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18937049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县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县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县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县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

《县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县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

县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加速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等精神,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20**年“互联网+义务教育”24所学校结对帮扶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结对帮扶规模,实现乡村学校和2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进一步强化网络空间和环境设施建设,依托大数据、5G新技术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进一步创新结对帮扶机制,深化城乡结对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实现城乡孩子同教育同培养。

二、工作要求

(一)明确新增结对帮扶对象

根据**要求,立足区域实际和学校需求,以乡村学校、2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为重点帮扶对象。

202*年新增结对学校原则上以县域内城乡学校一对一结对形式为主,部分结对由镇区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或城乡学校一对二结对。

202*年新增结对帮扶学校名单详见附件。

(二)明确帮扶形式和内容

1.城乡同步课堂。

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积极探索“一课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结对学校的学生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结对学校的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让乡村学校学生同步享受城镇学校优质教育资源。

同步课堂结对学科应根据被帮扶学校需求确定,尤其是乡村学校师资比较薄弱且又适宜开展互联网同步教学的学科,如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社会、信息技术、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

2.教师网络研修。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结对学校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促进被帮扶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育教学整体水平。

3.远程专递课堂。

结对帮扶学校之间,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由优质学校针对薄弱学校的薄弱学科,系统地提供以视频点播为主的网络课程。

4.名师网络观摩。

结对学校的教师、学生,利用各级教育部门开发的名师网络课程、“一师一优课”获奖课例等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开展观摩、学习,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三)明确帮扶工作提升重点

1.进一步提升技术环境支持水平。

师生交互宜选配80寸以上大屏,录播教室增配教师专用中屏。

扩展视频设备应用场景,满足钉钉、微信等直播需求。

优化学校内部网络,实现千兆裸光纤接入,录播教室与核心交换机专线连接,在学校的IP地址段中划出10个独立VLAN用于录播教室。

学校录播平台混合云部署,结对学校日常信息传送在教育内网进行,大规模在线观摩活动内外网融合发布。

积极探索5G、VR等新技术应用与变革。

完善设备应用和维护保障机制,结对学校配备足够的信息技术人员,由供应商、县教育技术中心和学校信息技术人员建立多层次技术保障小组,为结对帮扶提供技术支撑。

2.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协同市教育技术部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提升结对学校信息化治理能力和教师信息素养,重视面向薄弱学校信息技术人员及领导干部、教师的实操培训,引导结对学校教师主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5G+应用等新技术变革。

到2020年底,实现结对学校校级领导信息化培训全覆盖,教师参与信息化培训不低于50%;2021年底,实现结对学校教师信息化培训全覆盖。

3.进一步加强资源建设与应用。

整合国家、省、市、县四级资源平台,优化校际合作,共建共享数字教学资源。

征集县内名师服务“互联网+义务教育”,开发网络同步课程全县共享。

加大“之江汇教育广场”师生个人空间建设力度,支援学校每年至少有2位教师开设在线课程,受援学校至少有5%的学生参与之江汇网络同步课程学习。

4.进一步增强同步课堂教学实效。

县教师发展中心加强对同步课堂教学的调研指导,积极开展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积极吸纳防疫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运用精品微课资源,构建以学为中心的“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形成基于差异发展的同步课堂教学新模式。

各学科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同步课堂教学研讨。

5.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教研融合。

结对学校教师共同探索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的协同教研和管理机制,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引导学校学科组深入探索网络教研新范式。

总结提炼学科教学、网络研修有效做法及典型案例10个(小学6个、初中4个)。

6.进一步优化资源共享机制。

探索城乡结对帮扶长效激励机制,实施“四个一”计划:

组建一支由教学骨干、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遴选一批(10位以上)名师服务“互联网+义务教育”,制作微课共享;提炼一批(10个以上)结对帮扶典型案例;培育一批(10个以上)结对帮扶工作市级典型,包括结对帮扶示范校、结对教研优秀集体、结对帮扶先进个人等。

三、任务安排

(一)2019年结对学校

将城乡同步课堂与教师网络研修同列为必选帮扶形式,远程专递课堂和名师网络课堂依据2019年签订的帮扶协议自主选择。

城乡同步课堂每学期开设学科不少于2门,每科开课不少于15节,累计开课不少于30节。

教师网络研修每学期不少于20次。

选择远程专递课堂的学校每个学期开设专递课堂累计不能少于12次。

选择名师网络观摩的学校每个学期组织名师网络观摩累计不能少于12次。

(二)2020年新增结对学校

1.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县教育局统一组织新增结对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结对协议需明确帮扶形式、帮扶任务及帮扶期限等。

原则上结对帮扶三年一轮,帮扶时间一般不少于两轮。

2.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8月15日前,新增结对学校完成同步课堂教学所需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并与之江汇教育广场“千校结对大课表”完成对接。

3.开通学校网络空间。

8月30日前,新增结对学校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开通学校网络空间,及时更新、动态呈现帮扶过程和阶段成果。

4.全面开展结对帮扶。

9月开学之后,所有帮扶结对学校结合协议要求与学校工作安排全面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城乡同步课堂与教师网络研修同为必选帮扶形式,远程专递课堂和名师网络观摩依据帮扶协议自主选择。

城乡同步课堂每学期开设学科不少于2门,每科开课不少于15节,累计开课不少于30节。

教师网络研修每学期不少于20次。

选择远程专递课堂的学校每个学期开设专递课堂累计不能少于12次。

选择名师网络观摩的学校每个学期组织名师网络观摩累计不能少于12次。

2020年各种帮扶形式的帮扶总量不能少于60节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教育局成立“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黄金锡局长为组长,季建波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办公室、人教科、计财科、教育一科、督导科、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确保完成学校结对任务;指导推动各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组织开展督导和绩效评估,确保项目总体目标高质量达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育技术中心),由教育一科负责人戴德康兼任主任,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金衍平兼任常务副主任,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小江、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汤海靖任副主任。

(二)落实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切实保障结对帮扶所需技术装备配置经费。

在制定下年度财政预算的时候要留足城乡学校结对帮扶项目资金,确保满足后期设施维护、设备更新和帮扶工作开展的需要。

(三)强化督导考核。

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考评。

县教育局将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和工作绩效评价,县教师发展中心将对受援学校的教师专业能力、教育质量提升,学生、教师、家长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抽测,抽测结果纳入结对帮扶工作绩效考核。

(四)加大宣传力度。

各学校要积极培育和发现典型,依托各种媒体,全方位、多维度开展宣传,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