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407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docx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

(Historyofeconomicthoughtsofforeigncountries)

课程性质:

财经类专业必修课。

基本内容:

本课程依次对前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经济学、历史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当代经济学的流变和发展进行简要系统的讲授和评论。

本课程的特点是从经济学范式与范式转换角度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进行阐述和解读,揭示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何以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和流派。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西方经济思想的基本发展脉络,对西方经济思想发展中所反映出的经济学方法论有所了解,增强经济学理论的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式:

基本原理讲解,适度课堂讨论。

教材:

《经济思想史》TheEvolutionofEconomicThought(美)斯坦利L.布鲁(StanleyL.Brue),焦国华,韩红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

学时分配:

学分数3,周学时3

导论与概览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导论与概概览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教学内容:

1·1经济思想的时间序列表

1·2五个主要的问题

1·3学习经济学及其历史意义

1·4关于这门课程(研究内容、名称和教材、参考书目、授课与考试)

1·5必不可少的内容:

线索图和结构框架图

第一篇前古典时期

第一章古代及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第二章重商主义

第三章重农学派

第一章古代及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古代奴隶社会(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一些关于商品经济的早期经济思想,从而认识到任何一种比较成熟的经济体系都有其最初的萌芽阶段,了解这些经济思想在历史上的联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希腊播下经济思想的种子

一、希腊文明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制社会,也有大量小生产者。

商品货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已经出现。

二、古希腊的经济学家就是哲学家

(一)色诺芬(Xenophon,430~355BC)

(二)柏拉图(Plato,427~347BC.)

(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32BC)

三、评价

古希腊时代的经济思想要点归纳如下:

(1)极力维护自然经济,力图巩固和发展庄园制度,以保证奴隶主的财富增长。

(2)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并论证了社会分工。

(3)对商品货币关系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如商品的属性,市场供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分析了货币的某些职能。

(4)承认小商业存在的必要,反对大商业和高利货

第二节古罗马人的遗产:

注重实践

一、古代罗马

奴隶制的社会,但有了大商业和高利贷,政治和法律思想有较大发展,经济思想包含其中。

二、奴隶主兼农学家对于农业的重视

贾图(Cato,234~149BC)

瓦罗(Varro,116~27BC)

三、罗马人智慧的结晶:

罗马法学

对私有财产权的论证;对买卖、借贷、契约等关系的研究;对货币的看法;对放贷的看法。

第三节千年中古时期:

高高在上的经院哲学

一、漫漫中世纪

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农奴劳动,教会势力强大。

二、基督教世界的兴起

1、产生于公元一世纪

2、取得地位于公元三世纪

3、广泛传播于公元8世纪

4、取得政教合一的无限权力于11-13世纪

5、衰落于13世纪后

6、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1308年)

二、经院学派的代表性人物:

阿奎那(Aquinas,1225~1274)

公平价格

货币利息

私有财产

等级差别

第一章小结

一、研究主题:

财富

分工

价值与价格

货币与利息

产业

公平

财产制度

二、研究者

三、经济学的地位

四、解决之道(资源与欲望冲突)

思考题:

一、从罗马帝国的灭亡感受哲学思想的力量

二、中世纪真的是黑暗蒙昧的吗?

三、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核与中国的改革路径

第二章重商主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经济政策主张。

理解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思想史的发展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重商主义概览

一、历史背景

1.市场迅速的兴起

2.商人阶级的抬头

3.民族国家(NationalState)之兴起

4.发现新大陆和远东

5.文艺复兴

6.其他

二、主要信条

1.金银才是真正的财富

2.保持贸易顺差

3.主张国家干预

4.早、晚期的不同之处

三、为谁谋利

四、为何有用

五、长远影响

第二节重要人物思想

一、孟克列钦(Montchretien,1575—1621):

使科学有了名称

二、托马斯•孟(ThomasMun,1571-1641):

全才商人

三、柯尔培尔(Colbert,1619-1683):

重商主义的实践家

四、威廉•配第(WilliamPetty,1623-1687):

从水手到资本家

五、杰勒德·马利尼斯

六、查尔斯·戴维南特

七、总结

1.影响与衰落

2.争议

3.事实

第三章重农学派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重农学派的主要内容和经济政策主张。

理解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思想史的发展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览

一、历史背景

(一)时期(18世纪50-70年代)

(二)当时的法国

(三)点纸成金的约翰•罗(John•Role,1671-1729)

二、主要信条

(一)崇尚“自然秩序”

