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461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来安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其发展水平是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加快服务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根据《安徽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滁州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来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全县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和纲领性文件,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全县上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十一五”时期,全县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0.8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33亿元,总规模扩大了1.8倍,年均增长12.3%。

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2010年,全县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达7.55万人,占比达25.4%,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0.83万人和提高了1个百分点。

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

全县服务业实现地税收入由2005年的214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078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57.6%。

占地方税收比重的由2005年的4.1%增加到8.4%。

扩大消费的重要保障。

“十一五”期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11.1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4.97亿元,年均增长17.5%。

连锁、配送、专营代理等服务业新型业态不断出现,消费规模等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

现代服务业得到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现代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已逐步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0年,全县物流仓储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1.4%、1.6%、6.7%、5.2%,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38.7%。

传统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由2005年的23.8%、7.1%调整为21.6%、8.8%。

我县服务业发展正在由传统商贸流通为主的生活服务型,向生产和生活并重的现代服务业转变。

“十一五”期间来安县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

年份GDP

(亿元)服务业

增加值

(亿元)增长率

(%)占GDP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

(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

200532.5810.835.633.26.7224.4

200639.9611.746.529.46.7724.4

200743.3613.4510.431.06.8824.5

200851.8815.27.129.36.8924.1

200957.7917.2512.129.87.1924.5

201069.9419.339.527.67.5525.4

“十一五”期间,我县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展速度较快,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但与沿海地区相比,与我县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相比,服务业发展仍显滞后。

一是服务业总量偏小、层次不高。

从总量上看,我县服务业增加值依然偏小,在全市处于中等靠后位置,虽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较快,但是占GDP的比重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

全县服务业仍以批零住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为主,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不快,传统服务行业比重依然较大。

二是服务业占比下降。

全县服务业发展速度和占GDP的比重自2005年以来呈总体下降趋势“十一五”时期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3.2%下降到2010年的27.6%,下降了5.6个百分点。

三是服务业投资占比呈下降趋势。

“十一五”期间,我县不断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服务业投资相对较少。

全县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2.1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36亿元,年均增速5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由2005年19.4%到2010年变为17.4%,下降2个百分点。

四是综合竞争力不强。

全县服务业企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建设滞后,现代服务业及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缺少有影响、有品牌的本土大企业大集团,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是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没有真正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在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时弱化了服务业发展,导致抓服务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到位。

部分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公共服务业社会参与度、市场竞争度不充分,服务业发展的机制体制不活。

六是服务业高端人才匮乏。

以传统服务行业为主的来安县服务业高端人才缺乏,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相对滞后,人才“引进来、留得住、送出去”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期。

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迫切需要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配套。

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层次向多样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强力推进,我县积极承接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国内外高端服务业,加快建设与长三角紧密联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综合以上判断,未来5年我县服务业加快发展,具有较好的现实基础,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和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县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当地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层次,也需要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的支柱产业整体规模不大,集聚水平不高,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居民消费能力不高。

此外,周边发达县市产业结构竞相升级对我县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服务业带来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以长三角为重点,积极主动承接高端服务业。

依托城市重点功能区规划建设,合理引导资源配置,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将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二)基本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以来城和汊河新城为推进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以乡村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拓展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坚持以城带乡,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服务业的城乡合理布局。

坚持产业互动发展。

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服务业与农业、工业互动发展,拓展服务业发展新领域,探索服务业发展新模式,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支撑,不断增强全县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坚持行业融合发展。

注重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以及新兴服务业的协同推进,调整服务业行业发展业态结构,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促进服务业内部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发展。

坚持集聚集成发展。

创新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整合人才、信息、资金、技术、土地等资源要素;推动服务业专业化集成、一体化集成和价值链的集成,促进产业互促、资源共享,提升产业集聚集成水平。

坚持开放合作发展。

深入推进全县服务领域改革,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力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大力推进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发展,促进服务业拓展国际市场。

坚持突出重点兼顾全局发展。

根据我县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文化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城乡公共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产业,同时要培育发展新的服务业增长点,整体推进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战略定位

