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646525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docx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

文f化f教f育

沉思的感悟与激想的痛苦

科——黑龙江——技信息

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

史红华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摘要:

冯至与穆旦的智性抒情诗在新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冯至的《十四行集》可以说是诗与哲学的完美结合,穆旦一生的创作都体现出

理性思考的力量.比较而言,冯至的诗与现实生活保持了适当的距离,诗风温和而阔大,继承了古典诗歌的某些特征,而穆旦则完全以现代派诗人的

姿态,时刻切握现实生活的脉搏,体现出难得的冷峻与深刻.

关键词:

冯至;穆旦;比较

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历史中,理性与智慧

的因素一直渗透于诗人们的情感抒发中,这也

是现代新诗区别于古体旧诗的重要特征,同时

成为新诗的主调之一.从新诗创立伊始,白话新

诗先驱胡适就主张用"具体的写法"议论说理,

2O年代冰心,宗白华的"小诗体"闪现了哲学顿

悟的光芒,3O年代卞之琳开始由主情向主智的

转变,废名将佛道诗禅融入到智慧诗中,直至抗

战时期直白的说理诗的出现.这其中冯至与穆

旦的智性抒情诗占有重要地位.比较而言,冯至

的智性抒情诗与现实生活保持了适当的距离,

诗风温和阔大,继承了古典诗歌的某些特征,而

穆旦则完全以现代派诗人的姿态,时刻切握现

实生活的脉搏,体现出难得的冷峻与深刻.

冯至与穆旦智性抒情诗最明显的差异

体现为诗歌风格的不同.前者由于个体腼腆内

敛的性格和社会阅历的积累,诗风温和而阔大,

带给读者亲切舒缓的阅读感受,后者则深受西

方现代派的影响,主动与其思想情绪有意衔接,

因而诗风冷峻而深刻,造成一种紧张不安的阅

读效果.

冯至与穆旦以各自独特的呈现方式,带给

我们两种截然不同的阅读感受,从而引发了不

同程度的思考.冯至从大自然中的小昆虫身上

开始了静静的思考:

生命中总是会有意想不到

的奇迹要我们准备领受,比如忽然出现的彗星,

顷刻乍起的狂风,而这一瞬间,曾经的过往便会

在眼前凝结.小昆虫的被赞美是因为只需一次

的交媾或抵御,美妙的生命便可终结,而我们整

个的生命都在时刻承受着那些意想不到奇迹.

冯至完全在以豁达释然的心境思考着有关生命

的严肃命题,平和舒缓的调子始终贯穿着全诗.

作为主体存在的我们对于生命随时出现的奇

迹,冯至没有选择不满或怀疑,而是要我们准

备,准备着领受生命对于我们的各种赐予,纵然

不能像昆虫一般用一次的努力作结美妙的生

命,我们依然选择顺应,准备领受,这是属于冯

至的沉思,冯至的哲理.但是穆旦却有着与冯至

不同的思考与选择.他要控诉.要责问,不要准

备领受,为了苦难只一次而不再来临,为了回复

曾经那样有力的童年,为了除去毒戕每一个冲

动的平衡,我们要做,这是穆旦的选择.然而,诗

人始终无法解决"做"与"做什么"之间的矛盾,

因为智慧都使我们懦弱无能,直到最后诗人仍

在进行"我们做什么?

"的追问,这样的矛盾与追

问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声音与命运.穆旦的

《控诉》"带给我们的不是淡远的感伤,而是一种

逼近并穿透我们肉身的切肤之痛""受到强行抑

制和束缚的个人感情因为抑制和束缚而显得更

加强烈"正如王富仁所说,穆旦"真正把中国

现代诗歌提高到了人生哲学的高度,这种高度

是在他的人生体验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是同

诗人的审美感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靠诗人

的内在激情从心灵深处弹射出来的……冯至更

带着一个成年诗人的沉思的特征,而穆旦却带

有更对青春的激情."[51

二,在与现实的切人关系上,穆旦显然要

比冯至更为贴近生活.冯至深受西方存在主义

思潮的影响,因而其智性抒情诗有着强烈的形

而上学的意味,弥漫着存在主义的调子,而穆旦

始终与现实的时代生活步调一致,其所有的哲

理都是源于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和对实

际问题的痛苦思考.

