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1487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docx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张福瑞

一、研究背景

关于自主学习法和模块教学法,国外的研究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出现,我国也于1979年前后出现了许多相关的教学实验,但把两者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未发现。

关于自主学习,国外不同学派都有大量广泛、深入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对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更加广泛、深入,尤其在自主学习的实质、机制、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等基本问题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我国对自主学习的系统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1979年前后出现了许多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实验,这些教学实验都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目标作为主要追求目标。

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有育才中学段丽佩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青浦中学顾怜沅的“诱导、尝试、归纳、变式、回授、调节”教学;这些教学实验都把学生自学作为教学主要环节,把培养智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追求目标,对新课程下如何从微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参考。

上海市金山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相对较少,很多学校在课堂上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处于重教轻学的状态,这种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培养。

为了学生终身发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我校地理组在2013学年开始尝试翻转课堂,采用了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块化教学方式,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再是讲授,而是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去学习。

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种“翻转式”的教学课堂实践,为金山的教育改革摸索出一条新的、更加适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之路。

依据以上情报,我们认为我国与“自主学习”和“模块教学”有关的研究是广泛的,卓有成效的。

这是我们开展“基于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

同时,我们发现,二者相结合的研究论文还没有出现,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块教学领域也很少有人涉足。

所以,我们期望我校地理组的这项课题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由此,我们有必要明确研究的具体内涵。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与同学的互助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以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内在潜能的学习。

“模块教学”是指把课堂分为多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希望通过对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

通过分析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模块化教学的现状,探索“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

1.调查和分析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模块化教学的现状。

2.通过实践,发现“自主学习”与“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研究,探索“自主学习的模块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资料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2.14.3-2014.6调查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完成调查报告。

并进行文献资料的查找。

第二阶段:

2014.3-2014.12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完成中期小结。

第三阶段:

2015.1-2015.6收集各种访谈资料及数据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完成科研报告。

三、研究结果

1.调查报告

关于本课题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是在2013年6月高一学生即将结束地理学习时进行的,参与人数334人,发放334分问卷,有效问卷为331分。

第二次是在2014年10月新一届高一学生地理学习一个月后进行的,参与人数77人,发放77分问卷,有效问卷为75份。

本课题重点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因而问卷主要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进行两次调查是为了对比地理学习的开始与结束两个时间段学生自主学习态度有无明显变化。

从第1题到第10题的结果来看,两份调查整体变化不大,比较接近。

从学生的学习动机来看(如下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要求,两次调查中均以“为了分数、为了丰富自己”作为学习动机的占70%左右,其中2014年学生学选择“为了丰富自己”的更多。

1.你的学习动机是

A为了分数B为了父母C因为老师D为了丰富自己E其他

答案

A

B

C

D

E

13年人数

49%

12%

2%

19%

10%

14年人数

25%

13%

1%

35%

13%

从学生的主动制定学习计划与主动预习新课来看(如下表),选择A项“完全符合”的所占比重很低,不到10%,选择C项“有点符合”的最多,占40%以上,两次调查相近。

而从“你是否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的分析中,有20%以上的学生选择完全符合,50%左右的学生选择大部分符合,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够。

以上说明当预习以作业形式布置下去学生才会预习,缺乏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并进行预习的主动性,因而在自主学习方面仍然有欠缺。

2.你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

A完全符合B大部分符合C有点符合D不符合

答案

A

B

C

D

13年人数

6%

18%

47%

29%

14年人数

1%

33%

49%

15%

3.你会主动预习新课

A完全符合B大部分符合C有点符合D不符合

答案

A

B

C

D

13年人数

5%

10%

47%

39%

14年人数

4%

32%

48%

16%

4.你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

A完全符合B大部分符合C有点符合D不符合

答案

A

B

C

D

13年人数

21%

50%

19%

9%

14年人数

24%

63%

5%

8%

从课堂学习状态来看(如下表),能积极参与听课、或发表意见、参与小组讨论的学生比重较大,占70%以上,说明学生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态度良好,大多数能做到认真听讲、思考,但是如果遇到不同的意见,直接主动发言进行探讨的偏少,占10~15%,大多数选择课后咨询。

