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77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太原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事遂寝。

操心不能平。

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

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

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

谥曰敬侯。

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

荀彧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B.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C.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D.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上宾之礼,是古代社会生活中对待尊贵宾客的礼节。

这种礼节和《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的“九宾礼”一样。

兖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山东、河北、河南等的部分地区。

《尚书·

禹贡》称:

大禹治水,划天下之地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

缟素,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故可引申指“白色”,也可代指“丧服”,还可代指“书画”,有时也喻指“俭朴”。

文中指的是穿上白色的丧服为义帝戴孝。

九锡,即“九赐”,是我国古代皇帝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象征最高的礼遇。

古代一些权臣常接受“九锡”,后来“九锡”成了篡逆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荀彧富有才学,深得众人赏识。

南阳何颙见到他,称他有“王佐之才”;

袁绍对他敬重有加;

他投奔曹操,曹操称他是张良一样的策士谋臣。

荀彧胸有谋略,颇有远见卓识。

他怀有匡正之心,选择英明的人去辅助;

向曹操献计,把皇帝迎到许都,为“胁天子以令诸侯”打下了基础。

荀彧敏于决断,善于把握局势。

他识破张邈的阴谋,整顿军队做好防备,避免了变乱发生;

官渡之战,他建议用奇计破敌,助曹操取得了胜利。

荀彧性格刚直,事主保持忠节。

他从忠贞德义出发,不支持曹操进爵国公,为自己埋下灾祸;

他在病中看到曹操送的“空器”,于是饮药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

②“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答案】

(1)A

(2)A

(3)B

(4)①趁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执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

②“情形败露,声势衰竭,一定会有转机,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

”曹操于是坚守壁垒(和袁绍)相持。

【解析】【分析】

(1)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将军”“兖州”“首事”“山东”“此”“天下”“要地”“虏”“熟麦”“食”“谷”“吕布”,虚词“以”“之”“也”“其”“而”“则”,“熟麦”意思是“成熟的麦子”,作“收”的宾语,意思是“抢收成熟的麦子”,为完整动宾结构,其后断开,排除C项;

“约”的意思是“节约”,“蓄”的意思是“储存”,“食”和“谷”都是粮食的意思,分别作“约”和“蓄”的宾语,意思是“节食蓄粮”,意思完整,结构独立,前后断开;

“资”的意思是“帮助,资助”,“一举”指“军事行动”,“一举”作“资”的宾语,意思是“助军事行动”,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再结合本句意思:

将军本以兖州为根本,所以能平定山东,这实在是天下的要地啊!

应立即分兵讨伐,使敌寇不能西顾,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节食蓄粮,以助军事行动,则吕布不难击败。

句子可以断开为: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故选A。

(2)A项,“这种礼节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的‘九宾礼’一样”说法错误,上宾之礼用于接待宾客,九宾礼是接待外交使者,两者不同。

(3)B项,“向曹操献计,把皇帝迎到许都”说法错误,原文为“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

彧乃劝操曰……”,由此可以看出迎皇帝到许都是曹操的想法,荀彧表示支持。

故选B。

(4)①中“因”,趁着;

“奉”,奉迎;

“以”,连词,表目的;

“从”,顺应;

“从人望”,顺应百姓(万民)心愿;

“秉”,秉持,执;

“至”,最大的;

“服”,使动用法,使……信服;

“致”,招致,网罗;

“英俊”,指英才;

“致英俊”,网罗英才。

②中的“见”,同“现”,显现,败露;

“情见”,情形败露;

“竭”,衰竭;

“势竭”,声势衰竭;

“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判断句,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

“乃”,于是,就;

“坚壁”,指坚守壁垒;

“持”;

相持(对抗);

“之”,代词,代指袁绍;

“操乃坚壁持之”,曹操于是坚守壁垒(和袁绍)相持。

故答案为:

⑴A;

⑵A;

⑶B;

⑷①趁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执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

②“情形败露,声势衰竭,一定会有转机,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

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

其次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

然后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

最后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

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参考译文】

荀彧(yù

)字文若,颍川颍阴人,青少年就凭才识出名。

南阳人何颙见到荀彧认为他奇异不凡,说:

“这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啊。

”中平六年,被推举为孝廉。

董卓作乱时,弃官回到家乡。

等荀彧到了冀州,袁绍用贵宾的礼遇对待荀彧。

荀彧每每有匡正之心。

估计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事,就离开袁绍投奔曹操。

曹操和他交谈后大喜,说:

“你是我的张良啊。

”兴平元年,曹操东击陶谦,派荀彧守甄城。

赶上张邈、陈宫据兖州反曹操,而暗地迎接吕布。

张邈派人欺骗荀彧说:

“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打陶谦,应赶紧供应他军需物资。

”荀彧知道张邈有变,就整顿军队做好防备,因此张邈的计谋不能得逞。

陶谦死,曹操想马上攻取徐州,回兵后平定吕布。

荀彧劝谏说:

“以前高祖占据关中,光武帝占据河内,都是先巩固根本,以控制天下。

”曹操于是大力抢收成熟的麦子,又和吕布交战,兖州于是被平定。

建安元年,献帝从河东回到洛阳,曹操打算迎接车驾,迁都到许昌。

众人大多认为不可仓促行事。

荀彧于是鼓动曹操说:

“晋文公曾接纳周襄王而使得诸侯们如影随形,汉高祖为义帝戴孝而使得天下人心尽归。

自从天子遭难,将军首举义兵,只是因为山东纷扰混乱,没有顾得上接驾,虽然在外平定祸乱,但心里却无时不在挂念着王室。

趁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执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

”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

曹操守官渡,虽然得胜但军粮就要吃完,写信与荀彧商议,荀彧回信说:

“情形败露,声势衰竭,一定会有转机,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

终于用奇兵打败袁绍。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要联名推戴曹操晋封国公,赐予九锡仪仗器物,秘密地征询荀彧的意见。

荀彧说:

“曹公本是发动义兵,以振兴汉朝,虽然功勋卓著,还保持忠贞之节。

君子爱人要合于道德,不应该这样。

”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

曹操心里难以平静。

等到南征孙权,曹操上表请荀彧到谯郡劳军,皇帝答应了他。

到了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曹操赠送他食物,打开一看,却是空盒,于是荀彧服毒而死。

皇帝为他难过痛惜,祭祀之日因此而不奏乐。

谥为敬侯。

第二年,曹操终于晋封魏公。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宰相书①

(宋)朱熹

六月八日,具位谨奉书再拜献于某官:

熹尝谓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势;

朝廷之政,有缓急之宜。

当缓而急,则繁细苛察,无以存大体;

当急而缓,则怠慢废弛,无以赴事几。

均之二者,皆失也。

然愚以为当缓而急者,其害固不为小,若当急而反缓,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不可以不察也。

窃观今日之势,可谓当急而不可缓者矣,然今日之政则反是,愚不知其何以然也。

窃惟朝廷今日之政,无大无小,一归弛缓,今亦未暇一一条数。

且以荒政论之,则于天下之事,最为当急而不可缓者;

而荒政之中,有两事焉,又其甚急而不可少缓者也。

一曰给降缗钱②,广籴米斛。

储蓄既多,缓急足用,政使朝廷别有支拔,一纸朝驰,而米夕发矣。

此一事也;

二曰速行赏典③,激励富室。

盖此一策,本以诱民,事急则籍之,以为一时之用;

事定则酬之,以为后日之劝。

旋观今日,失信已多,别有缓急,何以使众?

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

此二事也。

然或者之论,则以为朝廷撙节财用,重惜名器④,以为国之大政,将在于此,二者之请,恐难必济。

愚窃以为不然也。

夫撙节财用,在于塞侵欺渗漏之弊;

爱惜名器,在于抑无功幸得之赏。

今将预储积蓄,以大为一方之备,则非所谓侵欺渗漏之弊也;

推行恩赏,以昭示国家之信,则非所谓无功幸得之赏也。

且国家经费,用度至广,而耗于养兵者十而八九。

至于将帅之臣,则以军籍之虚数,而济其侵欺之奸;

馈餫⑤之臣,则以簿籍之虚文,而行其盗窃之计;

苞苴⑥辇载,争多斗巧,以归于权幸之门者,岁不知其几巨万。

明公不此之正,顾乃规规⑦焉较计毫末于饥民口吻之中,以是为撙节财用之计,愚不知其何说也?

大抵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一费之甚,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盖民之与财,孰轻孰重?

身之与国,孰大孰小?

财散犹可复聚,民心一失,则不可以复收;

身危犹可复安,国势一倾,则不可以复正。

至于民散国危而措身无所,则其所聚有,不为大盗积者耶?

明公试观自古国家倾覆之由,何尝不起于盗贼?