冯至和穆旦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知识分子

类型.前者近于出世,后者则更多体现了知识分

子人世的精神,这也直接影响了冯至与穆旦智

性抒情诗中哲理与现实的切近比重.冯至对个

体生命的体验保持着长久的倾向,蓝棣之说"在

冯至诗迷人的魅力的背后,在他的独创性的背

后,我寻找到的是诗人对于生命的深厚体验."

冯至自己也说"有些体验,永远在我的脑里再

现,有些人物,我不断地从他们那里吸收养分,

有些自然现象,它们给我许多启示……于是从

历史上不朽的人物到无名的村童农妇,从远方

的千古的名城到山坡上的飞虫小草,从个人的

小段生活到许多人共同的遭遇,凡是和我的

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联的,对于每件事物我都写

出一首诗."哨至的生命体验从现实生活得来,

但又与现实的生活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诗人总

是能够拨开现实的云雾,将生活中的纷乱芜杂

内化,最终上升为对生命,人生的意义追问.

但是穆旦的智性抒情诗却"很少出现存在

主义的调子,他还来不及思考人的存在和存在

的荒谬.他诗中不时出现的虚无主义调子是因

为对现实失望引起的,而不是从生命和存在本

身引出来的.他的诗在思想上不接近冯至《十四

行集》那种对生命的沉思""他毕竟生活在3O年

代以来触及现实的诗风的巨大潮流之中,他很

早就从空虚走向真实,懂得生命的意义与苦

难."穆旦曾经徒步3500华里跨越湘,黔,滇三

省随校迁往昆明西南联大,联大毕业不久又弃

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奔赴滇缅的抗日战争前

线,经历了许多其他诗人未曾有过的对于残酷

现实的体验,所以"他的诗主要不是对生命现象

作心理的和哲学的思考,而是对社会现实进行

心理的和哲学的思考."M在民族深重的灾难中,

穆旦看到了洪水越过了无声的原野,漫过了山

角,死亡的符咒突然碎裂了发出崩溃的巨响,更

紧的死亡追在后头,从远而近,那都是生命的意

义和苦难(《从空虚到充实》),漫漫长夜里,诗人

默默守护着昏乱的黑夜,不能忍受淫荡的梦游

人,冷血的悲观论者,臭虫似的吸血动物,总念

着战场上的可爱的孩子,无数人活着并且死了

(《漫漫长夜》),清早安静的市街上,痛苦正要来

临,四壁的传统压制着那新生的希望,没有谁顾

惜未来.诗人痛感着那改变明天的已为今天所

改变(《裂纹》),在战争面前,诗人感到了个体的

无力与被压抑,和平又必需杀戮,被否定,被僵

化,才是人生的意义,还有那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出发》).穆旦"置身现世,却又看到或暗示着

永恒.穆旦的魅力在于不脱离尘世,体验并开掘

人生的一切苦厄,但叉将此推向永恒的思索.他

不停留于短暂,穆旦把他的诗性的思考嵌入现

实中国的血肉,他是始终不脱离中国大地的一

位,但他又是善于苦苦冥思的一位,穆旦使现世

的关怀和永恒的思考达于完美的结合."

三,冯至与穆旦都是优秀的现代派诗人,他

们有意识的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方法进行诗歌创

作,但冯至并没有与中国古典诗歌彻底决裂,在抒

情方式的表达,诗歌意想的选取方面都与古代诗

歌保持了某种内在联系,而穆旦则选择完全背弃

古代诗歌传统,这也是为什么穆旦的智性抒情诗

要比冯至的晦涩难懂的原因之一.

冯至与穆旦对于古典诗歌乃至古典文学

的态度并不相同.冯至很早便在父亲的启蒙下

接触古典文学,欣赏唐诗,宋词中特有的意境

美,十分推崇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具有感伤意

绪的晚唐诗人.冯至自己也坦承"我在晚唐诗,

宋词,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下写抒情诗和叙

事诗."I.然而穆旦却始终与古代的诗歌传统保

持距离,认为受旧诗词的影响过大会对创作新

诗不利.在总结自己的创作时,穆旦说"总的说

来,我写的东西自己觉得不够诗意,即传统的诗

意很少.这在自己心中有时产生了怀疑.有时觉

得抽象而枯燥;有时又觉得这正是我所要的:

排除传统的陈词滥调和模糊不清的浪漫诗意,

给诗人以hardandclearfront."Il1]冯至与穆旦

对传统诗歌的不同观点直接影响着他们二人的

创作.

