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风格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082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家具风格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具风格分析.docx

《家具风格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具风格分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具风格分析.docx

家具风格分析

文化环境--产品风格:

现代、新古典、欧式、美式

欧式:

古典家具,哥特式,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新古典风格

中式:

古代,明代,清代

20世纪初——“自由风格”

20年代——“装饰风格”和“国际风格”

30至40年代——“新巴洛克风格”

50年代——“当代风格”

60年代——“新现代主义”“波普风格”“宇宙时代风格”

70至80年代——“工业技术风格”

90年代至今——“多元化”的设计风格:

理性主义与“无名”设计,高技术风格,后现代主义,减少主义风格

 

科技环境:

原始材料,化学材料,高新技术材料,

经济环境:

稀有材料,品牌价值,收藏价值

政治环境:

战时产品,农业大国,工业大国,商业大国,文化大国

 

文化环境--产品风格:

现代、

新古典、

欧式、

美式、

 

欧式:

哥特式,

巴洛克风格,

洛可可风格,

新古典风格

 

中式:

汉代,

明代,

清代

 

波普风格

未来感风格

简约风格

科技环境:

原始材料,

化学材料,

高新技术,

经济环境:

稀有材料,品牌价值,收藏价值

政治环境:

战争产品,

农业产品,

 

工业机械,

商业产品,

 

文化产品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

广义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狭义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

按包含要素的性质和功能分为不同种类。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

 

将社会环境按所包含的要素的性质分为:

①物理社会环境,包括建筑物、道路、工厂等;②生物社会环境,包括驯化、驯养的植物和动物;③心理社会环境,包括人的行为、风俗习惯、法律和语言等。

有人按环境功能把社会环境分为:

①聚落环境,包括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②工业环境;③农业环境;④文化环境;⑤医疗休养环境等。

 

家具风格的历史演变

在了解家具发展历史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家具的风格特征,了解形成这个风格特征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历史原因,从而把握家具发展变化的内涵和规律。

从公元前16世纪到现在,形成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家具风格:

1,古典家具

古典家具是指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家具。

2,哥特式

13世纪后期哥特式建筑风靡于欧洲大陆。

这种潮流也完全支配了当时家具的发展。

哥特式家具是由哥特式建筑风格演变来的。

3,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最大的特征是以浪漫主义作为造型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它具有热情奔放及丰丽委婉的艺术造型特色,这一时期家具风格并不受建筑风格改变的影响,主要基于家具本身的功能需要及生活需要。

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富于表现力的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而着重于整体结构,因而它舍弃了文艺复兴时期复杂的装饰,而加强整体装饰的和谐效果,使家具在视觉上的华贵和功能上的舒适更趋统一。

4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家具于18世纪30年代逐渐代替了巴洛克风格。

由于这种新兴风格成长在法王“路易十五”统治的时代,故又可称为“路易十五风格”。

洛可可

(Rococo)是法文“岩石”(Rocaille和“蚌壳”(Coquille)的复合文字,意思是表达这种风格多以岩石和蚌壳装饰的特征。

洛可可家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家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功能的舒适效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艺作品。

洛可可风格家具的最大成就就是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舒适的功能巧妙结合起来,形成完美的工艺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具的形式和室内陈设、室内墙壁的装饰完全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室内设计的新概念。

通常以优美的曲线框架,配以织锦缎,并用珍木贴片、表面镀金装饰,使得这时期的家具,不仅在视觉上形成极端华贵的整体感觉,而且在实用和装饰效果的配合上也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5新古典风格

新古典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自1760年至1800年间,称为庞贝式;第二阶段自1800年至1830年间,称为帝政式。

庞贝式风格盛行于

18世纪后半叶,当时的法国路易十六式风格,英国乔治后期的罗伯特亚当、赫巴怀特和谢拉顿风格,美国联邦时期风格以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均属于庞贝式风格的范畴。

6民族古典家具

受中国古典风格的影响,16世纪日本出现的书院建筑,也十分讲究队陈列的布置,如中国式的卷轴和书法,地上陈列的香炉、花瓶、精美的文房用具等等。

7中国古代风格

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大约有3500年的历史,讲究端庄的气质和丰华的文采以及丰富的内涵。

其中明清家具创造了中国传统家具灿烂辉煌的成就,并对世界各国的家具艺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8中国明代风格

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朝。

明初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使遭到游牧民族破坏的农业生产迅速地恢复和发展,随之手工业、商业也很快得到发展,国际贸易又远通到朝鲜、日本、南洋、中亚、东非、欧洲等地。

