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813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docx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练阅读理解赏析

阅读理解、赏析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A. 何以战?

               B. 虽不能察,必以情。

               C. 可以一战。

               D. 微斯人,吾谁与归?

2.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

A.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

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

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   

B.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人不知而不愠

C.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D.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有误的是(  )。

A. 胡天八月即飞雪  (即:

立即)                             

B. 将军角弓不得控   (控:

拉开)

C. 瀚海阑干百丈冰   (阑干:

纵横交错的样子)        

D. 风掣红旗冻不翻   (翻:

翻动、飘展)

5.下面句中划线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吆喝》一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B. “弱冠”是指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已成年;“豆蔻”是指十七八岁的姑娘

C. 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

怵谁?

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这里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D. “囊萤映雪”讲的是晋朝车胤和孙康刻苦读书的故事。

7.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 中轩敞者为舱。

                                                  

B. 通计一舟,为人五。

C.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B.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C.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D. 惠子相梁

9.与下面例句结构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

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A. “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

                              B. 因而有感于怀。

C.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D. 操闻而愈恶之。

10.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 以天下之所顺         C.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二、填空题

11.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文中列举牡丹、大丽花和虞美人三个典型事例,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了比较。

12.《悟沙》一文在语言运用上叙述________,语言________,描绘________,富有________。

13.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______。

14.解释划线文言字词。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③相委而去________

④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

15.指出下面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________

②“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________

③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________

16.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①瞎眼后的阿炳上街卖艺,起初是由一个乡下远亲家的小女孩搀扶着,后来催弟取代了小女孩。

________

②那些为阿炳录音的人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次录音将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________

③可惜当年录音时由于录音钢丝不多,我们已无缘听到了。

________

④据说,阿炳会演奏的曲目有三百多首……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7.结合课文《秋天的怀念》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①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②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中午12点过,趁着午间休息,简阳市三岔中学17岁的叶富源,背起爸爸叶春柏在学校附近的小路上散步。

阳光透过枝丫,照在两人的笑脸上,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四年前,一场事故之后,叶春柏高位截瘫。

两年后,无法忍受生活压力的妻子离家出走,只剩下一对儿女。

姐姐叶东梅在外上大学,为了方便照顾爸爸,弟弟叶富源到三岔中学上高中后,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民房,背着爸爸去上学。

尽管每天安顿好爸爸,深夜11点过后才能坐在床上靠着墙壁复习功课,但叶富源的成绩却很优秀,经常考到年级第一名。

父子俩对未来充满希望:

“熬过这几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标题:

四、现代文阅读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晨光晒弯了父亲的背

徐立新

   “当,当,当……”堂屋里的闹钟响了12下,父亲翻身起床,借着窗外的朦胧月光,摸索着穿上衣服。

   之后,他蹑手蹑脚地摸进漆黑的厨房里,站在黑漆漆的灶台前,将白天已洗净的红薯,一个个地码进两口大锅里,再加冷水,盖锅盖。

   接着,灶台下两口串通的锅洞,被父亲塞进几大把麦秆,“嗤……”他划燃一根火柴,然后将它扔进麦秆里。

“通”的一声,灶洞里瞬间明亮了起来,火光一下映红了整个灶台,以及父亲那满是沟壑的脸庞。

   父亲要将两大锅的红薯烀熟,然后赶在天亮前,挑到20里外的集市上去卖,以一点点地赚取我新学期的学费。

   7月的夜晚,闷热难耐,坐在两口火光闪闪的灶洞前,更是无比酷热。

汗水在父亲的“沟壑”里流淌开来,但他顾不得去擦,他要双手并用,左右开弓,同时照顾两口灶洞,以确保它们不会熄灭。

   不知何时,我被一股浓浓的熟红薯香味给唤醒了,我知道该要起床了,因为今早,我要陪着父亲赶一回路。

   灶台前,烀熟的红薯已被父亲捡进两个水桶里,在它们的最上面还盖上一件棉衣,以防热气跑掉。

   “二娃,上路了。

”父亲将一只手电递到我手上,然后弯下腰,憋足气,慢慢地挑起两只水桶。

   乡下的凌晨很黑,山路更是崎岖不平,我打着手电跟在父亲后面,替他照路。

一百多斤的担子将年迈的父亲压得没有余力和我说话,我们父子俩寡言得如同那长长的、寂静的夜路。

   走完一半路时,需要摆渡过一条河,“有人要过河。

”父亲连喊了好几遍,但除了引来狗的一遍遍狂吠外,无人回应——摆渡的人正在甜甜的睡梦里,根本不愿醒来搭理父亲。

   时间耽搁不得,父亲决定自己将船摆渡过去,他解开船缆绳,让我用劲拉住,然后挑着担子就往船头上。

他忘了自己是山里人,一不识水性,二不会划船。

   果然,由于步子迈得太猛快,船头忽地朝水里沉扎下去,我一松劲,缆绳随即脱手,船身剧烈地摇摆了起来,致使尚未站稳的父亲,带着一只水桶同时朝河里掉去。

   但在落水前,父亲猛地用力将那只水桶推到船上,而后才“扑通”一声落进深深的水中。

他在水里使劲地挣扎,极力想浮上来,但又不能。

我被吓得大哭,感觉父亲随时就要沉下去,被淹死,我将再也没父亲了。

   但随后我突然清醒了过来——我得救他呀。

我拼命地够起水面上飘着的扁担,将其中的一端送到父亲的面前,“爸爸,抓紧它!

”我大声地喊道。

   谢天谢地,父亲抓住了,而我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居然将父亲拉了回来。

   上岸后,父亲拿过手电,检查了一下船上水桶里的红薯,“还好,没摔烂。

”他长出了一口气。

   而后,我们费了好大劲,才终于合力将船划到了对岸。

   此时的父亲已浑身湿透,但他顾不得这些了,“快点走,要不就赶不上开市了”。

   接下来,父亲简直是一路小跑,等到了集市上,天刚亮。

交了摊位费后,我们便开卖了,“刚出锅,热乎乎的熟红薯,一元钱一斤啰。

”父亲高兴地吆喝开,完全忘了湿透的衣服、冰冷的身体。

   好在,那天生意很好,红薯很快便卖完了。

离开摊位后,我们花了几角钱,买了两碗稀饭,就着那些被人挑得“体无完肤”的剩红薯吃下。

吃完后,我便跟着父亲开始朝回赶。

   晨光终于出来了,很快,它晒干了父亲的衣服,可我发现,它也晒弯了父亲的背。

(1)阅读全文,梳理文章的主要情节,填空。

父亲半夜起来烀红薯→________→________→“我“和父亲到达集市,卖完红薯。

(2)文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3)从描写方法方面说说下面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我拼命地够起水面上飘着的扁担,将其中的一端送到父亲的面前,“爸爸,抓紧它!

”我大声地喊道。

(4)阅读最后一段,品析句子的含义。

(5)读了本文,你有哪些话要对自己的父母说?

2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①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

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少动物也具有这样的情感。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

   ②所有植物都是喜好颜色的。

各种植物不但自身有美丽的外衣,而且有着良好的视觉,它能辨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爱的光线。

近年来,农业学家发现,用红光照射农作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则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紫色光可以促进茄子的生长。

所以,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和具体的生产需要,农作物植者可以给植物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

同样,在培育观赏植物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

一些生物科学家开始研究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并由此形成了一门叫“光生物学”的科学。

   ③植物不仅喜好颜色还喜好声音。

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可以对各种各样的音乐做出不同的反应。

如果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

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

不同的植物对音乐的欣赏也是很挑剔的,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音乐家威尔第、瓦格纳的音乐,而白菜、豌豆和生菜则喜欢莫扎特的音乐。

有些植物宁愿不听音乐,也不愿意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厌恶,它们会付出死亡的代价。

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乐后就会加速花朵的凋谢,而牵牛花更加“刚烈”,听到摇滚乐的4个星期后就完全死亡。

   ④植物还有强烈的同情心。

美国某一研究中心曾经用植物做了一些有名的情感实验。

实验之一,科学家把活的小虾从一个容器中缓缓倒入滚烫的开水锅中,再把在一旁“目睹”这一悲剧的植物的叶片和测试仪连接起来。

当小虾快掉入开水锅时,植物的“情感曲线”开始波动,好像人类焦急时的表现。

当小虾掉入开水锅的时候,植物的“情感曲线”突然上升,好像被吓了一跳似的,也好像人类悲痛时的表现。

实验之二,在有两株植物的房间进入了6个人,其中一个人掐断了一株植物,然后6个人离开,研究者把测试仪和没有“被害”的植物叶片连接起来。

过了一会儿,6个人分别在不同时间进入房间,其他5个没有掐断植物的人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表现平静。

