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6385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庄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庄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庄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庄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庄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庄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庄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庄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庄子.docx

《庄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庄子.docx

庄子

庄子

教学目的:

 

1、领会作者对庄子精神世界的解读;

 

2、把握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3、品位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设计:

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加以课外延伸。

 

教学课时: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人类的精神家园也难免受到各方面的冲击,社会上的物欲横流,人格的扭曲,道德的沦丧------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哲学大师庄子的思想智慧和人格的光芒,穿透时空在我们的心中闪耀,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让生命从世俗的尘网中挣脱出来,不为智累,不为情牵,不为名利搅扰,找回失落的精神,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庄子的精神世界,领略他那与众不同的超脱与大智慧。

 

二、作者简介:

 

鲍鹏山:

大学毕业后去青海工作,曾任青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导师,现为上海电视大学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不多,好作品尤其少。

自以为是称职的教师,冒名的作家。

面对沪上春色,时忆塞外风光。

三、关于庄子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56年),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转折时期,是各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形成了儒、道、法、墨、名、兵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

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

他说:

“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

”(《庄子·让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

又说: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

”(《庄子·秋水篇》)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朴归真。

 

总之,他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

庄子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

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

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

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如果说,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鼻祖,那么,庄子的文章,无疑是中国浪漫主义散文的先河。

 

《庄子》一书,通行本有内篇七章:

《逍遥游》第一,《齐物论》第二,《养生主》第三,《人间世》第四,《德充符》第五,《大宗师》第六,《应帝王》第七。

这七篇,思想深透,风格飘逸,而且十分连贯,认为它们是庄子自著是非常有道理的。

外篇共十五篇文章,大部分非庄子手笔。

但《天地》可与《应帝王》相发明,《秋水》可以补充《逍遥游》和《齐物论》,《达生》可以助人深入了解《养生主》和《大宗师》,《山木》可以引证《人间世》,《田子方》可以作《齐物论》的参考,《知北游》可以阐明《大宗师》。

这六篇很可能是庄子自著,或是他的弟子整理老师著作编成的文章,但其中也有不少不经之词的掺入。

 

杂篇共十一篇文章,除《让王》、《盗路》、《说剑》、《渔父》四篇外,都是非常漂亮的文章,定是庄生手笔。

即使这四篇,文采斐然,也值一读,只是不合庄子思想而已。

 

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sÌ盛饭或盛衣物的方形竹器)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

“往矣!

吾将曳尾于涂中。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yuān)鶵(chú),子知之乎?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

“儵(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

读庄子的独特感受,赞美其卓越天才和永恒魅力。

 

第二部分(2--8):

庄子拒楚王聘的故事,表现庄子对权势利禄的鄙弃和对自由人生的追求。

 

第三部分(9--10)揭示庄子精神世界的实质——对人生的怜悯。

 

四、具体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部分。

 

1、开头一段讲的是什么?

 

开头一段讲了三个方面,一是《庄子》作品的意象和意蕴,二是阅读的感受,三是庄子的才智。

《庄子》的意象是奇特的,“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

庄子的想像世界,“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

作品的意蕴,极难理解透彻,“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

整段文字说的都是阅读的感受,总而言之,《庄子》是无法欣赏到位的。

作品之美,让我们无所适从,无福消受;作品的意蕴,让我们感到总有不懂的地方;作品的境界,让我们感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庄子的才智是令人难以企及、难以想像的,人称“天仙才子”,作者说造化把神秀聚焦在这个哲人身上了。

 

2、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

 

“拨弄”“吓”都表示读庄的感受,二者能否互换?

为什么?

 

不能互换。

二者所属句群不同,各有所用:

前者着眼于整部《庄子》,意在突出其征服读者的力量;后者着眼于部分章节,意在突出其某些观点的奇异超绝

 

3、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都是用的现成词语,取义有变化的是前者还是后者?

有什么变化?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原是写境界幽深、色彩明丽的乡村风光,这里用来表示读者心目中的庄子的仪态:

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让人眼花缭乱。

 

4、“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集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这一句里有两个明引,是一个不能少,还是可以去其一或同时去掉?

