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678717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推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逻辑:推理.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逻辑:推理.ppt

《逻辑:推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推理.ppt(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逻辑:推理.ppt

Logic逻辑,活动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

“这里有三只盒子:

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

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请问肖像在哪个盒里?

求婚者运用排中律知识,猜中肖像放在银盒子里,而赢得了爱情。

三、推理,1、定义:

是由已知的命题得出新的命题的思维过程。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推理由前提、结论、推理三个部分组成。

前提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已知判断;结论是根据已知判断所推出的新判断;推理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结项,是推理的逻辑常项。

推理中常见的有三段论推理和二难推理,

(1)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间接推理。

2、形式:

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

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他有选举权,所以他已经年满18岁。

”,三段论有大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

大前提:

包含大项的前提。

小前提:

包含小项的前提。

结论:

推出的新判断。

一般地说,在关联词“所以”、“因此”,“由此可见”等等后面的是结论;在关联词“因为”前面的是结论。

思考:

古时候,有两人同时生了孩子,其一人的死了,把另一人的偷走。

两个母亲为此告到官府。

官府说把这个孩子分成两半,一人一半。

大家想一想,能否用三段论智断孩子。

大前提:

孩子的母亲都爱孩子小前提:

一个女人爱这孩子结论:

这个女人是这孩子的母亲,

(2)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能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活动四一个岛国,国王对到岛国的外人有一个规定:

凡是说假话的人都被处死。

但真话和假话的判定是这个国王说了算,所以是否会被国王处死,要看的是国王的心情。

国王心情不好时,会认为所有的话都是假话,国王高兴时,可能认为所有的话都是真的。

但有一个聪明的人说了一句话,使得国王没有办法处死这个人。

这句话是,“我肯定会被处死的。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

包括: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对人的思维有强制性,违背了它,思维就会发生混乱,人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

四、逻辑规律,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

不能偷换概念,改变话题。

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不确定。

具体表现为:

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

例如:

一旅行者又饥又渴,来到一酒店。

他问:

“老板,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份?

”“五先令。

”“给我来两份。

”“好。

”“老板,我感到渴比饿更厉害。

可用两份面包换十先令一份的啤酒吗?

”“当然可以。

”于是他喝完酒就走了。

老板急忙叫住他:

“你还没付钱呢?

”“我不是用面包换的酒吗?

”“可你面包未付钱啊。

”“我没吃你的面包,为何要付钱呢?

”“是啊,可是”老板一时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只好让他走了。

大家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呢?

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针对同一对象,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必有一假。

即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

就是说,一个思想与其否定,互相排斥,不能都真,至少有一假。

矛盾律的要求是:

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通常人们说“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

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下来过.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排中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

排中律的要求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而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

例如:

“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这段论对“世界上有鬼”和“世界上没鬼”这对互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否定,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有这样一个益智题目:

珠宝店一块钻石被窃,据侦察,作案的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人。

在审讯中,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

钻石不是我偷的,我那天在外地。

乙:

钻石是丁偷的,那天,他去过珠宝店丙:

乙偷的,我看见他到黑市去卖过钻石。

丁:

乙与我有私仇,他有意陷害我。

现在,我们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讲真话,那么罪犯是谁?

你知道吗?

在回答询问中,乙与丁的口供相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如果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讲真话,那么,这个唯一讲真话的,必定是乙和丁之中的一个。

而甲、丙则属于讲假话之列。

即事实与甲和丙的口供相反。

因此,可知甲就是偷钻石的罪犯。

智取失物据说有一次,邻人偷了华盛顿家里的一匹马。

华盛顿同一位警官到邻人的农场里去讨索,那马果然就在那里,但邻人却拒绝归还,并声称那是他自己的马。

但是华盛顿略施小计便要回了自己的马.请问:

如果是你,你会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要回自己的马呢?

华盛顿用双手蒙住马的两眼,对邻人说:

“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

”华盛顿放开蒙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不瞎。

“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

”邻人急着争辩说。

华盛顿放开蒙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说错了”邻人还想狡辩。

“是的,你错了,”警官说,“证明这马不是你的,立即把马交还给华盛顿先生吧!

”,华盛顿的问话中包含了“此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假定,偷马的邻居胡乱瞎猜,正好中了华盛顿设下的圈套。

其实,华盛顿的马双眼都不瞎。

邻居违背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

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怪的国家。

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令,所有从前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你来这里做什么?

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话,就得绞死。

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

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他:

你来这里干什么?

聪明的俘虏回答:

听了俘虏的回答,执法官顿时傻了眼,不知道如何是好。

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

可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是要被绞死的。

执法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

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

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1.A、B、C、D四个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把一户人家的玻璃打碎了。

可是当房主人问他们是谁踢的球把玻璃打碎的,他们谁也不承认是自己打碎的。

房主人问A,A说:

“是C打的。

”C则说:

“A说的不是事实。

”房主人又问B,B说:

“不是我打的。

”再问D,D说是:

“A打的。

”,已经知道他们中有一个很老实,不会说假话;其余三个说的是假话。

你能否分析一下,说真话的是谁,玻璃又是谁打破的?

B打的C说的真话,2.一位病人要做手术,外科有A、B、C、D四位医生,请谁做好呢?

他问了几位知情人。

甲说:

“C的手术成功率比其他三位都低。

”乙说:

“C、D比A、B的手术高明。

”丙说:

“D的手术不是最好的”。

丁说:

“A、B的手术比C差。

”戊说:

“B的手术也不是最好的。

”己说:

“B、C的手术比A好,也比D安全可靠。

”一位老医生听了这些后,悄悄对他说:

“这六句话中只有一句是错误的”。

请你帮助病人分析一下哪位医生是最好的。

C最好的医生甲说假话,3.甲、乙、丙三队互相比赛,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了同样多的场数,然后根据得分的多少,决定哪一队是最后的胜利者。

规则是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

甲队在全部比赛结束之后,得意洋洋的说:

“我们队赢的场数比你们两队中的任何一队都多。

”,乙队反唇相击,道:

“我们队输的场数比你们两队中的任何一队都少。

”唯有丙队发言人一声不吭。

你认为丙队会排名第一吗?

注意:

甲、乙、丙三队,每两队之间的比赛场数可以不止一场。

丙队绝对有可能排名第一。

甲队与乙队赛了7场,甲胜乙2场,乙胜甲2场,其余3场打成平局;甲队与丙队赛了7场,甲胜丙3场,丙胜甲4场;乙队与丙队赛了7场,统统打成平局。

综合起来:

甲胜5场,负6场,平3场,得18分;乙胜2场,负2场,平10场得16分;丙胜4场,负3场,平7场,得19分;结果丙队名列榜首。

4.游戏公平吗?

有10个洞穴,排成一个圆形,编上号码0,1,2,9,狐狸在0的位置,走1步到1号洞,然后走2步到3号洞,再走3步到6号洞,又走4步回到0号洞,然后继续走5步,6步。

兔子只在2、4、7、9号洞中任选一个,躲在那里一动不动。

若狐狸走进了兔子躲藏的洞穴,那兔子就要被狐狸吃掉了。

试试看,狐狸能吃到兔子吗?

表中的数字分别表示A、B被判刑年数,5.囚徒问题今有囚徒A、B两人,因共同作案而被警方抓获,面临审判。

他们两人均可以作出坦白或不坦白的选择,对于这两种选择将得到的审判结果式:

若两人都坦白,他们各自被判刑5年;两人均不坦白,他们分别被判刑1年;其中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则坦白者可获释放,而不坦白者将被判刑10年(详见表格)。

请问两囚徒作何选择为上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