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1053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7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安徽省已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课程计划。

下列研学旅行的学生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采集植物标本

B.观察月季花

C.体验割稻

D.篝火晚会

2.2019年甘肃省“两会”上,省长唐仁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一词贯穿始终。

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B.“地沟油”可以用来制取燃油

C.草稿纸尽可能两面使用D.推断电动汽车发展,践行绿色交通

3.右图是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差异。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滴入的澄清石灰水的滴数要相同

B.该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CO2体积含量比空气大

C.该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是CO2

D.滴入石灰水震荡集气瓶有利气液充分接触短时产生更明显现象

4.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水扑灭

B.刚加热过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要预先倒入少量水或铺薄层细砂

5.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的水中开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B.面粉C.食盐D.白酒

6.我国两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先后获准进入临床使用,最早期的灭活疫苗是在石炭酸(化学式为C6H6O)防腐的条件下制成的,下列有关石炭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炭酸中含有13个原子B.石炭酸中碳、元素质量比为1:

12

C.石炭酸由三种元素组成D.石炭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对于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可用

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

8.下列为实验室制备、收集、检验CO2的一系列操作和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装置甲:

加入大理石B.装置乙:

产生二氧化碳

C.装置丙:

收集二氧化碳D.装置丁:

检验二氧化碳

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有两种B.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物微粒个数比是1:

1D.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10.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Na2CO3和H2B.Na2O和O2C.NaOH和O2D.Na2CO3和O2

11.通讯基站5G芯片核心材料之一是氮化镓(CaN)。

图①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及镓、氮元素在其中的信息。

图②为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①中a=7,图②中b=8B.氮化镓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5g

C.镓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镓、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GaO3

12.有关碳单质的性质与对应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最硬的天然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

B.石墨的导电性好,可以用于做电极

C.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作净水

D.石墨熔点高,可以做铅笔芯

1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能燃烧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14.“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NiO发生还原反应

B.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

C.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D.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铁

1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普通干电池内部各部分结构图,用化学用语填空。

(1)干电池中的一种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铵中所含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

(3)标出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

17.世界淡水资源短缺,而且分布也极其不均匀,节约用水需要你我同行。

(1)图1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①下列有关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加入的絮凝剂是明矾B过滤是去除不溶于水的杂质

C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②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

③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

(填标号)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2)图2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图2中A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

②在40℃时,往50g水中加入50g乙物质,可得溶液___________g。

③将甲、乙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30℃,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_________乙(填“>”“、=”或“<”)。

三、实验题

18.再现和理解实验,是学好化学的方法。

如图A-D是课堂演示的四个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A所示实验是“铁的锈蚀实验”,该实验中可以观察铁生锈,红墨水倒吸入导管,据此现象并结合“热胀冷缩”原理可知:

使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气压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①密闭体系内气体总量增加②密闭体系内气体总量减少

③密闭体系内温度升高④密闭体系内温度降低

(2)图B实验中当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

实验若用镁粉代替红磷,发现倒吸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70%,此现象说明镁粉一定还会和空气中______________反应。

(3)C实验不仅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还可得出水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结论。

(4)图D实验中只提供一瓶二氧化碳和一朵干燥紫花和适量水,若需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步骤并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

①瓶中喷入适量水②干燥紫花放入瓶中

③喷过水的紫花放入瓶中④将干燥紫花喷水

19.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1)计算: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_____g,水__________mL。

(水的密度1g/mL)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___。

A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B增加砝码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任写一点)_______________。

20.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仪器b是分液漏斗,可通过旋转活塞分次滴加液体。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块状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

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有___________。

(填装置序号)

四、科学探究题

21.为探究几种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取等浓度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的实验:

(1)c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通过此实验得出几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实验后将四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绿色溶液B,关于A和B的成分进行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甲同学:

A可能是Cu;乙同学:

A可能是Fe、Zn。

(表达与交流)同学们一致评价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其理由是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为探究A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下列实验:

丙同学:

取少量A,向其中加入了稀硫酸,产生了明显的现象,由此确定了A的成分;同时也确定了B的成分。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知:

A的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B中的可溶性金属化合物有____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在确定反应后滤渣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不参与反应的固体一定存在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只需检验___________是否存在即可。

五、计算题

22.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

现有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400t,试计算:

(1)此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t。

(2)理论上可以炼成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采集植物标本,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观察月季花,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体验割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篝火晚会,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A