(二)强调自由放任

(三)农业最重要

三、为谁谋利

四、为何有用

五、长远影响

第二节重要人物思想

一、先驱者:

(一)布阿吉尔贝尔

强调农业是社会的基础

货币和财富

献计献策(改革税收、取消对谷物的出口限制)

(二)坎蒂隆

死于非命的经济学家

神秘的著作

最早较为系统的论述了重视农业的经济思想

二、创始人、公认的领袖:

魁奈

经验丰富的宫廷御医

大器晚成的《经济表》

经济政策主张

三、与众不同的继承者:

杜尔阁

巴黎市长的儿子

学术上力图保持独立

对大师思想的发展

总结:

重农学派的影响力

Ø极其短暂和有限

Ø技术部分对经济思想的未来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1、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思想

2、“剩余”思想的启发

3、里昂惕夫(Leontief,1906-1999)的投入——产出表

思考题:

1、中国:

从亲商到亲民

2、从中国的改革举措看中西方发展的不同模式

3、中西方历史发展道路分化的深层原因

第二篇古典时期

第四章古典学派的先驱

第五章---第八章古典学派的重要人物

第九章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十章马克思的社会主义

第十一章德国历史学派

第四章古典学派的先驱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古典学派的概览和几位古典学派先驱者所作出的贡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典学派概览

一、历史背景

(一)思想革命(牛顿、培根、伏尔泰)

(二)工业革命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二、主要信条

最低程度的政府参与

自利的经济行为

利益的和谐

所有经济资源与经济活动的重要性

经济规律

三、为谁谋利

四、为何有用

五、长远影响

 

第二节古典学派的先驱人物

一、达德利·诺思爵士

二、理查德·康替龙

三、大卫·休谟

第五章古典学派:

亚当·斯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斯密的成长经历,比较分析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两大著作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斯密核心的经济理论和思想。

教学内容

一、生平细节:

终生未娶的苏格兰人

二、两个成功密诀:

好书与交友

三、两个“斯密之谜”:

“价值之谜”与“两论之谜”

(一)“价值之谜”:

钻石与水

(二)“两论之谜”:

《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

四、斯密之核心论述

(一)经济运行的两面旗帜:

利己心和自由放任

(二)经济理论的贡献:

分工、交换和货币学说、价值学说、分配学说、资本积累和再生产学说、自由贸易、公共政策

第六章古典学派:

托马斯·马尔萨斯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马尔萨斯主要的经济理论,重点掌握其人口规律以及总供给过剩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与知识背景

一、被人误解的牧师

(一)两次论战(济贫法与谷物法)

(二)两位人物(戈德温和孔多塞)

第二节马尔萨斯的理论核心与贡献评价

一、人口理论

理论并非新颖(康替龙、孟德斯鸠、富兰克林)

(一)两个前提

(二)两个极数

(三)两类抑制

二、市场过剩理论

三、贡献评价

 

第七章古典学派:

大卫·李嘉图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李嘉图主要的经济理论,重点掌握其收入分配理论和与之相关的收益递减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富有的经济学家

第二节主要贡献

一、货币理论

二、地租理论

三、劳动价值理论

四、收入分配理论

五、政策含义和比较成本学说

六、对失业的看法

七、评价

第八章古典学派:

边沁、萨伊、西尼尔和穆勒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其他几位对古典经济学作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尤其是要掌握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经济贡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杰里米·边沁

一、漫长而活跃的一生

二、功利主义

三、边际效用递减

四、启示、批评与贡献

第二节让-巴蒂斯特·萨伊

一、人称“科学王子”的萨伊

二、经济学说:

“三三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三分法”

(二)生产三要素论

(三)“三位一体”的公式

(四)萨伊定律:

供应学派的理论先导

第三节纳骚·威廉·西尼尔

一、大家庭的长子

二、实证经济学

三、经济学四原理

四、节欲论

五、政策立场

第四节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一、子承父业的神童

二、理论体系的特点:

乐观、系统、折衷

三、经济理论

(一)生产、分配、工资、交换

(二)经济的动态化

(三)政府

古典经济学小结

(一)

♦经济学的地位和成就:

“自立门户”与“启蒙运动”

♦研究者:

专业化

♦研究主题与解决方法:

财富的生产,提高效率

♦对财富的看法:

更强调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古典经济学小结

(一)

♦两条线(主流与非主流)

♦同:

提倡经济自由,反对政府过多干预

 强调人的利已性

注重产量的增长和效率提高

扩展了财富增长的因素

注重生产、供给

信奉利益和谐

乐观的态度:

建立在人性基础上,历史进步;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一致

♦异:

研究的关系(人与人和人与物)

  重视的领域(生产、供给与流通、需求)

第九章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几个反对资本主义的早期社会主义批评家的观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概览

一、历史背景

二、社会主义类型

三、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

四、为谁谋利

五、为何有用

六、长远影响

第二节代表人物(空想社会主义)

一、亨利·克劳德·圣西门

二、沙利·傅立叶

三、西蒙·德·西斯蒙第

四、罗伯特·欧文

五、路易斯·布朗

六、查尔斯·金斯利

第十章马克思的社会主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客观、准确的评价其理论贡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的一生

一、生平细节

二、影响人物

三、著作选读

(一)共产党宣言(1848)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

(三)资本论(1867)

第二节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第三节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

一、劳动价值论

二、剥削理论(劳动力与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三、资本积累与利润率下降

四、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

五、资本积聚与财富集中

六、阶级斗争

第四节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与分析缺陷

二、从原著中感受马克思

三、由一则新闻想到的

四、总结性的评价

第十一章德国历史学派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李斯特的经济学说、德国历史学派的学说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了解该学派对后来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览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信条

三、为谁谋利

四、为何有用

五、长远影响

第二节重要人物

一、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二、威廉•罗雪尔

三、古斯塔夫•施莫勒

四、马克斯•韦伯

第三篇新古典时期

第十二章边际学派的先驱者

第十三章边际学派第一代

第十四章边际学派第二代

第十五章---第十七章新古典学派

第十八章数理经济学

第十九章制度学派

第二十章福利经济学

第十二章边际学派的先驱者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边际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几位边际学派先驱者的理论建树。

教学内容

第一节边际学派概览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信条

三、为谁谋利

四、为何有用

五、长远影响

第二节边际学派的先驱人物

一、奥古斯丁•古诺

(一)第一位将数学应用于经济学分析的经济学家

(二)古诺的完全垄断理论(价格歧视:

朱尔斯·度比)

(三)古诺的双头垄断理论(相互反应的不确定性:

埃奇沃思)

二、朱尔斯·度比

(一)视经济学为业余爱好的工程师

(二)确立了需求曲线的的概念

(三)引出消费者剩余

(四)垄断价格歧视

三、约翰·海因里希·冯·屠能

(一)克拉克的先驱

(二)位置理论

(三)边际生产力

四、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

 

第十三章边际学派:

杰文斯、门格尔、冯·维塞尔和冯·庞巴维克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几位第一代边际学派经济学家有关理论观点及研究方法,认识它们与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区别,正确认识边际分析方法在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一、英年早逝的经济学家

二、价值理论(边际效用递减,等边际效用规则,交换理论,论劳动)

三、公共政策

四、其他(保险与赌博理论,经济周期,指数理论)

第二节卡尔·门格尔

一、父子经济学家

二、价值理论

三、归与理论

第三节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

一、经济术语的发明家

二、交换价值与自然价值

三、机会成本

第四节欧根·冯·庞巴维克

一、维塞尔的妹夫

二、利息理论

三、对马克思的研究与批判

 

第十四章边际学派:

埃奇沃思和克拉克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几位第二代边际学派的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及研究方法,认识它们与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区别,正确认识边际分析方法在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弗朗西斯Y.埃奇沃思

一、记忆力惊人的独身者

二、使数学在经济学的使用广泛化

三、提出“无差异曲线”的概念

四、表明了双头垄断中的不确定性

五、区分了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

第二节约翰·贝茨·克拉克

一、代表了美国的边际主义

二、发明“边际生产力”一词

三、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第十五章新古典学派: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分配理论以及他关于垄断的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和研究方法对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喜欢户外运动的经济学教授

第二节理论贡献

一、效用与需求

二、供给

三、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四、收入分配

五、成本递增与成本递减行业

第十六章新古典学派的货币经济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新古典学派的几位代表人物对货币理论的贡献,以及他们对新古典学派的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约翰·古斯塔夫·克努特·威克塞尔

一、受刺激而改学经济学

二、理论贡献

(一)价格水平变化

(二)公共政策含义

(三)强制储蓄

(四)论不完全竞争

第二节欧文·费雪

一、人生坎坷,心态乐观的丰收者

二、利息理论(费雪效应)

三、货币数量论

四、货币政策

第三节拉尔夫·乔治·霍特里

一、多产而长寿的政府官员

二、经济周期的货币理论

三、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第十七章新古典学派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新古典学派的几位代表人物在不完全竞争理论方面的贡献,,以及他们对新古典学派的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皮耶罗·斯拉法

