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5673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4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全案.docx

第一章轴对称图形全案

 

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第一章轴对称图形教案

 

备课人:

徐建军

 

1.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探索它们的共同特征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能够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

3、知道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丰富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设计简单轴对称图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折叠后,把下列图形剪出来,并与同学交流你的剪法。

 

二、新课讲解:

1、观察、思考:

(投影片)P44幅图,观察下列四幅图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动手试一试:

观察课本第4页几幅图中,画出它们对称轴。

3、探索思考: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动手画出第5页几幅图片的对称轴。

说说你所熟悉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什么?

与同学讨论、交流,同小组互相补充。

轴对称图形:

圆、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腰梯级、等腰三角形、角、线段等。

学生口述对称轴的位置。

4、讨论、交流: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两个部分能完全重合。

联系:

两部分都完全重合,都有对称轴,都有对称点。

5、观察、思考:

镜像特征:

哪些字母在镜中的像与原字母一样?

哪些发生了改变?

说说它们的对称轴;

手在镜中的像有什么变化?

说说生活中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6、欣赏大自然风景(倒影)并说说它们的对称轴的位置。

三、课堂练习:

1、P12

2、动手制作一轴对称标志(校运会)

四、本节课的收获:

1、什么是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2、如何画出对称轴、如何找对称点?

3、生活中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五、作业:

P71、2

1.2轴对称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知道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2、会画已知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会画已知线段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线段,会画已知三角形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三角形;

3、经历探索轴对称性质的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实践、操作: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那么它们到底具有一些什么性质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取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下面步骤做一做。

将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l,

(1)在纸上画△ABC;

(2)用针尖沿△ABC各边扎几个小孔

(3)将纸展开,连续AA’、BB’、CC’

2、讨论、探究:

线段AA’、BB’、CC’与折痕l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讲解:

1、交流、总结:

(1)垂直于线段并且平分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边线的垂直平分线。

(3)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动手、操作

(1)打出下列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并用测量的方法难对应点的边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说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线段:

AD=EFBC=FG

AD=EHCD=GH

角:

∠A=∠C∠B=∠F

∠C=∠G∠D=∠H

A.

3、操作、实践:

(1)按下列要求,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

①过点A作AB⊥l,垂点头为点B;

②延长AB至A’,使A’B=AB。

如图,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2)请你作出下图中线段AB关于直线l的对称线段A’B’。

(说明:

作对称线段其实就是作两个对称点就行了)

P.

(3)已知点P和点P’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请你画出这条对称轴。

.P’

 

4、心得交流:

讨论交流上述各图形作法要领、注意点,并口述画法基本步骤。

三、课堂练习:

1、画出下列图形对称轴,找出对称点。

2、下图是两个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请你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四、本节课的收获:

(1)我能找到轴对称中的对称点;

(2)会画出对称点、对称线段;

(3)能找到对称轴

五、作业:

P121-3

1.3设计轴对称图案

教学目标:

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案,感受数学丰富的文化价值;

2、经历“操作——猜想——验证”的实践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能利用轴对称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学重点:

学生作品要符合要求。

教学准备:

1、3×3方格纸若干张,带网格线;

2、4×4方格纸8张,带网格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动手实践:

分别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要点:

画全。

(1)

(2)

(1)4条

(2)2条

二、新课讲解:

1、动手操作、交流:

分别在下列图形中选3个方格涂上红色,使整个图形关于l成轴对称,并与同学交流。

 

2、交流:

研究学生作品,找出典型材料,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美感。

3、数学实验:

实验一:

把一长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画出一个图案并剪去它,把纸条展开,与同学交流,教师收集,作为班级厨窗展览材料。

实验二:

①制作如图所示的4张正方形纸片;

②将这4张正方形拼合在一起,就能得到不同的图案,请你试一试还能拼出其它图案吗?

