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1325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课 沁园春 雪.docx

第1课沁园春雪

课后作业

1沁园春雪

方案1:

部分习题来自《点拨》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吉思汗(hàn)  分外妖娆(fèn)

江山多骄山舞银蛇

B.稍逊风骚(sāo)惟余莽莽(mǎnɡ)

原弛蜡象竞折腰

C.还看今朝(zhāo)数风流人物(shù)

一代天骄略输文彩

D.沁园春(qìn)红装素裹(ɡuǒ)

顿失滔滔俱往矣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

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江山/如此/多娇

D.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3.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运用互文的修辞,即千万里都是冰

封,千万里都是雪飘,突出了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魄。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主要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将冰

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得生机勃勃,生动活跃。

C.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

人想象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美好景象。

D.欲与天公试比高。

(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群山和高原竞跃直上的精神风貌。

4.〈广东〉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

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

(1)        ,        ,        ;

(2)        ,        ,        。

5.默写。

(1)江山如此多娇,            。

(2)俱往矣,       ,      。

(3)词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

(4)上阕运用想象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      ,        。

(5)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这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

       ,        。

(二)课文主要阅读方法应用

比较阅读毛泽东的两首词,回答问题。

【甲】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乙】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在《沁园春·雪》中,一个“望”字和一个“惜”字各总领了七句话。

在《沁园春·长沙》中也有两个字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它们是“    ”和“    ”。

7.诗词讲究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春意盎然之景表现了出来。

【甲】词上阕中,对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寒、击、翔    B.染、透、争、击

C.层、透、翔、问    D.万、遍、争、碧

8.请用描述性的语言描绘【乙】词中画线句子表现出的壮美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1)【甲】词中的“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结构上起       的作用,【乙】词中起同样作用的句子是:

                     。

(2)【甲】词中与《沁园春·雪》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内涵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试从思想感情的表达和表达方式两方面比较【甲】【乙】两词的不同点。

(1)从思想感情的表达上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达方式上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片段写作

11.《沁园春·雪》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北国风光的美。

请你也运用此方法写一个片段。

 

答案

五、

(一)1.D 点拨:

A项中的“汗”应读hán,“骄”应为“娇”,B项中“弛”应为“驰”;C项中的“数”应该读“shǔ”,“彩”应为“采”。

2.A 点拨:

“望”统领这一句,又是重音,所以正确停顿应为“望/长城内外”。

3.C 点拨:

这两句词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非拟人。

4.示例一:

(1)美在戏曲 生旦净丑 演绎悲欢人生 

(2)美在文学 诗词曲赋 抒写灿烂文化 示例二:

(1)美在汉字 点横撇捺 记载悠久文明 

(2)美在建筑 亭台轩榭 尽显精巧布局

5.

(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3)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4)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5)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二)6.看 恰

7.B 点拨:

在古诗词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相当一部分是动词。

【甲】词上阕中便是用“染”“透”“争”“击”四个字达到一种描摹效果,使这首词更加形象。

8.示例:

当雪霁天晴时,一轮红日出现在天空,红艳艳的太阳照着白皑皑的雪地,阳光雪色交相辉映,这时的山河更是艳丽壮观!

9.

(1)承上启下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点拨:

本题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

一首词中,下阕开头的句子,在结构上往往起过渡即承上启下的作用。

(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0.

(1)【甲】词思想感情的表达比较含蓄;【乙】词思想感情的表达自信而坚定。

(2)【甲】词下阕以记叙、抒情为主;【乙】词下阕以议论、抒情为主。

点拨:

解答本题

(2)小题要熟知常用的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根据词的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三)11.例文:

不知不觉中,秋天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踏进了我们的校园。

放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高大挺拔的银杏树。

两排整齐的银杏树,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不分昼夜地守护着校园。

树叶经过秋姑娘的一番润色,已经渐渐变得金黄。

一阵凉爽的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一般翩然起舞,有的像秋千一般飘来荡去,有的像飞碟一般打着旋儿。

枝头上,挂满了串串橙黄色的果实,像羞涩的小女生。

走在校园主干道上,地面上铺满了层层的黄叶,恰如一条金黄的地毯,漫步在上面,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悦耳动听,清脆自然。

夕阳拖着长长的影子穿过树隙,投在地面的黄叶上,犹如一幅活动着的水彩画。

主干道两旁的草坪里,小草已失去了青翠的颜色,有的弯腰触地,有的左右摆动……置身于秋天的校园,我仿佛陶醉于神奇而迷人的仙境了!