5.课堂上,你会主动参与,认真听讲

A完全符合B大部分符合C有点符合D不符合

答案

A

B

C

D

13年人数

13%

59%

20%

4%

14年人数

17%

65%

12%

5%

6.课堂上小组合作交流时,你的状态

A积极参与,并组织同学一起交流发言B积极参与

C听同学讲,自己从不发言D不参与,不发言

答案

A

B

C

D

13年人数

23%

48%

24%

4%

14年人数

32%

48%

16%

4%

7.课堂上,与老师或同学意见不同的时候

A主动发言,与老师或同学探讨B课下咨询同学或老师

C课下上网咨询D保留自己意见,默不作声E其他

答案

A

B

C

D

E

13年人数

15%

51%

8%

24%

2%

14年人数

9%

44%

17%

23%

4%

从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如下表),大多数同学是独立完成或咨询老师与同学,占60%左右,30%左右的学生上网收集资料或等待老师讲评,存在少量抄袭作业的情况,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作业,在作业遇到困难时能采用多种不同的解决方式,但是有近1/3的学生缺乏主动完成作业的意识。

8.家庭作业你是如何完成的(多选)

A独立完成B不会做时,主动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

C不会做时,上网收集资料D不会做时,等待老师讲评

E不会做时,照抄同学作业F其他

答案

含A

含B

含C

含D

含E

含F

13年人数

59%

53%

30%

34%

14%

6%

14年人数

67%

61%

37%

27%

5%

3%

从课余时间安排来看(如下表),学生的选择是多样化,其中以阅读课外书籍、参加校外补课、上网娱乐较多,三者都占40%以上,而主动复习、上网拓展知识的较少,比重为30%以下。

9.课余你是如何安排时间的(多选)

A阅读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B主动复习C参加校外补课

D上网拓展知识E上网娱乐F其他

答案

含A

含B

含C

含D

含E

含F

13年人数

40%

22%

40%

25%

52%

10%

14年人数

61%

28%

47%

28%

49%

9%

从地理学习之后的能力提高来看(如下表),学生的选项较广而分散,认为“从生活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有提高的学生比重接近60%,其他如自学能力、交流能力、总结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均有提高,且2014年学生认同度更高。

其原因与2014年高一新生面临的高考教育改革有关,学生在地理学习的态度上有所改进。

10.经过高一一年地理学习,你哪些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多选)

A自学能力B交流能力C总结能力D合作学习能力

E从生活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F其他

答案

含A

含B

含C

含D

含E

含F

13年人数

38%

21%

27%

25%

57%

4%

14年人数

60%

44%

48%

48%

59%

7%

2.教学案例

案例1.

[教案]专题5-2地震与火山

时间:

2014年10月21日地点:

录播教室班级:

高一

(2)班

执教:

华东师大三附中马志龙

一、教学说明

1.学情:

本班是平行班,学生基础总体较低,班内有明显差异。

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小组合作学习的经历。

2.教材:

本专题紧接在“板块构造学说”之后,认知方面有连续性。

教材内容充实、简明。

但缺乏现实性,防灾教育价值有待挖掘。

3.教法:

我校地理组对“模块化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已有一年,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预习单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主要有六个模块组成:

导入、小组合作学习、组间合作交流、课堂小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地震和火山的基本知识;了解地震、火山与板块构造学说的联系;理解地震、火山的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结构的初步建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组间合作交流互动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对话能力。

通过找错、归纳、点评等培养质疑、推理、评价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地震分别事实,进行国情教育;通过互动交流,体验人际交往,增强学生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地震和火山的基本知识。

2.难点:

世界地震火山的分布与板块构造学说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用具

1.方法:

模块化自主学习

2.用具:

PPT

五、教学流程

导入

小组合作学习

组间合作交流

课堂小练习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六、教学过程(基本设计,将按课堂实际进展而及时调整)

[引入]

PPT图片:

日本火山喷发、中国云南地震

[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讨论预习过程中提出的三个问题,寻找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有不同意见的问题。

2.教师巡视:

协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发现学生不能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组间合作交流](应涉及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和相关的概念、原理,通过互动培养学生关注质疑、推理、评价能力)

1.关于地震要素

地震:

是一种剧烈的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的能量积聚到局部地区,在极短时间内突然释放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快速震动。

震源:

通常把地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引起地震的地方。

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

震源深度:

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

地面上任意一点与震中之间的距离。

2.关于地震时逃生的时间和方法

震级:

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

地震烈度:

地震的破坏程度。

等震线:

地震烈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寻找教材中的错误)

地震波:

纵波和横波。

(逃生时间的推定)

3.世界地震带分布

归纳: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

我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

4.地震带与火山带分布比较

火山分类:

火山的评价:

[课堂小练习]PPT

[课堂总结]以板书为线索

[布置作业]

案例2

专题6岩石与矿物

时间:

2014年10月23日地点:

高一(3)班

执教:

华东师大三附中赵彩霞

一、教学说明

1.学情:

本班是平行班,学生基础总体较低,班内有差异。

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较强,适合小组讨论学习。

2.教材:

本专题在板块知识与火山地震知识学习之后,同时在前面的教学中补充了岩石圈的概念,为本节课的教学展开进行了良好的铺垫。

3.教法:

我校地理组目前正处于“模块化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不断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预习单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导入、知识结构图、小组合作学习、组间合作交流、课堂小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另外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各个组成模块可以相应作出调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分类与形成过程;认识三类岩石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了解岩石、岩石圈、矿物与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结构图;通过鉴别岩石标本的小组合作学习,再进行组间合作交流互动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大类岩石,了解岩石的特性与用途,认识人类生活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知道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3.重点: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分类与形成过程。

4.难点:

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

四、教学方法与用具

3.方法:

模块化自主学习

4.用具:

PPT、岩石标本

五、教学过程(基本设计,将按课堂实际进展而及时调整)

[引入]

PPT图片:

各种各样的岩石照片,发散性思维练习:

岩石在生活中的作用。

(1分钟小组竞赛)

[知识结构图]根据学生的预习单完成知识结构图,教师进行补充。

1.阅读课本“岩石与矿物(P53—P58)”,绘制下列知识树。

2.教师对知识难点进行补充。

[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要岩石鉴别活动,并填写“岩石鉴别实验报告单”。

要求:

在5块岩石中找出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大理岩,并且推测另外1块石头可能是什么。

岩石编号

岩石名称

鉴别依据(建议从颜色、晶体是否明显、硬度、外观特征、特殊化学性质、重量感等方面鉴别)

1

2

3

4

5

[组间合作交流]

部分小组长代表本小组进行汇报,汇报小组鉴别结果、鉴别依据以及鉴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其他小组补充。

[课堂总结]

1.补充知识点:

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

2.本节课知识总结。

[课堂小练习]

PPT与校本练习册。

[布置作业]

《专题6岩石与矿物》自主学习预案

学习主题:

岩石与矿物(专题6)

一、阅读课本“岩石与矿物(P53——P57)”图文材料,绘制相关知识树。

2、课堂记录:

2014年10月日

所用时间:

分钟

《专题6岩石与矿物》课堂活动

一、观察岩石标本,完成下列表格。

岩石类型

成因

特点

举例

形成山体

岩浆岩

岩浆活动

(冷凝作用)

矿物晶体颗粒较

华山、衡山、普陀山、黄山

矿物晶体颗粒,多气孔

长白山、富士山、(大洋洋底)

沉积岩

外力作用

(沉积作用)

构造;可能有化石

张家界

变质岩

高温高压(变质作用)

构造

泰山

 

二、根据FLASH提示,对下列术语填入图表箭头旁,完成一张岩石相互转换图。

风化侵蚀、沉积固结

重熔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冷凝

3.实践论文(已发表)

运用模块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

针对我校学生的现状,我校地理组在2013学年开始尝试“翻转课堂”,采用了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块化教学方式。

模块教学模式是在汲取模块化思想方法的基础上,把课堂分化为多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再只是简单的讲授,而是组织、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

学生在“求知、求是”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创新能力。

下文将从课前预习模块、课中教学模块、课后巩固模块三部分分别阐述。

课前预习模块:

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进行模块化教学的基础。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习的主动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1.课前预习方法指导

