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0180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1年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朔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01年06月01日

2001朔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报告

市长阎沁生

 

一、“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五年来,我们在中共朔州市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艰苦创业,奋发进取,战胜了重重困难,经受了种种考验,圆满完成了“九五”计划,如期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全市呈现出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3.53亿元,比“八五”末增长39.6%,年均增长6.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91元,年均增长5.8%。

财政总收入达到6.46亿元,比“八五”末增长34.6%,年均增长6.1%;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06亿元,比“八五”末增长25.3%,年均增长4.6%。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粮食总产6.56亿公斤,比“八五”末增长60.75%,油料、蔬菜及肉、蛋、奶等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一批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工业经济克服了煤炭下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

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4.2亿元,比“八五”末增长44%,年均增长7.6%。

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

我们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坚持三次产业整体推进,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三次产业之比由“八五”末的21.5:

44.9:

33.6变为16.8:

47.1:

36.1。

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市结构调整力度明显加大。

共铺开工业调产项目45个,总投资16.6亿元,其中去年基本建成25个,今年可望投产的11个。

铺开农业调产项目89个,其中上规模的18个,总投资2.58亿元,去年已建成4个。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基本完成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农、林、水和乡镇企业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向多领域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化,改制面达到85%,“抓大放小”取得明显成效。

“两个确保”工作进展较好,4780名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11796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

医疗、失业保险制度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对外开放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增加。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94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88.6%。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新增水地16.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43万亩,解决了352个村、12.5万人的饮水问题。

公路建设累计投资10.3亿元,新增通车里程1785公里,建成了元元路、林荫路、扶贫路等一批干线公路,每万人拥有公路31.2公里,居全省第一。

全市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城市建设总投资6.5亿元,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15公里,完成了中心广场、二水厂、天然气供气、汉墓博物馆、学苑小区、开发北路、振华街、大运路市区段拓宽、七里河公园等一大批重点工程,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5.8平方公里扩展到17.8平方公里,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绿化等都取得重大进展,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大为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23元,分别比“八五”末增长40.2%和80.7%,年均增长7%和l2.6%。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八五”末增长1.18倍。

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4.9平米增加到19.1平米。

86.4万农业人口跨入小康行列,13.68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万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95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八五”末的32.5%提高到40%。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怀仁县、朔城区、应县、山阴县、平鲁区通过省“普九”验收,“普九”人口覆盖率由80.5%提高到95%以上。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较快,基本完成了“扫盲”任务。

中小学校全部实现“一无两有”,其中92%实现了“三配套”。

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在全省教育工作综合考评中连续四年名列第二,去年高考达线率跃居全省第一。

城乡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省复审验收。

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一定遏制,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环境保护“一控双达标”工作成效明显。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省城市“创三优”竞赛评比中,97年获得第三名,98、99连续两年获得第二名。

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

各级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民主施政,认真执行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并积极听取政协、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对政府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五年来,市政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意见152件,政协委员提案350件。

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政务、村务公开的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

认真开展了“三五”普法教育,全民法制意识有所增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开展了“集中追逃”、“打黑扫恶”、“三打三禁”等一系列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了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依法取缔了“法轮功”,社会治安状况和经济秩序得以好转。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各位代表,“九五”时期,我们在比较艰难的形势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

这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鼎力支持,全市136万人民艰苦拼搏、不懈努力的结果。

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朔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全市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朔州建设的驻朔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及各界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受煤炭工业下滑的影响,从1997年以来,全市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

我市经济总量仍很弱小,人民收入水平较低。

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煤炭工业仍未走出困境,多元支柱产业尚未形成。

农业基础仍很脆弱,适应市场能力不强。

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不宽松,民营经济发展缓慢。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障能力减弱。

企业下岗人员增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

部分职工的生活比较困难,一些农民仍未解决温饱。

社会治安状况群众还不满意,不稳定因素仍然不少。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工作效率不高,一些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比较严量,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消极腐败现象。

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对策,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市加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对我市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

我们一定要百倍努力,锐意创新,争先发展,不辜负朔州人民的热切希望。

根据《中共朔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市人民政府编制了《朔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

指导思想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整体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强市富民“三大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继续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开放富市和依法治市四大战略,突出抓好“六六六”工程(突破六个重点、加快六个进程、强化六项措施),尽快把朔州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明开放的现代化城市。

主要目标是: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3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540元。

财政总收入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8%。

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结构显著改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实现创新和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4.8:

48:

37.2;所有制结构得到完善,非国有经济比重达到70%以上;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0%以上。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利用外资规模显著扩大,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分别达到71OO元和3120元。

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农村主要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小康标准。

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

污染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民科技文化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主要任务是,突出抓好“六六六”工程:

(一)突破六个重点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在发展特色和效益农业上实现重点突破。

继续引深农村改革,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土地流转制度。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落实粮食购销政策,切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实施特色农业工程。

到2005年,争取经济作物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比重达到50%,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0%,乡镇企业上缴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0%。

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按照“优玉米、精杂粮、稳油料、扩蔬菜、增牧草”的方针,发展名、优、特、新产品,扩大饲草饲料面积,逐步实现由粮食和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