优秀作品展示,全班交流,可启发学起名字,注意具有象征意义,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精神。

4、操作演示:

作△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A’B’C’

主要回忆对称点的作法,再考虑决定该图形的关键点。

三、课堂操练:

1、补全下列图案,其中虚线是对称轴。

注意对称点作法。

2、欣赏轴对称图案:

准备一组徽标、标志的轴对称图案,让学生欣赏,同时提供设计素材。

3、动手试一试:

为学校运动会设计一徽标,要求贴近学生生活,突出运动主题,是轴对称图案。

小组合作,于下周一前各小组上交一份完成好的作品,班级进行评选。

四、收获小结:

1、能按要求完成某些轴对称图案。

2、会设计简单轴对称标志;

3、轴对称具有美感,轴对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五、作业:

P151、3

1.4线段、角是轴对称性

(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线段和角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探索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

3、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

4、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l

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作法及性质。

教学准备:

尺规作图用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M

1、口述、交流:

前面学过的几何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AB

(注意同学说的线段和角)

2、操作、实践:

(1)如图,折纸使A、B重合,你发现了什么?

(折痕就是对称轴)

(2)在折痕上找一点M,MA与MB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说说理由。

(全等)再找一点试一试。

二、新课讲解:

1、小结、交流: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即上图中,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则MA=MB

2、展示、模仿:

C

(1)分别从A、B为圆心,大于

AB的长为半径

画弧,两弧相交于C、D。

(2)过C、D两点作直线。

AB

直线CD就是AB的垂直平分线。

D

作好图形后,先让学生讨论CD是垂直平分线的理由。

3、探索、实践:

用上面方法再找一个点P,使PA=PB,P点在直线CD上吗?

边作边叙述作法,然后再多找几个点试一试,把你得到的结论说出来,并与同学交流。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与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作比较)

4、小结

线段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5、实践、思考:

角是轴对称图形吗?

你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试一试。

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它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课堂练习

1、如图,在Rt△ABC中,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BC于D,在图中找出相等的线段,说明它们相等的理由。

A

E

CDB

2、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ADB的对称轴(即角平分线反向延长)

A

 

DB

3、P193在课本的网格线上画,可有多种不同的方法。

四、本节收获:

1、线段和角都是轴对称图形;

2、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及性质;

3、角平分线的作法及性质;

五、作业:

P191-3

1.4线段、角是轴对称性

(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角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探索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3.了解角的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值的点的集合;

4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角的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值的点的集合。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同学们用纸片做过纸箭和纸飞机吗?

说说你的方法。

2.试用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AOB纸片,折一只以点O为箭头的纸箭,再展开纸箭,观察折痕,你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

画角、折纸,探索角的轴对称性和角平分线的性质

1.

(1)画∠AOB,折纸使OA、OB重合,折痕与∠AOB有什么关系?

(2)在折痕上任取一点P,作PD⊥OA,PE⊥OB,垂足为D、E,那么PD与PE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

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投影)

2.在上面第二个结论中,有两个条件

(1)OC是∠AOB的平分线;

(2)点P在OC上,PD⊥OA,PE⊥OB,才能得出PD=PE,两者缺一不可.下图中PD=PE吗?

各缺少了什么条件?

3.讨论:

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那么点P到OA、OB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得出结论: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三、例题精析:

(投影展示)

 

四、习题演练:

练习:

P251、2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有何收获?

六、作业

1.必做题:

1.P25习题4、5

2.选作题:

(1)射线OC平分

,点P在OC上,且

于M,PN垂直OB于N,且PM=2cm时,则PN=__________cm.

(2)如图,在△ABC中,∠ABC和∠BAC的角平分线交于

点O,

OD⊥BC,OE⊥AC,OF⊥AB,垂足分别为D、E、F.

(1)OD与OF相等吗?

为什么?

(2)OE与OF相等吗?

为什么?

(3)OD与OE相等吗?

为什么?

(4)OC平分∠ACB吗?