将来安规划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皖东地区乃至安徽省的重要综合物流中心,江北有较大影响的商贸市场。

(四)总体目标

总量翻番。

到2015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年均递增约23%,服务经济奋力冲刺全市第一方阵;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7%,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扩大就业。

到2015年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9.6万人以上,年均递增5%,占全县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30%。

增加税收。

到2015年服务业税收达到3亿元以上,占全县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培育载体。

培育形成1-2户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强的较大型服务企业,重点抓好20个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层次较高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创新体制。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优化包括融资、用地和税费政策以及财政体制等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切实提高服务业开放合作水平。

建立健全统分结合的服务业工作机制,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形成科学的服务业发展评价考核办法。

行业类别“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

服务业增加值60亿元,占GDP的比重37%,就业9.6万人。

1、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4.5亿元,引进物流企业5家,建设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75亿元。

2、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8亿元,新设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10家以上,存贷余额达到130亿元和90亿元。

3、商务服务业建设重点项目2个,总投资1亿元,初步形成完善的中介机构服务体系。

4、商贸流通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亿元,商贸流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5家以上,建设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700亿元。

5、旅游业旅游业总收入占GDP5%,增建5家高星级酒店;创建品牌旅游景区(点)3个,建设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175亿元。

6、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亿元以上。

7、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7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8、城乡家庭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亿元,增长10%以上。

建设重点项目5个以上,总投资1亿元以上。

9、新兴服务业培育1-2家知名企业,建设重点项目2个以上,成为皖东地区的新兴服务基地。

四、服务业发展重点

以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旅游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城乡家庭服务业、创意服务业、物联网、服务外包11个业态为重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带动我县服务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一)全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现代物流业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4.5亿元,年均增长43%以上,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5家以上。

培育A级物流企业2-3家,力争把我县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皖东地区乃至安徽省的重要综合物流中心,初步形成大流通大发展格局。

(2)发展布局

根据现有基础条件,以“轴一辐”物流空间网络理论为依据,将我县物流节点分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节点三个层次。

物流园区:

规划建设区域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为汊河商贸物流园区、来安县城区综合物流园区。

物流中心:

南京湾物流总部基地物流中心、金太阳建材物流中心、车辆配件物流中心、嘉吉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精细化工物流中心和粮食物流中心。

物流配送节点:

规划在半塔、水口、雷官等重点镇布局物流配送中心,以完善来安县域物流网络。

物流园区布局。

根据物流园区辐射地域范围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物流园区主要布局在来安县城和汊河经济开发区。

汊河商贸物流园:

依托南京湾商贸物流总部基地打造以长三角为核心,辐射周边500公里半径的世界级商贸物流总部基地和金太阳建材装饰城,在汊河经济开发区建设汊河商贸物流园区,服务于南京湾商贸物流总部基地、金太阳建材装饰城和汊河经济开发区企业。

来安县综合物流园:

依托沪宁洛高速公路、104国道、312省道、马滁扬高速等交通线,规划建设服务于来安来安经济开发区和县城,并面向大滁州和辐射南京都市圈的来安县综合物流园区。

(3)发展重点

整合县内物流资源,优化全县物流业布局。

加速交通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培育和引导一批具有规模、核心业务能力较强的物流主体,鼓励物流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第三、四方物流发展。

大力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引进先进的物流组织形式、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行业专业化程度。

鼓励规模较大的运输业和物流企业通过合并、兼并等形式,进一步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作用,推动物流业整体发展。

引导中小物流企业合理重组或合并,改变物流企业“小、散、弱、乱”现状。

推动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企业集群化发展。

积极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建立和完善物流网络和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引导物流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

促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改造业务流程,鼓励和支持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形成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着力培育一批物流服务品牌。

扩大物流业对外开外,鼓励兼并重组,加快引入一批国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推进公路、内河港口建设,加快构建快速、通畅的集疏运体系。

做好运输站场、物流节点布局规划,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快速中转、无缝衔接。

马滁扬高速公路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改造104国道及312省道。

实施内河河道疏浚和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汊河闸,建设来安县客运中心,推进快捷公共客运系统建设。

