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0537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上 语文 全册导学案.docx

五上语文全册导学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简析:

本班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

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不是太好。

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

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好好引导教育。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

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文,生活的启示,父母的爱,不忘国耻,走近毛泽东。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

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

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

运用”。

本册还安排除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学习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教学措施

1、精心钻研教材,让课堂有增量。

2、开展大量阅读,并开设“阅读欣赏课”引领学生走向阅读。

 除此之外,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

(1)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教师可在上到相关课文时推荐,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汉字有关的《语林趣话》。

可采用半截故事法等。

(2)向学生推荐现今流行的或一直有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3)开展与读书活动有关的系列活动,如学生表现好奖励学生——作业整理课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读书统计活动,与家长共读一本书并写几句读后感,看完一本书可以奖励星星期末进行统计评选等活动。

3、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

如每天早上5分钟,每天晚上一段《论语》等。

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习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习和日记的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开展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遵循记忆的规律,定期复习和检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

4、加强提高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目的,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配合学校完成素质教育的多项教育措施。

5、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预习指导,自行解决生字词,课堂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稍加点拨,攻破重难点。

6、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的写作能力,为其写作积累素材,继续要求每天或隔天做课外阅读读物文摘卡

7、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读报或看新闻,并把当天最重要的时事写在文摘卡上(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

8、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机会,练习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

9、继续对班里的朗读情况加以重点指导,并且加强读书的速度训练,以达到一定的要求。

10、重视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1、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同学使其形成良好的班风,即优良的学习氛围,重视班干部的培养,班集体的建设。

加强差下生的指导。

重视学生的德育,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

12、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8.31—9.2

1、窃读记(3课时)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1课时)

机动1课时

9.6—9.11

3、走遍天下书为侣(2课时)4、我的“长生果”(2课时)词语盘点(1课时)口语交际和习作一(2课时)

9.14—9.18

回顾拓展一(2课时)5古诗词三首(3课时)6梅花魂(2课时)

9.21—9.25

7桂花雨(1课时)8小桥流水人家(1课时)词语盘点(1课时)口语交际和习作二(2课时)机动1课时

9.28—9.30

回顾拓展二(1课时)9鲸(2课时)

10.1—10.5

10.8—10.10

10松鼠(2课时)11、新型玻璃(1课时)12假如没有灰尘(1课时)机动1课时

10.12—10.16

词语盘点(1课时)口语习作三(2课时)回顾拓展三(2课时)

10.19—10.23

13钓鱼的启示(2课时)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课时)15落花生(2课时)

10.26—11.30

16珍珠鸟(2课时)词语盘点(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四(3课时)回顾拓展四(1课时)

十一

11.2—11.6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7课时)

十二

11.9—11.13

期中复习考试(4课时)17地震中的父与子(3课时)

十三

11.16—11.20

18慈母情深(1课时)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课时)20学会看病(1课时)词语盘点(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六(2课时)

十四

11.23—11.27

回顾拓展六(2课时)21圆明园的毁灭(3课时)22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

十五

12.30—12.4

23难忘的一课(1课时)24最后一分钟(1课时)词语盘点(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七(3课时)回顾拓展七(1课时)

十六

12.7—12.11

25七律长征(1课时)26开国大典(2课时)27青山处处埋忠骨(1课时)28毛主席在花山(2课时)

词语盘点1课时

十七

12.14—12.18

口语交际习作八(3课时)回顾拓展八(2课时)

选读课文(2课时)

十八

12.21—12.25

单元测试讲评(5课时)

十九

12.28—1.1

单元测试讲评(2课时)期末复习迎考

二十

1.4—1.8

期末复习迎考

二十一

1.11—1.15

期末复习迎考

二十二

1.18—1.22

期末复习迎考

二十三

1.25--

期末复习考试

 

四环节导学卡

班级:

五年级姓名:

____备课教师:

王青枝

1、窃读记(第一课时)

