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51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解读

2015高中历史课标解读(III)

历史(III)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及其意义

诸子百家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的大变动以及“学在民间”现象的产物。

政治上,周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之间的争霸或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士大夫阶层崛起,这必然会引起思想的交锋,同时,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也不受束缚和制约。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使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物质条件。

具有直接影响力的是“学在民间”和“士”的活跃与受重用,由于学在民间,出现了一批知识相对丰富的文士,由于“士”的活跃,思想的争鸣也就理所当然。

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儒家思想本身也在百家争鸣局面中得以吸收和融合各家之长。

显然,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B.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基本思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对“仁”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立足点就是“爱”,是基于爱的伦理道德。

所以他主张统治者要以德治民,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荀子以“君舟民水”的譬喻来告诫统治者,施政要用“仁义”和“王道”,要以德服人。

很明显,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相同之处都在“仁”“礼”二字上,其政治思想的核心都在于对民力的重视和德治上。

只是孟子提出人的性善论,而荀子则提出了人的性恶论,但无论性善或性恶都是为了强调礼乐和促使人向善。

C.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晚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在对先秦思想文化进行粗暴否定的同时,也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了低潮。

至汉代,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的建立,太学建立,儒学获得了官方地位。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

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并在长安办太学,学习儒家的四书五经,持法家等其他学说的读书人都遭到排斥。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也广泛传播,唐朝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另一方面,儒学也在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隋朝的儒学家即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中叶以后,韩愈等儒学大师便积极援佛入儒、援道入儒,开了宋明理学之端绪。

北宋时,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儒家学者则继续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由此,儒学得以复兴,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阶段。

程朱理学的核心是“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陆王心学”是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是“心即理”、“心外无物”,即便是“知行合一”说,也是强调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陆王心学在明中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果实,也是春秋战国和汉代这一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的完善过程。

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于16世纪传入欧洲之后,正与欧洲复兴“理性主义”的历史诉求相吻合,作为助力推动了欧洲理性时代的到来,此后法国的启蒙运动、德国的古典哲学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促进儒学思想的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表明了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的产生,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经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表现在思想领域就是反思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潮的涌现。

这股文化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提出了“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一家之法”的限制君权的主张。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关注现实的国计民生,反对空谈性命之学。

王夫之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这就批判了陆王心学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这四位思想家的主张都与程朱理学专注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封建伦理道德有很大不同,从而体现了时代要求,发扬了先秦儒学的积极因素,使宋以来恪守天理之说的沉闷的儒学趋于活跃,改变了教条主义的思想局面,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也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何认识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

维护统一,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孟子“定于一”、荀子“隆于一统”、春秋公羊派“大一统”这些都为新型封建国家设计了理想的蓝图。

秦始皇用法家思想(“内用刀具,外用甲兵”),焚书坑儒,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儒家比法家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欺骗性;

汉武帝“外儒内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封建统治阶级创立了新的更适合地主阶级利益的上层建筑,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儒学内容也发生变化: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诸之”、表示了对封建大一统的最大拥护。

“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表现了对君主专制绝对忠诚。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古代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成就,集中在技术层面的四大发明和四大农书,科学层面的《九章算术》与珠算、《石氏星表》《授时历》与浑仪,以及《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要素。

这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和日本,8世纪经阿拉伯传到非洲与欧洲。

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元朝时,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中国印刷术由波斯传到西方。

14世纪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

1450年前后,德意志出现受中国活字印刷影响的金属活字印刷书籍。

纸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打开了欧洲“知识普及”的道路。

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如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火药推动军事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促成了西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印刷术为欧洲走出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中国的四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迈向近代社会的进程,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A.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魏晋以前中国的书法艺术基本属于自发阶段,魏晋以后,进入自觉阶段,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在魏晋时代即已基本成熟,从此,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B.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战国时期的一些帛画已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秦汉时期,绘画门类已很丰富,魏晋时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后世的国画艺术的发展,隋唐以前,人物工笔画占主导地位,隋唐时代,山水画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绘画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

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以下的变迁:

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以民歌为基础的“楚辞”,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楚辞”正好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

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唐诗风格多样,千古传诵,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

