观察干砌石护坡有无裂缝增大、塌陷、滑坡等险情;二是持探水杆沿水边走,沿水边走的人要不断用探水杆探摸,借波浪起伏的间隙查看护坡石有无松动或冲坑等险情。

⑵、巡查大坝后坡和坝顶时,一是沿坝顶走,主要查看坝顶路面有无塌陷现象,查看坝顶防浪墙有无裂缝;二是先沿坝后坡马道至坝顶之间的坡段行走,再沿坡脚至坝后坡马道之间的坡段行走,注意观察坝坡及坝脚有无渗漏、裂缝、滑坡等险情。

三是沿排水体坡段走,注意观察干砌石护坡有无裂缝增大、塌陷、滑坡等险情。

⑶、对坝下游坡脚外50-150m范围内的地面及鱼池进行巡查,检查有无渗漏等现象。

⑷、闸门和启闭设备、电源等,由电工负责检查是否有雷击、有无故障等情况发生。

⑸、检查输、泄水建筑物有无裂缝、渗漏等现象。

⑹、检查溢洪道、输水洞下游冲刷情况,溢洪道有无堵塞,两岸护坡有无松动、坍塌、滑坡迹象。

4.1.1.2险情巡查频次

⑴、库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时,大坝表面巡查、输、泄水建筑物、闸门和启闭设备以及电源的检查为每三天一次,巡查必须安排专人负责。

⑵、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大坝表面巡查、输、泄水建筑物、闸门和启闭设备以及电源的检查为每日2次,必要时,安排专人根据险情程度加密观测次数。

⑶、库水位超过10年一遇设计洪水1244.67m或发生导致水库出现重大险情的因素时,大坝表面巡查每小时观测一次,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