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799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1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docx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

财务会计之算账篇

1.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

2.    怎样计算计件工资?

3.    怎样计算加班加点工资?

4.    怎样计算奖金?

5.    怎样计算伤病假工资?

6.    怎样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7.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率?

8.    什么是计提折旧的直线法?

9.    什么是计提折旧的任务量法?

10.    什么是快速折旧法?

11.    什么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12.    什么是年数总和法?

13.    怎样计算银行利息?

14.    怎样计算债券利息?

15.    什么是坏账?

怎样处置坏账?

16.    在备抵坏账法下怎样估量与提取坏账预备?

17.    工业企业本钱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8.    工业企业本钱核算的普通顺序是什么?

19.    怎样归集和分配直接资料费用?

20.    怎样归集和分配燃料和动力费用?

21.    怎样归集和分配工资和福利费?

22.    怎样归集和分配待摊费用?

23.    怎样归集和分配预提费用?

24.    怎样归集和分配折旧费用?

25.    怎样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

26.    怎样归集和分配辅佐消费费用?

27.    怎样归集和分配停工损失?

28.    固定本钱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29.    按所耗原资料费用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30.    约当产量法下的在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31.    按完工产品本钱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32.    定额本钱法下的在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33.    定额比例法下的在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34.    消费特点和本钱管理要求对产品本钱计算有何影响?

35.    种类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36.    分批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37.    什么是逐渐结转分步法?

38.    逐渐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39.    逐渐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40.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41.    怎样停止本钱恢复?

42.    分类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43.    定额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44.    怎样计算、制定单位产品定额本钱?

45.    脱离定额差异怎样计算?

46.    资料本钱差异怎样计算?

47.    定额变化差异怎样计算?

48.    平行结转定额差异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四、算账篇

36.怎样计算计时工资?

37.怎样计算计件工资?

38.怎样计算加班加点工资?

39.怎样计算奖金?

40.怎样计算伤病假工资?

41.怎样计算固定资产折扣?

42.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率?

43.什么是计提折旧的直线法?

44.什么是计提折旧的任务量法?

45.什么是快速折旧法?

46.什么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47.什么是年数总和法?

48.怎样计算银行利息?

49.怎样计算债券利息?

怎样计算票据到期日?

怎样计算票据贴现利息?

50.什么是坏账?

怎样处置坏账?

51.采用余额百分比法怎样估量与提取坏账预备?

51.采用账龄剖析法怎样估量与提取坏账预备?

51.采用销售百分比法怎样估量与提取坏账预备?

52.产品本钱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3.产品本钱核算的普通顺序是什么?

54.怎样归集和分配直接资料费用?

55.怎样归集和分配燃料和动力费用?

56.怎样归集和分配工资和福利费?

57.怎样归集和分配待摊费用?

58.怎样归集和分配预提费用?

59.怎样归集和分配折旧费用?

60.怎样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

61.怎样归集和分配辅佐消费费用?

62.怎样归集和分配停工损失?

63.固定本钱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64.按所耗原资料费用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65.约当产量法下的在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66.按完工产品本钱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67.定额本钱法下的在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68.定额比例法下的在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69.消费特点和本钱管理要求对产品本钱计算有何影响?

70.种类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71.分批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72.什么是逐渐结转分步法?

73.逐渐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74.逐渐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75.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76.怎样停止本钱恢复?

77.分类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78.定额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79.怎样计算、制定单位产品定额本钱?

80.脱离定额差异怎样计算?

81.资料本钱差异怎样计算?

82.定额变化差异怎样计算?

83.平行结转定额差异法下的产品本钱怎样计算?

