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455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不同

新旧制度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区别。

工会制度及股会制度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人账。

新制度则要求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人账价值。

新制度所称最低租赁付款额,是指在租赁期内,企业(承租人)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种款项(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加上由企业(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但是,如果企业(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价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企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则购买价格也应包括在内。

其中,资产余值是指租赁开始日估计的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企业(承租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如果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应采用出租人的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

否则,应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

如果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和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均无法知悉,应当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如果融资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低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人账价值。

由于新制度对融资租赁资产的人账价值的规定的变更,新制度增加了一个新的会计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核算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融资费用。

在租赁开始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和长期应付款入账的企业,不设置本科目。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初始应确认金额为最低租赁付款额减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的差额。

[例l]某企业融资租入一台设备,租期为8年,租赁合同规定的租金共计380000元,每年年底分别支付47500元,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6%,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350000元。

设备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47500×

6.21=294975(元)

(注:

6.21为年利率为6%、8年期的一元年金现值系数)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原账面价值,应按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作为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有关的会计处理为:

(l)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

借:

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294975

未确认融资费用85025

贷: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款(47500×

8)380000

(2)每年支付租金时: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款47500

银行存款47500

(3)对未确认的融资费用,应在租赁期内,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设按直线法进行年度分摊):

财务费用——基建工程支出(85025÷

8)10628

未确认融资费用10628

(4)按期计提折旧(设用直线法计提年折旧,不考虑净残值):

制造费用(294975÷

8)36872

累计折旧36872

(5)租赁期满,资产产权转入企业:

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294975

(二)接受抵债取得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不同

工会制度及股会制度对接受抵债取得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没有相关规定,而是执行1998年6月12日发布、自1999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企业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相关规定,按取得的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入账。

新制度则针对会计实务中已出现较多的这类以债权换资产的做法作出了相应的制度规定,以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并与2001年l月18日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规定一致。

根据新制度的规定,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固定资产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1.企业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企业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例2]企业的一笔金额为300000元的应收账款,因对方单位无力如期偿还,经双方协商,同意对方以一栋建筑物抵债。

企业须对该建筑物进行改造后方可使用。

企业已经为该项应收账款计提了1500元的坏账准备。

在办理建筑物产权过户手续等过程中共发生相关税费2300元。

另外,企业向对方单位支付50000元作为补价。

企业在对该建筑物进行改造过程中,共使用专用物资、现金等共计188600元。

因此,该建筑物的取得成本为:

(300000-1500)+2300+50000=350800(元)

其会计分录为:

在建工程——技术改造工程350800

坏账准备1500

应收账款300000

银行存款50000

应交税金等科目2300

发生改造支出时:

在建工程——技术改造工程188600

银行存款等科目188600

改造后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350800+188600=539400(元)

改造完工、交付使用的会计分录为:

固定资产539400

在建工程——技术改造工程539400

(三)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不同

与以应收债权换入固定资产相类似,对于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也是新制度对旧制度的全新补充,是将经过实践证明比较成熟的具体会计准则内容纳入会计制度规范之中,体现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协调与整合。

根据新制度的规定,企业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l.企业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其中,应确认的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这样,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确认的收益-补价十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企业向对方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入账价值。

[例3]企业以产成品一批换入一辆汽车。

换出产成品市场价值为280000元,账面实际成本为190000元。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30000元。

支付汽车过户等各项税费共计8200元。

本例中,应确认的收益为:

30000-(30000×

190000÷

280000)=9643(元)

应交的增值税为:

280000×

17%=47600(元)

换入汽车的入账价值:

190000+9643+47600+8200-30000=225443(元)

因此,其会计处理为:

固定资产225443

银行存款30000

库存商品19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7600

银行存款等科目8200

营业外收入9643

(四)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不同

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结合我国的情况,新制度对工会制度及股会制度中关于“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这一标准作了修改和补充,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股会制度规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所提供的有关凭据记账,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新制度规定得较为详细和具体,其指出,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取得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l.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发票、合同、账单等)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

(l)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该按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应该按照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3.如受赠的为旧的固定资产,按照上述方法确认的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外商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时,使用到一个新增会计科目“待转资产价值”,该科目属负债性质,核算外商投资企业待转的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的价值。

外商投资企业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捐赠在弥补企业亏损后的数额较大,经批准可在5年的期限内平均计入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交纳所得税,企业应在年度终了时,按转入应纳所得税额的价值,借记本科目;

按本期应缴纳的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按转入应纳税所得额的价值扣除本期应交所得税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他资本公积”科目。

[例4]某外商投资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捐赠的一台新设备,对方单位没有提供有关凭据,该设备也不存在活跃市场,预计该设备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200000元,支付关税等其他税费35000元。

期末“待转资产价值”贷方余额为500000元。

该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4%。

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时,应作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235000

待转资产价值 200000

银行存款35000

期末时,应进行以下处理:

待转资产价值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2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80000

(五)无偿调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相同

工会制度及股会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这一取得方式没有作出规定,新制度规定企业经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实际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入账价值。

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应作为企业资本公积的增加,应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单设此明细科目予以核算。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减值会计处理比较

一、固定资产的折旧比较

1.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相同点

新旧制度对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的对象范围和时间范围的规定基本是相同的。

只是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的年限,新制度补充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

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

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界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不同点

新制度与工会制度及股会制度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规定及报表披露上存在差异。

工会制度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一般比较限制加速折旧法。

股会制度则没有限制使用何种折旧方法,但要求,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更改。

相比较而言,新制度则对折旧的管理及披露都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根据新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

同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以供投资者等有关各方查阅。

企业已经确定并对外报送,或者备置于企业所在地的有关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依然应当按照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当根据调整后的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比较