至明中叶,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者和自由商人的增加,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由于经济的繁荣,当时的建筑业、冶炼、纺织、造船、陶瓷等手工业均达到相当水平,明末还出现一部建造园林的著作一《园治》,它总结了造园艺术经验。

明代家具也随着园林建筑的大量兴建而得到巨大的发展。

当时的家具配置与建筑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在厅堂、书斋、卧室等有了成套家具的概念。

一般在建造房屋时就根据建筑物的进深、开间和使用要求考虑家具的种类、式样、尺度等成套地配制。

这时期的家具,不论硬木还是木漆家具,甚至是民间的柴木家具,都以它造型简洁、结构合理、线条挺秀舒展、比例适度、不施过多装饰的那种素雅端庄的自然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博得人们的赞赏,赢得国际的声誉。

明朝时期,由于交通发达,海外贸易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日本、中亚、南海各国均有文化交流与贸易活动,出现了世界航海史上罕见的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对外贸易的繁荣,不仅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与外交往来,同时也激发了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

东南亚一带的优质木材,如花梨、紫檀等源源输入中国,这些热带木材材质坚硬、强度高、色泽与纹理优美,因而制作工艺精密,而且可以进行细致的雕刻与线型加工,经济贸易与手工艺的进

一步发展终于使明式家具达到了我国古典家具的历史高峰并因此而载人了世界史册,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家具专业书籍,如午荣等人编著的《鲁班经》、文震享编著的《长物志》、王析、马思义编著的《三才团会》和高镰著的《逆生八笺》等,这些专业书籍丰富了家具理论知识,指导了设计,对家具的制作与生产都起到了直接与间接的推动作用。

我国明代的家具研究的著名学者扬耀先生在其著作中这样写到:

“明式家具有很明显的特征,一点是由结构而成立的式样;一点是因配合肢体而演出的权衡。

从这两点着眼,虽然

它的种类千变万化,而归综起来,它始终维持着不太动摇的格调,那就是“简洁、合度”,但在见解的形态中,具有雅的韵味。

这韵味表现在:

9清代家具风格

家具制造在明和清初呈放异彩,达到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

我国研究古典家具的专家王世襄先生讲过,明代和清前期(乾隆以前)是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苏州、扬州、广州、宁波等地成为制作家具的中心。

各地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依其生产地分为苏作、广作、京作。

苏作大体继承明式特点,

 

社会环境与产品质量

郭克莎

【摘要】:

正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质量水平与社会的质量意识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一、质量意识和社会监督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的目的要通过交换过程来实现,因而商品生产者必须提供一定质量的商品。

这个质量是消费者所需要的而不是生产者决定的。

这就是商品生产的质量意识,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消费者形成消费集团,各个消费集团的质量观念趋于一致,对商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买方市场日益明显,商品生产日益依赖于商品消费,由此促成生产者质量意识的不断强化。

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中比较强烈的质量意识,就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长期锤炼下形成的。

 

城乡社会环境与儿童产品设计之探析

摘要:

人与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系统,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城市和乡村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区域,对待儿童的观念也有所不同。

儿童产品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社会因素,有目的的进行设计细分,以满足不同地域文化的儿童的需求。

城市儿童的产品设计应该满足仿生性、益智性,农村儿童的产品设计应保证材料选择环保、经济,功能设计多样化,产品设计有针对性。

关键词:

环境;儿童;产品设计

前言人与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系统,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以一定外界条件维持一定水平上的内环境平衡。

当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必然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在我国,城市和乡村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区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城市和农村的贫富差距在逐渐缩小。

然而由于儿童监护人受教育的不同程度、

地域文化的不同差异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成人对待儿童的观念存在着显差异。

城市家长非常重视儿童的身心发展,无论从生活用品还是游戏玩具都给予极大的投入和重视。

而农村家长则对儿童的发展不够重视。

有人通过对玩具的消费调查发现,

我国城市儿童每年人均玩具消费额为350元,平均每人拥有10至15件玩具,而农村儿童人均玩具消费额不足10元。

本文通过分析儿童的城乡社会环境来探讨不同地域儿童产品设计的方向。

1城市环境与儿童产品设计

居住在城市的儿童由于具有丰厚的物质经济基础,广泛的信息接收渠道,因而,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非常的迅速。

一方面,居住在城市中的儿童被各种各样的人造物所包围,与自然的接触与农村的儿童相比较起来也少了很多,大自然中各种美丽的声音、丰富的质感、变化的形态对他们来说都非常的具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儿童对于产品的要求不仅仅是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态,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变化性才能满足儿童无尽的探索性要求。

