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3770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docx

周大纲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

人文地理学

2.英文名称:

HumanGeography

3.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

4.学分:

2学时:

32

5.适用专业:

历史学(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6.先修课程:

自然地理学

7.考核形式:

考查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构筑起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使学生在人文科学素养方面有所提升。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掌握人文地理学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利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初步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章次

教学内容

学时数

课内讲授

实践(实训)

第一章

绪论

4

4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2

2

第三章

人口地理学

4

4

第四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自修

第五章

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自修

第六章

聚落与城市化

4

4

第七章

人种、民族与民俗

4

4

第八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2

2

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2

2

第十章

旅游地理学

4

4

第十一章

政治地理学

4

4

第十二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

2

合计

32

32

三、参考教材与书目

参考教材

赵荣,王恩涌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

1.陈慧琳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

2.陆林等:

《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张文奎主编,《人文地理学概论》(第三版)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

4.胡兆量等编著:

《中国文化地理学概述》(第三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宋保平编著,《理论人文地理学》,陕西师大出版社,1992。

6.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8.王恩涌等,《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张善余著,《人口地理学概论》,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1.金其铭,张小林,董新编著,《人文地理概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四、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章绪论(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文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发展趋势,熟悉学科基本内容、学科体系与发展历程,理解和掌握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学科特征和基本理论,并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及特性、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基本理论、人文地理研究的方法论

【教学难点】

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学科特征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学科特征

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二、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二)研究内容与学科体系

(三)学科特征

1.区域性——空间视角

2.综合性——系统分析视角

3.动态性——历史视角

4.社会性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及主要流派

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二战结束)

1.德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拉采尔:

首次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

赫特纳:

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施吕特尔:

景观学派的创始人

2.法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白兰士: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人地相关论”

白吕纳:

进一步发扬白兰士的思想,《人地学原理》

3.英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麦金德:

“大陆腹地说

罗士培:

适应论

4.美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森普尔和亨廷顿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巴罗斯的生态调节论

索尔的文化景观学派

哈特向的区域学派

5.俄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中国古代的人文地理学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1840-1949)

3.建国后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

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有:

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

二、人地关系论

1.环境决定论

2.可能论

3.适应论

4.生态论

5.环境感知论

6.文化决定论

7.和谐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8.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三、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

(一)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第四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研究课题

(二)制定研究计划

(三)收集、整理资料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五)分析研究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

(五)行为方法的引入

三、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分析)方法

1.地理社会调查

2.科技文献资料

3.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4.区域地理方法:

描述、比较和归纳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数学模型

2.数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

(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系统分析方法

【参考书目及文献】

1.赵荣,王恩涌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慧琳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

3.陆林:

《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化对人文地理学以及各分支学科的作用与意义,了解文化的中西源头,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结构;理解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整合等研究主题,理解文化形成与文化适应。

【教学重点】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教学难点】

以文化作为核心理论的人文地理学分析框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

一、文化概念

二、文化结构

第二节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一、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二、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五、文化现象的综合体——文化景观

【参考书目及文献】

1.赵荣,王恩涌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慧琳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

第三章人口地理学(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和其作用特点和地位;了解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了解和掌握人口移动的方式,了解当今世界主要的人口移动方式。

理解我国流动人口形成原因、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分布状况、正负效应、管理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掌握人口移动的机制。

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过程与特点、影响因素和增长机制。

掌握人口增长的模式,理解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人口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人口的迁移机制、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模式、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人口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人口迁移的机制、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口与发展

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二、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一)人口转变理论

(二)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

2.日本模式

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4.印度模式

三、人口与发展

(一)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二节人口分布与迁移

一、人口分布

(一)人口分布的测度

(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

(三)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

3.经济因素

二、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

(二)人口迁移的机制

1.经济方面

2.政治因素

3.文化因素

4.生态环境

【参考书目及文献】

1.赵荣,王恩涌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慧琳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

3.张善余著:

《人口地理学概论》,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四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自修)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和理解农业起源的理论、起源的地点;理解和掌握农业的发展、类型及其分布,了解农业的社会经济影响。

【教学重点】

农业起源的理论、起源的地点、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教学难点】

农业起源的理论、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业的起源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三、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二、传统农业

三、现代农业

【参考书目及文献】

1.赵荣,王恩涌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慧琳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

第五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自修-)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工业的出现、发展与扩散,掌握产业类型,了解主要的工业区,理解和掌握工业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新变化,理解工业的社会经济影响。

【教学重点】

产业类型和工业区、工业出现与初期发展、工业扩散、第一产业中的工业、第二产

业、其他产业与工业的关系、工业分布新变化、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工业出现与初期发展、工业扩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工业分布新变化、工业发展与全球经济问题、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一、科学前提与基础

二、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三、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第二节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产业类型和工业区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三、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第四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第五节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社会影响

一、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

二、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参考书目及文献】

1.赵荣,王恩涌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慧琳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

第六章聚落与城市化(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聚落的基本内涵、发展、类型理解和掌握聚落分类体系;理解和掌握城市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小城镇的类型、特点、功能和发展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城镇标准、城市区位与环境、城市与自然环境、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与模式、城市景观与感知、乡村

【教学难点】

聚落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与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与模式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外参观、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一、城市与乡村

(一)城市

1.奥隆索城市职能分类

2.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

(二)集镇

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

(三)乡村

1.一般类型的乡村

2.活动型村落

3.特殊类型

二、起源与发展

(一)西方城市的发展

(二)中国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发展

2.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

(三)村落的发展

1.原始的居住地

2.古代村落

3.城市兴起后农村聚落的发展

4.现代村落的发展

三、城镇标准

(一)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二)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1.城市

