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药.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128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价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低价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低价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低价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价药.doc

《低价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价药.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价药.doc

低价药

概述

2014年4月,为鼓励药企生产低价药积极性,减轻患者使用高价药的负担,国家卫计委等八部委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保障常用低价药生产供应的政策,对化学药、中成药日服费用不超过3元或5元的,取消最高零售限价,允许药企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

5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清单》,其中包含化学药品种283个、中成药品种250个,共533个品种1154个品规。

目录

什么是低价药

低价药的现状

低价药的消失

质疑一:

医生不愿用?

质疑二:

药企不愿产?

质疑三:

药店不愿卖?

政策解读

取消低价药最高零售限价不会导致价格普涨 

不覆盖、不代替医保和基药目录

市场影响

市场竞争格局难改 

部分品种“起死回生”

高效低价的药品引重视

什么是低价药

目前国内的药品大致分为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虽然都是政府招标采购,但后者被层层加码,价格一路飙升,前者却面临利薄无人生产的尴尬境地。

因此加大医改力度,完善定价机制和政府招标采购机制,以真正保障老百姓利益。

基本药物制度确要求,基层医院只允许用基本药物。

而根据卫计委统计,目前仅国家层面的530个低价药和2012版的《国家级药目录》中的520个品种,其中有273个是重叠的,占比为54%。

但“530低价药清单”中剩余的257个品种,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基层医院。

低价药的现状

政府已经屡次“出手”降低药价,虽然对这股药价虚火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但是也有人指出,降药价导致了一些低价药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那些既便宜又管用的‘小药’越来越少了,无论在医院药房还是零售药店都很难找到它们的踪影”,一位网友在微博中说道。

低价药的“消失”  

质疑一:

医生不愿用?

近几年,“看病难,看病贵” 已经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单就“看病贵”这一条来说,药价就占了很大一部分。

“如今看个小感冒都要花上一两百块钱”,类似的“抱怨”比比皆是。

多年来,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一直被认为是医院药价居高不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有评论指出“在‘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医院依然需要靠卖药而不是‘出售技术’来赚钱,以保证经营目标和合理利润。

”低价药利润低,在目前的薪酬机制下,医生不能合理地从医疗技术劳务中获得报酬,仍然需要开贵药、多开药,确保医院为其发工资、发奖金,同时获得一些灰色收入。

如果存在与低价药目录种类相同但高价的品种,医生仍然会给患者开价格高的药品。

质疑二:

药企不愿产?

药企不愿生产低价药被认为是低价药被“退市”的另一个原因。

综合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报道,记者归纳,所谓药企不愿生产大概基于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医院。

有报道指出,根据国家规定,医院可在购进药价之上最高加价15%卖给患者,由于一些廉价药利润低,因而医院会考虑进价格更高的药品,从而获得更大的绝对利润。

这也就造成廉价药被生产出来后没有市场。

另一方面的压力则来自于同行的恶性竞争。

一些中小药企往往在招标过程中过分压低药价,甚至以牺牲药品质量为代价,报出远低于药品成本的价格,导致大型主流药企退出竞争,无法将其生产的一些低价基本用药推向市场。

而中小药企一旦竞标成功后,又无法保量供应,往往只生产一段时间,就不再供应该种低价药,最终的结果就是低价药短缺。

从药企方面来说,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像一些便宜的、利润低的药,有些药企宁愿不再生产。

质疑三:

药店不愿卖?

归根结底,药店以盈利为主。

去药店买药,经常会有售药员推荐高价药品以获得“提成”,称高价药品“疗效更好”。

即使低价药与“高价药”药效一致,但在一些媒体报道中仍会提到售药员把低价药藏在货架不起眼的位置:

低价药大多被放在了背向入口的货架上,而且是靠近中下层的位置。

政策解读

取消低价药最高零售限价不会导致价格普涨 

取消低价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后,将加强价格行为监管,防范企业滥用定价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通知》提出了三方面措施。

一是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做好相关药品生产成本和实际购销价格监测工作,密切跟踪低价药品市场价格变化,督促企业按照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原则形成价格。

二是对低价药品价格变动频繁或变动幅度较大的,价格主管部门要开展专项调查,重点监管企业不合理提价行为。

三是要加强价格监督检查。

鼓励社会各界对医药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价格主管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患者合法权益。

不覆盖、不代替医保和基药目录 

“低价药的清单包括品种和剂型,不具体到规格,它不覆盖、不代替医保目录和基药目录。

这张清单是按照客观的费用标准计算列出的,它不同于医保目录和基药目录,不涉及问题评审。

因此,只要产品价格达到规定费用标准,就要列入低价药清单,超过的就必须从清单退出。

清单公开透明,还可进行动态调整。

”发改委相关人员指出,低价药日均费用标准,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关文件,以及综合考虑现阶段成本费用变化等情况确定的。

这个费用标准是可以根据市场发展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的。

市场影响

市场竞争格局难改 

在化药品种中,抗生素药物、循环系统药物入选品种较多,占到15%左右,妇科、骨科用药等也有一定占比。

而此前征求意见稿虽未纳入抗肿瘤药物,但最终公布的品种也新囊括了白消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3个抗肿瘤药物。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低价药目录的公布意味着政府在药品价格管制方面迈出了市场化的一步,未来在低价药目录之外的产品上可能更多采用市场化的机制定价。

但是放开价格管制并不意味着涨价,大部分低价药的价格是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形成,市场化定价不会改变药品的竞争格局。

部分品种“起死回生”

发改委取消280种低价西药和250种低价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生产企业可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这就意味着药企可以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将保障药企能够有利润,将提高药企生产低价药的积极性。

同时,对于患者来讲,许多物美价廉的低价药‘死而复生’,不仅增加了用药选择,同时也减轻了使用高价药的负担。

高效低价的药品引重视

以麝香保心丸为例,30年临床实践和疗效评价表明,麝香保心丸在心血管疾病急救及治疗方面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

作为国家基本药物,麝香保心丸的日治疗费仅为1.81~3.62元/天,远低于同类药品,且急救效果显著。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麝香保心丸以快速缓解胸闷心痛症状、使用安全方便得到广泛应用,并以“最快30秒起效,83.4%的患者5分钟内缓解症状”的急救效果成为赫赫有名的“救命药”。

在全国近万家各级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为中国产销量最大的微粒丸品种。

近年来,以麝香保心丸为代表的中成药得到国际医疗的重视。

类似这类的高效低价药还有很多。

实行医改的根本目的还是让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

业内人士分析,低价药目录政策的出台一方面让有品牌的低价药有一定的利润做更多的推广,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使用低价药;另一方面也让药企有动力和空间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升级换代,尤其是中成药更需用现代科技来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