有效的课前预习方法应达成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

最基本的预习目标是实现阅读识记,这是整个课前预习的基础。

第二层次是学生对本专题的知识脉络进行有效的梳理,绘制出“知识树”结构图,这是整个预习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也是评估学生预习能力的重要载体。

第三个层次是学生能主动质疑问难。

由于多方面原因,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不够活跃,这时候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整理归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发现不同学生创新素养基础的差别,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教育。

2.制订“课前预习单”

为了评估和改进课前预习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课前预习方法指导的基础上,给学生制作一份由“知识树”、“发现与探索”和“课堂记录”三部分组成的“课前预习单”。

(1)绘制“知识树”的任务要求学生在泛读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梳理教材内容的内在关系,达到在自主完成“知识树”的同时,也实现了相关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

学生通过本环节的学习,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方向,给预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指明了方向,防止跑题;让预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快速抓住预习的线索,防止跑偏;与此同时,学生在整理“知识树”结构的过程中,实现了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交替训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知识树”例图:

图1月球的“知识树”

(2)“发现和探索”板块要求学生主动提出三个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

前两个是基于课本内容的基础性问题,第三个则是教材延伸的拓展性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以“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专题为例,某同学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提出了适合课堂教学环节讨论的问题:

①太阳活动对我们人类生活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②为什么水星没有卫星?

③八大行星基本上在一个轨道面上运行,物质组成也基本接近,这对认识太阳系的起源有何帮助?

本环节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质疑和想象的空间,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课堂记录”旨在引导学生印证课前预习的成果与课堂教学的差异,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或自己的疑点记录下来,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的见解。

它是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之间的桥梁。

“课堂记录”不需要长篇累牍,以简洁易用为优,长期积累,培养学生善学、善思的习惯。

课中教学模块: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根本。

课堂教学模块可分为三个子模块。

1.情境导入模块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来构建新的教学情景,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好的情景导入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的作用,及时有效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创新思维,并使其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地震与火山》专题教学时,直接给学生展示《大地震》视频的精彩片段,在强烈的音响震撼及视觉冲击下,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我们这里会不会发生这么疯狂的地震?

”“万一发生地震怎么办?

”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教学主题之中。

2.小组合作模块

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各种发散性思维便开始发挥作用。

由于知识面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难免会出现不同的见解,甚至会出现激烈的思想碰撞。

这时,老师就要适时地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深入的学习。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并个别询问,鼓励效果好的小组,关注游离于小组讨论之外的学生,不断发现学生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找动态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

小组合作讨论,要求学生既要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看法,又要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对话交流和沟通。

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还可以通过思维碰撞,达到相互启迪、取长补短、综合吸收的效果,并最终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3.组间交流模块

小组合作学习限于人数范围和成员本身的影响,不能实现全方位的学习,必须通过组间交流来弥补。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记录的已经达成的共同观点或思路成为组间交流的资源。

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将小组个体间的质疑转变为组与组间的辩论。

教师组织组间交流时,每个小组说出一个已解决的问题与班级同学分享,再提出一个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求助于班内其他同学,并最终在老师的参与下达成共识。

一般来讲,学生课前预习过程中提出的前两个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而第三个深层次的问题经常需要班级同学共同研讨,多回合争辩,才能有比较一致的结论。

对于无法当堂解决的问题,如:

学生在专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中提出的问题:

“八大行星基本上在一个轨道面上运行,物质组成也基本接近,这对认识太阳系的起源有何帮助?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可能无法给予详尽的解答,教师可向学生推荐查询相关书籍或相关专业网站,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性探究研究,得到满意的答案。

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再次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寻求更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后巩固模块:

通过以上模块的学习,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都能达成。

但为巩固教学内容,课后作业的布置不可或缺。

地理作业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确保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教师要重点关注作业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当然,地理作业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地理探究性作业,也可以是地理绘图读图作业或地理预习作业等。

适量的地理作业能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在处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本教学三个模块设计中内含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建构主义知识树的框架、合作学习的作用和对话交流的促进。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质疑传统,通过讨论问题消化质疑,最后通过统一问题吸收知识。

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体,其适应性、自主性、竞争性、合作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于闪转腾挪中传道授业解惑,正所谓“学的开心,教的自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也得以实现。

六、研究结论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