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889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docx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授课计划64学时

学期授课计划(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学年学期

2019~2020-1

课程名称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任课教师

张三

适用班级

任课班级001

课程代码

学期学时

64

纯理论学时

0

一体化学时

64

学习内容:

本课程依据专业培养目的要求设置,在针对初级数据库开发员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任务进行与数据库应用开发有关的工作,能够进行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能够使用视图、索引,能够使用触发器、存储过程与存储函数,能够进行访问控制与安全管理、备份与恢复”等核心职业能力而设置。

目的是培养学生数据库应用开发工作所必需的专业能力,掌握比较典型的工作方法,更可以使学生完成进入数据库应用开发员核心任务之前的准备工作和必备基础知识的储备。

本课程按照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要求,运用项目教学法实施。

本课程计划安排一个“学生成绩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其中有5个任务,分别是:

任务1:

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数据定义,数据更新,数据查询。

任务2:

视图,索引。

任务3:

T-SQL语言,游标,函数,存储过程。

任务4:

触发器。

任务5:

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这些学习任务具有脉络清晰,容易量化的特点。

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是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

通过完成5个工作任务,培养学生数据库开发员工作所必需的专业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了解较为系统的工作过程,掌握典型的工作方法。

能力目标:

本课程是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数据库基础知识、SQLServer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数据库和表的操作、数据更新、数据查询,视图、索引,T-SQL语言、游标、函数、存储过程,触发器,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数据库的安全管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SQLServer数据库的开发和管理技术,并初步具备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职业能力目标如下:

1.能够熟练进行数据定义,数据更新,数据查询。

2.能够熟练创建视图,索引。

3.能够熟练编写T-SQL语言,游标,函数,存储过程。

4.能够熟练创建触发器。

5.能够熟练进行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学习成果要求:

本课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评,课程学习完毕,学生需要提交的成果如下:

平时学习任务要求。

每个学习任务对应的学生成果记录。

考核方案(含公式):

本课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评,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为5个任务,每个任务完成后,需要提交相关的技术文档资料,每个学生单独完成并考评。

期中、期末各有一次实操性考核,以考查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效果。

该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业绩和各项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总成绩计算公式为:

总成绩=任务1*10%+任务2*10%+任务3*10%+任务4*10%++任务5*1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30%

教学组织要求:

学生以个人的形式组织教学。

前后课程关系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Java编程基础》、《响应式Web设计》、《JavaWeb应用开发》后续课程《前端设计与开发》、《Java框架技术开发》、《软件测试技术》。

教材:

《SQLServe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教程(第2版)(SQLServer2016版)》ISBN978-7-121-36484-6

部门领导意见:

(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是否允许执行)

 

院(系、部)领导签字(公章):

年月日

附件1:

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一览表

学习任务

子任务(项目)

学习活动

周次

学时

目的及要求

授课形式及地点

平时

作业

某学生成绩数据库管理系统

任务1:

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数据定义,数据更新,数据查询。

(28学时)

1.1数据库系统概述

1)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史。

2)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3)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

2

1)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史。

2)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1.2数据模型

1)信息的三种世界。

2)概念模型。

3)数据模型。

4)关系模型。

5)实训——学籍管理系统概念模型设计。

1

2

1)理解信息的三种世界的概念。

2)理解概念模型的概念。

3)理解数据模型的概念。

4)掌握关系模型的概念和方法。

5)掌握学籍管理系统概念模型的设计。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1.3数据库设计

1)规范化。

2)数据库设计概述。

3)需求分析阶段。

4)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5)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6)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7)数据库实施阶段。

8)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9)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10)实训——学籍管理数据库系统设计。

2

2

1)理解规范化的概念。

2)了解数据库设计概述。

3)掌握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

4)掌握概念结构设计阶的设计段。

5)掌握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设计。

6)掌握物理结构设计阶段的设计。

7)掌握数据库实施阶段的设计。

8)掌握数据库运行和维护的方法。

9)了解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10)掌握学籍管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1.4SQLServer2016基础

1)SQLServer2016简介。

2)SQLServer2012服务器组件和管理工具。

3)安装SQLServer2016。

4)SQLServer2016的管理工具。

2

2

1)了解SQLServer2016。

2)了解SQLServer2012服务器组件和管理工具。

3)掌握安装SQLServer2016。

4)了解SQLServer2016的管理工具。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1.5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1)SQLServer数据库基础知识。

2)数据库的创建。

3)查看和修改数据库。

4)删除数据库。

5)数据库操作。

6)实训——创建学籍管理数据库。

3

4

1)理解SQLServer数据库基础知识。

2)掌握数据库的创建。

3)掌握查看和修改数据库。

4)掌握删除数据库。

5)掌握数据库操作。

6)掌握创建学籍管理数据库。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1.6表的创建与管理

1)表的基本概念。

2)表的数据类型。

3)设计表。

4)创建表。

5)修改表。

6)删除表。

7)实训——学籍管理系统数据表的创建。

4

4

1)理解表的基本概念。

2)掌握表的数据类型。

3)掌握设计表。

4)掌握创建表。

5)掌握修改表。

6)掌握删除表。

7)掌握学籍管理系统数据表的创建。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1.7数据的输入与维护

