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908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汇总文档格式.docx

108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1、舒城县烈士陵园一期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2、本工程基础系根据舒城县勘察设计室提供的《舒城县民政局纪念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设计。

基础采用筏板基础。

基础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垫层C15,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本工程与土壤接触墙体采用混凝煤矸石实心砖最低强度为MU5,室内地坪至屋面采用煤矸石空心砖,最低强度为MU5,内墙最低强度为MU3.5。

±

0.000m以下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

0.000m以上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

3、本工程楼建筑高度为16m,外墙采用干挂大理石饰面,屋面为青灰色水泥筒瓦屋面。

4、、本工程自报工期和质量等级

工期:

日历天数51天。

质量等级:

达合格标准。

(二)本工程采用的相关标准、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2)

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

一、基础工程

1、开挖土方

土方开挖量大部分采用机械开挖,少部分采用人工开挖。

土方用素土回填,以机械回填为主,局部人工回填,土夯实均用机械夯实。

(一)基坑开挖程序

测量放线→降水→切线分层开挖→基坑支护→修坡→留足预留土层。

(二)挖土要点

(1)相邻基坑开挖时,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

(2)挖土自上而下分段进行,每层0.5m左右,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和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每2m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度和标高,要求坑度凹凸不超过1.5m。

(3)基坑开挖时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

人工挖土部分,如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则预留20-30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在挖至设计标高。

机械开挖部分,为避免破坏基底土,采取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20cm

一层人工清理。

(4)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采取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同时经常检查边坡情况,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5)弃土及时运出,在基坑槽边缘上侧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与基坑边缘保持1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稳定。

(6)挖土至坑底设计标高后及时由建设单位、质检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组织基槽验收,做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察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达到设计要求后,及时进行垫层施工,每一块坑底的无垫层暴露时间严格控制在24h以内。

(三)挖土注意事项

(1)为防止超挖,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标高监测控制。

(2)挖土时注意检查基坑底是否有古墓、洞穴、暗沟等,如发现迹象及时汇报,并进行探查处理。

(2)、回填土

为保证地基不受侵扰,在基础工程施工完成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回填,但在回填前应做好输电(强、弱)电缆、上下水管等预埋工程。

基坑回填时,基础工程应经过验收,且达到合格质量等级标准。

回填土的来源应落实,回填土质应采用无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土壤,并应符合最佳含水量要求,粘性土以手捏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回填土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

每层虚铺厚度,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30cm。

(1)回填土应考虑天气对回填土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暂停回填土或采取防水覆盖措施。

(2)要控制好回填土土料的质量,严禁使用淤泥和含水量过大甚至达到饱和及被雨水淋湿的土料进入基坑。

(3)不允许用含有冰块和冻结的土块充作回填土。

基础施工:

筏板基础施工顺序为:

土方机械大开挖→施工放线→人工开挖→砼筏板基础垫层→砼筏板基础→基础柱、梁浇筑→回填土。

基础钢筋在施工现场内加工绑扎。

绑扎前要按图纸要求间距画线分档,钢筋网片绑扎时,周边两道钢筋应满扎丝扣,中间部分可间隔绑扎。

基础钢筋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垫块,厚度3.5cm,每米不少于一块。

基础模板采用组合定型木模,支撑采用杉木支撑,模板拼装时接缝应严密,变形翘曲者不得使用。

所用砼的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②本工程砼采用泵送商品砼,砼的材料及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水灰比、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现场要取样测定坍落度并留置砼试块。

砼浇筑前,应对钢筋、预埋铁件及预留的洞口模板及支撑系统进行详细检查,并做好验收记录。

符合要求方可施工,同时模板要撒水湿润,消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模板上的孔洞,缝隙应予堵严,方可浇筑。