大力发展畜牧业。

稳定猪鸡、发展牛羊、突出奶牛,着力建设好奶肉牛基地、瘦肉型猪基地、养羊基地、养禽基地,提高规模养殖效益。

积极推进科技兴农。

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和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重点开发乳品、饮品、土豆、淀粉、杂粮、肉制品、皮革等系列产品,重点扶持古城乳业、汇源乳饮、嘉利淀粉等一批龙头企业,完善应县南河种蔬菜、市区瓜果蔬菜、右玉畜产品、平鲁小杂粮及土豆等骨干批发市场,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采取公司加农户和订单农业的形式,带动农民进入市场。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

——加大工业强市力度,在构筑多元支柱上实现重点突破。

继续坚持“精煤炭、兴食品、重陶瓷、强化工、扶优特”方针,大力培育“一增三优”,积极开发潜力产品,构筑我市多元支柱产业体系。

煤电及高载能工业的重点是发展煤炭深加工和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支持安家岭露天煤矿建设,集中力量抓好洗选煤、配煤,实施洗选“一千万工程”;加快城乡电网改造与厂网分开改革,搞好神头二电厂扩建工程。

要依托能源优势,发展高载能工业,重点建设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铝硅合金和铁合金等项目。

食品工业要扩大乳品、饮料系列生产,发展以土豆、蔬菜、小杂粮和肉蛋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形成绿色食品加工体系。

化学工业要以精细化工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以乳化炸药、尿素为主的有机化工,以高岭土、纳米级超细碳酸钙为主的无机化工和以煤液化为主的煤化工。

突出抓好多孔销铵、尿素改扩建、纳米级超细碳酸钙、粉状乳化炸药、高岭土精加工等项目建设。

陶瓷工业要扩大中高档墙地砖和日用瓷的生产规模,开发建筑瓷、卫生瓷、工艺瓷和工业瓷等系列产品。

重点建设大规格中高档墙地砖、新骨瓷和微晶玻璃板材以及高档日用瓷等项目。

坚持“质量立市”,努力提高产品档次,积极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优质名牌产品,发展一批优势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服务业,在培育市场体系上实现重点突破。

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重点培育和发展商品、金融、技术、信息咨询、劳动力、产权交易、房地产七大生产要素市场,加快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步伐,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搞好旅游开发,重点完善应县木塔、朔城区崇福寺、市汉墓博物馆等旅游景点,积极开发一批新的历史和自然景区,使旅游业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在发展非国有和非公有制经济上实现重点突破。

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国有资本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今后原则上不再兴办非公益性的国有独资企业。

加大对“双非”经济的扶持力度,要解放思想放胆发展,创造条件放开发展,搞好服务推动发展,力争使“双非”经济的规模和质量有大的突破,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和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在推进科技创新上实现重点突破。

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和人才保证。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重点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到200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5%以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教育的普及程度。

巩固提高“普九”和扫盲成果,加快高中教育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公民办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办学新格局。

依法增加教育投入,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着力解决城镇中小学入学难问题。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争取在“十五”期间朔州师范、农校升格为专科学校,实现我市高等教育零的突破。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逐步完善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千方百计扩大对外开放,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上实现重点突破。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抓紧研究制定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应对策略。

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软环境建设、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项目,参与我市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国际贷款,发展项目融资、股权投资。

加快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充分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

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拳头出口商品和优势企业,抓好煤炭、化工、陶瓷、小杂粮等出口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名优特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二)加快六个进程

——优化城乡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切实搞好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县城——小集镇梯度辐射、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城镇体系。

强化中心城市功能,以建设北方园林式现代化城市为目标,积极推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加快县城建设,六县区要找准优势,合理定位,建设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龙头。

搞好集镇建设,依托特色产业兴镇,依靠民办力量建镇,使集镇建设得到有力的经济支撑。

——顺应时代发展大趋势,加快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积极推进信息网络建设,重点推进电信网、计算机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到2005年基本建成资源共享、技术先进、运行高效、安全可靠且覆盖全市、连通世界的高速信息网络。

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普及应用程度。

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

——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进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实现同步协调发展。

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依法加大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以防治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为重点,继续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的治理。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搞好防护林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快城乡绿化步伐。

到2005年全市林木覆被率达到25%。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居民生活尽快向宽裕型小康迈进,在消费水平、居住条件、文化生活、医疗保健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广开就业门路,提高就业水平,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

继续实施再就业工程,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多形式再就业。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养老、失业、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加强政治教育,贯彻以德治国方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水准。

进一步弘扬朔州精神,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热爱朔州、建设朔州、发展朔州的共同信念。

以“营造美好家园、塑造朔州形象”为主题,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

繁荣文化事业,为全市人民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快依法治市进程。

各级政府要主动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密切同政协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建立政府重大决策公开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引深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

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建立健全执法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制,强化权力制约机制。

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领导责任制,完善防范措施,继续开展专项斗争,确保社会稳定,使朔州成为全省治安状况最好的地市之一。

(三)强化六项措施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进环境质量创新。

把环境质量创新作为一项全民的工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致力于创造前所未有的环境优势。

——拓宽投融资渠道,推进投入机制创新。

充分运用市场机

制,吸引和调动国内外各种金融资源,支持和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推进人才机制创新。

把培养和使用人才作为一项大战略去抓,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促进领导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科技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

——加强理论武装,提供思想保证。

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干部,教育群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想路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振兴朔州的新路子。

——加强调控引导,提供政策保证。

在用足用好国家、省已经和将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基础上,从我市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制定和落实好产业发展政策、调产基金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努力发挥好政策效应。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努力提高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工作水平,特别是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加强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做到知行并重,率先垂范,真抓实干。

各位代表!