(一)新制度的突破

旧制度未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它是新制度增加的内容。

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价值评价,据以提取减值准备是新制度对工会制度及股会制度的一个重大突破。

新制度要求企业对所有资产进行减值测定,提取减值损失准备,将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是第一次。

股会制度要求上市公司根据企业和资产的具体情况,自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俗称“四项准备”;

新制度除了继承“四项准备”的规定外,进一步要求企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要求对所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使资产充分符合“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这一特征,从原则上讲,这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一致了。

根据新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列入“营业外支出一一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中。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按单项资产计提。

另外,新制度还对应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的几种情况作出了规定。

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2.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

3.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

4.己遭毁损,以至于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5.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二)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启示及对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

1.对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启示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特别是规定了几种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将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体现在日常会计核算中,而不是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时才体现出来,防止企业平时高估固定资产,虚盈实亏或潜亏挂账,这样就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减少因日常维护和保养不当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影响。

2.对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

确认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是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

对固定资产而言,在市价下跌、技术陈旧或闲置不用等原因造成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情况下,若想使会计信息更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就应该选用其他计量方法,接受来自非交易活动的数据,确认固定资产减值。

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较大程度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影响。

从资产负债表角度,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进一步减少固定资产净值,从而减少企业的资产总额;

从利润表的角度,确认或恢复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会影响营业外支出的数额,从而影响所得税费用及企业的净利润。

从财务指标来看,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改变一系列的财务指标结果,如资产负债率、资产净利率、市盈率等。

(三)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实例

[例6]某企业去年末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6489000元,累计折旧为3214800元,该项固定资产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为6000元。

该项固定资产的当时市场价值为3180000元。

今年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为3120000元,累计折旧为3346700元。

相关的会计处理为:

l.去年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6489000-3214000-6000=3268200(元)

去年年末,应补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

3268200-3180000=88200(元)会计处理为:

营业外支出一一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82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8200

2.今年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6489000-3346700-6000-88200=3048100(元)

因此,由于市价高于账面价值,应冲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应冲减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

3120000-3048100=71900(元)

会计处理为: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1900

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1900

因今年年末前已累计计提减值准备为88200+6000=94200元,故今年年末可以冲减71900元的减值准备)

第三节工程物资与在建工程会计处理比较

一、工程物资会计处理比较

(一)相同点

工程物资是指企业为建造或修理本企业固定资产工程项目的各种物资。

关于工程物资的领用、中期盘盈、盘亏、报废、毁损以及工程完工后剩余工程物资的转出的会计处理方法,新制度与股会制度的规定基本相同。

(二)不同点

新旧制度在其会计科目设置及核算内容的规定上有一定的区别。

工会制度规定,企业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应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单设“工程物资”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因此,工程物资直接以在建工程的成本形式体现,并最终转入固定资产成本。

股会制度则规定设立“工程物资”一级科目,核算企业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的实际成本及相应的增值税额,并规定了工程完工后剩余工程物资转出的会计处理程序及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的会计处理程序。

新制度则在股会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肯定了将“工程物资”设为一级科目的做法,并详细规定了其核算内容的具体范围,并规定“工程物资”科目应单设以下明细科目:

(1)专用材料;

(2)专用设备;

(3)预付大型设备款;

(4)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

可以看到,新制度进一步明确和拓宽了“工程物资”的核算范围,如为购买大型设备而支付的预付款。

二、在建工程的会计处理比较

新旧制度关于自营工程与出包工程的核算方法基本相同,都是规定在建工程应按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其工程成本。

1.科目设置不同

工会制度在“在建工程”科目下按工程物资与其他在建工程项目名称直接设置明细科目;

股会制度则规定应按工程项目设置明细账;

新制度则明确规定“在建工程”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1)建筑工程;

(2)安装工程;

(3)在安装设备;

(4)技术改造工程;

(5)大修理工程;

(6)其他支出。

可以看出,新制度进一步明确规定在建工程的类别,使得在建工程的核算进一步规范。

2.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处理规定不同

虽然从原则上,新旧制度都规定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一般应予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

但新制度对该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的处理基本上参照了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2001年1月18日发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适用于所有企业),使制度与准则得到了更好地结合。

新制度对专门借款的定义、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资本化余额的计算方法及其披露都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对于规范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而保证了资产信息的真实以及企业当期财务状况的正确反映。

关于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将在有关长期负债章节中予以专门阐述。

3.在建工程完工后的折旧问题处理不同

在建工程若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则表明已实质性完工,符合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标准。

这里所说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是新制度在措辞上对旧制度的完善,是指固定资产已达到购买方或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状态。

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认为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1)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全部完成;

(2)已经过试生产或试运行,并且其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行或者能够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时,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时;

(3)该项建造的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4)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设计或合同要求,或与设计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地方与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相符,也不足以影响其正常使用。

对于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还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在建工程是否应计提折旧的问题,旧的会计制度对此都没有规定,新制度则规定不以是否办理竣工结算为开始计提折旧的时间界限,而规定应按固定资产的管理办法开始计提折旧。

新制度规定,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新制度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

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以后再作调整。

新制度的这一完善更加强调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再拘泥于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为确认标准,避免人为调控固定资产入账日期,进而操纵折旧费用,并影响应交所得税及企业当期经营成果。

4.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处理不同

对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是新制度增加的内容。

新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在建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有证据表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的,应当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l)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未来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

(2)所建项目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并且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其他足以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企业发生在建工程减值时,其会计处理类似固定资产减值的处理,发生减值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日,贷记“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

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在建工程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并作相反的处理。

新制度增加对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并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