点拨:

片段综合运用视觉、听觉等来描绘校园道路两旁的银杏树、铺满道路的落叶等静景;运用“翩然起舞”“飘来荡去”“打着旋儿”等动词及形象的比喻修辞来描写树叶飘落的动景,动静结合,刻画出了秋天校园富有层次的景物画面。

方案2:

部分习题来自《典中点》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qìn)   莽莽(mǎnɡ)

数说(shù)红装素裹(ɡuǒ)

B.稍逊(xùn)今朝(zhāo)

分外(fèn)成吉思汗(hán)

C.妖娆(ráo)折腰(shé)

滔滔(tāo)数见不鲜(shuò)

D.折腾(zhē)多娇(jiāo)

朝拜(zhāo)稍逊风骚(sāo)

2.下面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飘洒 缥缈 漂浮 瞟悍

B.阻挠富娆侥幸浇灌

C.娇媚骄正花轿华侨

D.戎马戍边戊申戌时

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顿失滔滔(顿:

立刻)

B.惟余莽莽(余:

我)

C.须晴日(须:

等到)

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

鞠躬,倾倒)

4.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     

B.惜秦皇/汉武

C.只识弯弓/射大雕

D.看/红装素裹

5.请从下面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对“惜秦皇汉武”的“惜”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惜”中含有褒义,肯定秦皇汉武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豪杰。

B.“惜”中带有批评,批评秦皇汉武短于文治。

C.“惜”中带有贬斥,贬斥秦皇汉武除了武功之外一无是处。

D.“惜”中透露自信,自信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古人。

7.下列关于《沁园春·雪》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

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字,下阕是“惜”字。

8.按要求填空。

(1)《沁园春·雪》的体裁是词,其中“沁园春”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

(2)《沁园春·雪》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阕中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积累,再写出两个含有“雪”字的古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提升练☞(答案见122页))

一、课内阅读(11分)

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

1.《沁园春·雪》这首词上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寓情于__________;下阕主要是____________,寓情于________________。

(4分)

2.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两句在全词中所起作用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下文,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

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类文阅读(7分)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①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③曾游。

忆往昔峥嵘④岁月稠⑤。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⑥。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⑦击水,浪遏⑧飞舟?

【注释】①舸(ɡě):

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②怅寥廓:

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③侣:

伴侣。

这里指同学。

④峥嵘:

不平凡,不寻常。

⑤稠:

多。

⑥挥斥方遒(qiú):

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挥斥,奔放。

方,正。

遒,强劲有力。

⑦中流:

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⑧遏(è):

阻止。

5.这首词上下阕各描写了两幅画面,请加以概括。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鹰击长空”和“鱼翔浅底”中的“击”“翔”好在哪里?

请说说理由。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为人所称道,请给予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能力·片段练(答案见122页))

在课文中作者运用化静为动的方法,把群山刻画成如银蛇舞动,丘陵似蜡象奔驰。

这种化静为动的写景方法,把大雪纷飞中的群山和高原刻画得活灵活现。

请你也用化静为动的方法,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景物片段。

答案

字词句段·逐点练

1.B 点拨:

A项“数说”是“列举叙述”的意思,“数”应读“shǔ”,当“数”为“屡次、多次”的意思时,读“shuò”,如“数见不鲜”;C项“折腰”的“折”是“弯曲”的意思,“折”应读“zhé”;“折”为“亏损”的意思时,读“shé”,如“折本”,“折”为“翻转、倒过来倒过去”的意思时,读“zhē”,如“折腾”;D项“朝拜”的“朝”意思是“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应读“cháo”;“朝”为“早晨”的意思时,读“zhāo”,如“朝霞”。

2.D 点拨:

【本题运用词义辨形法。

】即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可以抓住形旁辨析形近字。

A项中的“瞟悍”应写作“剽悍”,“剽”的本义是“抢劫、掠夺”,故形旁从“刀”;B项中“富娆”应写作“富饶”,“饶”由“食”与“尧”联合起来表示“饭桌上饭碗和菜盆堆垒起来”,可引申为“多,富足”,故形旁从“食”;C项“骄正”应写作“矫正”,“矫”的本义是“把弯箭弄直”,故形旁从“矢”。