一、师从马歇尔的意大利人

二、1926年发表了一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

第二节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仑

一、书斋经济学家

二、垄断竞争理论

三、限制条件

第三节琼·罗宾逊

一、唯一的女经济学家

二、买方垄断

三、垄断竞争下的剥削

四、消除剥削的措施

第十八章数理经济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几位数理经济方法的代表人物及其数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方面的贡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理经济学的类型

第二节里昂·瓦尔拉

一、洛桑学派的创始人

二、深受古诺和父亲的影响

三、提出和倡导一般均衡

第三节瓦西里·里昂惕夫

一、自信的经济学家

二、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三、投入产出表

第四节约翰·冯·诺伊曼与奥斯卡·摩根斯坦

第五节约翰R.希克斯

一、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

二、设计IS-LM模型

三、提炼了“消费者剩余”概念

四、改进了“一般均衡”

 

第十九章制度学派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美国经济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及对经济思想史的影响,掌握制度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制度学派概览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信条

三、为谁谋利

四、为何有用

五、长远影响

第二节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仑

一、放荡不羁的天才

二、有闲阶级

三、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

四、成立技人员代表会议解决

第三节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

一、凡勃仑的得意弟子

二、经验研究的重要性

三、对经济周期的研究

第四节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

一、最高的经济学家

二、依赖效应

三、企业行为理论

第二十章福利经济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维尔弗里多·帕累托

一、新福利经济学的开拓者

二、帕累托最优

第二节阿瑟·塞西尔·庇古

一、剑桥学派的最后一位传人

二、认识到市场失灵(庇谷税)

三、创立了旧福利经济学(庇谷效应)

第三节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第四节奥斯卡·兰格

一、波兰经济学家

二、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第五节肯尼斯·阿罗

一、好学的硕士士兵

二、阿罗不可能定律

第六节詹姆斯M.布坎南

第四篇现代经济学

第二十一章 凯恩斯学派: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第二十二章 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之后的发展

第二十三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十四章 芝加哥学派:

新兴古典主义

第二十一章凯恩斯学派: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凯恩斯学派的产生与发展,重点掌握凯恩斯的主要经济思以及对经济学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凯恩斯学派概览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信条

三、为谁谋利

四、为何有用

五、长远影响

第二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一、命中注定不是一个凡夫俗子

二、思想体系

第二十二章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之后的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凯恩斯学派在凯恩斯之后的的发展与争议,重点掌握凯恩斯学派的主要分支和各自理论主张。

教学内容

第一节阿尔文H.汉森

一、美国的凯恩斯

二、IS-LM模型(希克斯-汉森综合)

第二节保罗A.萨缪尔森

一、伟大的集成者

二、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后凯恩斯主义者

第四节新凯恩斯主义者

第二十三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几位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方面作出贡献的经济学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罗伊F.哈罗德爵士与埃弗西·多马

第二节罗伯特M.索洛

一、1987年诺奖得主

二、长期增长理论

三、宏观经济理论

第三节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

一、三次婚姻,债台高筑

二、创新理论

第四节拉格纳·纳克斯

第五节W.阿瑟·刘易斯

一、获得诺奖的唯一一位黑人经济学家

二、为发展经济学作出了贡献

第六节西奥多W.舒尔茨

第二十四章 芝加哥学派:

新兴古典主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几位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以及他们在经济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芝加哥学派概览

第二节米尔顿·弗里德曼

一、总结了获得诺奖的三项条件

二、现代货币主义的创始者

第三节小罗伯特E.卢卡斯

一、有一个“女巫前妻”

二、理性预期

第四节加里S.贝克尔

一、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始作佣者

二、歧视

(一)人力资本投资

(二)时间配置理论

(三)论家庭

25·结束语

参考及阅读书目

1、各经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原著)

2、《经济学说史》,鲁友章、李宗正,人民出版社

3、《经济学300年》(上、下),何正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4、《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又译《几位著名经济思想家的生平、时代和思想》(TheWorldyPhilosophy),美,海尔布罗纳,蔡受伯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4年7月第1版。

5、《经济思想的成长》(上、下)(TheGrowthofEconomicThought),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著,晏智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1版。

6、《经济理论和方法史》(AHistoryofEconomicTheoryandMethod),美,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杨玉生、张凤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7、《经济思想史教程学》,马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8、各个时期涉及到的经济学家的经典原著(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