柱基、基础梁在施工期间,浇筑时,先浇筑柱基础的下部,然后浇筑上口,以防止砼土在振捣时坍塌。

基础应一次性浇筑完成,如确需留设施工缝应根据有关规范设置。

砼在浇筑后,基础抗压强度达2Mpa后,才准在其上堆料进行下一步砖基础施工。

基础砼采用自然养护

法,一般浇筑6至12小时后,即应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二、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一)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影响工期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不仅对下道工序的质量基本起决定性作用,也是安全重要保障。

所以施工前必须对模板系统进行设计。

根据本工程特点,均采用优质木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满堂脚手架,采用60*80方木支撑。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图)

1、施工准备

1)施工前认真地看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规范,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2)根据图纸和施工方案,准备好需要的模板、钢管、扣件及各种配件,模板在支设前必须先把表面的砂浆等附着物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在指定的进点整齐堆放。

3)准备好各种施工机械及工具,如:

电锯、电刨、扳手、锤子、手锯、线锤、施工线、墨斗、撬棍、靠尺、水平尺等,机械在使用前必须确定基运转正常并有漏电保护措施,各种计量器具必须经公司鉴定认可后方可使用。

4)做好测是放线工作

①定位放线

首先清理好现场,根据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定也轴线或控制线,然后根据轴线或控制线把柱边线及控制线、梁中线弹出。

②标高抄测

把建设单位提供的标高根据实际情况,抄测到梁板下的脚手架上,用以支模时控制梁、板模板的标高。

还应把标高抄测到板上柱子的钢筋上,用来检查梁、板模板的标高及控制混凝土的标高。

5)模板支设前的有关要求

①模板安装前要检查钢筋、预埋件、预留洞是否已做了隐蔽验收,柱根是否清扫干净,钢筋上的浮浆是否已刷干净,钢筋上浮浆是否已刷干净。

②脚手杆、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结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

③柱模底部是否平整,不平时应用砂浆找平。

④柱模支完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支梁模板,梁底模应吊线查查是否在梁轴线上。

2、施工工艺

(1)、梁模板

1)安装顺序:

a根据柱弹出的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安装柱头模板。

b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按全跨长度的1900—3900起拱复核检查梁模尺寸。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

c支顶之间应设水平拉杆和剪力撑,其竖向间距不大于1.0m,梁侧立杆间距不大于1200㎜,`梁底小横杆间距不大于500㎜。

d框架梁的高度大于700㎜时,必须加设对拉螺栓,距梁底为300m,对拉螺栓的间距统一为600㎜。

2) 

梁模板配制

梁底板、梁侧模均采用九夹板(18厚)配制,梁模板排挡采用松木档(80×

60),间距不得大于45厘米,梁模板应严格按梁断面尺寸进行配制,误差不得超过±

2毫米。

梁模板配制好后,同样表面用环氧树脂满批二遍,涂刷一道清漆。

梁模板的安装注意事项:

(1)梁的排模顺序:

梁长度方向,从梁两端向中间排;

梁高度方向上从梁底和板底向梁中排。

尽可能保证梁柱节点及梁板节点处为整体模板,把因不符模数而配置的木料放在梁中部。

(2)在梁底模板下设支撑柱,间距不大2m,支柱底部必须平稳,顶部必须顶梁底模板,不得把方木柱顶部支撑左模板楞上。

(3)对距地面高度大于5m的梁模板支柱应拉剪力撑,绑钢筋浇砼应避免碰冲模板以防模板侧面产生变形或不稳。

先在梁底部搭设钢管支撑承重架,搭设承重架应注意五点:

a、 

钢管立杆下必须加垫板,并支承于坚实的基面上;

b、 

先搭设梁部立杆,后搭设平板立杆;

c、 

立杆设立间距不得大于80厘米,水平横杆第一根离地1.8米,上部间距不得大于2米/道;

d、 

承重架下部须设扫地杆和剪刀撑,剪刀撑成45ο~60ο角设置,每轴设一道。

e、 

紧固件均需备齐,所有紧固件必须扣紧,不得有松动,梁承重架横杆下须加备轧。

整个承重架完成后才可摆设搁栅(100×

100木档)和底模,复核轴线、标高尺寸无误后,先立一侧梁模,待梁钢筋绑扎完成校对无误后立另一侧模板,校正尺寸(截面、轴线、标高及预埋件位置、尺寸等)无误后,再行固定。

