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741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

2、知道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3、知道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开来。

科学探究

1、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观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对比实验,知道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3、在教师引导下,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开来,如分离沙和糖、铁屑和木屑等。

科学态度

能够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探究;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性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意识到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与总结的一些溶解于分离的方式方法,服务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单元设计构想

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由第12课《怎样加快溶解》、第13课《谁在水中溶解得多》、第14课《把它们分离》三课组成。

本单元包涵一下教学环节:

怎样是食盐在水中加快溶解?

比一比,看谁能让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能一直溶解吗?

在50毫升水中,实验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

怎样分离木屑和铁屑?

怎样分离沙子和白糖?

建议授课时间:

3课时

 

12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知道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来探究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并在探究过程中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

3、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4、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知道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教师引导下,能够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来探究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并在探究过程中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课,激发兴趣

教师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入等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粗盐、向学生提出何题: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怎样使溶解较慢的食盐溶解得快起来呢?

”教师待学生充分思考后,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过程

(一)大胆猜想,寻找方法。

师: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一下用什么方法能加快食盐的溶解,并说出猜测的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热水快慢常温水

搅拌不搅拌

研碎不研碎

(二)积极动脑,设计方案。

师:

同学们想的办法真不少。

这几种办法真的能加快食盐的溶解吗?

(在板书的两组箭头上加上问号)。

光靠猜测是不行的,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做?

师:

在动手验证之前,请同学们发挥小组的力量,在小组内讨论下:

你们想用实验验证种方法?

如何验证?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

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你们的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

实验过程中,教师可提示学生要用相同的烧杯,相同的水量,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人水中,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对比实验时,每种实验方法都只能改变个条件。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并课件展示探究技能:

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三)领取材料,动手实验。

师:

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很周密,可操作性强。

接下来同学们就该动手实验了,在做实验之前请看一下老师带来的温馨提示。

(大屏幕展示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师:

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领取你们所需要的材料。

组内要分工明确,记录员做好记。

(学生开始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组汇报,得出结论。

师: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要求各组汇报时要说明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同发现的可以进行补充。

学生3种方法汇报完成后,师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这3种方法都能加快食盐的溶解(板书总结:

搅拌加热、将食盐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五)多种研究方法并用,加快冰糖的溶解。

师:

同学们在研究食盐溶解快慢的活动中表现非常出色。

为了放松一下,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个比赛吧!

比一比,看谁能让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做?

(学生讨论、汇报。

师生共同制订比赛规则。

师:

比赛规则我们都明白了,现在开始比赛。

(比赛开始,记录员记录。

教师让最快完成组的介绍成功经验,并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记录单,使其明白可使用各种加快溶解方法,比只用一种方法要溶解得更快。

(六)回顾总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来跟同学们分享下你的收获?

(学生谈收获)

三、拓展活动

师:

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课下继续寻找生活中加快物质溶解的实例,想想这些都采用了哪些加快溶解的方法。

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设计:

12怎样加快溶解

热水常温水

搅拌不搅拌

研碎不研碎

快慢

教学反思:

 

13谁在水中溶解得多

教学目标

1、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知道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是不同的。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溶解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乐于运用多种物质探究它们分别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4、愿意了解溶解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知道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品尝体验,导人新课

师: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3杯水量温度相同的水,请同学们注意看好每杯水的标签。

下面请两名同学上台分别品尝其中的两杯。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师:

这前两杯水有什么区别?

生1:

第一杯是白开水,第二杯有一点点咸。

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生1:

我认为第一杯里没有加盐,第二杯加了盐。

师:

对,因为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所以第二杯会有咸味。

师:

后两杯水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2:

一杯有一点点咸,另一杯更咸一些。

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生2:

我认为第二杯水可能加的比较多

师:

对,那在第一杯中再加入盐,会变得跟第二杯一样咸吗?

再继续加入盐,食盐是否能一直在水中溶解?

(学生小组进行猜测和交流。

师总结:

溶解还有很多奇妙的地方,我们在本课中继续探寻。

二、设计实验,自主探究

(一)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一直在水中溶解吗?

师:

怎么知道食盐是否能一直溶解?

生:

做实验看看就知道了。

师: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

交流下你们各组实验方案吧,哪个组先来?

生1:

我们组讨论的实验方案是先在烧杯内盛入半杯水、将一小勺食盐加入水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如此重复,一直现察,看看到底会怎样。

生2:

我们组讨论的实验方案是,先在烧杯内盛入50毫升水,将一小勺食盐加入水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如此重复,一直观察,看看到底会怎样。

师:

同学们同意他们组的实验方案吗?

谁还有疑问或补充?

生3:

我同意他们组的实验方案,还想补充一点:

实验时要做好分工,还要及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做好记录。

师: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开始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

各组刚才实验都非常认真。

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学生按小组汇报实验和交流结果,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实验结论的不严谨和错误之处,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意见或建议。

师总结: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二)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

师:

同学们。

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请你们猜一猜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更多些?

生1:

我认为,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得样多,因为它们都是白色固体。

生2:

我认为食盐溶解得多,因为食盐一放在水里就溶解了。

生3:

我认为小苏打溶解得多,因为小苏打看上去比食盐更细小。

师:

看来大家也都是存在不同的想法,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到底谁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生:

做实验。

师:

在做实验前,老师还是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实验怎样做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比较准确?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师:

请各组选出代表汇报实验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出一份实验方法。

出示:

1、两杯水应该样多,均为50毫升,温度也要保证一样。

2、每次放入水中同样多的食盐和小苏打。

因为有5克的砝码,我们放入食盐或小苏打的量可以每包5克为标准。

3、每次分别加入两个水杯中的食盐和小苏打要同样多;要同时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4、要等加进去的第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后,才能加人第二份。

直到食盐和小苏打都不能在水中溶解了,再进行记录比较。

师:

做实验前,我想问一下,如何称取每份5克的食盐呢?

