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658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课题

第七单元唱游森林

课时

4-1

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欣赏歌曲《小蚂蚁》、《野蜂飞舞》和过程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2、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

3、能熟练地演唱《小猴子》,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境。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小猴子》,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欣赏歌曲《小蚂蚁》、《野蜂飞舞》和过程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像资料

预习要求

欣赏歌曲《小蚂蚁》、《野蜂飞舞》,初步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

1、朋友们,天气这么晴朗,我们一起手拉手出去郊游好吗?

野营的队伍出发啦!

2、听《小蚂蚁》

二、欣赏《小蚂蚁》及律动

1、小朋友出去野营的心情怎么样?

出示题目

2、演唱歌曲,教师做好示范。

注意音准

3、带领学生队列前进,随着音乐做攀登、拨开草丛、下坡等动作。

三、学唱《小猴子》

1、听听我们碰到了谁?

听《小猴子》

2、听录音范唱。

小猴子在做什么啊?

3、了解小猴子的生活习性,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并配合老师范唱,在间奏处做动作。

4、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提示学生空出小间奏。

5、分句教唱歌曲。

完整地演唱歌曲。

6、试着背唱歌曲,间奏处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四、欣赏《野蜂飞舞》

1、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我们走啊走啊,又碰见谁了?

听《野蜂飞舞》

2、听了这段音乐你想象它描绘的什么动物呢?

做做它的动作呢?

3、复听音乐,想象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能不能为这段音乐取个名字?

引导定名《野蜂飞舞》

五、结束教学

随着《小蚂蚁》跳舞离开教室。

 

课题

第七单元唱游森林

课时

4-2

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动画片音乐产生兴趣,实现由喜爱动画片到喜爱动画片音乐。

2、通过动画片《西游记》插曲的欣赏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通过歌表演等音乐活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增强。

3、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表演《小猴子》等音乐作品;初步了解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表演《小猴子》等音乐作品;初步了解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动画片《西游记》插曲的欣赏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通过歌表演等音乐活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增强。

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像资料

预习要求

欣赏动画片《西游记》插曲。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

1、我知道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现在老师放一段动画片,大家看完后要说出动画片的片名。

放动画片《西游记》

2、猴子的动作非常有趣,在我们的书上有几幅小朋友模仿猴子动作的画,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些动作。

二、歌表演《小猴子》

1、这些动作是模仿猴子在干什么?

你还能模仿猴子的其他动作吗?

2、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小猴子》,现在我们一边复习这首歌曲,一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三、探索动画艺术的奥秘

1、老师用电脑画了一只小猴子,大家看一看这只猴子在做什么?

老师画的猴子还会动,为什么会动呢?

2、很多动画片都是画出来的,为什么画出来的图画会动呢?

为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的荧光棒,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快速舞动)

3、在陀螺表面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涂上两到三个点,使陀螺快速旋转。

4、小结。

原来一部动画片是由许许多多幅画快速播放所构成的。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动画片。

播放动画片《蓝精灵》,屏蔽声音。

5、第二次播放配有音乐的动画片,让学生比较。

四、欣赏《狮子王进行曲》《劳动歌》

1、刚刚动画片中有一首歌,这首歌的歌名叫《可爱的蓝精灵》。

小朋友可以跟着音乐动一动。

2、复听歌曲。

3、出示白雪公主的图片,导入插曲《劳动歌》,初听歌曲,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想象一下,小矮人劳动一天是满载而归,还是空手而返?

4、复听《劳动歌》模仿他们伐木、打锤、挖土等动作。

 

课题

第七单元唱游森林

课时

4-3

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情景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本单元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在情境性的音乐活动中,怀着好奇之心关注故事情节与歌曲结构,体验玩中学的快乐。

2、尝试借助图谱,运用打击乐器和体态声势,在音乐情景中参与《狮王进行曲》等作品的音乐实践活动。

3、通过欣赏《狮王进行曲》的主题音乐,加深学生对旋律、节奏等要素的感受与理解。

教学重点

欣赏《狮王进行曲》的主题音乐,在音乐情景中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狮王进行曲》的主题音乐,加深学生对旋律、节奏等要素的感受与理解。

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像资料

预习要求

欣赏《狮王进行曲》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创设情境。

1.导言:

今天,老师将要带领同学们去郊游。

2.播放歌曲《郊游》音乐,全体同学律动表演。

3.教师:

瞧!

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大森林。

看,都有哪些小动物?

(出示课件:

美丽的森林)

(分别出示青蛙、小鸟、小马、松鼠的图片,让学生声音模仿,体态表演)。

青蛙: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小鸟:

叽叽喳叽叽喳叽喳叽喳叽叽喳

小马: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松鼠: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哒哒哒吱吱吱吱

二、感受音乐。

(一)教师:

突然,森林里响起了一种奇怪的声音,你听,会是谁来了?

1.播放狮子的吼声。

(出示课件:

吼叫的狮子)

2.再听狮吼,进一步感受狮子的威风凛凛。

3.师:

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听听看,在这段音乐里狮子吼了几声?

(播放《狮王进行曲》)

4.再次欣赏音乐,学生讨论狮子吼叫的次数。

5师:

到底吼了几次呢?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遍。

(边欣赏教师边演示狮吼图片)(6次)

6.揭示课题。

师:

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由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谱写的《狮王进行曲》(出示课件)

(二)完整欣赏音乐。

1.师:

听听狮子除了吼叫,还在做什么呢?

2.师:

它是森林之王,它在巡视它的王国时,每一步迈得很扎实。

你们想想看,它一边走一边会唱些什么呢?

