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9771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x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最新】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朱拓(tuò)汀渚(zhě)惘(wǎng)然陈抟(tuán)老祖

B.榫头(shǔn)匙箸(chízhù)琵琶(bá)敛声屏气(bǐng)

C.纨绔(kuā)盥沐(ɡuàn)悯然(mǐn)穿红着绿(zhuó)

D.甬路(yǒng)思忖(cǔn)罥烟眉(juàn)呕哑嘲哳(zh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杜饌懵懂彩秀辉煌良晨美景转轴拔弦

B.阑干台玑偏僻乖张金碧辉煌轩峻壮丽

C.撕混玷辱一愁莫展不经之谈轻拢慢捻

D.膏粱丫鬟暮去朝来疯疯颠颠浑世魔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动物学家对此做出的________也许会使我们吃惊。

()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______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它们________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

④李白的诗歌一向喜欢选用夸张的艺术手法,“________”一句,他就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来写山势的盘旋曲折和高危。

A.阐释轻易仰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

阐释随便依仗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C.解释随便仰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解释轻易依仗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在林黛玉看来,王熙凤实在是放诞无礼。

但这恰恰是突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身份。

B.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体会到一种“侯门似海”的感觉。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吗?

D.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武清县作为率先进行课改的区县之一,一直在对课改内容进行探索。

B.他一直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去找刘洋,让他陪他去买礼物。

C.他怎么可以丢下生病的姐姐和弟弟去看电影。

D.按正统观念,谁能否认贾宝玉不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

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

且以唐三彩为例。

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

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

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

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

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6.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

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7.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

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开始,张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里来,煮出的饭又软又香。

母亲说,张六叔心眼儿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

可是两年后,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煮出来的饭粗糙无味,难以下咽,我不想吃这种饭,叫母亲也不要吃,但母亲照吃不误,她说吃老六送来的米,就想起乡下的田。

张六叔又一次送米来时,母亲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问:

“老六,我租给你的田专出这种糙米?

”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

“这种米是在城里便宜买的。

现在种田不容易。

”母亲说:

“我知道种田难,这样吧,那田租减一半,你以后每年送150斤米给我就行了,但一定要我那块田里种出的米。

”张六叔非常感激,立即把糙米拉走,改送好米来。

大约又过了两三年,有一天,张六叔空手来我家,对母亲说:

“老嫂子,这田是越来越难种了。

你是不是再减点田租?

”母亲笑一笑说:

“老六,我不跟你说田租了,我的田你照种,送多少米来随你的意,十斤八斤也行,吃一点乡下的米,我心里舒坦。

此后,张六叔真的每年只送几斤米来。

我说:

“这个老六叔,也太吝啬了。

”母亲说:

“不要多讲,随他。

种田苦,你看他头发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

谁知,老六叔还不知足,这年冬天,他进城来对母亲说:

“老嫂子,种田实在难啊!

要贴百把块钱给我,我才敢种你的地。

”一向宽容的母亲也捺不住性子了,她没好气地说:

“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

天下哪有倒贴钱租田的道理?

这田你不种就算了,我另租给人种。

”张六叔说:

“那你就租给别人种吧。

我陪母亲回乡下的老家,处理那一亩三分地。

我许多年没有回老家了。

看见村里新建了一些小洋楼,原来最穷的刘二叔也住上了洋楼。

母亲说:

“刘二叔心眼儿好,我们就把田租给他种吧。

我和母亲走进刘二叔的家里,说想把田租给他种,可我们还没说完,刘二叔就摇头拒绝了。

母亲说:

“老二,你听我说完。

我是送田给你种,并不收田租,一年只要两斤米,吃一口家乡饭就行。

”刘二叔说:

“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不敢种,一年苦到头,连小孩的学费都交不起。

我两年前就改跑生意不种田了。

你看河对面,野草长得最高的那一块就是我的田。

”我向门外望去,小河两边茫茫的田野上,确实东一块西一块地长着高高的野草。

我和母亲再也不敢提租田的事。

母亲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

我们也不得不像刘二叔一样,让那一亩三分地长野草。

另外再拿钱交公粮、水费和这种费那种费。

第二年夏天,母亲一个人悄悄地又回老家去,我不放心,追到老家。

那时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田野上打谷机响个不停。

母亲顶着烈日,在她的一亩三分田上割野草。

我站在田边问:

“妈,你干什么?

”母亲说:

“这么肥的田,丢荒可惜啊!