                                 算帐篇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

  实行计时工资制的单位,应付职工的计时工资是依据工资规范、考勤记载和有关制度计算的。

详细计算进程又因采用月薪制或采用日薪制而有所不同。

  采用月薪制计时工资时,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应付计时工资=月规范工资-日工资额×出勤天数

  其中:

月规范工资可以依据工资卡片的记载取得,出勤记载可以依据考勤记载取得,日工资率的计算方法有如下两种:

  

(1)每月固定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为每月规范工资除以30天,即:

       日工资率=月规范工资÷30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时,出勤时期的节假日也视为出勤,照样要扣工资。

  

(2)每月按21天计算〔全年365天扣除法定节假日7天及104个公休日,再用12个月平均〕,日工资率为全月规范工资除以21天,即:

       日工资率=月规范工资÷21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时,出勤时期的节假日、星期天不算出勤,不扣工资。

  怎样计算计件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应付工人的计件工资是按产量工时记载的团体〔或班组〕完成的合格完工产品产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的。

此外,消费中发生的废品,假设是资料缺陷〔材废〕缘由形成的,那么按相应的计件单价照付工资,假设是加工失误形成的,不付计件工资。

计算公式为:

  应付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计件单价

  假设工人〔或小组〕在1个月内加工多种不同产品,而且各种产品的计件单不同时,那么区分按上式计算每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后汇总即为应付该职工〔小组〕的计件工资额。

  上述公式中的计件单价,应该是某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数,乘以制造该种产品所需求的某种等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求得。

  实践任务中,计件工资还可以按完成定额工时乘以工时单价〔经测算确定的小时工资率〕计算:

  首先,计算月份内完成的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数,公式为:

  完成定额工时数=∑〔每种产品完成数量×该种产品单位定额工时〕

  其中产品完成数包括合格产品数量和料废品数量。

  其次,依据定额工时数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应付计件工资,公式为:

  应付计件工资=完成定额工时数×工时单价

  在企业实行小组团体计件工资时,应按上述方法首先计算出小组应得的计件工资总额,然后在小组成员间停止分配。

  怎样计算加班加点工资?

  加班加点工资,是依照考勤记载的加班加点天数或加点时数和职工的日工资率或小时工资率计算的,计算公式为:

  加班加点工资=加班天数×日工资率+加点小时数×小时工资率

  怎样计算奖金?

  各种经常性奖金,包括综合奖、单项奖等,应依据企业制定的奖金支付规范和得奖条件计算。

假设是依照班组团体计算的奖金,还应按一致的规范用适宜的计算方法在班组团体外部成员间停止分配。

  怎样计算伤病假工资?

  依据休息保险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则,职工在非任务时期如病假、工伤、公假、产假、探亲假、婚丧假时期,在规则的假期内按一定规范照付工资。

这些工资必需依照详细规则停止计算。

主要规则如下:

  职工在工伤治疗时期,公假、产假、探亲、婚丧假时期,在规则的假期时间内,照规范工资金额发放。

  职工因病请假或非因公治疗时期,工资支付规范随时间长短不同而有区别。

详细规则为:

  病假或治疗在6个月以内,依据休息保险条例规则,应按工龄长短和自己的工资规范的一定比例支付,详细规则见下表〔表4-1〕:

表4-1                    

工   龄

支付规范工资的比例

不满2年

60%

满2年不满4年

70%

满4年不满6年

80%

满6年不满8年

90%

满8年及8年以上

100%

注:

详细支付规范依国度和中央政府有关规则操持。

  病假或非因公治疗在6个月以上〔长休病假〕,按工龄长短和其自己规范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见下表〔表4-2〕:

表4-2

工   龄

支付规范工资的比例

不满1年

40%

满1年不满3年

50%

满3年及3年以上

60%

注:

详细支付规范依国度和中央政府有关规则操持。

  伤病假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病假工资=日规范工资×相应的百分比×病假天数

或 应扣病假工资=日规范工资×〔1-相应百分比〕×病假天数

  怎样计算各种代扣款项?

  会计人员在计算出职工应付工资后,在工资发放时,企业财会部门需求依据有关单位和部门转来的扣款通知及有关规则代扣的一些款项,如房租、水电费、家眷医药费、互助金等,再计算出实发工资。

  怎样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依据有:

固定资产的运用年限、固定资产的原价和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各企业应当依据详细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估量运用年限和估量净残值,并依据科技开展、环境及其他要素,合理地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运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

确定固定资产的运用年限,必需同时思索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有形损耗两个方面的要素。

    固定资产折旧,以固定资产的帐面原值(原价)为计算依据。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估量可以收回的剩余价值扣除估量道理费用后的数额。

由于固定资产的估量剩余价值和估量清算费用难以准确计算,为了防止人为地高估或低估固定资产净残值,国度规则,各类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比例在原价的3-5%内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许高于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计算,依照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则,应依据核定的月折旧率和月初应 