为什么?

3.思考题:

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

(1)若BC=8,BD=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2)若BD:

DC=3:

2,点D到AB的距离为6,则BC的长是.

理由: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1)

教学目标:

1、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掌握等边对等角的性质;

3、掌握“三线合一”的性质。

教学重点:

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的应用。

教学准备:

尺规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操作、实践:

取一等腰三角形纸片,照图折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AAA

BCB(C)BC

(1)

(2)(3)

二、新课讲解:

A

1、讨论、交流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说说你的理由。

(重合)

∠B与∠C相等吗?

怎么说明?

(全等)腰腰

图(3)中的痕迹有什么性质(合作、讨论)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底角底角

(2)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对等角)B底边C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2、思考、讨论:

等边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1)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2)每个内角都等于60°,也称正三角形;

(3)具有等腰三角形所具有的所有性质;

三、课堂练习:

1、在△ABC中,AB=AC,

(1)如果∠A=70°,则∠C=_________,∠B=___________

(2)如果∠A=90°,则∠B=_________,∠C=___________

(3)如果有一个角等于120°,则其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D

(4)如果有一个角等于55°,则其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2、如图,房屋的屋顶∠BAC=110°,过屋顶

A的立柱AD⊥BC,屋檐AB=AC,试计算∠B、

∠C、∠BAD、∠CAD的度数,说明理由。

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中线BD、CE

相交于点O,则以O为顶点的4个角的度数:

∠1=_________,∠2=___________

∠3=_________,∠4=___________

四、本节课收获: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边对等角的性质;

3、“三线合一”的性质;

4、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

五、作业:

P251、3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

教学目标:

1、掌握等角对等边的性质

2、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3、经历“折纸、画图、观察、归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会用“因为……所以……理由是……”等方式来进行说理,进一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性质。

学习准备:

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纸片各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巩固:

介绍上节所学关于等腰三角形知识;

2、操作、实践:

(1)取一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任意折叠。

CC

2B

1

AA

①观察图中∠1与∠2有什么关系?

说明理由。

②度量线段AB与BC的长度,想一想,再试一次。

(2)按步骤画△ABC

①作线段BC=3cm

②以B为顶点,BC为一边作∠MBC=50°

③以C为顶点,CB为一边在同侧作∠NCB=50°,BM和CN交于点A

比较AB和AC的大小,把你的发现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二、新课讲解:

1、小结、交流: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2、实践、探索:

取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按下列步骤折叠:

 

问题:

(4)中有几个全等的三角形,分别说明它们全等的理由。

图中与AD相等的线段有哪些?

BD与AC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小结、交流: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课堂练习:

1、在△ABC中,∠A=80°,∠B=50°,则△ABC是什么三角形?

为什么?

2、如图,BC⊥AC,DE⊥AC,C、E分别为垂足,D是AB的中点,AB=7.4m。

(1)求CD的长;

(2)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四、本节课收获:

1、等角对等边的性质;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五、作业:

P254、5

1.6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

教学目标:

1、知道等腰梯形的概念、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2、知道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的判定条件;

3、能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说理;

4、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的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等腰梯形性质.

学习准备:

1、剪刀、等腰三角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观察、思考:

生活中常见的梯形:

梯子、挡风玻璃、水渠截面图……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叫梯形的腰,AD、BC叫梯形的两底,∠ABC、∠DCB、∠BAD、∠CDA叫梯形的底角。

二、新课讲解:

1、尝试、操作:

动手剪一个等腰梯形,先小组讨论剪法,再动手,剪出梯形后全班交流,并说说它是等腰梯形的理由。

2、探索思考: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它具有哪些性质?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是两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

3、讨论、交流:

AD

如图,AC、BD是ABCD的对角线;

(1)量出AC、BD的长度,并比较大小;

(2)沿对称轴对折等腰梯形ABCD,你有什么发现?

能说明

(1)中的结论吗?