▲定向自学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学提示

1、自学课文中的7个生字、14个生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题。

4、在文中划出写“我”如饥似渴的读书的句子并抄写。

▲合作探究

一、生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7个生字、14个生词,

并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1.接读课文。

(在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

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书的学生来说说听书的滋味。

3.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

由评价的同学朗读一遍,全班接读完后在小组内进一步练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来闯关:

1、听写词语。

(10个)

2、在括号内填入读ju的字。

()怕()离()体语()戏()相()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展示反馈

看拼音,写词语。

jùpàqièdǔcháocaiwūyán

()()()()

▲拓展提升

窃:

1、偷2、偷偷地3、谦指自己。

《窃读记》中的“窃”选哪一个?

 

四环节导学卡

班级:

五年级姓名:

____备课教师:

王青枝

(第二课时)

▲定向自学

一、学习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求知的渴望并受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二、自学提示

▲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看看那一句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勾画下来。

2、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还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3、品勾画的句子,体会读书的乐趣

全班交流:

例: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体会到什么?

在交流中抓住动作和心理活动来体会。

4、“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悟,谈谈见解。

▲展示反馈

文中写道书店老板,假如你是老板,面对一个酷爱读书又买不起书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展开想象,完成填空。

1)、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

“请看吧,我多留了。

老板在心中默默对小女孩说:

“”

2)、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达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的走开了,我想对他说“”

▲拓展提升

回顾课文,体会写作方法。

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

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

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1.用自己的方式品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时默读时朗读。

)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

2.同位俩互相交流记录的内容:

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

3、文章没有什么情节冲突,读起来却感同身受。

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样真实感人的文章的?

 

四环节导学卡

班级:

五年级姓名:

____备课教师:

王青枝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定向自学

一、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自学提示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

边读课文,边完成下题。

苗苗的见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先生的见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我的感受是: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我的感受是: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我的感受是:

3、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展示反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是根据意思写汉字

水浒传()济公传()绿()林好汉一百单八将()

三侠()五义古文观()三国()义

2、回答问题。

a.“三贯通”则是指什么?

b.小苗指什么,大树指什么。

你如何理解?

我的理解是:

▲拓展提升

 

四环节导学卡

班级:

五年级姓名:

____备课教师:

王青枝

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

▲定向自学

一、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整体感知课文。

二、自学提示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题中的“侣”。

4、背诵诗歌《神奇的书》

(预习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

▲合作探究

一、生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13个生字、生词,由各组组长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3、将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提出来写在黑板上。

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的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深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例:

1、你喜爱的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展示反馈

1、看拼音,写词语。

bànlǚyúlèyóuyùfànhé

()()()()

mǒurénlíngdùbiānxiébèisòng

()()()()

2、比一比,组词语。

盒()零()编()

合()令()扁()

豫()趟()诵()

预()躺()踊()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拓展提升

四环节导学卡

班级:

五年级姓名:

____备课教师:

王青枝

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

▲定向自学

一、学习目标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3、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自学提示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合作探究

一、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

(小组内交流找到的语句)

a、你喜爱的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1)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联系上下文内容说一说。

2)1-5自然段中有两个反问句找出来,改成陈述句。

b、把书看成家,还有一个原因——

1)5自然段中有两个感叹句

2)勾画出来读,读出我们的惊喜

2、读5自然段请你代作者简单地告诉大家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3、让我们来读一首诗。

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二、悟读6、7自然段

1、作者一遍一遍帝都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

概括作者读书的方法,给它列个清单吧。

(小组内可以交流)

2、这些方法你觉得怎样?

你用过哪些?

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读这两个自然段。

理解这句话: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4、小组内分工背诵7自然段。

三、学习8自然段

1、读8自然段?