“十五”计划是宏伟的,经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努力,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到那时,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朔州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开拓奋进,放手一搏,确保“十五”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

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去年全市经济发展已出现重要转机,呈现出明显回升势头。

目前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我市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或正在发育成熟,特别是总投资130多亿元的安家岭露天矿的投产、神头二电厂扩建工程的开工和原大高速公路的上马,必将有力地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所以,搞好今年的工作,是应该的,也是完全有条件的。

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格外珍惜这一大好形势,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乘势前进,放手一搏,确保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确保“十五”计划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根据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今年要“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四个重点,努力实现综合经济实力、经济增长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三个提高”的要求,今年我们的主要工作目标是:

——结构调整成功入轨。

就是在去年成功起步的基础上,坚持以体制创新为重点,致力建设长期稳定的调整机制,使全市结构调整步入持续良性运行的轨道。

具体要表现为项目、环境和运行方式“三入轨”,达到本地调产项目与国家和省宏观政策、支持方向、资金技术投向相一致,本地软环境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相一致,项目建设的运行方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一致,最终达到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长。

全市要有1~3个项目进入全省标志性项目或潜力产品序列,市级21个重点调产项目项项有突破。

——国有企业整体提效。

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脱困成果,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基本完成以股份制、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改制任务,努力实现产品升级、行业提效。

煤炭生产企业要扭亏增效,煤炭运销企业要大幅度减亏,全行业基本走出困境。

——农村经济指标全面刷新。

认真抓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推进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刷新粮、油、菜、肉、蛋、奶和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

继续推进以右玉为重点的扶贫攻坚工作,加快共同富裕步伐。

——民营经济实现重大跨跃。

通过实实在在的、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资金帮助、项目带动、协调服务和环境创新,促进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力争民营经济成份提供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目前的16%左右提高到20%以上。

——财政收入达到历史最好。

加快调产项目建议,积极培植后续财源,努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增长质量,进一步强化征管,坚持依法治税,努力实现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确保完成全年目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基础建设再掀新高潮。

切实搞好以节水增水、人畜饮水、平田整地、流域治理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抓好以原大高速公路朔州段建设及朔蔚线、山和线、平万线、井陶线部分路段改建为主的公路建设;加快以城市道路、城市绿化、旧城改造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在创建国家级国林城市上迈出更大的步子,使今年成为建市以来基础建设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年,为全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蓄积后劲。

同时要继续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和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指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90.6亿元,增长7.5%;财政总收入6.85亿元,增长6.06%;全部工业增加值37.8亿元,增长9.5%;粮食总产量6.6亿公斤,比去年略有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5亿元,增长8%;海关进出口总额1129万美元,增长24.3%;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0元,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以内。

为圆满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市政府将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四个主攻方向上,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解放思想扶民营,统筹兼顾抓保障,源头治理优环境。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市的实际也迫切要求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尽快办成几件确实能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社会急需、人民满意的大事,带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年市政府直接抓的十件大事:

一是128公里原大高速公路朔州段及市区民福街东端大型立交桥建设。

二是市区环城东路及七里河第二大桥建设。

三是市区绿化美化综合工程。

包括北部万亩苗圃、市区防护林带、气象科技园区、七里河公园续建、尉迟恭青铜雕像、学苑小区体育广场和市工行广场等工程。

四是市第二中学、第三小学建设。

五是王坪煤矿、小峪煤矿、煤运公司、矿业公司的改革和扭亏增盈。

两煤矿要继续引深已有良好开端的生产、运销系统的改革,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加快脱困步伐。

王坪煤矿要确保洗煤厂、矸石电厂投产,实现当年扭亏目标。

小峪煤矿要停亏减亏,使职工生活得以保障。

煤运公司、矿业公司要积极探索,加速改革,努力闯出一条运销企业脱困和振兴的新路子、六是太原狮头集团朔州水泥厂10万吨生产线技改,11万吨回转窑生产线新建项目动工并投产,同时做好集团上市后在我市投资项目的有关工作。

七是晋能集团朔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5万千瓦机组热电联供改造项目投产,并逐步与高载能项目联合,其中,金龙铝业公司2.4万吨铝硅合金项目力争开工,皇威公司6.4万吨硅铁项目续建,三元炭素1.5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扩建项目达产并完成企业改制。

八是以安家岭露天矿投产为契机,合理配置平朔煤炭工业公司、神头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