当掐断植物的“罪犯”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的“情感曲线”出现大的波动,就像人们发怒一样。

   ⑤关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

首先,这些发现提示了所有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另外,这些发现还告诫人类要尊重所有生命,因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情感。

如果过分掠夺植物资源,植物可能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报复人类,所以人类要尽力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

(选自《百科知识》)

(1)第③段为了说明“不同的植物对音乐的欣赏也是很挑剔的”这一特性,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结合第③段划横线句“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乐后就会加速花朵的凋谢,而牵牛花更加‘刚烈’,听到摇滚乐的4个星期后就完全死亡”,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3)选出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本文介绍了植物也具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从植物喜好颜色、声音和具有同情心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B. 某农户在种植茄子的大棚里安装了紫光灯,在稻田里安装了蓝光灯,在西瓜地里安装了红光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C. 第④段列举了美国一研究中心的两个具体实验说明了植物有强烈的同情心,他们会因为“目睹”悲剧而“悲痛”“发怒”。

D. 实验显示,6人进入栽有2株植物的房间,其中1人掐断其中一株植物后离开。

过后,没有“被害”植物的“情感曲线”对不同时间进入房间的6人均出现大的波动。

五、文言文阅读

2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自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和曰:

“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  )

②处遂改励。

(  )

③具以情告。

(  )

④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  )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3)请用一个七字成语形容周处改过自新的可贵。

22.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②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并说说唐雎最终凭什么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六、综合题

2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选文中作者用哪些话赞美牧羊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任选一个)

①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②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4)课文中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句中的“奇迹”指什么?

24.阅读课文《劳山道士》第4、5段,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

①俯首骤入,勿逡巡   ________

②今阅两三月   ________

③头触硬壁,蓦然而踣   ________

(2)下面句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试入之                          

B. 亦可慰求教之心                          

C. 遣之归                          

D. 妻揶揄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固谓不能作苦。

译文:

________

②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译文:

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对王生这种行为你是怎么看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B3.C4.A5.D6.B7.C8.A9.A10.D

二、填空题

11.时间长短 ;形状色泽 ;品种优劣

12.形象生动;精炼;有声有色;层次感

13.待人厚,律己严

14.文章的义理;趁、乘;舍弃;竭尽自己的心力

15.做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16.记叙;议论;抒情;说明

三、语言表达

17.①表明其实并不轻松,父亲心头仍是沉甸甸的。

②表现母亲急切地想安慰儿子,同时又要压抑自己悲痛的情感。

18.17岁的叶富源背着父亲上学

四、现代文阅读

19.

(1)“我”和父亲摸黑赶路去卖红薯;父亲摆渡失足落水

(2)自然环境描写,生动地描写出灶间酷热的情形,表现了父亲的辛劳和父亲的伟大。

(3)文句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我”急于救父亲的心理。

(4)望着晒着晨光的父亲的背,“我”读懂了父亲的艰辛。

生活的重压压弯了父亲的背,“我”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

(5)父亲,您的养育之恩我永不会忘,等我长大了,我会加倍回报给您。

20.

(1)举例子;作比较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植物以人的情感,体现了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D

五、文言文阅读

21.

(1)①希望②于是(就)③把④但是(可是,却)

(2)况且一个人就怕不立志,(如果确立了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

(3)浪子回头金不换。

22.

(1)①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②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2)不悦---怫然怒---色挠。

不畏强权、敢于反抗或者言之有理、言之有节、言之有力。

六、综合题

23.

(1)第一部分写作者与牧羊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写得很详细。

“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

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寥寥两句写得简略之极。

最后一次见面写得较详。

文章材料的详略,按照表现人物的需要合理安排。

(2)“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这“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等等。

这些话表现了作者对植树老人的无比敬佩之情。

(3)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个曾经被废弃的荒凉的村庄现在已经是满目绿色像地毯一样覆盖着的景象了。

②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

(4)“奇迹”指牧羊人长年累月地植树,改变了这里原来很差的生态环境,使干旱荒凉的地方变成了郁郁葱葱、富饶丰美、充满生机的地方。

24.

(1)迟疑不进的样子;经历,经过;跌倒

(2)B

(3)①我本来说过(你)不能干苦活。

;②王生又羞愧又生气,(也只能)骂老道士不善罢了。

(4)王生不听道士告诫,自讨苦吃,不从自身寻找原因,说明他太缺乏自知之明,又不肯反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