【分析】

【详解】

A.电子垃圾需要无害处理,有些含有重金属离子等,掩埋能够引起土壤污染,不提倡,符合题意;

B.地沟油中含有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不能食用,但可以做燃油,应提倡,不符合题意;

C.草稿纸尽可能两面使用能够减少资源浪费,应提倡,不符合题意;

D.电动汽车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提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掌握绿色化学相关的理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C

【详解】

A、在实验中要滴入相同数量的石灰水,否则无法判断二氧化碳的含量。

故A正确;

B、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越多,石灰水越浑浊。

所以可以向气体中滴入相同数量的澄清的石灰水,通过观察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二氧化碳的含量。

故B正确;

C、通过这个实验只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C错误;

D、滴入石灰水后振荡能够缩短反应的时间,使得反应更快的进行。

故D正确。

故选C

4.A

【详解】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不能用水扑灭,因为酒精密度比水小,浇水后,水不能将其覆盖,而是迅速“跑”到它们的下面,起不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浇水还会增大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让火烧得更旺;高温下,水会迅速沸腾、汽化,甚至会把燃烧的酒精溅到四周;应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A错误;

B、刚加热过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防止热的试管骤冷而炸裂,B正确;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发生爆炸,C正确;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要预先倒入少量水或铺薄层细砂,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D正确;

故选A。

5.B

【详解】

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白酒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6.C

【详解】

A、石炭酸是由石炭酸分子构成的,一个石炭酸分子含有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共13个原子,错误;

B、石炭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6):

(1×6)=12:

1,错误;

C、石炭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D、石炭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6):

(1×6):

16=36:

3:

8,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故选C。

7.C

【分析】

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

【详解】

A、氧原子结合成氧气,说明原子可结合成分子,故A正确;

B、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B正确;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例如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C不正确;

D、1个氧气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则可用

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故D正确。

故选C。

8.B

【详解】

A、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浸入液面以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长进短出”,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

A、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多出来的一个分子是这种反应物没有反应完剩下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为2:

1,不是1:

1。

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生成物有两种元素组成,有可能属于氧化物,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应从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角度入手;从模拟图可看出,反应物中共有两种分子,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生成物是两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

10.C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为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反应前有三种元素,即钠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反应后不会出现除这三种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

【详解】

A.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中不可能存在Na2CO3,故选项A错误;

B.反应物中含有钠元素、氧元素、氢元素,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中缺少氢元素,故选项B错误;

C.反应物中含有钠元素、氧元素、氢元素,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中可能是NaOH和O2,故选项C正确;

D.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中不可能存在Na2CO3,故选项D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A

【详解】

A、由图可知,氮为7号元素,图①中a=7;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31=2+b+18+3,故图②中b=8,正确;

B、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小于4,易得到3个电子,所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两者形成的化合物为氮化镓,化学式为GaN,相对分子质量=14+70=84,相对分子质量为“1”,不是“g”,错误;

C、镓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错误;

D、镓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常见镓的化合价为正三价;氧元素常见化合价为负二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两者形成的化合物为Ga2O3,错误;

故选A。

12.D

【详解】

A、金刚石是最硬的天然物质,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正确;

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以用于做电极,正确;

C、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作净水,正确;

D、石墨呈深灰色,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痕迹,可以做铅笔芯,错误;

故选D。

13.B

【详解】

A、铜片上的红磷因未达到着火点,开始不燃烧。

错误。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会燃烧。

正确。

C、热水的作用有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

错误。

D、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且与空气接触才可燃烧。

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

A、反应物NiO中镍元素化合价为+2,生成物Ni镍元素化合价为0,故反应中NiO发生还原反应,选项A正确;

B、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且C和NiO也可能直接生成一氧化碳,故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选项B正确;

C、钢都是铁碳合金,一定含有铁和碳,因此该不锈钢中除了含有镍外还含有铁和碳,选项C正确;

D、因为合金硬度比纯金属硬度大,所以该不锈钢合金硬度大于纯铁,选项D错误。

故选D。

15.C

【详解】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故它们的性质不相同,故推理不正确;

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氮气质量不变,故推理不正确;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该推理正确;

D、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不一定含有中子,例如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故推理不正确。

故选:

C。

16.C

【详解】

(1)由图可知,干电池中的一种非金属单质石墨C。

(2)氯化铵中所含阳离子为铵根离子

(3)二氧化锰中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设锰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2=0,x=+4,表示为