因而,城市儿童的产品设计应该满足以下特点。

(1)儿童产品的仿生性

儿童是通过感觉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特征鲜明、色彩艳丽的自然生物形态能够给儿童带来丰富的感觉体验,例如可爱的猫、笨拙的猪、美丽的孔雀,高挑的长颈鹿,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形态、丰富的色彩,对于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的儿童来说,这符合儿童视知觉的发展特征。

有趣的仿生形态通过声音、材质、形态的结合来满足儿童全方位的感觉发展要求。

例如,有人设计了一种能够发出多种色光的玩具鸭,碰到水它就自动激活,随着流动,LED灯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在水中波光水影。

仿生形态分为具象形态的仿生和抽象形态的仿生,具象形态的仿生是透过眼睛构造以生理的自然反应,真实地把生物形态映入眼膜,刺激神经后感觉到存在的形态。

它比较逼真的再现事物的形态,由于其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自然性,常常用于儿童产品的形态设计中。

抽象形态的仿生是用简单和概括的形体反映事物独特的本质特征,由于其形态的简洁性和特征的概括性吻合工业化产品的要求,逐渐成为儿童产品仿生形态的趋势。

(2)儿童产品的益智性

通过调查发现,城市儿童对于电动玩具的好奇度不超过一天时间,而对于有操作要求、解决问题的玩具的好奇度能保持较长的时间。

同时,城市儿童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如果一件产品能获得儿童的认同,让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快乐,同时又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得到家长的赞许,当然是一件好的儿童产品。

一个成功的儿童益智玩具不仅可以激发儿童了解未知事物、了解外部世界及自身的欲望,使他们增长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儿童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实践的能力,在无形中增长儿童的智慧。

目前,很多益智玩具都是以开发儿童某项智力而设计的,比如玩七巧板,可以从拼图中掌握几何知识和拼接技术;玩华容道,可以从移动图块中了解图论知识和运筹工程;玩九连环,

不仅可以从解连环中得到拓展知识和解结技巧,而且对培养人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例如有一种智能早教儿童产品“智多熊”,它能自我感知坐着、趴着、仰面躺、右侧面躺、左侧面躺和倒立等体位变化,可以让喜欢毛绒玩具的孩子得到一种特殊的快乐。

孩子们在和智多熊玩的时候,可以听歌曲、玩互动游戏、背唐诗、学英文、听故事和唱儿歌等等,晚上可以伴随智多熊放的催眠曲和讲的故事进入梦乡。

2农村环境与儿童产品设计

中国儿童有80%以上生活在农村,然而农村儿童在成长中所接触的儿童产品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较低,家长在给儿童购买产品时往往选择价格低廉的产品,然而,价廉并不代表物美,在中国现阶段,低廉的产品往往由劣质的材料、粗糙的工艺、拙劣的设计组成。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在选择儿童产品时往往盲目追求城市儿童的时尚产品,比如给孩子购买玩具时选择“花园宝宝”、“米奇”等城市儿童熟悉

的卡通形象。

但是,这类玩具对于农村儿童来说非常的陌生,并不会获得儿童极大的兴趣。

因此,农村儿童的产品设计应该根据农村儿童的需求而进行考虑。

(1)材料选择环保、经济

材料的安全问题是农村儿童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针对农村经济收入不高的状况,在产品设计时应该更多的选用环保而且经济的材料,例如应用再生纸板来代替木材进行儿童家具、儿童玩具的设计。

(2)功能设计多样化

农村家长在给儿童购买产品时考虑到儿童成长发育迅速,对产品感兴趣的时间较短,因此,往往会选择价格低廉的产品以满足孩子的一时好奇。

但是,如果针对农村的儿童产品设计能尽可能的达到功能多样化,一物多用,或者一物久用,满足儿童的成长性要求。

这样,家长会花较多的钱给孩子购买质量更好的产品。

(3)产品设计有针对性

与城市的儿童相比,农村儿童处于不同的环境中,他们更多的接触大自然,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动作能力的发展较强。

然而,由于认知的自发性,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城市儿童相比较为落后。

因此,儿童产品设计应该针对农村儿童的行为环境进行设计。

3结束语

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

因此,在儿童产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特性,心理特点等,儿童产品要适合儿童的行为方式,适合儿童的生活环境。

 

探讨产品设计之环境理念

摘要:

产品在工业时代的设计理念随着时代的变迁正在改变着。

笔者综合分析了一些设计思潮,提出产品设计的“环境理念”。

由环境与产品的紧密关系和同一本质,来调整产品的设计观念,从而引导专业教学和设计工作。

关键词:

时代变迁、产品设计、环境理念、同一本质、“三分”

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和以知识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知识经济已经到来,人们的生活正进行着深刻的变化,而设计同样在努力的改造自己,以其快速的发展变化来适应新的时代。

产品设计由“形式包装为主体”、

“功能技术为主体”、“需求或商业营销为主体”转向“环境保护为主体”和“主题体验为主体”等非物质概念的设计。

同时,笔者认为:

“非物质”和“物质”都是统一在一起的,强调哪一方面都显得不确切或会遗漏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中,可以借用“环境理念”来统一,让我们全面的看待问题,看待事物,看待设计。

一、设计理念历程

设计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设计的理念层层出新。

远古的“设计”是结合在“工具”、“工艺”和“营造”等生产之中的,现代设计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业。

我们回顾一下“独立”后的设计,其理念的发展和变化是我们从事设计和设计教育人士所了解的。

在设计的传统工艺时期,或者叫工艺美术时期,设计在当时的生产技术和社会思想的制约下,提倡设计“民主化”的同时设计手法仍以装饰为主。

在设计的现代主义时期,从德意志制造同盟到“包豪斯”、到国际主义风格等运动和流派,无一不是受工业时代思想和技术

的影响,其设计大多反映批量生产、平民化、大众艺术等主题。

设计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时,设计的人文思想加强,人的情感世界倍受关注。

二十世纪末,设计的非物质主义时期到来,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使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个性化、小批量生产得以实现,

设计关注的更多的是“非物质”、“人性需求”、“服务”等方面。

从设计历史和设计理念的历程中(参考上表),我们可以发现:

设计是社会大环境的不可分割的一分子,其主题、思想以及手法等时刻受“环境”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或就是“环境”

的一种表现;设计的各个时期和各种流派是“环境”主题的不同层面和不同组合的结果。

二、环境与产品概念

设计与大“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产品设计作为设计的一种分类,其关系怎样,我们将通过分析他们的概念来探讨。

1、“三分”概念

我们的世界其构成可以分成“自然、人、社会”三个方向。

其外延用我们古人的话就是“天、人、地”的概念;向内则是寻找其“物理、情理、事理”的层面;在核心层面追求的是“真、美、善”。

同时,这三个方向不是分裂的,而是相互交融的,是运动的;形成“圆”,是一个统一体。

这就是笔者的“三分”概念。

每一事物都是在世界构成中,是自然的,是人的,是社会的;或是交叉的。

每一事物都是

“三分”统一的,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还有人性。

或者说,每一事物都是“天、人、

“三分”统一的,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还有人性。

或者说,每一事物都是“天、人、地”三分世界中的一个部分或一个层面;每一事物都是“天、人、地”三性同属的。

缺少任何一性的分析都是不完整的,对认识事物都是不全面的。

在专业设计中,我们都应遵循且运用“三分”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实践。

2、环境概念

环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是指物理空间概念,其实我们忽略了世界是“三分”构成的。

在设计中一般我们能指出环境的功能性和文化性,却不知其“三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换句话说,环境的概念可以有:

“物理场所”、“情理寄托”和“事理过程”三个方向的概念;同时这三个方向又是个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支持,互为依托。

这三个方向就是俗话说的“实用、美观、经济”的设计要求。

结合“三分”的概念,我们可以把世界广义的、相对于“主体”的定义为大“环境”,或者说用大“环境”来总称世界各种因素的总和。

这种大“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以及精神和物质交汇组成第三部分,也就形成“三分”的概念。

3、产品属性

大“环境”的概念告诉我们,产品应当是环境的一分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与环境是同一本质的。

具体的来看,一个空间环境的定义是由一些或一群产品共同组构的,特别是在人造环境中。

同样,每个产品都会向自身周围辐射影响,形成产品“场”效应,环境正是利用产品的这种“场”来塑造环境空间。

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的用“个体”和“群体”来表述产品和环境的关系。

当然,在实际中还要复杂的多。

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产品应作为环境的一个连结”来参与“生活方式的改造”。

在这个意义上,产品与环境的本质是相同的。

产品更多的是关注“体”,环境则更多关注“空”。

用环境的“三分”方法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产品在环境中的属性,即“自然性”、“人性”和“社会性”。

产品的物理结构和功用等均指其“自然性”,而产品的情感象征和语意等则是其“人性”,产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则是其“社会性”。

三、产品设计的“环境理念”

