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402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docx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13

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第八册)

课题: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年级:

四年级第四单元课时:

一课时

主备人:

石水娥审核学校:

涂桥一小使用人:

学习目的:

1、知道小数的产生。

2、明白小数的意义。

3、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4、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重难点:

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

学习流程:

一、自学检测题

1、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

 

3、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二、自测题展示

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小数的计算单位和分数的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之处?

3、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二、亮点探究

1、讨论为什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分别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2、为什么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4、一个小数由5个1、3个0.1、6个0.01组成,这个小数是()

四、通过这堂课学习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当堂检测

1、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2)35克=0.35千克()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3、课本51页做一做

五、作业设计

A类:

教材第55页练习九第1题。

B类:

教材第55页练习九第2题。

C类:

填一填。

整数:

2厘米3角500克

↓↓↓↓

分数:

()分米()元()千克

↓↓↓↓

小数:

()分米()元()千克

 

教学点评:

 

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第八册)

课题: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年级:

四年级第四单元课时:

一课时

主备人:

石水娥审核学校:

涂桥一小使用人:

学习目的:

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2、会读、写小数。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一、自学检测题

1、0.15是()位小数,表示()分之();0.008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2、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自测题展示

1、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2、整数的数位顺序?

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亮点探究

1、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

 

2、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

高:

0.58米、厚:

3.5厘米、重:

41.47千克

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3、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4、怎样写小数,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四、通过这堂课学习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当堂检测

1、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五点零六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零点零一四十五点五零三

2、填空

0.9里面有()个0.10.07里面有()个0.01

4个()是0.04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六、作业设计

A类:

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B类: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

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

 

C类:

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教学点评:

 

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第八册)

课题:

小数的性质

年级:

四年级第四单元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石水娥审核学校:

涂桥一小使用人:

学习目的: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知道小数的性质。

3、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学习重难点:

1、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2、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学习流程:

一、自学检测题

1、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

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2、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

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

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用小数怎样表示?

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

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用小数怎样表示?

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二、自测题展示

1、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

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2、整数有这样的性质吗?

三、亮点探究

1、学生展示两个正方形图形,以比较0.30和0.3的大小。

2、分组归纳总结小数的性质,强调是小数的末尾不是小数点的末尾。

3、讨论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

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四、通过这堂课学习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当堂检测

1、下面的数中,那些“0”可以去掉?

3.9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2、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

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

(1)3.09   0.300   1.8000   5.00

(2)0.0004  12.002  60.06   500

 

六、作业设计

A类:

1、化简下面各小数:

0.40  1.85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  0.070

B类:

2、连线。

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  4.800  50.00  1.60

50  10.010  16.0    4.0  4.8

C类:

3、智力游戏。

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

教学点评:

 

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第八册)

课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年级:

四年级第四单元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石水娥审核学校:

涂桥一小使用人:

学习目的:

1、知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学习流程:

一、自学检测题

1、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看哪部分比较?

 

2、比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

这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3、比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

怎样比较这两个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二、自测题展示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要注意什么?

 

2、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为什么要先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三、亮点探究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2、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四、通过这堂课学习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当堂检测

抓珠子游戏

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很在意思的活动——抓珠子游戏,这盒子里有红珠子和蓝珠子和绿珠子,一个红珠子代表1元钱,一个蓝珠子代表1角钱,一个绿珠子代表1分钱。

你们任意从里面抓出一把珠子,看看可能会得到多少钱?

 

六、作业设计

A类:

4.36○4.373.064○3.065

12.147○12.142.189○2.198

0.832○0.8318.352○8.36

B类:

把3.34,4.1,3.4,3.399几个数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C类: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1)0.□3〉0.23

(2)0.1□〈0.18

(3)5.64〉5.□5(4)0.001〈0.0□1

 

教学点评:

 

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第八册)

课题: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年级:

四年级第四单元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石水娥审核学校:

涂桥一小使用人:

学习目的:

1、通过探究明白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学习流程:

一、自学检测题

1、35.67 3.567 356.73567比较大小.

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

有什么不同?

 

2、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

 

3、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关系?

 

二、自测题展示

1、0.09、0.9、9、你们得出的三个数一样吗?

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不同的三个数,有什么想法吗?

右移一位、右移两位、右移三位、你们又有什么发现了?

 

2、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与原小数扩大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小数点左移?

