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消教学过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2645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高消教学过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消教学过程.docx

《高消教学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消教学过程.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消教学过程.docx

高消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节.燃烧

一、燃烧的原理:

1、燃烧是一种放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化合/分解)。

2、燃烧是一种氧参加下的剧烈氧化反应。

(一般说法)

3、燃烧是一种氢氧游离基连锁反应过程。

二、燃烧的条件(三要素):

1、可燃物:

能够发生燃烧的物质。

存在状态:

固体

液体

气体

2、助燃物:

能够帮助燃烧的物质-氧气(泛指空气)及各种氧化剂。

当空气中的含氧量大于13%燃烧充分

小于11%燃烧停止居中隐燃

小于16%对人体有影响,小于10%人晕倒直至死亡

3、着火源(温度):

直接火源–明火焰,炽热体,火星和电火花

间接火源-化学能和聚焦日光等自燃火源

二、燃烧原理:

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但不一定能发生燃烧

首先必须可燃物质与氧有一定的数量的比例

其次必须供给足够的氧气

再次着火源必须要有一定温度和足够的热量

三、燃烧类型:

1、闪燃:

可燃物质一闪即灭(5秒以内)的燃烧现象(先兆)

闪点:

能发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

可燃液体的危险程度是是划分易燃液体的危险等级的指标。

一级可燃液体-闪点小于28摄氏度(汽油零下30摄氏度、酒精11度棉20度)

二级可燃液体-闪点28-60摄氏度

三级可燃液体-闪点60摄氏度以上

重点:

当装运石油产品无闪点资料时,应按一级可燃液体对待

教学过程

2、着火(燃烧):

可燃物质持续燃烧(大于5秒)。

着火点(燃点):

产生燃烧现象的最低温度

温度大于闪点1-5度。

3、自燃:

自燃点温度越低危险越大。

本身自燃(蓄热自燃)-能引起本身自燃的物质:

植物矿物油脂

受热自燃(加热自燃)-引起受热自燃的原因:

热能灼热体直接火加热摩擦生热辐射生热

4、爆炸(化学物理气体):

分类:

核爆炸,化学爆炸,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分类:

爆燃,爆炸,爆震

爆炸极限:

上线和下线之间,范围越大危险越大。

测爆仪:

绿色-不燃不炸蓝色-又燃又炸红色-只燃不爆

影响爆炸极限因素:

A原始温度B原始压力C含氧量D容器体积E热源能量

四、热量的传播方式:

1、热传导:

由物体的一端传到另一端。

2、热辐射:

通过射线传播热量的方式。

3、热对流:

热通过热威力或流体流动的方式。

五:

物质的燃烧历程:

1、固体:

热量—溶解蒸汽—气化分解-燃烧。

2、液体:

蒸汽(加热)-气化分解-燃烧。

3、气体:

气化分解(热量)-燃烧。

六:

燃烧产物:

燃烧之后分解成新的物质。

1、完全燃烧产物:

二氧化碳、水、惰性气体。

2、不完全燃烧产物: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二、灭火方法:

1.隔离法“靠人”:

可燃物移开

2.冷却法:

使燃烧温度低于燃点温度

3.窒息法:

当空气中的含氧量小于11%燃烧停止

4、抑制法(1211化学剂):

灭火剂渗入到燃烧中,使助燃的游离基消失,或产生稳定的或活动很低的游离基

电气火的扑灭:

1.切断电源后作为甲类火扑救

2.无法断电用卤化烃、干粉或二氧化碳扑救

教学过程

第二节、火灾的分类和灭火剂

一、火灾的种类、特点、及最佳灭火剂:

1、甲类火(A):

普通固体,火易形成深层燃烧,阴燃易复燃

最佳灭火剂—水

如选择灭火器时是-泡沫灭火器

2、乙类火(B):

可燃烧液体或可溶固体,表面燃烧但有爆炸的危险烟浓黑,温度高蔓延快

最佳灭火机-泡沫

3、丙类火(C):

可燃气体,易燃易爆,燃烧速度快

最佳灭火剂-普通干粉

4、丁类火(D):

轻碱金属火,活泼性强,遇水易燃烧

最佳灭火剂-特殊干粉或沙土

*注意:

不准用水扑救

教学过程

灭火剂:

在燃烧当中有效的抑制燃烧的物质。

一、水:

(1公斤=1700升水蒸气)

1、灭火原理:

冷却作用、窒息作用、渗透作用、机械冲击作用和乳化可燃液体的作用。

2、适合扑灭的火灾:

甲类火、初起的油火、重油火用水雾状水流、

比重比水重的火。

3、不适合扑的火:

丁类火、三酸、电石(加水后释放乙炔气)、未断电的电器、熔化的金属。

4、水流的形式:

直流、开花流(掩护人员接近)、雾状(窒息作用)。

二、泡沫:

1、灭火原理:

窒息作用、冷却作用和隔热作用

2、分类:

化学泡沫(酸碱):

碳酸氢钠和硫酸铝加水混合而成,二氧化碳气泡群(起窒息作用)。

空气泡沫(机械):

以泡沫液与水机械的方式加空气混合而成(动植物蛋白制成)。

低膨胀空气泡沫变倍小于20倍灭甲板火。

空气泡沫按变倍倍数分:

中膨胀空气泡沫变倍20-200倍灭油舱火。

高膨胀空气泡沫变倍大于200倍灭机舱火。

空气泡沫按含其成份分:

抗溶性空气泡沫(普通蛋白)-灭酒精火。

合成性空气泡沫(氟蛋白)-灭油火。

1、适合扑灭:

乙类火:

初起的油火-化学泡沫、大面积油火-空气泡沫、酒精火-抗溶性空气泡沫、机舱火-高膨胀空气泡沫。

甲类火:

(起抑制作用)。

4、不适合扑救的火:

丁类火、未断电的电器设备、仪器、图档、气体火效果极差、不能与水通用。

教学过程

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其特点:

在0摄氏度加压3.6兆帕可缩小450倍成液态便于装钢瓶。

温度低达零下78.5摄氏度。

不污损不导电。

二氧化碳含量达百分之30-40火即可熄灭。

1、灭火原理:

窒息的作用---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浓度达到30%~50%时绝大多数燃烧都会熄灭

冷却的作用

2、适合扑灭:

电器火、仪器图档、油火、甲类火(抑制)、室内比露天效果好。

3、不适合扑灭:

丁类火、酒精火、不能与水同用。

四、1211:

*1211灭火剂特点:

灭火速度快、灭火用量少、灭火后不留痕迹。

1、灭火原理:

负催化作用、能有效防止复燃。

2、适合扑灭的火:

同二氧化碳灭火剂(放出危毒)

3、不适合扑灭的火:

同二氧化碳灭火剂(1211可以与水同用效果更好,二氧化碳灭火剂不能与水同用)

五、干粉(可与水同用):

化学干粉:

以碳酸氢钠、滑石粉或云田粉为基料。

特殊干粉:

以石墨、硼砂、盐为基料。

1、灭火原理:

化学中断(百分之70)、窒息和冷却(百分之30)。

2、适合扑灭:

丙类火、乙类火、甲类火(其抑制作用)、电器火(慎用)、7150灭火机。

3、不适合扑灭的火:

精密仪器图档、不能与泡沫灭火器使用。

六、沙土:

1、灭火原理:

窒息、冷却。

2、适合扑灭:

2、不适合扑灭:

易爆炸火、仪器图档。

教学过程

第一章:

船舶火灾的危险区域

一、机舱

1.引起机舱火灾的原因包括:

1)可燃液体从有缺陷和破损的连接处渗漏出来

2)有油渗入隔热材料中

3)热表面,比如废气管、机器部分离油管路太近而引起过热等

4)防护套破损

5)电气焊、切等特殊作业

6)受热自然,比如油滴到热表面上

2.控制机舱火灾的方法包括:

1)关闭水密门

2)关闭防火门

3)关闭风门

4)在实际可行的地方对洒水系统进行遥控

3.发现机舱火灾的方法包括:

1)烟雾探测器

2)高温探测器

3)差温探测器

4)勤于巡视

4、可用的灭火器材包括

1)固定灭火系统,比如水、泡沫、二氧化碳和卤化物系统等

2)手提式灭火器,如水、泡沫、二氧化碳和干粉等

3)移动式灭火系统,如泡沫、二氧化碳和干粉等

二、生活区

特点:

人员集中,火源多切不易控制

1.生活区火灾的起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可燃、易燃物品多且难以严格管理

2)火柴和吸烟

3)纺织品离热源灯、暖气等太近

4)电路系统故障或短路

2.控制生活区火灾的方法

1)关闭防火门和通风系统

2)开启洒水系统

3)采用防火材料

4)采用防火的装饰材料

5)使用防火的家具

3.发现机舱火灾的方法包括:

1)烟雾探测器

2)高温探测器

3)洒水系统

4)勤于巡视

4、可用的灭火器材包括

1)固定灭火系统,主要指消防栓和水龙

2)手提式灭火器,如水、泡沫、二氧化碳和干粉等

三、厨房

特点:

燃油、可燃气体和电气等使用管理不当

1.引起厨房火灾的原因包括

1)可燃性液体或油脂的过热

2)油锅过热

3)热表面

4)电设备和电路的故障

5)油烟管路的火灾

2.控制厨房火灾的方法

1)关闭防火门、厨房的通风和抽烟风机

2)用防火毯加盖着火部位

3.发现火灾的方法

1)依赖于人

4.可用的灭火器材

1)固定灭火系统,主要也是指消防栓和水龙

2)手提式灭火器,二氧化碳、干粉等

教学过程

四、报房、蓄电池房等处的电气火灾

特点:

电气设备复杂,蓄电池容易放出易燃气体

1.火灾的起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1)短路或电路的过载

2)电路绝缘不好

3)接头松动或破损

4)通风不好,氢气积聚在房间内

2.控制火灾的方法

关闭防火门和通风系统

3.发现火灾的方法主要包括细致的观察

4.灭火器材主要是手提式灭火器,可以用二氧化碳和干粉扑灭此类火灾

五、货舱和集装箱

1.引起货舱和集装箱火灾的原因包括

1)容易发热和自然的货物,比如炭和椰肉干等

2)易产生易燃气体的散装货物,比如炭、精铁等

3)爆炸性、易燃性和其他性质活跃的物质的包装破损

4)没有保持清洁或油柜泄露而使油性物质积累

2.控制货舱和集装箱火灾的方法

1)关舱、二层甲板和防火结构

2)关闭通风

3)遥控灭火系统

3.发现火灾的方法

1)烟雾探测器

2)温感探测器

4.可用的灭火器材

1)固定灭火系统

2)手提式灭火器

3)移动式灭火系统

六、船舶的物料间

特点:

存有可燃物质且人员不易到达

1.具有危险特性的物品

1)油漆和清漆

2)润滑油

3)清洗剂和石蜡等

4)机动救生艇和紧急机器的燃油

5)氧气和乙炔的钢瓶

2、这些物品应存放在下列地方

1)油漆间2)甲板物料间

3.装卸时应尽量避免

1)泄露、溅落

2)由于任何原因出现明火

3)长时间不将这些物品存放入库房中

教学过程

第二节事故树分析法和船舶火灾预防

一、基本概念

二、用事故树图分析事故的基本步骤

1.明确分析对象

2.系统调查

3.作图

4.系统分析

5.系统安全评估

三、事故树图例

1.建立事故树模型

2.事故树定性分析

3.系统评价

教学过程

第三节通风控制

一、通风系统

作用:

防止货物变质或自燃,以及改善旅客和船员的生活、工作条件

1.通风方式

1)自然通风空气自身的性质

2)机械通风利用通风机和管路

3)空调系统

2.通风管系的布置要求

1)通风筒设在开敞甲板

2)通风筒及甲板接管通过甲板时应设有钢质或者其他相当材料的接管

3)通风管不得通过舱壁甲板以下的水密舱壁

二、通风系统及机器处所的特殊布置

1.对载客超过36人的客船的规定

2.对载客不超过36人的客船和货船的规定

三、船舶通风控制

1.垂直通风2.横向通风

3.垂直和横向复合通风4.机械通风

教学过程

第四节燃油和电气系统的控制

一、船舶燃油系统

1.燃油的注入、贮存和驳运

2.燃油的清理和净化

3.燃油的供给

二、船舶燃油系统的安全规定和防火措施

1.燃油使用的限制

1)不得使用闪点低于60℃的燃油

2)应急发电机的原动机,其燃油闪点不低于43℃

2.燃油系统的控制

1)加热油2)喷油嘴故障3)舱底积油

三、船舶电气系统的控制

1.线路和设备的老化

2.超负荷用电,保险丝太大

3.无防护的灯泡,保养不好的电机,蓄电池充电

教学过程

第五节其他防火要求

一、结构防火

1.结构防火

A级舱壁在温度达927℃,抵挡火焰和烟雾的通过达一小时

B级舱壁在温度达843℃,抵挡火焰和烟雾的通过达30分钟

2.舱壁的开口处

3.舱壁的导热体,铝是更好的导热体

要求客船分为几个主垂直区,不超过3英尺

二、门

1.水密门

1)种类

第一种门:

人工操纵的绞钮门

用途:

多用于露天甲板舱室的所有朝外的开口处

作用:

对恶劣天气和巨浪提供防护

第二种门:

人工操纵的滑动门

用途:

用于水线以下

要求:

能够从舱壁的任何一面去操作,船舶不倾斜时,能够在90秒或更少的时间内关闭

教学过程

第三种门:

人工和动力操纵的滑动门

要求:

1.能够从舱壁的任何一面去操作,船舶倾斜时,能够在90秒或更少的时间内关闭

2.远距离操作仅用于关闭门,从警报开始到门关上至少须20秒钟的间隔

2)检验:

粉笔涂在闷得边缘上,用关门压紧的方式来试验

2.气密门

用途:

电池间、冷冻货物间和油漆间的舱壁上

3.门和消防

先用手去触摸一下门,如果门是冷的,小心打开

如果门是热的,喷水冷却

三、隔火挡板

是一个薄钢板,至少有3.2mm厚

通风管中空气达到约74℃或100℃时,挡板关起来

客船上所有的通风系统必须具有挡板,但不是所有

的挡板都必须使自动的

通过主舱壁的通风管道须用自动挡板

四、火焰安全灯

作用:

探测室内缺氧的手提式装置

构造:

燃料是石蜡油。

火焰的大小和亮度的变化表明检验空气时养的相对数量,金属丝网是灯的主要安全特点

1.灯的使用方法

1)点燃灯芯,火焰大小根据说明书调节,然后使灯升温一定的时间(≧5分钟)

2)检验的舱室之前应通风。

2.标示

1)火焰继续燃烧,表舱室有足够的氧气维持生命

2)火焰慢慢减小,一闪一闪或熄灭,表空气缺氧

3)火焰“呼呼”地响,表空气是爆炸性的

4)火焰更加明亮,或则桔子色,上面淡蓝色光圈,表有可燃气体。

持续燃烧,浓度低于爆炸下限。

明之后灭了,浓度高于爆炸上限。

3.动作要求

4.预防措施

不应用于含有可燃性气体或液体的舱室。

舱室检验之前,先做好通风

教学过程

五、氧指示器

作用:

检测室内的空气中氧含量的仪器

使用:

1.仪器不用时,应竖立存放。

2.电池应分开存放

3.如果仪器表针不能走到零,表明电池微弱

4.橡胶管应慢慢地送入检验舱室

5.盒子应平放或接近水平

6.仪器读数稳定后再读取(大约10秒)

7.读数之后在新鲜空气中挤捏吸气球5-6次

局限性:

暴露于某些气体时,会影响它的准确性

六.手提式的易燃气体指示器

作用:

测定及显示舱室内空气中的危险气体含量

显示:

以爆炸下限的百分比表示出来

1.表针移到刻度的中端,表明空气是爆炸性的

2.表针迅速跑过刻度,然后降到接近或低于零,表明浓度肯能高于爆炸上限

局限性:

1.高浓度易燃气体连续取样,可能会烧掉仪器

2热的蒸汽在仪器内部冷凝,可能影响读数

3.含氧低于10%或高于25%,表示出错误的读数

4.气样中含有硫化氢、硅烷等时,损坏仪表

教学过程

第三章.船舶消防设备

一、探火设备和火灾报警系统:

1、船舶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作用就是及早发现火灾,早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主要由探测器和报警器两大部分组成。

2、探测器按其敏感元件的反应原理,一般分为感温、感烟、感光等。

3、手动火警按钮既可作为单独的报警单元,又可作为固定式报警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值班人员发现火灾而自动灭火系统仍未动作时,按动按钮使报警器动作向全船报警,并能显示火警部位。

4、在客货的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控制站等处所,A类机器服务处所应设置固定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

5、一般由三副负责使用,电机员负责维修。

报警的手动检测每月进行一次,探测器的效用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

二、移动式灭火器:

1、移动式灭火器分为:

可携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

2、可携式泡沫灭火器:

用消防水带连接消防管系的吸入式空气泡沫管枪,一只20升泡沫液的可携式容器,一只备用容器,泡沫管枪每分钟至少产生1.5立方米的泡沫,产生的是低膨胀泡沫或高膨胀泡沫。

3、推车式泡沫灭火器:

外胆:

碱性溶液,内胆:

酸性溶液,射程:

16米左右,喷射时间:

170s。

4、消防用具有:

可携式机动消防泵、太平斧、防火毯、砂箱、消防钩、铁铤、安全带、安全绳、保险钩。

三、固定灭火系统:

1、水灭火系统

水灭火系统是所有船舶必须配备的一种灭火系统,也是最基本而有效地灭火系统之一。

水灭火系统包括消防泵、消防管系、消防栓、消防水带、消防水枪、国际通岸接头。

2、固定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比空气重、无臭、不导电的惰性气体,不腐蚀金属,不损伤机械和货物,对电气绝缘没有破坏作用。

二氧化碳具有窒息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时,必须确认该处所没有人员存在。

3、自动喷水系统

2002年7月1日以后建造的新船,容积在500立方米以上的,应建立自动喷水系统。

该系统具有自动报警功能,并确保随时工作。

教学过程

4、固定甲板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的原理是海水与泡沫原液的混合液中混入空气而产生泡沫,起到冷却和窒息作用。

对油类火最为有效。

高膨胀泡沫灭火系统,主要布置在机舱,货油舱等处,储量必须足以产生5倍于被保护处所的面积。

5、干粉灭火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液化气船舶。

主要特点是:

灭火效率高;绝缘性好,可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寒冷地区不需防冻,干粉灭火剂久储不变质。

四、消防员装备:

1、每艘船舶至少配备两套消防员装备,消防员装备包括防火衣、长统鞋和手套、头盔、手提电池安全灯、太平斧及呼吸器等。

防火衣用于保护皮肤不受火焰和燃烧的热辐射,并不受蒸汽的烫伤,衣服外表能防水和防火(穿石棉防火衣不可进入有蒸汽的场所)。

太平斧应设有绝缘手柄

电池安全灯的照明时间不少于3小时

呼吸器,一具至少可使用三十分钟的自给式呼吸器。

紧急逃生呼吸器,仅用于逃生,不得用于救火或他用,应至少使用十分钟。

五、防火控制图:

船舶消防控制图集中的反映了船舶消防、救生设备的安全技术性能,是保障船舶营运安全的重要性图纸。

它标明了每层甲板控制站、A级分割围蔽的各防火区域、B级分割围蔽的各防火区域、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喷水装置、消防器材、各通风系统的位置,还有船舶所配备的各种救生设备和位置。

所有船上都应有一套防火控制图,永久的置于甲板外面有显著标示的风雨密盒子里,以有助于岸上消防人员。

 

第六章:

船舶消防系统

一、船舶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

功用:

尽早发现,及时通知减少损失,其它辅助功能(自动关闭门窗,切断风机和带动自动灭火器)

组成:

探测器、报警器、灭火器组、灭火管路。

1.探测器

1)感温探测器:

定温式--------57℃,70℃,87℃。

差温式--------随单位时间温升速率的突然变化而动作。

差定温式------定温式和差温式组合。

2)

感烟探测器

离子感烟式------应用放射元素镅241的作用

光电感烟式------应用光电管原理

3)