 

一个不能少。

前者类比,后者反衬,鲜明地表达了对庄子的罕见天才和伟大人格的祟仰之情。

 

(二)分析第二部分,探究下列问题。

 

(1)庄子拿乌龟的选择来打比方,说明他鄙弃的是什么?

追求的是什么?

 

说明他鄙富贵权势,追求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品行的高洁。

 

(2)作者所说的“清洁的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清洁的精神”,其含义是洁身自好,拒绝诱惑,决不同流合污。

 

(3)“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

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你对这句话如何解读?

月亮比喻什么?

 

这句话的含义是,正因为有庄子等人具有超凡绝俗的清洁精神,坚守了独立的文化品格,决不屈从权势,这种文化精神才没有彻底失落。

前一句有“心灵月亮”四字,可见月亮是比喻心灵的,作者是拿皎洁的月亮比喻纯洁的心灵,比喻一种独立的文化精神。

 

(三)分析第三部分:

 

1、怎样理解胡文英一段话中的“是非不管”与“终不下手”?

 

下文说到庄子的笔锋荒唐到极致,态度偏激到极致,《庄子》中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所有这些都是“是非不管”的表现。

 

看庄子拒绝权势媒聘的故事,也能明白他“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终不下手”,就是不谋官职,不付诸行动。

 

2、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三个短语的顺序能否变动?

为什么?

 

不能变动。

这种心理变化反映了读庄的规律,是作者的心声,也是对读者的启示。

 

3、怎样理解作者对庄子怪诞的解释?

 

作者将庄子的怪诞和孤傲,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来考察,看成是对黑暗的挑战,对人类的怜悯。

“他有蛇的冷酷犀利”,这是对付残忍的诸侯们的;“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这是对待天下苍生的,是更加深沉的。

看出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也就看出了他对人类的怜悯。

 

(四)总结

 

1、在作者看来,庄子的精神境界究竟是怎样的?

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

 

庄子的精神世界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不断冲突的内心世界。

一方面,他对人类充满怜悯,最多情,最温柔宽仁,最敏感,因而最脆弱,最易受到伤害。

另一方面,对污浊黑暗的世界,冷眼看穿,冷酷犀利。

庄子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哲学困境”,他徘徊其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

庄子在污浊的人世间保持着清洁的精神,他超凡绝俗,拒绝诱惑,把自由的价值看得至高无上,不屑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作者对庄子表示激赏的态度,认为他的怪诞与孤傲都是可以理解的。

对他独立的人格,清洁的精神,推崇备至。

作者对庄子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充满敬仰爱戴之情。

 

2、题目“庄子:

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题目的意思是,《庄子》代表了人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的一种意识形态,含蓄地告诉人们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应该看看庄子,学学庄子。

作者用这样的标题,为解读庄子提供了一把钥匙:

庄子为什么如此呢?

应该从他的处境中寻找解释,从历史背景中寻找解释。

 

五、扩展练习

 

将下列新闻概括为一句话新闻(4分)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

当地时间6月23日下午3时35分(北京时间6月24日凌晨4时35分),秘鲁南部地区发生里氏7.9级的强烈地震。

秘鲁官方证实,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47人,此外还有550多人受伤。

 

据路透社报道,秘鲁过渡政府总统帕尼亚瓜6月23日晚已经前往受灾地区视察灾情。

陪同他前往的还有秘鲁国防部长、卫生部长和工业部长。

 

秘鲁当选总统托莱多说,他本计划于6月24日起程前往美国,但他已经将此次访问推迟。

他说,他也将前往灾区,并与帕尼亚瓜会面。

 

震中位于阿雷基帕市,地震持续了60秒,并曾一度使该市的电力系统中断。

该市已经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阿雷基帕市被称为“白色城市”,一直以城市中殖民时期的建筑和宏伟壮观的教堂闻名。

在这次地震中,很多著名殖民时期的石头建筑和教堂上的尖塔受到严重损坏。

据秘鲁官方报道,仅阿雷基帕市一地已有22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秘鲁发生地震,官方证实死亡人数已升至47人。

 

六、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读本》上相关的文章《永恒的乡愁》和《庄子使我上瘾的两个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