”母亲连头都不抬一下,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

我理解母亲对土地的深情。

我不忍心劝阻母亲,但又不愿意让她受苦,于是只好走下田去,递给母亲一瓶矿泉水,接过她手里的镰刀。

从此,我每年都请人耕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

虽然田里的收获远不够我支付工钱,但我依然坚持下去,只为让母亲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

9.这篇小说围绕母亲的“一亩三分田”展开了怎样的情节?

请分条概述

 

10.这篇小说刻画的母亲和张六叔的形象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请结合文中材料,简要分析他们的人性之美。

 

11.从全文看,结尾一段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1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E.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丰富了作品的感情内涵,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A.本文构思拙中见巧,长达十余年的故事被不加剪裁地平铺直叙,使读者跟随故事的进程,自然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B.弃农经商的刘二叔对自家田里“野草长得最高”无动于衷,与张六叔的坚韧勤劳和母亲的眷恋土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C.文中关于小洋楼的记叙,从一个侧面说明尽管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但农村的面貌毕竟已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D.母亲“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这个细节主要突出了母亲年迈体衰,“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的特点。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①之为技,贱且劳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

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

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

“粟,稼而生者也。

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

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

吾皆赖之。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

任有小大,唯其所能,若器皿焉。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夫镘易能,可力焉。

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

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

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问之其邻,或曰:

‘噫!

刑戮也。

’或曰:

‘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或曰:

‘死而归之官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

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

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

将贵富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

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

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①圬(wū):

涂抹墙的工具,俗名抹子。

此处指泥瓦匠的工作。

②镘:

抹子,涂抹墙的工具,也指泥瓦匠这种职业。

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其言,约而尽尽:

明白,透彻。

B.而归其屋食之当焉当:

当作。

C.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冒:

冒进,硬更去干。

D.抑丰悴有时丰悴:

兴旺和衰败。

1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其他所以养生之具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唯其所能唯大王命之

D.用力者使于人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5.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王承福“自食其力”和他批判“食焉而怠其事”的一项是()

20070407

A.丧其土田,手镘衣食。

//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

B.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

C.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

D.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

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承福不慕功名。

战乱时当兵立功,却弃官回乡做了自己都认为很卑贱的泥瓦匠。

B.王承福谋生勤恳。

务工吃住在主人家,必以劳动所得偿之,还常常资助路上弱者。

C.王承福懂得分工。

他认为人的生活需求很多,大家应各尽所能,互通有无地生活。

D.王承福认识深刻。

他认为人事充满变化,并从显贵之家的衰败中懂得了做人之道。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7.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译文:

18.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译文:

19.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译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

2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  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张世南《游宦年纪闻》说:

“此诗一出,为诗社诸公所称。

”可见其表现力。

请赏析诗中“笑”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其他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祝福》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_________》,小说塑造了一个饱受多重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而《老人与海》则是美国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歌咏励志奋斗的小说。

(2)白居易《琵琶行》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7)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六、语言表达

22.根据前后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不超过10字。

(4分)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是经过千年万代沉淀而成的土地,历史中的辉煌与暗淡,都积淀在这土地中,历史中所有人物的音容足迹,都融化在这土地中。

我正在耕耘的这些泥土,会不会被遭受放逐、行吟泽畔的屈原踩过?

会不会被_____________的陶渊明种过菊花?

这些泥土冲下山岭,又被风吹到空中,会不会曾落到__________的李白的肩头?

会不会曾飘在

_____________的杜甫的脚边?

会不会拂过 ________的苏轼的须髯?

23.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熟语常常用“人体部位”作比喻,表达形象生动,喻义通俗易懂,很有情趣。

请参照下面的示例1、2,完成题目。

(4分)

示例1:

取紧闭着嘴不讲话,像瓶口塞紧了一般之意。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守口如瓶

示例2:

“唇亡齿寒”:

取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寒冷之意,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1)取把眼睛望得要坏了的意思。

形容盼望的殷切。

(2分)

(2)(2分)

七、话题作文

24.根据要求作文

同学们正处在独立人格的形成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正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可以做到:

得到帮助时一声“谢谢”,妨碍别人时一句“对不起”;为演出成功鼓掌,为同学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声再见……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以“尊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

记叙文或议论文。

;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辨析和修改。

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平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多音字、形似字等字的读音。

正确的读音为:

A项,朱拓(tà)汀渚(zhǔ)B项,榫头(sǔn)琵琶(pá)C项,纨绔(kù)穿红着绿(zhuò)故选D。

2.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常见的字形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学生必须要有大量的字形基础知识积累,然后在做题目时,仔细核对认真辨别,主要采用排除法和直选法。