老师先来模仿狮王唱一唱。

你们呢,也一起来体验一下狮王的威严,好吗?

(师演唱“我是狮子森林之王,我的叫声吼吼吼”)

3.师弹琴,生学唱两遍。

4.完整欣赏音乐,听听这一小段音乐出现了几次,就表示狮子王去了几个地方,发表了它的宣言。

三、了解狮王,表演训练。

1.师:

看到狮子出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会怎样呢?

2.师:

说说你对里面的狮王有什么新的认识?

3.表演训练。

(1)师:

在狮子大王出来巡视时,小动物会表现得怎样呢?

(鞠躬、拍手欢迎、跳、叫等)有谁为它开路呢?

(卫兵)

(2)师生表演。

(播放音乐)

(3)选学生表演好的展示。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法国圣桑谱写的《狮王进行曲》,在这里面狮子大王去了四个地方发表了它的宣言,吼叫了6次。

小朋友都表现得真棒,真像一个狮子王。

五、听《郊游》的音乐唱着离开教室

课题

第七单元唱游森林

课时

4-4

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情景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在情境性的音乐活动中,怀着好奇之心关注故事情节与歌曲结构,体验玩中学的快乐。

2、能用自然的声音,快乐的、有想象地诵读和演唱《小蚂蚁搬米粒》。

能体会作品生动风趣的风格特点和所蕴含的合作精神。

3、巩固四分、八分、二分节奏,在诵读、演唱、情景表演等活动中准确的表现,并能与具体作品的形象和情绪相吻合。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的声音,快乐的、有想象地诵读和演唱《小蚂蚁搬米粒》。

教学难点

能体会作品生动风趣的风格特点和所蕴含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歌曲《小蚂蚁搬米粒》、多媒体等等

预习要求

欣赏歌曲《小蚂蚁搬米粒》,初步体会作品生动风趣的风格特点和所蕴含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旁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用歌声律动互相问好!

(音乐《上学路上》)

2、律动。

(音乐《郊游》)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继续唱游森林,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了解蚂蚁,导入新课。

1、森林之王大狮子出了个谜语,猜对了才能和小动物一起玩哦!

(出示谜语)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

做事最勤劳,团结纪律好。

(谜底——蚂蚁)

2、交流出示谜底,你们见过小蚂蚁吗?

了解这种小动物吗?

我们一起去看看,认识一下。

3、欣赏视频儿歌《小蚂蚁》,了解蚂蚁。

4、学生相互交流。

5、教师小结:

小蚂蚁是一种昆虫,它们是动物界著名的建筑专家,擅长挖洞;它们群居生活、团结互助、乐于分享。

师:

你们知道蚂蚁在发现食物和遇到危险的时候,是靠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出信号的吗?

(生:

触角)

三、节奏练习。

你知道蚂蚁世界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吗?

让我们也来学学它们吧,你会传递这条节奏吗?

(出示节奏)

老师拍手拍出节奏依次传递,注意拍的时候老师要有强、弱的对比,最后一个同学敲小鼓,这时候老师把正确答案带同学拍个几遍。

信息一:

节奏XXXXXX(这条节奏拍手传递)

信息二:

节奏XXXXXXX(这条节奏,老师从同学的背后,拍肩膀传递,让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深切感受这条节奏)

信息三:

节奏XXXXXX︱XXXXXXX︱(这条练习由老师,直接通过拍手的方式传递给同学,注意示范的时候速度先放慢,然后循序渐进的变快。

三、学唱歌曲《小蚂蚁搬米粒》。

1、我们学会了小蚂蚁的交流方式,快去看看小蚂蚁在干什么?

(出示课题)原来它们在搬米粒呢!

一起听听,它们是怎么搬米粒的?

这首歌情绪是怎样的?

2、听范唱,交流。

3、小结:

小蚂蚁们你帮我,我帮你,你扛我推齐用力,终于把米粒搬进洞洞里,这首歌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

(出示图片)

4、再听音乐,观察曲谱,歌曲中哪一句是我们刚才传递的节奏。

(出示歌谱)

5、交流小结。

6、按节奏读歌词。

(1)师弹琴领读。

(2)跟音乐伴奏读。

(第一遍师读,第二遍生齐读。

7、听音乐范唱,想一想第一行和第三行乐句哪里唱得旋律一样,哪里唱得相似?

8、跟琴学唱一三行乐句。

9、齐唱歌曲。

(跟琴唱、跟伴奏唱)

10、启发情感。

(出示图片)

一只蚂蚁和一群蚂蚁的力量、声音、速度等方面比较。

11、有感情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1、小蚂蚁搬米粒这么辛苦,我们为它们喊号子加加油吧!

(出示图片)

2、号子练习。

一只蚂蚁:

嗨--哟-嗨--哟—嗨哟嗨哟

一群蚂蚁:

嗨哟嗨哟

3、为歌曲加入号子声势动作。

4、试着在同伴演唱《小蚂蚁搬米粒》时加入“嘿哟”声,你还能怎么设计呢?

(1)同桌交流加“号子”。

(2)师生交流小结,出示歌谱。

5、有感情演唱,声势伴奏,分组表现。

第一行:

嗨--哟-嗨--哟—嗨哟嗨哟

第二行:

嗨哟嗨哟

第三行:

嗨哟嗨哟、嗨哟嗨哟

五、总结延伸。

1、聪明的小蚂蚁最终将米粒搬进洞洞里,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我们要像小蚂蚁学习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精神。

2、好了,让我们再看看可爱的小蚂蚁,和他们说再见吧!

3、欣赏视频(听着音乐,走出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