 

三、亮点探究

1、移动的方向、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移动与变化的关系。

 

2、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

 

3、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

四、通过这堂课学习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当堂检测

判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

2、3.69扩大1000倍是36.9。

()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

六、作业设计

A类:

(1)把6.2扩大倍是62。

(2)把59缩小到它的()是0.59。

B类:

0.28去掉小数点得(),原数扩大了()倍。

C类:

73.21变为0.7321,原数就是()。

 

教学点评:

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第八册)

课题:

生活中的小数

年级:

四年级第四单元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石水娥审核学校:

涂桥一小使用人:

学习目的:

1、知道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

2、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学习重难点:

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学习流程:

一、自学检测题

1、1千米=()米1千克=()克

1米=()厘米1吨=()千克1时=()分1分=()秒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水果糖的质量是0.5千克;小明的身高是1.35米;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小丽的体温是38.5度。

这类数有什么特点?

 

二、自测题展示

1、把哪两部分合起来叫名数?

你能举出一些名数的例子吗?

 

2、什么叫单名数?

什么叫复名数?

从刚才举出的例子中你能找出哪些是单名数哪些是复名数吗?

 

三、亮点探究

1、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又有米又有厘米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2、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怎样改写?

 

3、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四、通过这堂课学习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当堂检测

1、()分米=1.5米()千克=4.08吨

510米=()千米516厘米=()米

4700克=()千克

2、在括号里填上﹤﹥或﹦

3.61米()362厘米284克()0.284千克

1480米()1.5千米532厘米()5.3米

六、作业设计

A类:

填空

10千米180米=()千米

1千克50克=()千克

1.56千米=()米

4.95元=()元()角()分

B类:

比较大小

3.52千米3052米3千米59米

C类:

按要求改写数据。

1、一只虎身长2.6米。

(用分数作单位)

2、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千米。

(用米作单位)

 

教学点评:

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第八册)

课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年级:

四年级第四单元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石不娥审核学校:

涂桥一小使用人:

学习目的:

1、能够根据要求会用:

“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

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

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习流程:

一、自学检测题

1、出示73页情境图

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2、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二、自测题展示

1、保留一位小数,近似数是1.0还是1。

 

2、保留整数部分应怎样思考,注意什么问题呢?

 

三、亮点探究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2、回忆求0.984近似数的过程,你能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四、通过这堂课学习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当堂检测

猜一猜

同学们还记得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吗?

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

提示:

身高大约是1.6米,老师的实际身高是两位小数,猜一猜老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米?

老师的身高是用四舍法得到的,再来猜一猜。

 

六、作业设计

A类: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B类:

2、保留2位小数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C类:

3、保留一位小数

3.720.589.0546

 

教学点评:

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第八册)

课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

年级:

四年级第四单元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石水娥审核学校:

涂桥一小使用人:

学习目的:

1、能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

1、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学习流程:

一、自学检测题

1、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1)、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

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2)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你是怎么想的?

 

二、自测题展示

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小数?

能不能来保留一位或者两位小数?

方法又是怎样的?

 

三、亮点探究

1、像这样的题目保留小数以后应该怎么办?

后面的万或亿字是不是可以省略不写?

 

2、是不是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取一个含有万或亿的小数的近似数?

 

四、通过这堂课学习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当堂检测

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3.4528亿,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六、作业设计

A类:

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B类: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C类:

2003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教学点评:

 

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第八册)

课题:

整理与复习

年级:

四年级第四单元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石水娥审核学校:

涂桥一小使用人:

学习目的:

1、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2、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难点、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难点、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

学习流程:

一、自学检测题。

1、做期末复习第8题

(1)、

(2)、(3)。

(1)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

说一说0.5、0.023的意义。

(2)填空。

0.1里面有()个0.01。

10个0.001是()。

10个0.1是()。

0.1里有()个0.01。

二、自测题展示

(1)把下面小数化简。

4.70016.01008.710014.00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写成两位小数。

4.2 13.1  21

三、亮点探究

1、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问: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

 

2、在小数里,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哪一位?

从小数点起,向右依次有哪些数位?

每个数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

3、做练习十第9题前一组

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

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

问:

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四、通过这堂课学习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当堂检测。

1、做练习十第5题,第1竖行两题。

(1)学生在书上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2、1、把下面小数精确到百分位。

0.8342.7863.895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67100  209500

(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比较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设计

A类:

1、练习。

(1)把1.8扩大100倍是()。

()扩大1000倍是6.21。

(2)把()缩小100倍是0.021。

()缩小1000倍是6.21。

B类:

2、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486700  521000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

4600000007189600000

C类:

3、比较25万和0.25亿大小,可以把25扩大10000倍,0.25扩大1亿倍。

得到两个整数再比较大小。

教学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