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70609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docx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docx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五年级语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

Peopleneedtocommunicateandcommunicatewitheachother,andlanguageisthebridgeofhumancommunicationandthelink.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五年级语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

教材简介:

我们知道人不可能孤立的生存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而语文就是人类交流沟通的桥梁,是纽带,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科目,教案学习有利于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一致进行,配合教案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学习到教材里的内容,下载后可以打印或者用于电子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小练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7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地震,这个词对我们来说,曾经是那么陌生,但今天,地震,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却有太多太多清晰而又沉痛的回忆。

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吧。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该永远铭记的历史吧。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配乐)

  二、复习引入

  大地震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人们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

然而,课文中的这对父子却是幸福的。

在1994年1月的洛杉矶大地震中,这位年轻的父亲独自一人连续挖了38个小时,终于从废墟里救出包括儿子在内的14个孩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师:

父子终于团聚了,就这个情节,课文是怎么写的?

谁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

请同学们都读一读这句话,大家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围绕此段内容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

了不起,父,子)

  三、新课学习

  师: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你们是从课文的哪些情境中感受到的?

咱们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

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心体验感受。

  1.体会父亲独自挖了很长时间。

  师:

38小时到底有多长?

(出示课件,课文12自然段)为什么不直接写过了38小时,而要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样写呢?

比较这样写的不同。

(课件)

  2.体会父亲很坚定。

  师:

这可不是普通的两天一夜呀!

在这段时间里,父亲经历了什么,你们看到了吗?

快读一读书。

  (生自由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应找到:

其他孩子的父母、消防队长、警察都劝他离开这里,可这位父亲还在坚持营救儿子;学生读到消防队长说这里很危险,随时会发生大爆炸时,教师适时引导)

  师:

这时到底有多危险?

我们看一看。

  (课件出示:

展现地震场景的视频)

  师:

你就在这危险中,就是消防队长,你会怎样劝他?

自己试试。

谁来劝?

  (当学生读到警察也来劝阻父亲时,教师适时引导)

  师:

警察下了命令,怎么劝?

  师:

危机四伏,赶快让他离开吧,大家都来劝劝他。

附近的几个同学可以分角色读读这些对话。

你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呀?

  (学生体会父亲的坚定)

  教师与学生对读:

  其他父母都走了,也劝他离开,他问──

  消防队长劝阻他,他还问──

  警察下了命令,他仍然问──

  3.体会父亲的信念。

  师:

都是父母,他刚来到这里时也曾跪在地上大哭,但他现在怎么就这么不听劝呢?

  (学生自由读书找答案:

父亲想到自己对儿子的承诺)

  师:

都读读这句话。

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

不论发生什么,想想会发生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

现在发生什么了?

  (生答:

地震)

  师: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怎么理解?

  (学生围绕“父亲的信念”自由发言)

  师:

一直坚持着,你怎样读?

父亲在绝望痛苦时,想到常对儿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心情?

自己再读一读。

  师:

不论发生什么──

  (生接着读)

  师:

(课件回到12自然段)38小时,父亲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儿子在等着我!

8小时过去了,父亲一直在──(生:

挖)12小时呢──(生:

还在挖)24小时……36小时……大家都来读一读,你们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4.体会父亲的艰辛。

  师:

你们看到他疲惫成什么样子了?

大家都读读这句话,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可以看出父亲没吃没喝,没休息,身上还受了伤,教师适时引导)

  师:

哪儿让你们想到父亲肯定没休息过?

  师:

没吃没喝更没睡,眼睛全都熬红了,同学们读一读。

  师:

衣服都剐破了、磨烂了,大家自己读一读。

  师:

伤痕累累,怎么会这样呀?

  师:

为了救儿子,父亲什么也不顾了。

请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情景再读一读吧。

  

(二)重点二:

第十六自然段

  师:

挖呀,等呀,盼呀,奇迹出现了,父亲听到了什么?

  (生:

爸爸,是你吗?

  师:

儿子是怎么喊的?

  (学生朗读)

  师:

为什么这么读?

  (师生对读至最后一段)

  师:

我看到不少同学很感动。

刚才这段话,哪儿让你们感动?

  (学生感动之处可能有:

阿曼达在废墟下鼓励同学)

  师:

在废墟下,那会是怎样的环境?

  (学生感受到废墟下一团漆黑,没吃的,没喝的,随时会坍塌或爆炸)

  师:

当爸爸在地面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38个小时,孩子们也就在漆黑的瓦砾堆里等了8、12……个小时,十几个七岁的孩子会怎么样?

(课件)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如果你就是阿曼达,当你听到小伙伴绝望的哭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声,拉着他们颤抖的、冰凉的小手时,会想到什么?

会说什么,做什么?

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写。

  (学生练笔)

  师:

谁愿意把自己写的或打算写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内容,教师适时引导)

  师:

父亲的话给了你勇气;你在用这种信念影响身边的同学;被埋在深深的废墟中,信念支撑着七岁的阿曼达,鼓励着同学们,迎来了希望。

(课件出示)

  这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

  (三)重点三:

第二十二、二十三自然段

  师: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当父亲让阿曼达出来时,他又听到了什么?

  (生:

阿曼达让其他孩子先走)

  师:

可是孩子,你已经在废墟下待了将近39个小时,你才七岁呀!

  (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儿子的话)这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

  师:

你真是爸爸的好儿子,记住了爸爸的话。

就是这样一句话,给了父子俩勇气和希望,才能使他们战胜死神,得以团聚。

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吧。

(课件出示)

  四、小结

  师(展示课文插图):

就这样,第一个孩子出来了,是谁?

第二个……第三个……第十三个……直到第十四个。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这样感人的场景──

  (读最后一段)

  师:

你们有怎样的感受?

你觉得父子俩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完成板书)

  师:

这是生死离别后的重逢;这是一份创造了生命奇迹的父爱;有爱,生命就有了希望。

(在板书上画爱心)

  师:

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感受放声读一读吧。

  五、课外延伸

  师:

地震过去了,阿曼达父子团聚了,这爱的故事将长久地流传下去。

在5.12大地震中,这样感人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份伟大的母爱吧。

(课件链接视频)

  六、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的父爱母爱让我们感动,但愿像地震这样的灾难不再发生。

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也有爸爸妈妈关心着,疼爱着,他们在生活中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的爱,你是否能体会到呢?

请拿起笔,记下你感受到的伟大的父爱或者母爱吧。

(小练笔)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子

  决不放弃坚忍不拔

  恪守诺言舍己为人

  不论发生了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