感光探测器

红外线式---------应用火灾时红外线作用

紫外线式---------应用火灾时紫外线作用

2.报警器

3.灭火器组

4.灭火管路

货舱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的介绍

组成:

1.抽风机及抽风管道

2.烟探测器

3.火灾显示和警报设备

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二、船舶固定报警系统:

、水灭火系统:

1、组成:

消防水泵(货船2台客船3台)报警后5分钟出水。

消防总管

消防水枪、水带

消火栓

国际通岸接头。

2、保养注意事项:

每半年全面检查,消防水带每3个月检查一。

水带双卷每3个月摊开重卷以去掉折痕。

露天的应进行防冻包扎。

、自动喷水系统

1.应设有一台专供喷水器自动连续喷水的独立动力泵

2.设有压力柜

3.每一个喷水器分区应设有试验阀

二氧化碳报警系统:

1、组成:

气瓶组万吨级船8-10瓶/组,每瓶27kg/瓶X0.56m³/kg=16m/瓶

瓶头筏(膜片、闸刀)

集合管路

启动装置(手动、自动)

喷嘴放在船舱上部。

2、使用方法:

示警人员撤离火场

封仓

打开通往火舱阀门

启动放气

防止复燃(货舱48小时以上开启、机舱不少于2小时开启)

3、保养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通风、清洁、要有良好的照明,通讯设备。

室温保持在0-45摄氏度

气瓶每两年检查一次,管系每两年作畅通实验一次。

]

④4年全面检查一次,压力实验4年一次。

⑤钢瓶每个8-10年作一次密封试验。

⑥卤化烃要求20秒内一次释放完,2分钟内将二氧化碳的85%一次放入。

教学过程

第七章、船舶火灾的成因和预防

一、船舶火灾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原因:

1、人为原因:

消防知识不足

工作失职

忽视规章制度

2、火源原因:

明暗火

热表面

火星

电气设备

自燃起火

静电

、防火措施:

1在装卸货期间的防火措施

2进船厂修船时间的防火措施:

进厂前的准备工作

进厂后的防火工作

二、船舶防火对一般货船船员的要求:

(12项要求)

三、燃烧原理在防火中的作用

阻止三个燃烧条件的相互结合与相互作用。

具体措施:

1、控制可燃物2、消除着火源3、隔绝空气4、阻止火势蔓延。

四、结构防火:

结构防火作用:

防火围壁区:

1、A级分割区经60分钟燃烧平均不超过139摄氏度,最高点不超过180摄氏度。

2、B级分割区经30分钟燃烧平均不超过139摄氏度,最高点不超过225摄氏度。

3、C级分隔是一种不燃材料组成的分隔。

教学过程

第八章、船舶消防组织及应急行动

第一节船上消防组织及演习

一、应变部署表:

由三副编制,船长审定

应变备忘卡:

存放个人房间

船舶消防工作组织分工:

总指挥:

船长、

现场指挥:

大副轮机长、隔离队:

木匠三管轮、

消防队:

水手长三副(皮龙组灭火机组固定灭火系统组)

救护队:

管事

二、应变信号:

1.火警:

连续短声一分钟(1响船首、2响船中、3响船尾、4响机舱、5响上甲板、解除警报1长声)

2.救生:

七短一长

3.进水:

二长一短

4.落水:

右舷:

三长一短左舷:

三长两短

5.解除:

一长声

三、消防培训和训练:

1.一般灭火训练

2.编组灭火训练

四、消防演习:

货船每月举行一次,客船一般每周一次,在离港24小时内举行(船员更换超过四分之一,离港后24小时内进行消防演习)

五、值班巡逻制度:

第二节防火控制图

防火控制图:

国际航行客船和500吨及及以上船必备。

一份张贴与船员生活处所,令两份存放左右舷

防火控制图的文字除中文还译成英文。

教学过程

第九章、船舶灭火方法

第一节船舶消防应变

一、灭火基本原则

1.先控制,后消灭2.查看火情,正确部署,确定有效灭火方法

3.彻底扑灭余火4.没有希望时,采取抢滩或弃船的措施。

二、消防应变的基本要求:

(8点要求)

消防警报发出后2分钟赶赴现场,5分钟水龙出水。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