17.D肥皂水加热煮沸A在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75=

【详解】

(1)①A、加入的絮凝剂是明矾,加明矾吸附沉降是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正确;

B、过滤是去除不溶于水的杂质,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用是吸附作用,正确;

D、净化后的水含有可溶性杂质,为混合物,错误;

故选D。

②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软水中这些离子含量较少,把肥皂水加入两种水中会发现,软水中泡沫丰富浮渣少而硬水中几乎没有泡沫并浮渣多,因此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加热硬水,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会以沉淀的形式析出,从而使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③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资源,错误;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正确;

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正确;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正确;

故选A。

(2)①图2中A点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意义是在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最多能溶解50g乙,50g水最多能溶解25g乙,故往50g水中加入50g乙物质,可得溶液25g+50g=75g。

③甲、乙的溶解度在60℃时比30℃要大,且两个温度下两者的溶解度都相同,将甲、乙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30℃,两者都还是饱和溶液,故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乙。

18.②④不溶于水氮气氢元素与氧元素②④③

【详解】

(1)铁生锈消耗容器内的气体,密闭容器内气体总量减少会使气压减小,因为气体会“热胀冷缩”,当温度降低时,气体的体积会变小,压强也会变小,故应选②④;

(2)实验前集气瓶内充满空气,其中氮气含量78%,当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不溶于水,使水不能再进入集气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21%,氮气含量是78%,倒吸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70%,说明镁与氮气也发生了反应,消耗了部分氮气;

(3)C实验中干冷烧杯内壁会有水蒸气产生,说明氢气燃烧产生了水,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会变化,生成物水中也包含氢元素和氧元素;

(4)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若需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首先应先将干燥紫花放入瓶中,干紫花没有变化,说明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然后将干燥紫花喷水,喷过水的紫花放入瓶中,会发现紫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使石蕊变红,故应填②④③。

19.595A加速溶解量水时仰视液面或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合理即可)

【详解】

(1)溶质氯化钠质量100g×5%=5g,需要水100g-5g=95g,水的密度为1g/mL故需水的体积为95mL;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将砝码放在右盘,向左盘中加氯化钠,所以在称量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加入的氯化钠质量多了,应该减少氯化钠,故答案为A;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为了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4)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使量取的水体积偏大,溶剂质量偏大,从而造成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②溶解时氯化钠没全部倒入烧杯,溶质质量偏小,从而造成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③溶解时烧杯湿润,溶剂质量偏大,从而造成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等。

20.锥形瓶AF

C(或D)

【详解】

(1仪器的名称a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较为干燥的氧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所以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AF;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3)电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化学方程式为:

CaC2+2H2O=Ca(OH)2+C2H2↑,实验室制取乙炔时,要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分液漏斗和注射器都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速,所以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C或D。

21.溶液中迅速产生气泡Mg>Zn>Fe>Cu锌不会与绿色溶液B共存

参与反应的固体是否有剩余铁

【分析】

【详解】

(1)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所以生成气体速率快,先看到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

溶液中迅速产生气泡。

(2)铜没有明显现象,说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后,镁产生气泡最快,然后是锌,最后是铁,因此可以看出镁金属活动性最强,锌次之,然后是铁,最后为铜;

故答案为:

Mg>Zn>Fe>Cu。

[表达与交流]:

因为充分反应后得到绿色溶液,说明存在亚铁离子,锌存在时,可与亚铁离子反应,不能共存,所以猜想乙不正确;

故答案为:

锌不会与绿色溶液B共存。

[得出结论]:

加入硫酸产生明显现象说明有铁存在,因此固体为铁和铜,而铁存在,说明锌和镁都反应完毕,溶液中就存在硫酸锌和硫酸镁,另外还有硫酸亚铁,保证溶液为浅绿色;

故答案为:

[归纳总结]:

我们在确定反应后滤渣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不参与反应的固体一定存在外,还要考虑参与反应的固体是否有剩余,铜不参与反应一定存在,而对于可能参与反应的铁无法确定,因此只需要验证铁的存在即可;

故答案为:

参与反应的固体是否有剩余;铁。

22.

(1)320;

(2)解:

炼铁一般用一氧化碳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设320t氧化铁可以生成的铁的质量为

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

答:

理论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233t。

【详解】

(1)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是80%,则400t赤铁矿石中含有的氧化铁质量为: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