梁模固定后,方可铺设平板搁栅及底模板。

框架梁上口固定要牢固,梁底及上口要拉通长线。

当梁跨度≥4米时,应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起拱。

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所有梁、平板模板在支模前必须及时进行清理,刷脱模机油。

拼装时,接缝处缝隙用玻璃油灰批嵌填实,减少漏浆。

梁模板支模完成后方可进行技术复核,误差控制在以下范围内:

轴线位移2毫米,标高+2、-3毫米,截面尺寸+2、-3毫米,相临两块板表面高低差2毫米,表面平整度2毫米,预留洞:

中心线位移5毫米,截面内部尺寸+5、-0毫米。

(4)、圈梁模板安装:

1)圈梁模板支设木模一般采用担支模法,系在圈梁底面下一皮砖中,沿墙身每隔0.9~1.2留—60㎜×

120㎜顶砖洞口,穿100×

50㎜木底楞作扁担,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0㎜,每面墙不宜少于五个洞,在其上紧靠砖墙两侧支侧模,用夹木和斜撑支牢,侧板上口设撑木固定。

上口应弹线找平。

2)安装时注意事项:

圈梁模板常易产生外胀和墙面流坠等质量通病,防止方法是;

圈梁模板应支撑牢固,模板上口用拉杆钉牢固,侧模与砖墙之间缝隙用木条或砂浆贴牢。

(5)、楼板的安装:

1)底层地面应夯实并铺垫脚板,采用多层支撑支模,支顶应垂直,上下层支顶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而且要确保多层支架间在竖向水平的稳定。

2)模板顺楼板长度方向排列,从四边向中间铺设,不符模数部分用木料补齐。

3)先在次梁模板的外侧弹水平线,其标高为楼板板底标高和木阁栅高度,再按墨线钉托木并左侧板木档上钉竖向小木方顶柱托木,然后放置搁栅再在底部用立柱支牢,从一侧面向另一侧密铺楼板模板,在两端及接头处用钉钉牢,其他部位少钉以便拆模。

4)楼盖模板支好后,应对模板的尺寸、标高、板面平整度、模板和主柱的牢固情况等进行一次大检查,如出现较大尺寸偏差或松动,应及时纠正和加固,并将板面清理干净。

5)检查完后,支柱之间应设置纵、横水平拉杆和斜拉杆以保持稳定。

水平拉杆一般离地面500㎜处一道,以上每1.6~2.0m设一道,支柱底部应铺50㎜厚垫板。

楼板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a上下层支柱应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b在支柱高度方向每隔1.5米设一道双向水平杆。

c在板的跨中加一道斜撑,增加脚手架绳度和整体刚度。

并清理干净模板。

(6)、楼梯模板

楼板底板采用九合板踏步侧板及档板采用25㎜厚木板。

在楼梯砼浇捣完毕后,踏步面采用木板封闭,以确保踏步尺寸准确,棱角完整。

施工时,应先安装平台梁和支台板模板,再安装楼板模板。

4、模板的拆除

1一般要求:

1)拆模时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即可拆除。

②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表规定,方可拆除。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项次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的百分率计(%)

1

≤2

50

>2,≤8

75

2

梁、拱、壳

≤8

>8

100

3

悬臂结构

-

③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模。

经妥当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④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

当承受施工荷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⑤拆除芯模或预留孔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不发生塌隐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⑥拆模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

⑦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

如果模板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顺序进行,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的顺序进行拆除。

⑧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时清量,以免钉子扎脚、阻碍通行发生事故。

⑨拆模时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

⑾拆除的模板向下运转传递,一定要上下呼应,不能采取猛撬,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

