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名师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1686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咕咚》名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咕咚》名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咕咚》名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咕咚》名师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咕咚》名师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咕咚》名师教案.doc

《《咕咚》名师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咕咚》名师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咕咚》名师教案.doc

《咕咚》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正确认读并理解“拔腿就跑、拦住、热闹、大伙”等词语的意思,能读准带“哇、啊、呀”等语气词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通过比较朗读小动物“叫”的句子,体会小动物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让事情越传越变样的道理;通过朗读描写野牛的句子,发现正确对待事情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到事情,不能光凭听到的就盲目地跟从,而应该做一个冷静思考的聪明人。

教学重点:

1.认读“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正确认读并理解“拔腿就跑、拦住、热闹、大伙”等词语的意思,能读准带“哇、啊、呀”等语气词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朗读小动物“叫”的句子,体会小动物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让事情越传越变样的道理;通过朗读描写野牛的句子,发现正确对待事情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到事情,不能光凭听到的就盲目地跟从,而应该做一个冷静思考的聪明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了解象声词

1.游戏热身,复习带口字旁的象声词。

师:

小朋友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

这个游戏是这样的,老师说,你们一边模仿声音一边加上动作,看谁模仿得最像。

明白了吗?

那我们试试看。

师:

青蛙叫起来了  生:

呱呱呱。

师:

苍蝇飞过来了  生:

嗡嗡嗡。

师:

大雨下起来了  生:

哗哗哗。

师:

小孩哭起来了  生:

呜呜呜。

师:

小朋友们真厉害,一学就会。

现在老师把这些声音词请出来,(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这些词都是口字旁的;这些词都是表示声音的。

师:

眼睛真尖,脑子动得真快。

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大部分都是口字旁的。

但是啊,也有写一些表示声音的字不是口字旁的,比如,小狗怎么叫?

---汪汪汪,雷声-----轰隆隆。

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呢?

(预设:

哈哈哈、嘻嘻嘻、叽叽喳喳),我们把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叫做——象声词。

2.板书课题。

(1)今天老师也来让你们听一种奇怪的声音,听!

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

(咕咚)

现在请小朋友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写咕咚这两个字。

你发现了吗?

咕咚这个词也是——口字旁的,也是表示——声音的,所以也是——象声词。

(2)读课题。

发出咕咚声该是怎样的呢?

谁来读一读?

(个别读,齐读)

(评价:

这个声音真有趣。

这个声音真有意思。

这个声音好特别啊!

(3)这么奇怪的声音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呢?

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圈出不认识的字。

听完以后想一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

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

(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同桌俩互相交流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

3.根据学生的回答,屏幕出示“熟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野牛”,学生认读。

出示“熟”字的篆书,帮助识记字形。

出示“掉进湖里、吓了一跳、逃命、拦住、领着”5个词语,多种方式练读。

4.用出示的词语完成填空。

木瓜(),从树上(),发出()的声音,()都吓得跑起来,()拦住大家,领着小动物们到湖边看到了真相。

三、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1.自由朗读1—3自然段。

2.出示插图一。

看,故事中,首先听到“咕咚”声的是——兔子。

哪句话写的是图画中的内容?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理解“吓了一跳”指的是很害怕,做出害怕的表情。

3.对比阅读: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兔子吓了一跳,赶紧就跑。

理解“拔腿就跑”的意思:

跑得特别快;听到“咕咚”声马上就跑。

4.拓展填空:

,我急得撒腿就跑。

  ,我吓得撒腿就跑。

  ,我紧张得撒腿就跑。

5.兔子边跑边喊,出示句子:

“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小兔子,你在怕什么?

(怕“咕咚”)为什么怕“咕咚”?

(咕咚是妖怪,是怪兽,可能会吃人)

心里害怕,脸上才会有被吓到的表情,所以“怕”是“忄”,“吓”是口字旁。

指导书写“吓、怕”。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害怕、慌张、着急的语气。

7.听到小兔的回答,猴子是怎么做的呢?

齐读第二自然段。

8.为“跟”扩词:

跟上、我跟你、脚后跟,这些词语中的“跟”字一样吗,哪个“跟”的意思同“跟着”的一样?

(跟上)表示随在后面,紧接着。

第三自然段中也有一个短语“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意思就是“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排在另一个的后面”。

“我跟你”中的“跟”是“和”的意思;“脚后跟”中的“跟”指的是脚的后部。

指导写“跟”。

四、全课总结

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测字词

1.出示词语“熟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野牛、掉进湖里、吓了一跳、逃命、拦住、领着”,学生认读。

2.回忆1—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1.出示插图二,找到相对应的段落,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出示: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这些小动物的后面都加了一个词,要读轻声,指名读。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吧、吗、呢”等等叫做语气词,注意要读轻声。

3.这么多小动物都跟着跑起来,都有谁呀?

(小兔、小猴、狐狸、山羊、小鹿)在场的所有动物都跟着跑起来,这就叫“大伙”,“大伙”也就是(大家)的意思。

大伙一边跑,一边喊,这是什么样的场面?

(乱糟糟的、很乱、很吵)这就是(热闹)。

平时你觉得哪里也很热闹?

热闹的(热闹的超市、热闹的菜市场、热闹的火车站)

4.出示“命”字的篆书,讲解识记字形。

5.出示: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小猴儿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齐读。

出示:

“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引导理解动物们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着急,要读得越来越快。

6.小动物们为什么要跟着兔子跑呢?

(它们都以为“咕咚”是个怪物,会吃了它们)它们看见了吗?

(没有)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这就叫“盲目跟从”。

7.师生合作读野牛和大伙的对话,“大伙都说‘咕咚’来了,也都说没看见”,谁没有看见?

(所有的小动物、每一个小动物)对,得是全部才能说“都”。

比如说体育课上老师测试跳绳,一分钟跳40个为合格,小明一分钟跳了29个,能不能说全班同学都合格了?

(不能)我们可以说“除了小明,其他同学都合格了。

指导写“都”。

8.大家全被吓坏了,只有野牛跟大家不一样,野牛是怎么做的?

自由朗读第6、7自然段。

9.“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还原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

小兔子,你笑什么?

(我不该只听见“咕咚”的声音就以为是怪物来了)小猴子,你笑什么?

(我笑自己听了小兔子的话就只顾着跑,其实根本不知道“咕咚”是什么)……

三、全文总结,书写汉字

1.看来,光凭耳朵去判断一件事情,常常会失误,甚至闹笑话。

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咱们不仅要依靠耳朵,还应该用眼睛看,用嘴巴问,更应该冷静地用心思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聪明有头脑的人。

2.指导书写“家、羊、象”。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根据四幅插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表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咕咚

小兔

喊跑

小猴、狐狸、山羊、小鹿、大象

野牛拦住领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