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7108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一个接一个》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nɡhuǒbà

nzuò

不过各种各样伙伴做梦

shuì

jià

ozhè

mequè

shì

yǒuqù

jiēzhe

睡觉这么却是有趣接着

ijià

n

再见

1.指名领读,正音。

注意“这么、接着”轻声的读法。

“伴”是前鼻音,“种、样、梦”是后鼻音。

“这、种”是翘舌音,“再、做”是平舌音。

另外,“觉”是个多音字,在文中读“jià

o”,组词“睡觉”,还有一个读音是“jué

”,组词“觉得”。

2.自由练读。

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

指名读。

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在玩踩影子的游戏时候大人喊我回家睡觉,我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3)

问题的引导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我在玩踩影子的游戏时候大人喊我回家睡觉,我很想多玩一会,可是又想到睡觉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

2.正做梦时大人喊我起床上学,我又是怎么想

的?

(课件出示4)

正做梦时大人喊我起床上学,我本想不上学就好了,

可是想到到了学校能见到小伙伴,又非常开心。

3.玩跳房子的游戏时上课铃响,我又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5)

玩跳房子的游戏时上课铃响,我想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却又期待老师讲故事。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句子,按照停顿读好节奏。

(课件出示6)

(1)“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2)“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5.齐读课文。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7、8)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过、各、种、样、伙、伴、这”。

过、各、种、样、伙、伴、这)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1)形声字识字:

种、祥、伙、伴

(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课件的展现,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元识字是部编办教材的要求。

书写的指导,针对难点,还有新的笔画。

却:

去+单耳旁种:

禾木旁+中

样:

木字旁+羊这:

文+走之

各:

折文+口做:

单人旁+故或单人旁

+古+反文旁

(3)组词巩固:

如种子、—样、同伙、同伴、

(4)这个、这边、接住”等。

(5)掌握新偏旁“卩”,注意与“阝”区分开来。

带有“卩”的字有哪些?

(印即卯)

3.师重点指导“各、这”。

(课件出示9)

“各”上下结构,字上边要写得宽大一些,感受上包

下的结构特点。

“这”字,半包围结构先写“文”,再写“辶”。

“文”的一捺变为长点,注意辶是三笔。

教师示范写“横折折撇”:

横起笔较低,稍往上斜,

往左下折,形成尖角,而后面的折撇写得自然圆润。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指导。

五、反馈检查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课外作业新设计

1.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以下7个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

2.给以下生字组一个词语

过()这()样()各()

3.写出带有“辶”的字。

参考答案:

2.过(过去)这(这个)样(一样)各(各种)

3.辶:

过边这

第二课时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体会童年生活的有趣。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课件出示11)

过、各、种、样、伙、伴、这

2.出示“读一读,记一记”。

(课件出示12)

接着接力一再再见做事做伴有趣趣事

这样这是各自各种各样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齐读诗歌。

二、感悟诗歌

1﹒学习第一小节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课件出示13)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课件出示14)出示“月夜里,正玩着踩影子,就听大

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

同学们假如你想玩一会儿,这时候大人喊你回家睡觉,你会怎

么想?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3)出示“唉,我多想再多玩一会儿呀!

理解词语“唉、好想”所表现的“我”的心理变

化。

唉好想)

学生一:

“唉、好想”写出了孩子们游戏被打断

后的沮丧。

无奈)

学生二:

从玩时的快乐变成无奈。

是啊,本来玩的好好地,却被强硬地拉走,怎么不

令人扫兴呢?

但是,很快,“我”的心情又变得怎么

样了?

(很期待)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4)出示“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

梦呢!

小朋友们,你们说一说,晚上你做过什么样的梦?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展示交流。

谁能你读出这个小朋友不断变化的心情?

(5)指导朗读“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啊!

”要读出孩子们不能继续游戏的无奈、沮丧。

“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后面的内容要读出孩子的期待和无限遐想。

(6)练习朗读。

评价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体会我的内心变化。

(课件出示15)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课件出示16)出示“正做着好梦,又听见大人在叫:

‘该起床

上学啦!