用起重机吊运拆除的模板时,模板应堆码整齐并捆牢,才可吊装,否则在空中“天女散花”是很危险的。

2各类模板拆除的安全技术

A基础拆模

先拆除杯口芯模再拆上阶模板。

杯芯模板在基础初凝后拆除,整体式杯芯模可借助倒链拨出,先抽出活动抽板再拆除4个角模。

阶形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斜撑和平撑,然后用撬杠,钉锤工具拆下4块侧板。

拆除的模板应及时运到离基坑较远的地主进行清理。

(2)总体拆除的顺序:

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模拉杆,再卸掉柱筋,把连接第片柱U形卡拆掉然后用撬杠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砼脱离。

梁、圈梁模板的拆除:

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当上层梁正枯浇筑砼时,下层梁的底模杆和支柱不得拆除。

楼板的拆除:

应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拆模注意事项:

楼板木模板的拆除,应设置供拆模人员站立的平台或架子,还必须将洞口和临边时行封闭后,才能开始工作,

用木锤或带胶皮垫的铁锤轻击木反,把第一块板拆下,然后将木模逐块拆除。

拆下的木板不准随意向下抛掷,要向下传递至地面。

已活动的模板,必须一次连续拆除完方可中途停歇,以免下落伤人。

模板立柱有多道水平拉杆,应先拆除上面的,按由上而下的顺序拆除,拆除最后一道连杆应与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本工程由于是框架结构,应根据施工速度、混凝土强度增长的情况、结构设计荷载与支模施工荷载的差距通过计算确定。

安全技术措施

1)腐烂、芥疤过多的木板不能用作脚手架,脚手架两端的支撑必须稳定、牢固,防止“探头板”。

2)安装、拆除临边柱、梁模板时,必须先查看安全防护是否稳定、牢固,并应避免在同一垂直面上上下两人同时施工,还要经常注意下方人员动向,防止坠物伤人。

3)内模板安装高度超过2.5m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正在施工的楼板其下一层楼板的支撑不准拆除。

5)外脚手架应挂好安全网。

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因支、拆模板需要必须临时拆除的,完工后必须恢复。

6)水平拉、撑杆不能固定在不稳固的物体上。

7)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采用36V的低压电源或取其它有效的安全措施。

(二)、钢筋工程

该工程现场安排在两个钢筋加工场地进行施工,钢筋的进料、堆放、加工、绑扎等一系列工序都应加强管理,即不停工待,也不能满堆现场,为此该工程在施工中,项目部将安排现场管理人员、材料员、钢筋班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明确各项职责,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1)原材料要求

钢筋进场前要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批号与钢筋标牌号一致,进场后要进行复试,有厂家、同规格、同交货状态每60吨为一验收批,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钢筋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2)钢筋除锈和调直

钢筋除锈:

钢筋使用前表面应洁净,油渍、油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钢筋调直:

钢筋应平直,无曲折,调直钢筋要求符合;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钢筋切成3m左右无卷曲,并可在工作台上滚动。

钢筋冷拉工艺流程为:

钢筋上盘—开盘—切断—上夹—开始冷拉—观察控制通—停止冷拉—卸夹—堆放—时效—使用。

(3)钢筋的下料配料:

1)钢筋因弯曲会使其弯度发生变化,这一点在配料中值得注意,因此不能直接与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砼保护层,钢筋的弯曲、弯钩等规定,根据图中尺寸正确计算其下料长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

45o弯曲为0.5d90o弯曲为2d135o弯曲为2.5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一是:

A.半圆弯钩为6.25D直弯钩为3.5D斜弯钩为4.9d对弯钩墙加长度尚要根据具体条件并满足设计要求。

B.在配料计算时,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明确原则上按构造03G101图集规定。

C.钢筋配料应厉行节约利用的原则,计算应填写配料单,下料制作配料单进行。

D.配料时,尚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4)钢筋加工

A:

钢筋切断断口规整,不得有马蹄形或端弯曲等现象,钢筋切断长度要正确。

其允许偏差为±

10mm。

B:

钢筋弯曲成形,I级钢筋末端弯钩的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2.5d,平直部分长度按要求确定,不作要求时不宜小于3d;

II4d,平直部分长度按要求5d。

C:

梁、柱箍筋必须作135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

(5)质量要求:

A:

钢筋成形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

B:

钢筋弯曲点处不允许不裂纹,为此,钢筋弯曲时要避免弯

C:

钢筋弯曲成形后的允许偏差:

全长±

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后位移20mm,弯超高度±

5皿,箍筋边长±

5mm。

(6)钢筋焊接

焊工必须取得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在每批钢筋正式焊接之前,无论采用何种焊接工艺,均须采用与生产条件相同的环境进行试焊,以便掌握焊工的技术水平,了解钢筋焊接性能,选择最佳的焊接参数。

本工程受力钢筋直径d钢筋绑扎﹥18㎜时,采用焊接,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柱中的受压钢筋,同一构件内的焊接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的氏区段区,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受拉区不宜超过50%;

受压区不限制”的制定.

采用电渣压力焊采用直接引弧法,施工时先将上钢筋与下钢筋接触,通电后即将上钢筋提升2—4㎜外弧;

然后慢慢提升几毫米,使电弧熄灭,转为电渣过程,焊接电流通过渣池中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钢筋端部继续融化,钢筋端部融化到一定程度后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迅速进行顶压。

持续几秒钟方可松开操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结合不良。

如若发现电渣压力焊接头有偏心、弯折、咬边,未融合,焊包不均、气扎、烧伤焊包下流等现象;

应及时采取防止措施,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外检查和拉力实验。

(7)钢筋采用人工搬运:

在龙门架有效半径范围运至施工操作面。

钢筋采用人工绑扎的方法,绑扎时分析受力情况,注意钢筋的位置与绑扎顺序。

钢筋绑扎要点:

最小锚固长度1a:

根据规范:

钢筋种类

C20

C25

>C30

II级钢筋

45d

40d

35d

说明:

当为I级钢筋时,可减少10d,且末端做弯钩。

最小锚固长度必须大于或等于300mm。

最小搭接长度1d:

1d=1.21d+5d

钢筋保护层:

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基础为40mm,基础梁及柱为30MM,其它梁为25mm,板为15mm,当其它板为C20时为20mm。

构造柱钢筋

工艺流程:

焊接柱子主筋→套柱箍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注意考虑柱子上、下加密区及梁柱核心区内的箍筋,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主筋上,箍筋的弯钩要上下左右交错放置抗震区,箍筋弯钩平直长度为10d,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出箍筋间距线。

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叉点均进行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上、下箍筋加密区长度要符合要求,梁柱核心区要绑扎箍筋。

D突出顶上墙钢筋的绑扎、施工工艺修理

a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先立2—3根竖筋,并画好横筋的分档标志,然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筋固定好位置,最后绑其竖筋。

b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拉筋直径不小于Φ6,间距不小于600㎜,底部位的筋宜适当加密在钢筋的外侧绑扎砂将垫块,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c墙转闭及各节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

d墙内埋设的予埋铁件、管道、预留洞口,其位置及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切断钢筋补强。

E柱子钢筋的绑扎:

焊接柱子主筋—套柱子箍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a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的数量,注意考虑柱子上下加密区及梁柱核心区内的箍筋。

b箍筋的弯钩错开要求套地下层伸出的搭接筋长,再立起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与搭接筋绑好。

抗震区箍筋弯钩平直长度为10d,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出箍筋间距线。

c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

d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叉点均进行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或交错绑扎。

本工程为三级抗震,所以柱筋骨箍端头应做弯135度平直部分不小于10d。

e柱子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E:

梁钢筋绑扎:

施工工艺: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