从设计历史和设计理念的历程中,明确告诉我们产品设计概念及特征的演变过程是:

产品设计是从注重物理性到注重社会经济性再到注重情理性的发展主线。

可是,在当代注重“非物质”情理性的时候,许多人忽略或不重视产品设计的物理性和社会经济性。

殊不知,他们是相互统一和互为依存的,是共存于一个大“环境”中。

同时,产品作为环境中的一个链接,产品与环境是同一本质的。

其在环境中属性的三重性对于我们进行产品设计同样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那么,我们也就不妨用大“环境”的概念来表述这种“三性合一”,这就是产品设计的“环境”理念。

在产品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许多理论和设计方法。

例如,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策略,是以产品的“事理”过程为依据的一种方法;产品的“绿色设计”是以产品的“物理”功效为主概念;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则是产品的“情理”思考。

产品设计的“环境”理念是指把产品环境的“物理”、“情理”、“事理”统一起来进行考虑的一种设计方法,是综合自然、人和社会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来做产品设计。

从而,综合“天地人”一统思想的“环境理念”,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产品设计的全面性和多元化统一。

让我们拨开纷繁复杂的流派和“主义”,置身于统一简洁和条理轻松的“环境”中。

 

四、环境中的产品设产品设计的环境理念在具体运用方面,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

第一,就产品本身向环境广义思考;第二,从大环境的空间出发,具体到各自产品本身

1、产品——环境

从产品到“环境”是指产品的三种环境属性,即产品设计的物理性环境属性、情理性环境属性和事理性环境属性,将进行分别展开和统一考虑。

一产品设计的物理性环境属性有:

尺度空间、物理量、技术功能、材料工艺和使用机能等;情理性环境属性有:

主题需求、人文语义,社会文化和情感功能等;事理性环境属性有:

过程变化、操作过程、开发设计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等方面。

例如,大连手表公司开发设计系列手表中,笔者从手表对应的环境属性出发进行分定位。

针对大连海滨旅游城市和足球城开发设计了海洋文化系列表和足球表系列;针对人们需求的提高和“金领”层面的高消费需求设计开发金爵士高档系列表;针对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设计了十二生肖系列和十二星座系列表。

在海洋文化系列表和足球表系列中,运用了许多新技术来增加现代科技感,如透明液晶正负显示和荧光图案等。

在开发设计金爵士高档系列表时,表体全金属和冷峻方体的造型来体现技术精密的语义,金属丝编的表带和多式的编纹是对雅致语言的运用。

十二生肖系列表,卡通的传统图案和胶塑质地尽现情趣;十二星座系列表,则以梦幻绚烂的图形来表示星空和神秘的语义。

2、环境——产品

从环境到产品是从具体的环境性能和空间限定出发,对产品的设计进行设定。

特别在开发设计空间环境性明确的产品群时,以环境到产品的方法尤为适用。

首先对环境的基本属性进行描述和挖掘整理,运用环境与产品的“同一本质”可以推导出产品的基本属性,从而确

立产品的开发的方向和设计目标。

在居住空间环境中,物理上是居住为主要功能,情理上是休息舒展的心理精神需求,事理上是家人共同生活。

在居住空间环境中的产品都是从属于“环境”的,每一产品就是“环境”。

于是产品的属性是“居住”、“舒展”和“生活”。

在具体居住产品设计时,在明确了基本属性的条件下,产品的形体上一般以简洁明快的体块和现条为主,色彩多为暖色系,尺度和体量上相对较小和精致,以及安全舒适的功能设计多是“环境”属性的要求。

例如,在赛德隆热水器开发设计项目中,笔者提出“家”的环境概念定位,用清新自然的概念造型,用温和舒适要求的设计界面,展开多款“家电”热水器的设计。

下面两幅是“功能空间”的学生作业练习。

在娱乐空间环境中,产品则是娱乐游戏功能,愉悦、戏虐的心理精神释放在娱乐游戏的活动过程。

在餐饮空间环境中,产品则是就餐服务,进餐的心理精神享受,就餐活动的过程。

在办公空间环境中,产品为办公场所服务,工作安全、稳定、舒适和高效的心理精神需求,

以及工作活动事件的过程。

在交通运动空间环境中,流动运输是基本功能,安全便捷效率舒适的需求和运动传输的活动过程。

在户外公共空间环境中,产品为户外活动场所服务,进行交流、观光等活动,是以户外人群活动生活为主题。

总之,产品设计的“环境理念”是把“物理”、“情理”和“事理”三性合一,从全局大“环境”出发,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