抒情方式上,冯至较穆旦更加接近中国古

代诗歌的抒情传统,即一种顺应天地万物的中

和之美,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节制之美.

而穆旦则由于对传统诗歌的时时警惕及其表达

方式的主动屏弃,使得穆旦诗歌在抒情方式上

表现出另外一种与冯至截然相反的分裂的美,

宣泄的美.冯至与穆旦同样面对着复杂严峻的

社会现实,需要以某种抒情(下转213页)

199..

医l药I与l保l健科

干热灭菌系统除热原效果验证方法的探讨

郭桂芳谷海燕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黑龙江哈尔滨1550086)

摘要:

干热可用于能耐受较高温度,却不适宜被蒸汽穿透,同时干热灭菌也是制药.y-.ik生产流程的包装材料及实验器材用于除热原的方法.

关键词:

干热灭菌系统;验证;试验

概述

干热灭菌设备是隧道式和干热恒温箱的

灭菌除热原系统.隧道式灭菌除热原系统主要

由加热器,高效过滤器,缓冲板,风阀气流调

节器,风机,传送带,运行连锁控制系统,温

度控制器及记录仪等7大部分组成.干热恒温

箱主要由加热器,风阀气流调节器,风机,温

度控制器及隔板等5部分组成.

为了确认隧道式烘箱和干热恒温箱腔内

不同位置的热分布情况,从而来确认预定的灭

菌,除热原程序能否达到预先设计的工艺要

求.笔者对干热灭菌设备的除热原效果验证方

法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将主要内容进行简

要综述,供大家参考.

1验证内容

1.1空载热分布测试

本测试的目的是检查灭菌腔内的分布情

况及灭菌腔内不同位置的偏差状况.以确定可

能存在的冷点.

测试程序:

选择10个热电阻或热电偶作温度探头,

编号后固定再传送带上的不同位置(一般

10~15cm设一个温度探头).电偶焊接的尖端

不能与输送带表面接触.记录探头位置.设备

按实际生产运行条件操作.记录腔内温度变

化.空载热分布测试应至少进行3次重复性

试验以证明热分布的重现性,若在试验过程中

发现温度分布不符合规定要求,应调整温度调

节器进风,回风及循环风档板,改善空气流东

状态等.评价标准:

设备在空载状态下热分布

应均匀,腔内各点的温度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偏

差为5℃.

1.2装载热穿透试验

进行热穿透试验的目的是在热分布试验

的基础上,确定装载中的最冷点,并确定该点

在灭菌设定时问内能够获得充分的灭菌保证

值.温度探头应安装与带灭菌的物品中间部

位,并使其与物品表面接触.

插有温度探头的产品应放在下列位置:

经热分布测试确定的冷点位置(至少放2个

温度探头);经热分布测试确定的高温点位置;

温度记录探头附近.试验运行3次.评价标

准:

隧道烘箱内的各点能够达到FT>

350℃,FH>6min的要求范围.

1.3细菌内毒素挑战试验

试验在最大装载条件下进行.且保证有

足够数量的细菌内毒素标准活性物放置在该装

载的最冷点.通过本试验可以验证干热灭菌过

程应达到的灭菌效果,除热原的温度和时间严

格按照设定工作程序条件为基础,证明干热灭

菌除热原的有效性.

检验方法:

按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

查j去=》规定操作.

生物指示剂:

大肠杆菌内毒素.

评价标准:

在设定的温度和时间内细菌内毒素

生生物活性下降数应大于3个1g的灭活率.

2验证操作

2.1试验材料

细菌内毒素指示剂(1000—40ooEu/

支);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鲎试剂;细菌内

毒素工作标准品.

2.2操作程序:

将细菌内毒素指示剂放

置在设备的冷点位置按工艺规定的温度,时间

进行除热原处理,操作完毕取出,放置冷却至

室温备用.