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BC

4、练习:

P28.1

5、实践、探索:

(1)梯形EFGH中,EH∥FG,∠E=∠H=120°,梯形PQRS中,SR∥PQ,∠P=∠Q=25°。

量一量,EH与FG相等吗?

SP与RQ相等吗?

(2)按下列步骤画梯形ABCD。

①画线段AB=5cm

②分别以A、B为顶点,在线段AB的同侧画∠MAB=∠NBA=70°;

③在AM上取一点D,过D作CD∥AB交BN于C,得梯形ABCD。

比较AD、BC的长;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课堂练习:

1、P30.1、P31.2

主要是“同一底上两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的应用。

四、本节课收获:

1、等腰梯形性质;

2、同一底上两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五、作业:

P313、4

数学活动:

剪纸

教学目标:

1、经历折纸、画线、裁剪的剪纸过程,感受剪纸与轴对称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活动经验;

2、欣赏剪纸作品,给作品命名,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领悟图案的设计思路,思考折纸的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

4、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

教学过程:

1、活动前

准备好剪刀,笔,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若干张,彩色笔和彩色颜料

2、活动中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①每人按课本提供的剪纸案例折叠、画线、剪裁,剪出样品后在小组内展示;

②给剪出的作品命名,并说明命名的理由;

③指出各作品中的对称轴。

(2)班内交流,各组派代表展示作品。

(3)设计新的剪纸方案,剪出新的图案:

可以个人独立设计,也可以组内讨论后共同设计。

3、活动后

组织开展全班学生剪纸作品展览评比活动,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为满意的一幅剪纸作品在班内展览,由全班学生评选,可以设立各种奖项:

如创新奖,立意奖,制作奖,优秀奖,等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小结与思考

教学目标:

1、回顾和整理本章所学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的归纳,构建本章知识结构框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轴对称性质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合情推理,进一步地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真切地感受“言之有理,落笔有据”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本章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忆与反思:

(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区别和联系;

(2)比较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的对称性;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性质的类比;如何作简单图形经过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在组织学生进行回忆和反思的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自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尊重学生在反思交流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水平,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们系统地构建知识网络。

2.提供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参与探寻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

例1如图,在△MNP中,MN=MP,点Q在MP上,且NP=NQ=MQ

(1)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2)求∠M的度数

例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M是上底CD的中点,连接AM、BM,△AMB是等腰三角形吗?

为什么?

(试用两种方法说理)

例3如图,△ABC和△ABC成轴对称,试用不同的方法作出对称轴。

例4如图,找一点P,使点P到∠AOB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到C、D两点的距离也相等,试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

3.举出实例说明轴对称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本章的学习中,用到了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举例来说明。

5.你会用哪些方法来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

6.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成轴对称图形的有()个.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A)80°(B)20°(C)80°或20°(D)不能确定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有()句.

①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重合;②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③一个轴对称图形不一定只有一条对称轴;④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

(A)1(B)2(C)3(D)4

4.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A)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B)直线是轴对称图形

(C)任意等腰三角形只能有一条对称轴

(D)直线的任意一条垂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5.如图,D是

ABC中BC边上一点,AB=AC=BD,则∠1和∠2的关系是().

(A)∠1=2∠2(B)∠1+∠2=90°(C)180°-∠1=3∠2(D)180°+∠2=3∠1

6.桌面上有A、B两球,若要将B球射向桌面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A球,则如图所示8个点中,可以瞄准的点有()个.

(A)1(B)2(C)4(D)6

三、解答题

7.已知

ABC中AB=AC=10,DE垂直平分AB,交AC于E.已知

BEC的周长是16,求

ABC的周长.

8.如图,已知AB=AC,DB=DC.这个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

为什么?

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9.已知直线

及其两侧两点A、B,如图.

(1)在直线

上求一点P,使PA=PB;

(2)在直线

上求一点Q,使

平分∠AQB.

10.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