同学们当你睡得正香的时候,被大人叫醒,你的心里

是怎么想的?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3)(课件出示17)出示“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理解词语“唉”所表现的“我”的心理变化。

预设:

从“唉”看出我的无奈。

从幸福、自主地睡到被叫醒的沮丧。

不过作者的心情一下子又变了,变得怎么样了?

(很

期待,很高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课件出示18)出示“不过,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她想到了什么?

平时你和小伙伴都在玩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他想到了下课了和同学一起做游戏。

展示:

我们都玩“拍电报、老鹰捉小鸡、跳绳”等。

(5)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三小节。

(课件出示19)

(2)出示“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课件出示20)

和小伙伴们玩游戏心情怎样?

(高兴、开心)“听到了上课铃声”又怎么样呢?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

①会很不开心,很舍不得。

②会很扫兴,因为不能玩了。

但是,小作者的心情忽然又变好,为什么?

从文中找出来。

(课件出示21)

(3)出示“不过,听老师讲故事,不是也很快乐很有趣吗?

从这句中你听出“我”对上课的(期待)

请读出作者的对上课的期待之情。

(4)指导读“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要读出孩子们上课铃响后不能继续游戏的无奈。

“不过”后面的内容要读出孩子们对课堂的期待之情。

(5)学生练读,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三、拓展练习.

1.齐读第4小节。

(课件出示22)

2.想一想,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的经历,仿写一段。

同桌说一说,找代表说。

3.展示交流。

(课件出示23、24、25)

一个接一个

周末在网上玩游戏的时候,

妈妈就来叫:

“快去写作业!

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啊!

不过,写完作业,

就可以和小伙伴痛痛快快地玩了。

正和小伙伴玩得尽兴的时候,

妈妈又来叫:

“赶快回家吃饭!

要是人不用吃饭就好了

不过,吃过饭,

就可以去公园,多么快乐。

在公园的草地上正玩得起劲,

身后却传来护林员的呵斥声。

要是没有护林员就好了

不过,有了护林员,

公园才会这么整洁。

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

也像我一样这样想吗?

板书设计

踩影子——回家睡觉——做各种各样的梦

一个接一个 做梦——起床上学——能见到小伙伴积极乐观

跳房子——上课铃响——听老师讲故事

1.课下练习感情朗读课文两遍。

2.抄写词语两遍:

3.写出带有“卩”的字。

答案:

3.卩:

叩即印

备课资料

1.作者简介:

金子美玲(1903-1930),活跃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

其出生于日本山口县大津郡仙崎村,她在诗中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觉这个世界。

2.作者生平、作品问世及影响。

从童年起,不幸就一直与金子美铃如影随形。

三岁时,她的父亲早逝,母亲后来按照当地的习俗改嫁。

23岁那年,她嫁给了书店的一名店员,并生下一女,但丈夫不仅寻花问柳,还禁止她做诗。

痛苦的金子美铃提出离婚,以为从此就可以解脱。

然而,令金子美铃意想不到的是,离婚后,女儿也被判从她身边夺走,这使得她对生活完全绝望了。

1930年,年仅27岁的诗人自杀身亡。

其作品一度被世人遗忘。

1984年,金子美玲生前留下的三本手抄童谣诗集共五百一十二首作品《金子美铃童谣全集》出版,震撼了日本文学界。

正式结集出版,即刻受到瞩目,并广为流传,也震撼了每一位读到诗的普通人。

迄今为止,金子美玲的多首代表作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语课本,其作品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英、法、韩等七国文字。

2007年在中国结成《向着明亮那方》出版。

练习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小猫钓鱼,组成新词语。

睡做伙有过

节觉梦伴趣

二、读拼音,写词语。

huǒbà

nzhè

lǐgè

zhǒnggè

ng

三、下面的说法对吗?

对的画“√”,错的画“×

”。

1.“各”的第一笔是“一”。

()

2.“觉”中一共有三个点。

()

3.本文中“我”说“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是因为“我”确实不爱上学。

()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不过,听老师讲故事,

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1.选一选,巧搭配(填序号)。

讲听①音乐②故事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欢乐——乐趣——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想一想,要是学校里上课没有上课铃声会怎样?