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极具歌唱性。

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总体来说,呈现了多元兼容、雅俗共赏和发展趋势的逐渐平民化等特征。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清初的北京已是昆曲、高腔、梆子腔争胜的场所。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在安徽一带很有名气的“三庆”徽戏班,进京演出,它在表演上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悲剧喜剧应有尽有。

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

徽戏与以唱二黄调和西皮调为主的汉戏的合演,逐渐形成了二黄与西皮的合流,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

后来徽剧又吸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逐渐形成以“皮黄”为主要声腔的京剧。

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行当、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戏、汉戏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

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

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A.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编译了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鸦片战争后,魏源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其唯一目的是“制夷”,引导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并且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他们学习西方是在肯定封建制度和纲常伦理的前提下进行的。

中日甲午战争后,在早期维新思想传播的基础上,以康、梁、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反专制、兴民权、变法图强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几乎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开始了革命实践。

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这一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的继续。

可以看出,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是与中国的民族危机紧密相连的,是对西方挑战的回应,其思想资源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影响。

另外,学习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的探索,呈现出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B.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及其发展与下列因素有关:

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因而它的作用就可以联系这些背景因素加以说明。

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由器物到制度层次的推进,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还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维新变法思想将救亡与政治变革结合在一起,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虽然没有取得实践上的成功,但是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对于开阔眼界、振奋民族精神、提高人们的参政热情,仍然有深远的影响。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A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攻击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④十月革命后,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B.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A史实——

①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

梁启超较早介绍马克思,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②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

a、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国十月革命。

b、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

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较系统、完整的介绍,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在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开设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社会主义的将来等课程。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运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领袖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制订革命纲领、开创了革命胜利的道路;与中国建设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

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A.全面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①民族主义是前提,基本内容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客观上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

但是忽略了革命主要的敌人──帝国主义,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满洲贵族时,也忽视了另一股反对势力──汉族地主和官僚。

后来帝国主义对革命阻挠破坏,封建官僚和立宪派对革命派实施进攻,成为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反映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对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起了重要作用。

但民权主义没有把整个封建统治阶级作为斗争的对象,对汉族地主阶级存在一定的幻想。

③以“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他的“社会革命”纲领,也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它要实现的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

但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就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使革命斗争缺乏群众基础,反映出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也表明其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④三民主义包括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从实践上讲,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

但是由于三民主义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的一系列斗争都失败了。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A.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产物,其主要内容涉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领域。

包括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理论、人民民主专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等重要思想。

当然毛泽东在军事、党建、统战、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也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从理论上讲,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实践上讲,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产物,毛泽东思想逐渐发展成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毛泽东思想最突出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领导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此外,毛泽东思想对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和人类进步事业具有借鉴作用。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作为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命题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本质上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和计划都只是经济建设的手段,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A.基本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③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三个代表”是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生产力是基础,人民群众是主体,实现人民利益是根本目标。

B.意义(地位影响):

①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建等各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

②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④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两次飞跃:

第一次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的新民主主义道路;第二次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个转变:

半殖半封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经验: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立国的政治基础;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时俱进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推敲及理由)。

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原子能技术、生物科学、运载火箭等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A.增强了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中国的科技进步,尤其是“两弹一星”的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B.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技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C.袁隆平培育成功的杂交水稻,不但解决了中国人的粮食问题,而且为解决世界性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探讨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A.毛泽东和“双百”方针。

  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他就中国历史研究问题提出了“百家争鸣”的主张;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

这一方针是由毛泽东提出,经中共中央确定的关于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

同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向知识界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对这个方针作了全面的阐述。

“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

中国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

《宪法》规定:

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有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双百”方针充分体现了宪法的这一精神。

“双百”方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为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

B.认识“双百”方针贯彻的过程及其经验教训。

过程:

a.“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人口学、社会学、遗传学等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与争论。

文学艺术界思想活跃,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

b.1957年后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尤其是“文革”的爆发,“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许多文艺界、学术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和学术观点被错误批判,一些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受到长期歧视和压抑。

c.“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双百”方针为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科学文化领域重新迸发出蓬勃生机。

教训:

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要处理好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最基本的);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A.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历程。

①人民教育的奠基与复兴:

新中国成立初期,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创立人民教育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抓教育,继恢复高考以后,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和“科教兴国”的战略;加大我国西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