1)向表中添加记录。

2)修改表中的记录。

3)删除表中的数据。

4)实训——学籍管理系统数据的输入与维护。

6

7

2

2

1)掌握向表中添加记录。

2)掌握修改表中的记录。

3)掌握删除表中的数据。

4)掌握学籍管理系统数据的输入与维护。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1.8数据查询

1)查询语句SELECT。

2)单表查询。

3)连接查询。

4)嵌套查询。

5)集合查询。

6)实训——学籍管理系统的查询操作。

7

8

9

2

4

2

1)掌握查询语句SELECT。

2)掌握单表查询。

3)掌握连接查询。

4)掌握嵌套查询。

5)掌握集合查询。

6)掌握学籍管理系统的查询操作。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9

0

期中考试(上机考试)

任务2:

视图,索引。

(6学时)

2.1视图

1)视图的基础知识。

2)创建视图。

3)查询视图数据。

4)查看视图信息。

5)修改视图。

6)通过视图修改表数据。

7)删除视图。

8)实训——学籍管理系统视图的创建。

9

2

1)理解视图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创建视图。

3)掌握查询视图数据。

4)掌握查看视图信息。

5)掌握修改视图。

6)掌握通过视图修改表数据。

7)掌握删除视图。

8)掌握学籍管理系统视图的创建。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补充

2.2索引

1)索引的基础知识。

2)创建索引。

3)查看和修改索引。

4)统计索引。

5)删除索引。

6)实训——学籍管理系统索引的创建。

10

4

1)理解索引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创建索引。

3)掌握查看和修改索引。

4)掌握统计索引。

5)掌握删除索引。

6)掌握学籍管理系统索引的创建。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补充

任务3:

T-SQL语言,游标,函数,存储过程。

(14学时)

3.1T-SQL语言

1)T-SQL语言简介。

2)注释符和标识符。

3)常量与变量。

4)运算符与表达式。

5)流程控制语句。

6)批处理与脚本。

11

4

1)理解T-SQL语言简介。

2)掌握注释符和标识符。

3)掌握常量与变量。

4)掌握运算符与表达式。

5)掌握流程控制语句。

6)掌握批处理与脚本。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补充

3.2游标

1)声明游标。

2)使用游标。

12

2

1)掌握声明游标。

2)掌握使用游标。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补充

3.3函数

1)标量函数。

2)用户自定义函数。

3)实训——学籍管理系统自定义函数设计。

12

13

2

2

1)掌握标量函数的使用。

2)用户自定义函数的定义和使用。

3)掌握学籍管理系统自定义函数设计。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补充

3.4存储过程

1)存储过程的基本概念。

2)创建存储过程。

3)执行存储过程。

4)查看存储过程。

5)修改存储过程。

6)删除存储过程。

7)实训——学籍管理系统存储过程设计。

13

14

2

2

1)理解存储过程的基本概念。

2)掌握创建存储过程。

3)掌握执行存储过程。

4)掌握查看存储过程。

5)掌握修改存储过程。

6)掌握删除存储过程。

7)掌握学籍管理系统存储过程设计。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补充

任务4:

触发器。

(4学时)

4.1触发器

1)触发器的基本概念。

2)创建触发器。

3)查看触发器。

4)修改触发器。

5)禁用与启用触发器。

6)删除触发器。

7)实训——学籍管理系统触发器设计。

14

15

2

2

1)理解触发器的基本概念。

2)掌握创建触发器。

3)掌握查看触发器。

4)掌握修改触发器。

5)掌握禁用与启用触发器。

6)掌握删除触发器。

7)掌握学籍管理系统触发器设计。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补充

任务5:

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6学时)

5.1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1)备份和恢复的基本概念。

2)备份数据库。

3)恢复数据库。

4)实训——数据库的导入与导出。

15

2

1)理解备份和恢复的基本概念。

2)掌握备份数据库。

3)掌握恢复数据库。

4)掌握数据库的导入与导出。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补充

5.2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1)数据库的安全性。

2)数据库的完整性。

3)实训——学籍管理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16

4

1)理解数据库的安全性,掌握其操作方法。

2)理解数据库的完整性,掌握其操作方法。

3)掌握学籍管理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补充

综合应用、复习、机动

综合应用、复习、机动

17

18

4

2

讲练做一体化

13号楼机房

补充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9

0

总学时

64

(注:

1.学习任务、子任务和学习活动的数量因课程而异;2.学习活动详细到每个教学时间单元;3.中期、期末考核指定考核内容及方式)

附件2:

学习任务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课程编号

学期学时

64

适用班级

任课班级001

任务名称

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数据定义,数据更新,数据查询。

任务编号

1

任务总学时

28

理论学时

14

一体化学时

14

学习内容:

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数据定义,数据更新,数据查询。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进行数据定义,数据更新,数据查询

专业知识:

1)数据库系统概述。

2)数据模型。

3)数据库设计。

4)SQLServer2016基础。

5)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6)表的创建与管理。

7)数据的输入与维护。

8)数据查询。

学习环境:

1.理论教学场地

机房

2.项目制作场地

机房

3.使用设备

1.PC机;2.需求要求;3.Windows操作系统;4.SQLServer软件;5.Office办公软件

专业工作方法:

SQL数据库的命令

学习成果要求:

1)数据定义规范,符合项目要求。

上机操作步骤正确。

运行结果正确。

2)掌握定义数据库,定义表,数据的完整性约束的命令。

3)掌握插入数据,修改数据记录,删除数据记录的命令。

4)掌握SELECT语句,单表查询,分组聚合查询的命名。

评价标准:

1.良好

了解SQLServer数据库操作方法。

具备较强的分析和操作能力,基本能掌握测试方法。

任务按时完成,内容准确,格式规范。

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回答问题正确,表述清楚。

2.优秀

在达到良好的基础上,同时又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能自主按时完成任务。

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判断并论证各种信息。

3.合格

基本了解SQLServer数据库操作方法,有个别问题自己不能独立解决。

能够表述基本的测试方法,但出现问题不能独立解决。

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任务。

4.不合格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

未能按时完成任务。

任务存在抄袭现象。

不合格者须重做。

教学组织:

本项目共28学时。

其中:

理论教学14学时,理论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穿插提问、演示等教学手段;上机实践14学时,上机实践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负责辅导、答疑。

课程名称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课程编号

学期学时

64

适用班级

任课班级001

任务名称

视图,索引

任务编号

2

任务总学时

6

理论学时

3

一体化学时

3

学习内容:

视图,索引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创建视图,索引。

专业知识:

1)创建视图;删除视图;修改视图定义;查看视图定义;更新视图数据;查询视图数据。

2)查看数据表上所建立的索引;创建索引;删除索引。

学习环境:

1.理论教学场地

机房

2.项目制作场地

机房

3.使用设备

1.PC机;2.需求要求;3.Windows操作系统;4.SQLServer软件;5.Office办公软件

专业工作方法:

SQL数据库的命令

学习成果要求:

1)掌握创建视图、删除视图、修改视图、查看视图、更新视图、查询视图的命令。

2)掌握查看索引、创建索引、删除索引的命令。

评价标准:

1.良好

了解SQLServer数据库操作方法。

具备较强的分析和操作能力,基本能掌握测试方法。

任务按时完成,内容准确,格式规范。

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回答问题正确,表述清楚。

2.优秀

在达到良好的基础上,同时又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能自主按时完成任务。

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判断并论证各种信息。

3.合格

基本能够了解SQLServer数据库操作方法,有个别问题自己不能独立解决。

能够表述基本的测试方法,但出现问题不能独立解决。

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任务。

4.不合格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

未能按时完成任务。

任务存在抄袭现象。

不合格者须重做。

教学组织:

本项目共6学时。

其中:

理论教学8学时,理论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穿插提问、演示等教学手段;上机实践3学时,上机实践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负责辅导、答疑。

课程名称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课程编号

学期学时

64

适用班级

任课班级001

任务名称

T-SQL语言,游标,函数,存储过程

任务编号

3

任务总学时

14

理论学时

7

一体化学时

7

学习内容:

T-SQL语言,游标,函数,存储过程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编写T-SQL语言,游标,函数,存储过程。

专业知识:

1)T-SQL语言。

2)游标。

3)创建函数,调用函数,删除函数。

4)创建存储过程,存储过程体,调用存储过程,删除存储过程。

学习环境:

1.理论教学场地

机房

2.项目制作场地

机房

3.使用设备

1.PC机;2.需求要求;3.Windows操作系统;4.SQLServer软件;5.Office办公软件

专业工作方法:

MySQL数据库的命令

学习成果要求:

1.熟练掌握T-SQL语言。

2.熟练掌握游标。

3.熟练掌握存储过程。

创建存储过程,存储过程体,调用存储过程,删除存储过程。

4.熟练掌握存储函数。

创建存储函数,调用存储函数,删除存储函数。

评价标准:

1.良好

了解SQLServer数据库操作方法。

具备较强的分析和操作能力,基本能掌握测试方法。

任务按时完成,内容准确,格式规范。

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回答问题正确,表述清楚。

2.优秀

在达到良好的基础上,同时又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能自主按时完成任务。

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判断并论证各种信息。

3.合格

基本能够了解SQLServer数据库操作方法,有个别问题自己不能独立解决。

能够表述基本的测试方法,但出现问题不能独立解决。

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任务。

4.不合格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

未能按时完成任务。

任务存在抄袭现象。

不合格者须重做。

教学组织:

本项目共14学时。

其中:

理论教学7学时,理论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穿插提问、演示等教学手段;上机实践7学时,上机实践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负责辅导、答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