生:

用天平称取。

师:

用天平称是个好办法,今天老师给每组同学们都准备了天平,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天平由托盘、称量标尺游码、指针、分度标尺、码码、平衡螺母等组成。

如何称取5克食盐呢?

老师先来演示下:

第一步,用镊子把游码移到最左边,即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第二步,用镊子把5克的砝码放在右边托盘里;

第三步,用药勺向左边托盘放人适量的食盐,观察指针是否指向分度盘中间刻度,如果指针偏左,那就说明左边重,要拿掉一些食盐:

如果指针偏右,那就说明右边重,要再放入一些食盐经过调整,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中间刻度。

这样,我们就称量出了5克的食盐。

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称取5克小苏打。

师:

大家都明白了吗?

好,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称取每份5克的食盐和小苏打各4包。

(学生按小组进行实验,老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及时做好记录。

师:

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按小组汇报结果。

生1:

我们组把5克食盐和5克小苏打分别放人两个盛有50毫升水的烧杯里,并用搅拌棒搅拌,会发现第一份食盐先完全溶解了。

我们接着又放人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一直将第4份食盐放人水中后,发现再怎么搅拌,食盐也不再溶解了。

我们等第一份小苏打完全溶解后,接着加入第二份后发现小苏打就不再溶解了。

师提问:

其他组还有不同发现吗?

(学生回答。

师:

好,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汇报。

师:

对,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三、创新实践,拓展应用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做了什么研究?

得到了哪些结论?

生1:

我知道这节课研究了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生2:

我知道这节课研究了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的问题,结果发现食盐溶解更多。

师:

对,我们研究了常温下50毫升水中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问题。

我们发现,在水温相同的情况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溶解能力。

如果水的温度升高了,能溶解更多小苏打吗?

或者水可以变得更咸吗?

(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师:

课后,请同学们自行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注意将实验结果及时记录在《科学生活动手册》上。

如果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有新的想法,也可以及时跟老师交流。

板书设计:

13谁在水中溶解得多

食盐第四份不再溶解

小苏打第二份不再溶解

教学反思:

 

14把它们分离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分离两种混合的物体,如分离沙子和白糖,铁屑和木屑等。

2、在教师引导下,会根据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并使用多种方法分离混合物。

3、在独立进行分离混合物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到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分离两种混合的物体,如分离沙子和白糖,铁屑和木屑等。

教学难点:

在教师引导下,会根据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并使用多种方法分离混合物。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猜测,趣味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的袋,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里面的东西?

(学生说出用鼻子闻、用手摸、摇摇等方法。

2、教师请同学们拿出1号材料袋(内含木屑与铁屑混合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判断。

(学生汇报交流,用手摸、借用工具等方法进行判断。

3、师评价并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给带来的是木屑和铁屑的混合物,下面我们来一起探究怎样“把它们分离”(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一)分离铁屑和木屑实验。

1、师:

请同学们观察木屑和铁屑,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制作分离木屑和铁屑的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木屑和铁屑的特点,提出分离混合物体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3、教师板书学生方案,引导全班学生思考:

哪个办法更简单,更快捷?

下面请同学们制订方案进行验证。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视并指导。

4、交流汇报。

5、师评价并总结:

磁铁可以吸引铁,因此磁铁把铁屑吸引了起来,使木屑留在了盘子里。

(二)分离沙子和白糖实验。

1、教师出示2号袋子,里面混合了沙子和白糖。

教师提出问题:

如何把沙子和白糖进行分离?

2、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说出自己的看法。

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学生汇报,集体总结,师生共同梳理分离的方法:

(1)将沙子和白糖的混合物,慢慢倒人盛有水的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仔细现察。

(2)先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待白糖完全溶解后再静置一段时间,把糖水缓慢倒人另一个烧杯中,分离出沙子;

(3)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给糖水加热,蒸发其水分,观察实验的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5、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1)不要把水洒到桌子上。

(2)正确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6、各小组排代表领取烧杯,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让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

7、学生汇报,师生总结:

在水中,白糖容易溶解,沙子不容易溶解。

把它们倒人盛有水的绕杯中,白糖会溶解在水中,而沙子没有溶解沉人水底。

待白糖完全溶解,把白糖水倒人另个烧杯,便能分离出沙子;再加热糖水,水分快速蒸发,糖便会从糖水中分离出来了。

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教师提出问题:

老师在家做米饭时,发现大米里混有沙子。

根据今天学到知识,我们可以怎样把里面的沙子分离出来?

2、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说出分离沙子和大米的方法和步骤。

3、教师及时评价指导。

三、拓展活动

1、师:

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教师课件出示用渔网捞鱼、用筛子分离豆子和沙子、用扬场机分离麦粒和麦糠的图片,让学生分别描述它们是分离的方法。

3、教师总结:

科技改变生活,智慧开启未来。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思维探究问题能收获很多科学知识。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在生活中寻找分离混合物体的实例和方法。

板书设计:

14把它们分离

木屑、铁屑:

磁铁

白糖、沙子:

溶解、静置、倒出、蒸发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