请你说一说。

一、睡觉做梦伙伴有趣过节

二、伙伴这里各种各样

三、1.×

2.√3.×

四、1.②①2.快乐有趣五、略

一个接一个教学反思

(一)

优点:

《一个接一个》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

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另外,通过多种方法指导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感受到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由扶到放,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迁移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

不足之处:

因为一年级小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朗读时不能有感情地朗读。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了解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掌握这首诗歌的语气语调、轻重缓急、停顿重音、节奏情感等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二)

《一个接一个》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儿童诗,是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作品。

她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受这个世界,用最接近儿童的语言表达简单的内心世界。

本课配有两幅插图。

第一幅图对应第一节诗。

淡淡的月色下,一只小花猫蹲在远处的墙头上,四周静悄悄的,两个小女孩正快乐地沉浸在“踩影子”的游戏之中,让人不忍打扰。

另一幅图对应的是第三节诗,图中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1、教学效果:

《一个接一个》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

2、成功之处:

1.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识字这个环节通过认读带拼音的词语宝宝、摘掉拼音帽子的词语宝宝、单独生字宝宝、带生字的句子这几个步骤引导学生指名读,领读,同桌互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识字方法多样、灵活,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方法一层一层的学习,减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

2.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说的非常清晰,有条理,不仅复习了识字方法,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成了教学目标。

3.巩固生字,整体感知:

因为有了上个环节识字教学的扎实学习,这个环节读好课文就水到渠成了,在本环节我采用读带有生字的句子和指名分段读课文来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是否正确、流利,达成了教学目标三。

4.写字指导:

“过、这、各”说说前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观察、比较,找关键笔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印象会更深刻。

教师利用范写、用红色粉笔描出需要注意的地方,使学生掌握的更好。

最后利用投影把写的好的或需要纠正的作业通过投影让学生看起到示范纠正的作用。

这个环节学生写得较好,达成了教学目标。

3、不足之处:

4、改进措施:

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了解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掌握这首诗歌的语气语调、轻重缓急、停顿重音、节奏情感等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三)

《一个接一个》是一首儿童诗,是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作品。

诗歌共4节,前三节格式相似,每节共3句话:

第一句讲孩子被成人世界惊扰后的不开心,第二句是孩子的希望,第三句是孩子转念之后的喜悦。

每一节的第一句连接着上一节的结尾,内容环环相扣,与题目“一个接一个”相契合。

最后一节诗中孩子天真的发问,使诗歌更富有童趣,引发小读者们的情感共鸣。

本首儿童诗内容贴近学生的世界,通过与生活的对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

一、教学效果

1.尊重孩子的天性,收到理想学习的效果。

让课堂充满乐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

本课采用多种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

2.注重朗读长句子。

我在初读检查时,将指导的重心放在本课长句子的朗读上,出示停顿符号,帮助学生将长句子读正确、读通顺,为之后的读文感悟扫清障碍。

3.小组协作,自主学习。

对于结构相似,语言反复的语段,我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节流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二、成功之处

1.课上采用了看图导人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观察课文插图谈谈自己的所见所想,课堂氛围由此热烈起来。

2.由于诗歌前三小节形式相似,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3.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吃力,加上我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们有话可说,加强代入感,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让学生感受“我”的快乐,进而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三、不足之处

1.这节课,我在识字上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最后课文的读不够,对课文的理解更是我在牵着学生走,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课文中找答案。

2.我重点讲了两个生字:

各、这。

对于已经上过一学期的孩子来说,教师完全可以重点讲解一个生字,另外一个生字交给学生自己来学习。

对于学生生字的书写,我没有及时地评价、反馈,只是交由同桌来互相检查评价。

3.整节课时间的分配不合理。

在识字上用时过多,学生的读很少,这就与语文课堂应该充满读书声、学生应该站在课堂中央是相违背的。

最后在课文的理解上我非常匆促地结束了,学生只能跟着我走,最终,又变成了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机械式的课堂。

四、改进措施

1.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条件,努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力求识字与运用结合。

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识字的方法,自主识字。

2.加强写字指导,特别注意基本笔画和基本字形的书写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把识字和学习语言、发展思维、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结合起来,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

又要注重语文方法、语文思维、语文习惯等方面的积累。

让学生多认中国字、写好中国字、热爱中国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