本题要求选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A项,杜撰,彩绣辉煌,良辰美景,转轴拨弦,四个错字。

B项,台玑没有这个词,一处错误。

C项,厮混,一筹莫展,两个错字。

D项,疯疯癫癫,混世魔王,两个错字。

故选B。

3.D

【解析】略

4.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本题B项,望文生义,侯门似海:

比喻王公贵族的门庭像大海那样深邃,也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

不能用在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受上。

5.A

【解析】B指代不明C歧义,是丢下生病的姐姐和弟弟,自己去看电影,还是丢下生病的姐姐,自己和弟弟去看电影;D双否等于肯定,外加一个反问,等于三否。

6.D

7.C

8.B

【解析】

6.有效信息在第一段: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

”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逆推错误。

7.A项原文在第二段: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

“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

此题张冠李戴。

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

D项信源在第二段末: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此项言过其实。

8.B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

“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

原文说杜甫地位在他“死后数年后才建立”,与“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而不是其诗歌难以流行的原因。

9.

(1)租给张六叔种

(2)送给刘二叔种(3)不忍看荒,打算自己种(4)雇别人种。

10.

(1)母亲为人宽容大方,心地善良,对张六叔很体谅,不计较田租的多少。

(2)母亲对自己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是她的最大愿望。

(3)张六叔忠厚老实,力所能及地履行诺言。

11.

(1)呼应题目,照应上文,使“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这条主线得以贯穿全篇。

(2)表现“我”的思想感情,“我”孝顺母亲,对母亲非常理解,尽管请人种田,入不敷出,也坚持满足母亲的愿望。

(3)强化现实主义,表明种田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从而引起读者对现实问题的深思和感慨。

(4)深化主题,表达对老一辈农民与土地血脉相连的感情的深切理解和同情。

12.CE

【分析】

9.每点1分。

10.每点2分。

11.答对三点即给满分。

12.略

13.B

14.D

15.B

16.A

【解析】

13.当:

相当(的食宿费用)。

14.A项第一句“其”,指示代词,“那”;第二句“其”,代词,“我”

B项第一句“所以”,可以解为“用来……”;第二句“原因”。

C项第一句“惟”,副词,只、仅仅;第二句“惟”,副词,表祈使,“希望”。

D项两句“于”,介词,“被”。

15.A项第一句“手镘衣食”充分表明他自食其力的准则;可第二句说的对象是“各级官吏”;并非专指“食焉怠其事”者。

B项第一句说王承福吃住雇主家都要用劳动所得来偿还,充分表明他自食其力的准则;第二句直接对“食焉而怠其事”者进行批判。

C项第一句说王承福心地善良,肯于周济弱者,与“自食其力”无关;第二句是批判“食焉而怠其事者”聪明反被聪明误。

D项第一句说王承福自陈干些力所能及之事,是对“自食其力”准则的另一种形式的表述;第二句是王承福对富贵之家衰败原因的思考,指出“盛衰无常”的世间常理,谈不上“批判”。

16.王承福并未做官,所以他放弃的只是官勋。

做泥瓦匠卑贱是一种社会认识,并非王承福的认识。

17.看当时房租、火食费的贵贱,而增减他做泥水匠的工价来偿还主人食宿费用。

18.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全部去做,应当各人尽自己的才能,来相互依赖生存。

19.为富贵而高兴,为贫贱而忧愁,我难道同人家有什么两样吗?

【分析】

17.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本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时,当时;屋食,指房租、火食费;偿,偿还。

18.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本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2)遍,全部;为,做。

19.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本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岂,难道;异,与……不同。

20.“笑”运用拟人手法,与前面的“嫣然”自然呼应,写出长出篱笆的桃花,似开未开,嫣然含笑的风姿和神韵,令人沉醉,也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

解答此类题目,要先解释该字,接着分析句意,如有手法,则点明手法,分析运用,再分析效果以及表达的情感。

本题要求分析“笑”的妙处。

“桃花嫣然出篱笑”,“笑”字用来写桃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篱间夭桃临风,桃花似开未开,似少女嫣然含笑,更觉妩媚深情。

“笑”字既写出了桃花半开的美丽和风韵,又写出了作者对美景的欣赏和喜爱。

21.彷徨海明威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砯崖转石万壑雷塞上风云接地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环佩空归月夜魂沧海月明珠有泪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