全班交流对8自然段句子的理解。

(联系课文前面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再读全文中的比喻句。

3、再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展示反馈

1、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2、将作者读书的方法归纳后写下来。

3、写两句读书的名言。

▲拓展提升

四环节导学卡

班级:

五年级姓名:

____备课教师:

王青枝

4、我的长生果(第一课时)

▲定向自学

一、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我能学习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二、自学提示

1、积累课文中的一些好词:

囫囵吞枣、如饥似渴、浮想联翩、不言而喻、流光溢彩、悲欢离合、如醉如痴、津津有味、不求甚解、天长日久、牵肠挂肚等。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谈谈自己的体会。

3、体会作者从童年的读书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4、说说自己从课文中学习到的读书和作文的方法。

▲展示反馈

A、补充词语

流光()()()()日久不言()()黯然()()

悲()离()千()一()如()似()牵肠()()

囫囵()()不求()()津津()()呕()沥()

B、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出。

()

2、形容因过于沉迷、陶醉而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3、与众不同。

()

C、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在这指的是什么?

D、莎士比亚说:

书籍。

▲拓展提升

推荐阅读《三国演义》。

四环节导学卡

班级:

五年级姓名:

____备课教师:

王青枝

5、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定向自学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四个生字,注意畔的发音和帐的偏旁。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熟练地背诵古诗,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能通过注释、相关资料、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二、自学提示

1、收集并背诵一首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这三首诗,给加点字注音。

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意万重()

洛()阳榆()关那畔()行千帐()灯风一更()

3、品读前两首古诗,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的诗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4、自己多读读前两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象整首诗的意思,试着从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5、认真朗读完前两首诗后,把你觉得最能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摘抄下来。

▲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再读读《泊船瓜洲》和《秋思》,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或情景,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喜欢《泊船瓜洲》《秋思》两首诗中的哪句?

为什么?

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

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表示?

3、是什么勾起来诗人张籍对家乡家人的浓浓思念呢?

请你也来感受下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吧!

▲展示反馈

1、读《泊船瓜洲》填空

作者当时穿停泊在,从、可以看出他当时离家乡并不远。

2、的“绿”可以换成、、等字,但“绿”字用的更加巧妙传神,“绿”字让我们看了春天的景象,你还想到描写春天的诗句有。

3、石在评价《秋思》时说“看似平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请你找出来抄一抄。

4、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

四、拓展提升

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看看用哪个词更精确?

(1)红杏枝头春意()。

(旺、闹、浓)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动、翻、皱、起)

四环节导学卡

班级:

五年级姓名:

____备课教师:

王青枝

5、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定向自学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长相思》,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读出词的韵味和词人的感情来。

2、比较这三首诗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学习体会诗人借景抒情、叙事抒情和人写情与叙事融为一体的写法。

3.背诵《长相思》。

二、自学提示

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长相思》,细细体会作者的每一句诗词,做到从读诗到读作者之心。

2、上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的前两首《泊船瓜洲》和《秋思》,在《泊船瓜洲》的作者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两岸的春风;而到了《秋思》的作者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第三首《长相思》的作者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合作探究

1、“山一程,水一程”你怎么理解的?

为什么用“山一程,水一程”而不用“山一座,水一条”呢?

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2、“身向榆关那畔行”“榆关”指哪里?

“那畔”什么意思?

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作者“身”在哪里?

3、“千帐灯”说明什么?

在上阕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4、读了这句词,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5、“风一更,雪一更”你是怎么理解的?

“聒碎乡心梦不成”“聒”什么意思?

什么声音这么嘈杂?

这是什么描写?

“故园无此声”作者为什么会想到故园?

▲展示反馈

请同学们再读读《泊船瓜洲》和《秋思》、《长相思》,认真比较一下这三首诗,看看他们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读《长相思》填空

1、在词中,作者“身”在,而“心”在。

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2、学习了这首词,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一颗心?

3、根据不同季节,抓住不同的景物惊醒描写,从而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本课三首诗的共同特点,读读背背再想想,完成下面的问题。

(1)《泊船瓜洲》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2)《秋思》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3)《长相思》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四环节导学卡

班级:

五年级姓名:

____备课教师:

王青枝

6、梅花魂(第一课时)

▲定向自学

一、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整体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