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677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

《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docx

届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检测试题2

第六讲 近代前期中华民族走向

光明与觉醒的探索

一、选择题

1.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A.翻译了外国书籍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2.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

“近代化”从生产力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

下列哪一项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3.2010年6月4日,甘肃视窗评价我国近代化历程中的现象: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零零碎碎的。

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

”下列符合材料描述思想特点的历史人物是(  )

A.林则徐B.曾国藩

C.洪仁玕D.康有为

4.“伦敦,12月27日讯:

从上海发出的消息称,大清国政府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年轻学子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式教育。

”(引自《帝国的回忆》)这则消息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二次革命时期

5.在我国某城市中有一尊康有为塑像,该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6.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包括附件在内共有40条,核心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也规定了臣民的权利,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其历史地位在于(  )

A.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

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一次实践

C.顺应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潮流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尝试

7.在近代中国,较早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提倡者是(  )

A.魏源B.张之洞

C.王韬D.梁启超

8.2011年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这两场革命的相似之处是(  )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D.革命都从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9.“壮飞(谭嗣同号)不复飞矣,(康)有为安有为哉?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上述说法反映出的历史事实表明(  )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B.改良和革命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革命比改良更能有效改造中国政治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任务

10.“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11.2010年6月5日,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筹备会上有专家谈道: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

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内在因素是(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12.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关于两

个派别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针锋相对、誓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相互交融、共生共长

13.近现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学习对象经历了下列演变(  )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14.1923年胡适曾说:

在过去的25年中有三本进步杂志代表了三个时代,也创造了三个时代。

下图是三本进步杂志的图影,那么对“三个时代”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

A.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法运动

C.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5.近代前期(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逐步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B.政治上日益半殖民地化,经济上日益半封建化

C.列强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过渡

D.封建秩序日益解体,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资本主义化

16.2010年6月2日,慧聪网一篇回顾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文章提到: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代表自强觉醒的历史事件。

”其主要依据是(  )

A.变法有群众基础

B.变法采用的是改良形式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维新派表现出勇于献身的精神

17.“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8.孙中山汲取并发展了美国宪法中的“三权分立”思想,提出在国家机构中设立立法、行政、司法、监察和考试五院,彼此独立又相互制约,称为“五权宪法”。

该主张主要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  )

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D.扶助农工思想

19.6月3日,在易中天评历史栏目中讲道:

“任何民族要生存、要发展、要改革,都离不开传统,都可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为现实服务的东西。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孔子改制考》

C.建立和谐社会理论D.“打倒孔家店”

20.(2010·广东)“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面材料: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请回答:

(1)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准备的?

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

(3)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

何以见得“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4)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22.(2010·江苏)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

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

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产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

23.政治民主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近代中国最早提出“以法治国,以公众选举官吏”的著作是什么?

在政治民主化建设方面有何积极意义?

(2)近代史上,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康有为、孙中山分别提出了哪些政治民主化的主张?

概括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原因。

(3)辛亥革命为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

各举一例说明这一时期民主政治的进步对中国政治、经济的积极影响。

答案1.C2.B3.B4.B5.B6.B7.C8.D9.D10.C11.C12.C13.A14.D

15.D16.C17.D18.B19.D20.B

21.

(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

(2)创立了革命团体,如兴中会,进行革命宣传;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两百多年的清朝统治;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原因:

辛亥革命不彻底;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帝国主义列强干预;革命纲领不彻底。

“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例如:

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以及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等。

(4)1915年,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批判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

22.

(1)政治革命。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2)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23.

(1)《资政新篇》。

意义: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强烈愿望。

(2)主张:

康有为主张变法图强,反对君主专制;要求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倡导民主共和,提出三民主义,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原因:

西方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西学东渐”的影响。

(3)贡献: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影响:

政治上,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短暂的春天”。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