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5704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

1.

一.判断题 注:

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

0.0)

1. 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反攻方针,其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目标在于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

()   标准答案:

2. 从1949年9月到1941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渡江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主力决战。

()   标准答案:

3. 国民党当局虽然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但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非常友好,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并允许开展一切政治活动。

()   标准答案:

4. 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双方签署了《和平建国纲领》,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   标准答案:

5. 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大进军,迅速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

()   标准答案:

二.单选题 注:

每题2分。

 (得分:

0.0)

6.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标准答案:

A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7.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标准答案:

D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

  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8. 中共参加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都是为了()()   标准答案:

A

  A.实现和平,减轻人民苦难

  B.停止内战,和平建国

  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D.争取战略主动地位

9.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收复延安是在()()   标准答案:

B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期间

  B.进行战略反攻期间

  C.三大战役期间

  D.渡江战役期间

10.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句话的意思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标准答案:

C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标准答案:

C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准备不足

  D.美国主张和平解决

12. 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   标准答案:

D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13.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统治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推翻。

其根本原因是()()   标准答案:

A

  A.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B.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C.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D.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14. 淮海战役的中心和渡江战役东面起点分别是()()   标准答案:

A

  A.徐州和江阴

  B.徐州和湖口

  C.碾庄和江阴

  D.双堆集和江阴

15.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   标准答案:

A

  A.国民党主力部队被消灭

  B.国民党统治垮台

  C.渡江战役刚刚开始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三.多选题 注:

每题3分。

 (得分:

0.0)

16.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标准答案:

AD

  A.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B.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D.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17. 在解放战争时期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土地法令有()()   标准答案:

CD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 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人有()()   标准答案:

ABC

  A.李济深 

  B.张澜 

  C.沈钧儒 

  D.李大钊 

19.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   标准答案:

ACD

  A.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

  B.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C.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D.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2.

一.判断题 注:

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

0.0)

1. 从1949年9月到1941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渡江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主力决战。

()   标准答案:

2. 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双方签署了《和平建国纲领》,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   标准答案:

3. 国民党当局虽然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但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非常友好,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并允许开展一切政治活动。

()   标准答案:

4. 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大进军,迅速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

()   标准答案:

5. 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反攻方针,其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目标在于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

()   标准答案:

二.单选题 注:

每题2分。

 (得分:

0.0)

6.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句话的意思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标准答案:

C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标准答案:

A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8.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标准答案:

C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准备不足

  D.美国主张和平解决

9. 1946年召开的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不包括()()   标准答案:

C

  A.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

  B.改组国民政府

  C.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D.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10.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统治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推翻。

其根本原因是()()   标准答案:

A

  A.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B.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C.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D.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11.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   标准答案:

A

  A.国民党主力部队被消灭

  B.国民党统治垮台

  C.渡江战役刚刚开始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12.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收复延安是在()()   标准答案:

B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期间

  B.进行战略反攻期间

  C.三大战役期间

  D.渡江战役期间

13. 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   标准答案:

D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14. 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标准答案:

B

  A.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B.淮海、平津、辽沈战役

  C.平津、淮海、辽沈战役

  D.辽沈、平津、淮海战役

15. 中共参加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都是为了()()   标准答案:

A

  A.实现和平,减轻人民苦难

  B.停止内战,和平建国

  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D.争取战略主动地位

三.多选题 注:

每题3分。

 (得分:

0.0)

16. 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人有()()   标准答案:

ABC

  A.李济深 

  B.张澜 

  C.沈钧儒 

  D.李大钊 

17. 在解放战争时期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土地法令有()()   标准答案:

CD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   标准答案:

ACD

  A.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

  B.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C.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D.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19.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标准答案:

AD

  A.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B.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D.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3.

一.判断题 注:

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

0.0)

1. 从1949年9月到1941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渡江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主力决战。

()   标准答案:

2. 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反攻方针,其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目标在于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

()   标准答案:

3. 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双方签署了《和平建国纲领》,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   标准答案:

4. 国民党当局虽然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但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非常友好,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并允许开展一切政治活动。

()   标准答案:

5. 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大进军,迅速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

()   标准答案:

二.单选题 注:

每题2分。

 (得分:

0.0)

6.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标准答案:

C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准备不足

  D.美国主张和平解决

7.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标准答案:

A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8. 1946年召开的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不包括()()   标准答案:

C

  A.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

  B.改组国民政府

  C.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D.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9.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收复延安是在()()   标准答案:

B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期间

  B.进行战略反攻期间

  C.三大战役期间

  D.渡江战役期间

10. 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   标准答案:

D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11. 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战略反攻的战略意图是()()   标准答案:

D

  A.与敌军主力进行决战

  B.全面扩大解放区

  C.解放中原,进取华中

  D.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12.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   标准答案:

A

  A.国民党主力部队被消灭

  B.国民党统治垮台

  C.渡江战役刚刚开始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13. 中共参加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都是为了()()   标准答案:

A

  A.实现和平,减轻人民苦难

  B.停止内战,和平建国

  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D.争取战略主动地位

14.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统治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推翻。

其根本原因是()()   标准答案:

A

  A.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B.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C.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D.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15. 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标准答案:

B

  A.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B.淮海、平津、辽沈战役

  C.平津、淮海、辽沈战役

  D.辽沈、平津、淮海战役

三.多选题 注:

每题3分。

 (得分:

0.0)

16. 在解放战争时期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土地法令有()()   标准答案:

CD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7. 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人有()()   标准答案:

ABC

  A.李济深 

  B.张澜 

  C.沈钧儒 

  D.李大钊 

18.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   标准答案:

ACD

  A.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

  B.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C.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D.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19.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标准答案:

AD

  A.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B.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D.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4.

一.判断题 注:

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

0.0)

1. 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反攻方针,其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目标在于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

()   标准答案:

2. 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双方签署了《和平建国纲领》,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   标准答案:

3. 从1949年9月到1941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渡江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主力决战。

()   标准答案:

4. 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大进军,迅速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

()   标准答案:

5. 国民党当局虽然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但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非常友好,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并允许开展一切政治活动。

()   标准答案:

二.单选题 注:

每题2分。

 (得分:

0.0)

6. 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标准答案:

B

  A.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B.淮海、平津、辽沈战役

  C.平津、淮海、辽沈战役

  D.辽沈、平津、淮海战役

7.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句话的意思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标准答案:

C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标准答案:

A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9.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收复延安是在()()   标准答案:

B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期间

  B.进行战略反攻期间

  C.三大战役期间

  D.渡江战役期间

10. 淮海战役的中心和渡江战役东面起点分别是()()   标准答案:

A

  A.徐州和江阴

  B.徐州和湖口

  C.碾庄和江阴

  D.双堆集和江阴

11.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标准答案:

D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

  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12.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统治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推翻。

其根本原因是()()   标准答案:

A

  A.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B.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C.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D.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13. 1946年召开的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不包括()()   标准答案:

C

  A.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

  B.改组国民政府

  C.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D.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14. 中共参加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都是为了()()   标准答案:

A

  A.实现和平,减轻人民苦难

  B.停止内战,和平建国

  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D.争取战略主动地位

15.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标准答案:

C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准备不足

  D.美国主张和平解决

三.多选题 注:

每题3分。

 (得分:

0.0)

16. 在解放战争时期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土地法令有()()   标准答案:

CD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7.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   标准答案:

ACD

  A.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

  B.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C.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D.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18. 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人有()()   标准答案:

ABC

  A.李济深 

  B.张澜 

  C.沈钧儒 

  D.李大钊 

19.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标准答案:

AD

  A.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B.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D.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5.

一.判断题 注:

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

0.0)

1. 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大进军,迅速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

()   标准答案:

2. 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反攻方针,其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目标在于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

()   标准答案:

3. 国民党当局虽然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但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非常友好,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并允许开展一切政治活动。

()   标准答案:

4. 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双方签署了《和平建国纲领》,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   标准答案:

5. 从1949年9月到1941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渡江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主力决战。

()   标准答案:

二.单选题 注:

每题2分。

 (得分:

0.0)

6.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   标准答案:

A

  A.国民党主力部队被消灭

  B.国民党统治垮台

  C.渡江战役刚刚开始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7.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统治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推翻。

其根本原因是()()   标准答案:

A

  A.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B.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C.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D.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8.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收复延安是在()()   标准答案:

B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期间

  B.进行战略反攻期间

  C.三大战役期间

  D.渡江战役期间

9.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标准答案:

A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10.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句话的意思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标准答案:

C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 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标准答案:

B

  A.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B.淮海、平津、辽沈战役

  C.平津、淮海、辽沈战役

  D.辽沈、平津、淮海战役

12. 中共参加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都是为了()()   标准答案:

A

  A.实现和平,减轻人民苦难

  B.停止内战,和平建国

  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D.争取战略主动地位

13. 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战略反攻的战略意图是()()   标准答案:

D

  A.与敌军主力进行决战

  B.全面扩大解放区

  C.解放中原,进取华中

  D.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14. 淮海战役的中心和渡江战役东面起点分别是()()   标准答案:

A

  A.徐州和江阴

  B.徐州和湖口

  C.碾庄和江阴

  D.双堆集和江阴

15. 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   标准答案:

D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三.多选题 注:

每题3分。

 (得分:

0.0)

16. 在解放战争时期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土地法令有()()   标准答案:

CD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7.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   标准答案:

ACD

  A.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

  B.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C.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D.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18. 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人有()()   标准答案:

ABC

  A.李济深 

  B.张澜 

  C.沈钧儒 

  D.李大钊 

19.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标准答案:

AD

  A.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B.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D.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6.

一.判断题 注:

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