D项的判断可以用口诀完成:

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rónɡ)。

3.B 点拨:

要结合语境理解加点词的意义。

先准确把握题干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接着推断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下的含义,然后把词语的含义放到语境中去验证。

B项“余”所给意思“我”放到具体语境中去理解,就成了“只有我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一片”,这显然是错误的。

“余”在句中应解释为“剩下”。

4.D 点拨:

【本题运用语法结构推断法。

】根据语法结构推断法断句有三种形式:

一是主语、谓语之间要停顿,二是谓语动词与宾语、补语之间要停顿,三是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本题A、B、C三句都是动宾形式的句子,A项应在动词“望”后面作停顿,断句为“望/长城内外”;B项应在动词“惜”后作停顿,断句为“惜/秦皇汉武”;C项应在动词“识”后面停顿,断句为“只识/弯弓射大雕”。

5.A 这一句意境极为开阔,气势宏大。

“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则显出雪花的舞姿轻盈,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B 这一句运用比喻、对偶、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使原本静止的事物显得生机勃勃。

6.C 点拨:

“惜”字定下了对历代英雄人物评价的基调,即有褒有贬,作者的“贬”是委婉地指出历代帝王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没有“除了武功之外一无是处”的成分。

7.C 点拨:

该词上阕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下阕议论、抒情融合在一起。

8.

(1)词牌名 雪 

(2)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3)示例:

①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②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阅读能力·提升练

一、1.写景 景 议论 理(每空1分,共4分)

2.D

3.这三句是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是虚景。

(1分)此处由雪中想到雪后,更见词人内心的兴奋。

(1分)雪中的景色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晴朗中显得娇艳,词人借助想象把江山比作美丽的少女,使得群山高原的形象更加多姿多彩。

(1分)

点拨:

写景的特点常有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这三句区别于实写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句中的“须”是等到的意思,可以看出这三句是虚写的景色,其效果应从增强活力切入思考,突出雪后北国山河的美丽。

4.抒发了词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必将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自信、自励和抱负。

(2分) 点拨:

这三句直接抒情,是全词的词眼,“风流人物”“今朝”是理解这三句的关键词。

二、5.上阕:

独立寒秋图 江上秋景图(1分)下阕: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1分) 点拨:

先分析作者的写景层次,然后提炼表现每层景物特点的关键词来组合答案。

6.“击”是“搏击”的意思,这里指雄鹰展翅奋飞,准确地表现出雄鹰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是“飞翔”的意思,准确传神地表现了水中鱼儿自由自在的情态。

(1分)两个词表现了作者对江上秋天景观的喜爱之情。

(1分) 点拨:

【本题运用三步品味字词法。

】先回答词语“击”“翔”的语境义,然后指出两个词语描述出的景物特点,最后回答作者在词语中蕴含的情感。

7.“万类”将秋天的所有有生命的景物摄入笔下,彰显出宏大的场景;(1分)“霜天”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1分)“竞”突出了一种勃勃生机。

整句词意境开阔,给人向上的力量。

(1分) 点拨:

本题可以先分析句子的用词特点,然后回答句子描绘的景物内容,最后回答句子表现出来的景物整体特征或表现的情感。

写作能力·片段练

思路点拨:

运用【化静为动】的方法写景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巧妙地运用准确的动词、形容词等描绘出景物的姿态;二是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来突出景物的特点;三是写景时要充分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来强化自我对景物的感受。

例文:

我踏着清晨朦胧的雾气走上崎岖的山路,空气就像过滤过似的,沁人心脾。

那是什么在冲我眨眼?

是星星,还是露珠?

我不由得停住脚步。

啊,那是带着泥土芳香的青草,它们绿得那样鲜艳,那样柔嫩,仿佛经过了无数次雨水的冲刷,才绿得这样逼人眼目。

每一株小草上仿佛都闪烁着一个新的生命,使人想起刚刚降生的婴儿;每一株小草都好像跳跃着的绿色的奇异的音符,汇成一支欢快的舞曲。

你看,它们一个个挺挺地立着,连叶尖都倔强地向上挑起。

它们一簇簇、一蓬蓬地拥挤着,喧闹着,一路向山顶冲去。

雾气渐渐地散去,群山好似含苞的花朵,正慢慢地绽开。

远近景物的轮廓也渐渐地清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