2.镇

第二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二、城市化进程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

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

2.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

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三)郊区的城市化

1.土地利用集约化

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3.城市网络化

(四)逆城市化阶段

三、城市化的机制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一)世界城市化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4.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二)中国城市化特征

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第三节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二、城市与自然环境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

(二)地形与城市

(三)气候与城市

(四)水资源与城市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三、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一)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1.集聚力

2.离散力

(二)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

2.扇型模型

3.多核模型

第四节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

一、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一)等级规模法则

 

(二)首位城市法则

 (三)农村聚落体系

二、城市景观

三、城市感知

【参考书目及文献】

1.赵荣,王恩涌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慧琳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

3.陆林等:

《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第七章种族、民族与民俗(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种族的起源,了解种族的划分、地理人种,掌握种族主义和种族冲突;掌握民族的形成与特征,了解世界民族的分布、民族的迁移与聚集,掌握民族的变化与整合;掌握民俗的形成与特点、民俗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流行文化。

【教学重点】

种族、民族的划分及其分布、种族的起源、民族的形成与特征、种族、民族、民俗

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特点

【教学难点】

民族的形成与特征、民俗与环境的关系、种族、民族、民俗文化的时空结合特点

及其与其它人文因素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课外参观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种

一、人种的划分

(一)划分种族的标志

 

(二)世界种族的划分

1.白色种族群

2.黄色种族群

3.黑色种族群

4.棕色种族群

(三)地理人种

1.亚洲地理人种 

2.欧洲地理人种 

3.非洲地理人种

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5.印度地理人种  

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二、人种与地理环境

(一)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

(二)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

三、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一)种族的划分是一个纯自然的特征划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相对的意义。

(二)种族主义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

第二节民族

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一)民族的形成

(二)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   

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的经济生活

4.共同心理素质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一)汉族

(二)印度斯坦人

(三)美利坚人

(四)孟加拉人

(五)俄罗斯人

(六)巴西人

(七)日本人(大和民族)

(八)德意志人

(九)比哈尔人

(十)旁遮普人

(十一)墨西哥人

(十二)爪哇人

(十三)意大利族

(十四)朝鲜族

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一)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

(二)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三)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

(四)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五)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

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一)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二)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四)移民与民族整合

第三节民俗与流行文化

一、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

(一)民间文化(又称民俗)

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

 

(二)与之相对应的是流行文化,它代表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

 (三)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

二、民俗与环境

(一)民居

1.建筑材料

2.建筑布局

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二)饮食民俗

(三)服饰民俗

三、流行文化

(一)足球及其普及

(二)服装与快餐的扩散

(三)流行音乐的流行

【参考书目及文献】

1.赵荣,王恩涌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慧琳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

3.陆林等:

《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八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语言的定义、语言的本质特征,了解语言的发展、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掌握语言传播特性(外延性、联系性、层序性、复合性、竞争性、演化性、阶层性)、语言传播与环境、语言扩散及其结果,了解世界的文字及其特点、地名景观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语言的空间分布、扩散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传播特性、语言的传播与环境、地名景观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一、语言的产生

二、语言的本质属性及社会功能

(一)语言的本质属性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2.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

3.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4.语言是符号系统

(二)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

3.语言是人类进行智力开发的工具

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

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

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三、语言的发展

(一)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二)汉语的发展

1.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2.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4.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5.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6.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7.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

一、世界语言谱系

1.语系

2.语族

3.语支

4.语种

二、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一)印欧语系:

英语、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印地语、东(中、西)斯拉夫语、波斯语等

(二)汉-藏语系:

汉语、缅语等

(三)闪-含语系:

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北非-西亚等地使用语言

(四)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维吾尔语、土耳其语、蒙古语等

(五)非洲语言

尼日利亚-刚果语系科依桑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

(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南岛语系)

(七)土著居民语系

包括印第安人语言、巴布亚语、因纽特语和澳大利亚土著人语言等

第三节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一、语言传播特性

1.外延性和连续性

2.距离衰减性

3.层序性和阶层性

4.复合性

5.竞争性和同化性

6.演化性

二、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1.地理集团的影响(自然因素)

2.行政区划的影响

3.经济条件的影响

4.人口迁移的影响

三、语言的扩散及其结果

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3.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6.多语言国家出现

第四节语言景观

一、世界文字及其特点

(一)文字的本质特征

1.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

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2.是语言的发展,使语言反映的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和发展

(二)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1.汉字

2.阿拉伯文字

3.希腊文字

4.拉丁(罗马)文字

二、地名景观

(一)地名景观的特点:

特殊性、符号性和变异性

(二)我国地名景观

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

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3.反映历史方面

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

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三)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

1.美国

2.其它国家

【参考书目及文献】

1.赵荣,王恩涌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九章宗教与宗教地理(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世界主要的宗教,理解掌握宗教产生、传播、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利用人地关系理论分析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并掌握主要的宗教景观。

【教学重点】

宗教的基本概念、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与传播、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移民传播、领土竞争、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宗教景观(如基督教堂的建筑风格、伊斯兰清真寺、佛教寺庙)

【教学难点】

宗教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宗教与其它文化因素(如国家政治、民族)

之间的关系——宗教文化的时空变化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外参观、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一、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一)定义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

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

(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