3分析方法

3.1取未经干热处理的内毒素指示剂1支

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1.0ml溶解,在旋涡混

合器上混匀15分钟,然后稀释P/2,P/,

21>/,41>/倍数(D)(注:

P为内毒素标

示值,为鲎试剂标示灵敏度)进行细菌内

毒素检查测定可回收内毒素(Rc)

3.2经干热处理后的内毒素指示剂加

1.0ra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蒇涡

混合器上混合15分钟,然后将该溶液进行

n倍(n=内毒素指示剂标示/1000)稀释,

即得到待检测样品溶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

查,测定残余内毒素(Rs1.

3.3按下式计算内毒素衰减(Rd)

lgRd=LgRc—kRs,Rc(Rs)=.D.V

其中3D为内毒素指示剂的稀释倍数;V

为溶解内毒素指示剂加入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

水的体积.

3.4阳性对照:

(做2管)

分别取0,1IIll浓度为2的内毒素稀

释液加入2支已经复溶好的鲎试剂管内或

0.1IIllTAL安瓿内即可.傲阳性对照的目

的是为了验证鲎试剂标示灵敏度的准确性和内

毒素指示剂的生物活性.

3.5供试品溶液:

(傲2管)

分别取0.1IIll已经制备好的n倍稀释液

加入2支已经复溶好的鲎试剂管内或

0.1mlTAL安瓿内即可.供试品溶液的结

果用与直接判断隧道烘箱或干热烤箱干热灭菌

除热原的有效性.

3.6阴性对照:

(傲2管)

分别取0.1IIl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加入

2支已经复溶好的鲎试剂管内或原0.1IIll—

TAL安瓿内即可.傲阴性对照的目的是为

了判断操作过程有无外源性污染.

3.7判断结果

保温60分钟±2分钟后观察结果.若阴

性对照溶液的平行管均为阴性,阳性对照溶液

的平行管均为阳性.试验有效.

若供试品溶液的两个平行管都为阴性,

判断为符合规定;若供试品溶液的两个平行管

都为阳性,判断为不符合规定.若供试品溶液

的两个平行管中的一管为阳性另一管为阴性,

需进行复试.复试时,供试品溶液需傲4支

平行管,若所有平行管均为阴性,判符合规

定;否则不符合规定.

参考文献

f11中国药典2005年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责任编辑:

程鹏

f上接199页)方式作出自己的主观表达,

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及对世界人生的理性把

握,冯至选择了委婉含蓄的抒情表达,将残缺破

碎混乱扭曲的外部世界整和为诗歌内部的圆融

与完满,创造出和谐优美的形式,给人以美感和

向上的力量,并同时符合了民族心理的欣赏习

惯,使得冯至的诗具备了与读者共鸣的社会基

础,显示出天然的亲和力.而穆旦则有意与古代

诗歌传统背道而驰,他从不钟情于古代的中和

之美,不追求委婉蕴藉的含蓄表达.在穆旦的诗

中,找不到和谐与完美,诗人抒写的是残缺世界

中的残缺的自我,将自我对世界的怀疑,质问,

矛盾与痛苦的过程通通呈现在诗中,这种完全

与传统相背离的抒情方式自然使穆旦的诗更加

晦涩难懂,少了冯至式的亲和力.

参考文献

【11王富仁.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阴.江苏社会科

学,2003,1.

【212g..~.我们准备着.冯至选集fM1.成都:

四川文

艺出版社.1985.

[3】穆旦,控诉,穆旦诗选【M1.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6.

【4][121李怡.中国现代诗歌欣赏【M】.北京:

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4.

【51王富仁.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江苏社会科

学.2003.2.

[6】【81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M1.北京:

夏出版社.1994.

【71冯至.十四行集序.冯至选集【M1.成都:

四川

文艺出版社.1985.

【91谢冕.一颗星亮在天边一纪念穆旦.丰富和丰

富的痛苦:

穆旦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文集fM】.北

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z-~至.冯至选集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5.

【111转引自穆旦诗选后记【M】.北京:

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6.

作者简介:

史红华(1978~),女,黑龙江哈

尔滨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周宝军

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