盗贼窃发之端,何尝不生于饥饿?

惟明公深察其言,以前日迟顿宽缓之咎,自列于明主之前,务以尽变前规,共趋时务之急,而于熹所陈荒政一二事者,少加意焉。

情迫意切,矢口尽言,伏惟明公之留意焉。

(选自《朱子大全》有删改)

【注】①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浙东发生饥荒,宰相王淮推荐朱熹任提举浙江常平茶盐公事。

上任以后,朱熹即征购粮食,兴修水利,了解民情,弹劾污吏,竭尽全力,以救灾荒,但他向朝廷的建议,很少被采纳。

为此,朱熹给王淮写了这封信。

②缗钱:

此处指购买粮食储备的钱。

③赏典:

指赏赐的典礼。

④名器:

名号与车服,指官爵。

⑤馈餫(yù

n):

运送粮饷。

⑥苞苴:

指馈赠的礼物。

⑦规规:

浅陋。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均之二者,皆失也 

均:

权衡 

事急则籍之 

 

籍:

登记

而济其侵欺之奸 

济:

帮助 

至于民散国危而措身无所 

措:

放置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若当急而反缓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①岁不知其几巨万 

②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①以前日迟顿宽缓之咎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①伏惟明公之留意焉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里指“书信”,多用于记事陈情。

由于朝廷在赈灾之事上迟缓拖沓,朱熹于是写信给宰相,希望他能改变以前的做法,共赴当前的急难。

朱熹认为赈灾是关系民心的大事,建议朝廷一方面要及时拨款购买救灾的储备粮食,另一方面要激励富有人家出力赈灾,但朝廷却吝惜赈灾费用,失信于民。

朱熹驳斥了以节约用度、爱惜官爵为由,反对自己赈灾举措的观点,并对各级官吏利用各种手段巧取豪夺、侵吞和浪费国家钱财的劣行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朱熹委婉含蓄地批评了宰相重财轻民、爱己轻国,然后用反问句强调了“民与财”“身与国”的轻重关系,指出朝廷赈灾不力而导致的饥饿是造成国家灭亡的原因。

(4)用“/”给文中划线的文字断句。

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窃惟朝廷今日之政,无大无小,一归弛缓,今亦未暇一一条数。

②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

【答案】

(1)B

(2)C

(3)D

(4)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5)①我私下考虑当今朝廷的政事,不论大小,全都松弛懈怠,现在没有时间一一列举。

②为国家利益谋划的大计,竟这样违悖情理,(将来)遇到急难之事再后悔,难道还来得及吗?

(1)B项,“籍”,结合“盖此一策,本以诱民”“事急”“以为一时之用”等分析,“登记”错误。

应该是通“藉”,借助。

句意:

在事急的时候,依靠他们捐助。

(2)A项,“而”,①连词,表转折,却;

②连词,表承接,就。

B项,“其”,①代词,指数目;

②连词,表选择关系,还是。

C项,“以”,介词,把。

D项,“焉”,①代词,指书信中建议;

②语气词,用于句中,表舒缓语气,可不译。

故选C。

(3)D项,“委婉含蓄”不正确,结合“大抵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一费之甚……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分析可知,朱熹对宰相赈灾不力的批评是严厉而不留情面的;

“指出朝廷赈灾不力而导致的饥饿是造成国家倾覆的原因”不符合文意,结合“盗贼窃发之端,何尝不生于饥饿?

”分析可知,国家倾覆是因为饥饿,但不一定是由赈灾不力而导致的饥饿。

故选D。

(4)“明公”是对有名位者的尊称,作为后面句子主语,前面应该断开;

“是以”是连词,因此,联系前后语句,前面应该断开;

结合代词“此”,连词“然”“则”等及句意内容分析断句即可。

因此不肯尽力去做救济百姓的工作;

您忧国的念头,也不像保全自身那么迫切,因此只作谄媚迎合的打算。

这为个人着想,可以说很周到了,但就旁观者来讲,也可说是太欠考虑了。

(5)本题翻译需注意:

①“窃惟”,我私下考虑;

“之”,助词,的;

“无”,无论、不论;

“一”,全、都;

“弛缓”,松弛懈怠;

“暇”,空闲、闲暇;

“条数”,列举。

②“谋国”,为国家利益谋划,治理国家;

“乖戾”,违悖情理;

“此”,代词,这样;

“临事”,遇事或处事,指遇到急难之事;

“而”,连词,表承接;