固定资产折旧率,有一般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之分。

〔1〕一般折旧率。

是指依据某项固定资产原值和估量运用年限计算确定的折旧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项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100%

该项固定资产原值

 

或=

该项固定资产原值-〔估量残值支出-估量清算费用〕

该项固定资产运用年限×该项固定资产原值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率=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2〕分类折旧率。

是指依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类计算的平均折旧率。

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100%

    该类固定资产原值    

或=    该类固定资产原值-〔估量残值支出-估量清算费用〕该类固定资产估量运用年限×该类固定资产原值    ×100%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值×该类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3〕综合折旧率。

它是指按全部固定资产计算的平均折旧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月综合折旧率=

∑各项固定资产原值×各项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各项固定资产原值

什么是计提折旧的直线法?

直线法又称平均年限法,它是指固定资产运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应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要素,即固定资产的原值和估量运用年限。

除此之外;固定资产报废清算时所取得的残值支出和支付的各项清算费用的多少对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应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计提折旧时,不只要思索固定资产原值和估量运用年限这两个基本要素,而且应该思索固定资产的残值支出和清算费用这两个要素。

固定资产残值支出是指固定资产清算时剩下的残料或零件、器材等剩余价值。

这局部残值,应在计算折旧时预先估量,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去;固定资产清算费用是指固定资产清算时所需的装配、搬运等费用。

由于这些费用是运用固定资产的一种必要的追加消耗,因此应预先估量并连同原价一同由运用时期的产品本钱平均担负。

固定资产残值扣除固定资产清算费用后的净额为固定资产净残值。

    综上所述,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可用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估量残值支出-估量清算费用〕

固定资产估量运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估量净残值

固定资产估量运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12

什么是计提折旧的任务量法?

任务量法是指按固定资产所能任务的时数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任务量法下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1〕依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单位里程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估量净残值

规则的总行驶里程

   〔2〕依照任务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任务小时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估量净残值

规则的总任务小时

   〔3〕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台班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估量净残值

规则的任务总台班数

什么是快速折旧法?

快速折旧法又称减速折旧法、递减折旧费用法,即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在前期提得较多,务使固定资产的本钱在运用年限中尽早地失掉补偿的一种计算折旧方法。

常用的主要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

依据现行的«企业财务通那么»规则,在我国只要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位置、技术提高快的电子消费企业、船舶工业和船舶运输企业、消费〝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和汽车运输企业、化工消费企业、医药消费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同意的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

什么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它是在不思索固定资产残值的状况下,用固定资产帐面上每期期初的折余价值乘以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确定各期的折旧额的,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帐面折余价值×双倍直线年折旧率

式中:

双倍直线年折旧率=2×

      1     

估量运用年限

×100%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思索固定资产的残值支出,因此,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必需留意这样一个效果,即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估量残值支出以下。

当下述条件成立时,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帐面折余价值-估量残值支出

剩余运用年限

>该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

为了便于企业运用这一折旧方法,简化核算手续,有关制度规则,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估量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例:

某项设备的原值为80000元,估量残值支出为2000元,估量运用年限为5年。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各年折旧额如下表〔表4-3〕:

         表4-3                                           单位:

年份

期初帐面折余价值

折旧率

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期末帐面折余价值

80000

40%

32000

32000

48000

48000

40%

19200

51200

28800

28800

40%

11520

62720

17280

17280

 

7640

70360

9640

9640

 

7640

78000

2000

注:

表中  折旧率=2×1/5×100%=40%

    由于〔17280-2000〕/2>17280×40%

    即7640>6912

    所以,从第四年起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其年折旧额为7640元,即〔17280-2000〕/2。

什么是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

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运用的年数;分母代表运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运用年限为 n年,分母即为1+2+3+……+n=n(n+1)÷2,其折旧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折旧年限-已运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估量残值〕×年折旧率

    例:

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80000元,估量运用年限为6年,估量残值为8000元,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如下:

    依据公式,折旧率的分母为6+5+4+3+2+1=21;分子第一年为6,第二年为5,第三年为4,第四年为3,第五年为2,第六年为1。

即:

    第一年的折旧率=6/21=28.57%

    第二年的折旧率=5/21=23.81%

    第三年的折旧率=4/21=19.05%

    第四年的折旧率=3/21=14.29%

    第五年的折旧率=2/21=9.52%

    第六年的折旧率=1/21=4.76%

依据各年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80000-8000〕72000元计算各年的折旧额,如下表〔表4-4〕:

  表4-4                                             单位:

年份

原值-残值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72000

28.57%

20570.40

20570.40

72000

23.81%

17143.20

37713.60

72000

19.05%

13716

51429.60

72000

14.29%

10288.80

61718.40

72000

9.52%

6854.40

68572.80

72000

4.76%

3427.20

72000

第四篇算账篇〔二〕

怎样计算银行利息?

  以后银行存、借款利息的计算规则及方法如下:

企业单位的存款帐户、活期调整和下贷上转方式的存款帐户,按季计算利息,计息日为每季末20日;对工商企业实行逐笔核贷方式的存款帐户,按季或按存款收回日计算利息,按季计息的计息日为每季末20日;单位撤销帐户或转移帐户,于结清帐户时随时结计利息。

银行计算存、存款利息的公式如下:

     本金×时期×利率=利息

     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利息

     利息本金×时期=计息积数

     日利率=月利率÷30

       或=年利率÷360

     月利率=年利率÷12

  计息时期〝算头不算尾〞,即:

存款从存入之日起,算至支付的前一日止;存款从借入之日起,算至出借的前一日止,两者均按实践存款或存款天数计算利息。

  对逐笔计息的存、存款,其计息时期,满月的按月计算;有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可以全部化为天数计算;满月的无论大小,均按30天计算;零头天数,按实践天数计算。

  对活期存、借款,均按实践存款或借款的天数计算利息。

假设银行利率调整,存、存款利息那么采取分段计息,银行按每段时间和利率,区分计算,然后加总。

  怎样计算债券利息?

  企业发行债券应按期计提利息,其计提依据是债券面值和债券票面利率。

计算公式为:

    每期应计债券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债券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时间

怎样计算票据到期日?

票据到期日的计算分两种情形:

〔1〕商定在假定干月后支付的〔以〝月数〞表示〕票据。

①月末出票的,不论月份大小,以到期月份的月末日为到期日。

如:

5月30日出票,三个月到期,那么到期日为8月31日。

②月中出票的,以到期月的同一日为到期日。

如:

5月20日出票,三个月到期,那么到期日为8月20日。

〔2〕商定在假定干天后支付〔以〝天数〞表示〕的票据,应收票据的到期日计算为〝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依照实践天数计算到期日。

如:

5月20日出票,70天到期,那么到期日为7月29日。

怎样计算票据贴现利息?

票据贴现利息的计算分两种状况:

〔1〕不带息票据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面值×贴现率×贴现期

〔2〕带息票据的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贴现天数=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实践天数-1

例:

2000年3月23日, 企业销售商品收到一张面值为10,000元, 票面利率为6%, 期限为6个月的商业汇票。

 5月2日, 企业将上述票据到银行贴现, 银行贴现率为8%。

假定在同一票据交流区域。

那么票据贴现利息计算如下:

票据到期值=10000×〔1+6%/2〕=10300〔元〕

该应收票据到期日为9月23日,由其贴现天数应为144天〔30+30+31+31+23-1〕

票据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10300×8%×144/360=329.60〔元〕

什么是坏账?

怎样处置坏账?

坏帐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

企业发作坏帐,形成坏帐损失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依照我国有关规则,企业应收账款契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确以为坏账:

①因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依然无法收回;②因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富清偿后依然无法收回;③债务人较长时期内〔如超越3年〕未实行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听说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能够性极小。

企业应当活期或许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停止片面反省,估量各项应收款项能够发作的坏账,关于没有掌握可以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预备。

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计提坏账预备的方法缺乏额百分比法、账龄剖析法销、售百分比法等,详细彩何种方法可由企业自行确定。

企业应当列出目录,详细注明计提坏账预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看守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相似机构同意,并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则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

坏账预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卦。

如需变卦,依然应按上述顺序,经同意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在确定坏账预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依据企业以往的阅历、债务单位的实践财务状况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