建设特色物流园区和集散、存储、加工配送中心,重点建设产业型物流基地,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

推动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企业集群化发展。

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形成建材、车辆配件、精细化工、新能源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

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加快推动区域性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公路、水运等专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4)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物流业建设主要项目有:

规划建设马滁扬高速公路来安出口连接线。

开工建设十二里半宁洛高速出入口到汊河经济开发区快速道路。

规划建设来安(水口、三城)—滁州—全椒第二通道。

实施来河河道疏浚工程,提高内河通航等级。

充分利用河岸资源,规划整合建设汊河码头、水口码头。

建设来城客运中心,推进快捷公共客运系统建设。

建设南京湾(香江)商贸物流总部基地。

建设汊河商贸物流园、来安县综合物流园和南京湾物流总部基地物流中心、金太阳建材物流中心、车辆配件物流中心、嘉吉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精细化工物流中心、汊河粮食物流中心和来安县农副产品物流中心。

2、金融服务业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力争全县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

争取金融业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和8%以上。

存贷余额达到130亿元和90亿元。

新设各类金融类机构或企业10家以上(含新设分支机构);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家;全县保费收入达1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初步建成金融产业发达、金融综合竞争力强的金融强县,努力形成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双赢发展的新格局。

(2)发展布局

依据来安新城和汊河新城,规划建设金融服务业聚集区,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此布局或设立分支机构,打造全县金融中心。

(3)发展重点

构筑功能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

加快金融开放步伐,不断完善银行类、保险类和非银行投融资类四大金融机构体系,尽快形成主体多元、功能完善、运行稳健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

积极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来我县设立机构或拓展业务,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公司,加快建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等各类涉农金融机构,支持大中型企业发起设立或参股银行和保险公司,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集团在我县设立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内容,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实现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特色化和多样化。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科技贷款、汽车金融、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小企业联保贷款等融资。

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多层次融资业务,完善小额贷款工作的长效机制,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支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

培育发展资本市场。

大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发展证券市场,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积极探索银行信贷业务、中间业务与创业投资多种形式的结合,完善创业投资服务体系。

(4)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金融服务业建设项目10个以上,总投资10亿元,主要项目有:

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引进5家县外金融机构、引进3家小贷公司、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和1家典当公司。

3、商务服务业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力争引进1家国际或国内著名的中介公司设立分支机构;新引进1—2家商务机构;培育1—2家现有中介机构上规模上水平。

初步形成与城市地位、产业结构、城市特点、市场配置要求相适应,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体制比较完善,体系比较完备,功能比较健全,商务服务机构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2)发展布局

在来安县新城区和汊河新城规划建设布局现代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各类商务服务机构。

(3)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金融、工程、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调查、人力资源、经纪代理等各类商务服务业,逐步形成与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门类齐全、诚信规范、与国际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各类商务服务机构要与挂靠的政府部门脱钩,承担行政职能的中介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要按规定逐步改制,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商务服务机构的审批部门要依法审批,做到环节简化、程序规范、办事高效;破除行业及部门垄断,取消不合理的地方限制,实行“非禁即入”,特别是引导民间力量发展各类中介机构。

鼓励和支持现有中介机构通过自身拓展、购并重组、联合经营等方式,向规模化、综合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加大开放力度,推进资源优化整合。

积极引进国内大城市的知名商务服务企业来我县拓展业务,特别是要大力引进国际国内著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及创业设计公司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并鼓励其整合市内相关商务服务资源。

注重引进职业商务服务人才特别是高级职业人才。

推进现代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集中布局商务服务机构。

规划建设商务区,积极发展一批商务机构,引进大型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和服务中心。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提高高端服务业比重。

鼓励现有商务服务机构通过购并重组、联合经营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知名品牌的商务服务机构。

构建信用评价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制定信用评价制度,为信用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建立商务服务机构信用信息库。

规范商务服务企业的执业行为,提高商务服务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服务质量。

(4)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商务服务业建设项目2个以上,总投资1亿元。

主要项目有:

新城区商务综合体以及为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建设项目等。

(二)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4、商贸流通业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5家以上;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以上,商贸流通业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基本形成大商贸大发展格局。

(2)发展布局

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以主城区商圈和汊河经济开发区商圈为核心的2个县域商业中心,以半塔、水口、施官、雷官、大英等重点中心镇为核心的5个乡镇级商业中心以及其他一般乡镇村商业网点(含社区邻里中心)。

完善和提升老城区商业圈。

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

按照便民利民原则,结合政务新区建设、开发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优化大型商业设施布局。

规划建设大型商贸中心,规划政务新区、老城区中央商务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规划建设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景观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

提升改造传统商贸业,重点完成白云商厦、苏果超市、百货大楼、五星电器等较大的零售商业网点的提升,打造品牌,彰显地区商贸发展水平。

着力培育和打造新城区商业圈。

结合政务新区的建设,在政务新区规划建设商业中心,着力发展成商务商贸一体化的新城区核心商贸圈。

主要布局商务办公、金融保险、通讯信息、法律咨询和其他商务服务,同时兼顾配套布局大中型百货、零售商业、宾馆餐饮以及其他公共设施。

在新城区,规划建设综合性的商业设施,积极引进国内外连锁超市、大卖场,提升连锁经营的档次和质量。

商业特色街区建设。

按照“大力培育、彰显特色、集中集群”的发展战略,重点规划布局建设老城区特色商业街。

“十二五”期间,对建阳路、永阳路、滨河路等道路商业网点实施改造,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

完成中央大街建设工程。

改造清流市场。

(3)发展重点

重点推进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减少消费外流。

重点推进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专业市场建设,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将农贸市场的分区布局、改造提升及管理运行结合起来。

重点推进农贸市场改造。

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提高流通业现代化水平。

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逐步推广竞买制、拍卖制、仓单交易等现代商品交易方式,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配送,建设专业市场配送中心,推进传统批发交易市场的调整改造和提升。

采取引进、兼并、连锁、联合、代理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加快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放大品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合理调整便民商业网点。

鼓励连锁企业向社区和农村延伸,培育社区商业,实施“农超对接”,构建便利化服务体系。

加强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产品“农超对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以“双进工程”、“早餐示范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的建设,解决民生问题。

大力发展住宿餐饮业。

全面推进标准化服务和现代化管理,提高住宿餐饮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管理,促进我市餐饮和住宿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流通秩序,改善消费环境。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流通业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素质,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营造有利于流通业发展的新环境。

(4)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商贸流通业建设项目10个以上,总投资700亿元。

主要项目有:

南京湾(香江)商贸物流总部基地批发市场、金太阳建材装饰城;泰鑫商业综合体建设;在新城区规划建设大型商贸服务网点;完成中央大街建设工程。

建设改造永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清流市场;新建自动化的畜禽定点屠宰厂;规划建设旧货市场和新建一处集收购、销售、拍卖、代购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二手车交易市场。

5、旅游业

(1)发展目标

2015年末争取实现年游客接待总量420万人次,年均增长33%;旅游总收入8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规划建设5家高星级酒店;创建品牌旅游景区(点)3个;建设10个旅游重点项目。

(2)发展布局

根据来安县旅游资源禀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旅游开发的重点和区域联动性,结合当前县域旅游业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确定312省道和汊河--县城--复兴公路沿线构建全县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两核三带四区”旅游发展总体格局。

两核:

以白鹭岛生态旅游度假区和皖东烈士陵园景区为两个核心旅游景区;

三带:

以县城至半塔镇、县城至复兴集、县城至汊河镇为三条绿色景观带;

四区:

以县城为基地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区、以半塔镇为中心的历史与革命教育旅游区、以舜山镇为中心的休闲度假旅游区、以汊河镇为中心的乡村体验旅游区等四大功能区。

①以县城为基地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区。

充分发挥来安县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旅游接待设施比较齐全和区位优越、交通条件良好等优势,开发绿地景观(城北公园和新城公园)、滨水景观(新来河风光带)和水上景观(平阳水库和红丰水库)。

②以半塔镇为中心的历史与革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