“其……哉”,难道……吗,反问句。

⑴B;

⑵C;

⑶D;

⑷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⑸①我私下考虑当今朝廷的政事,不论大小,全都松弛懈怠,现在没有时间一一列举。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

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附参考译文】

六月八日,具位之臣恭敬地捧着信,再拜献给某官:

我曾说天下的事情,形势有时宽缓,有时紧迫;

朝廷的政务也有适宜的缓急之分。

应当缓的事处理急了,就会使事情变得繁琐苛刻,反而把大的事情丢掉了;

应当急的事情却用缓的办法来处理,那就会造成懒散松懈,无法抓住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权衡这两个方面,都是失策的。

但我认为应当缓办却操之过急,害处固然不小,如果应当急办却拖延迟缓,那么它的危害就不是用语言所能所能讲清楚的了,真是不可以不看明白啊。

我私下观察当今形势,可以说应当急切对待,万不可再拖延了,但是今天的政事,恰恰相反,我真不明白为什么竟会这样。

我私下考虑当今朝廷的政事,不论大小,全都松弛懈怠,现在没有时间一一列举。

姑且拿赈灾一事来说,这是天下的事中最应当急办而不可拖延的事。

在赈灾之中,有两件事,又极其急迫不可稍缓的。

一是发给缗钱,多多收购粮食。

储蓄的粮食已经很多,一旦急需,足够支用,即使朝廷另有需要,只需早上发一纸命令,米当晚就能发出。

这是第一件事情;

二是迅速推行赏赐制度,激发鼓励富有人家出力助赈。

这个政策,原是用来诱导百姓,在事急的时候,依靠他们捐助,以供一时的需要;

事成之后给予酬赏,以此劝勉后人。

反过来看眼前的情形,已经大大丧失信用,今后再有紧急的事,靠什么来使唤民众?

为国家利益谋划的大计,竟这样违悖情理,(将来)遇到急难之事再后悔,还来得及吗?

这是第二件事。

但是或许有人会这样讲,朝廷应当节约开支,爱惜官爵,认为国家的大政,就在于此,上面两项请求,恐怕难以做到。

我却认为并非如此。

所谓节约开支,在于杜绝侵占、欺骗、浪费和损耗的弊害;

爱惜官爵,在于抑止没有功劳而侥幸获得的滥赏。

现在预先广积粮食,替一个地区防荒作充分准备,那就不是所说的侵占欺骗、浪费损耗的弊害;

推行赏赐,以显示国家的信用,那就不是所说的没有功劳而侥幸获得的滥赏。

况且国家经费,用处极广,消耗在养兵方面的占十之八九。

至于那些将帅用虚报士兵名额,来帮他实现侵占、欺骗的奸谋;

负责运输的官吏,在账簿文书上弄虚作假,实施盗窃的勾当;

行贿的财物,用车装载,还相互争胜,送入权贵宠臣的家中,每年不知数目有多少万。

您对这些事不加纠正,反而浅陋地去斤斤计较饥民糊口的一点东西,把这作为节约财政开支的措施,我不明白这有什么理由?

大概朝廷爱护百姓的心思,不像吝惜费用那么周到,因此不肯尽力去做救济百姓的工作;

百姓和财物,谁轻谁重?

自身和国家,谁大谁小?

财物散失了,还可以重新积聚,民心一旦失去了,就不可能再得到;

自身遭受危险,还可以化险为夷,国家一旦倾覆,就不可能再恢复了。

到了百姓离散、国家危亡、自己无处安身的时候,那么所聚有的财物,不是替盗贼积累了吗?

您看自古以来国家倾覆的原因,哪个不是从百姓反叛开始?

而百姓的反叛不知不觉的发生,哪个不是因饥饿而产生?

希望明公能好好考虑这些话,把以前办事拖拉松弛的错误,自己在皇上面前一一列举出来,务必彻底改变以前的做法,共赴当前的急难,而对我所说有关救灾的一二件事,稍加留心。

情意迫切,直言无忌,希望您能加以考虑。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

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

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

复献文,召试制诰;

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使辽,宴射,首中的。

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

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

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

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给事中。

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掳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

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

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

徙邓州。

四道置帅,叔夜领南道都总管。

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

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

十一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军容甚整。

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

帝颔之。

闰月,帝登城,叔夜陈兵玉津园,铠甲光明,拜舞城下。

帝益喜,进资政殿学士,令以兵入城,俄签书枢密院。

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

帝遣使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