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1239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13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9页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9页
亲,该文档总共1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薯篇文档格式.docx

因此,甘薯兼具粮食和蔬菜的功能。

甘薯茎蔓的嫩尖了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和铁、铝等,可作蔬菜用,比其他叶菜类营养成分都高。

每100克甘薯茎尖含蛋白质2.7%,菠菜、苋菜、甘蓝含蛋白质分别为2.3%、1.8%、1.7%。

每100克甘薯茎尖含钙74毫克,每100克甘蓝含钙64毫克。

铁的含量每100克甘薯茎尖为4毫克,每100克菠菜仅为2毫克,每100克甘蓝为0.7毫克;

维生素B2含量为每100克嫩尖含0.3毫克B,均高于菠菜、苋菜及甘蓝。

维生素B2是我国人民食品中比较缺乏的维生素,因而,食用甘薯茎蔓的嫩尖,对改善食物中维生素来源更有特殊意义。

1、甘薯的主要用途

甘薯的食用加工

甘薯的食用方法很多,按其形式来分,可分为主食、副食两种类型。

甘薯作为主食,除可直接食用鲜薯或薯干外,也可与大米、玉米面等掺在一起,做成煎饼、馒头、面条等食品;

作为副食,主要是经过简单加工可以制成各种食品及食品添加剂。

据研究,甘薯粉可以添加到面包中,以增加面粉中维生素及钙的含量,使面包营养成分更加完善。

甘薯淀粉制品,包括淀粉、粉条、粉丝、粉皮等。

其中淀粉、粉条、粉丝总称为甘薯“三粉”。

“三粉”加工在河北卢龙、四川三台、山东招远及海阳、河南社旗及禹州、安徽临泉等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三粉”加工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用甘薯制成果脯,不但软甜可口,而且物美价廉,成本仅为其他果脯的1/3。

甘薯渣可制成酱色、醋等产品。

用甘薯代替小麦制成味精不但成本低,而且节约了粮食。

北京市农业科学院以甘薯为原料制成的营养糕,现已成批量生产。

浙江在甘薯淀粉中加入一些作料制成的虾片,是一种下酒好菜,很受用户欢迎;

用鲜甘薯淀粉中加入一些作料曾被各大饭店采用;

拔丝甘薯也是宴会桌上常见的菜肴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以甘薯作原料的菜肴就有绣球薯圆、三鲜酿金薯、凤眼珍珠薯、金薯烩四宝等20余种。

福建连城等地用甘薯制成的连城地瓜脯历史悠久,经贮藏、长途运输而保持甘薯的色味不变,是销往港澳地区的传统产品;

以甘薯为原料制成的饴糖可与高粱饴媲美,甘薯糖水罐头在有些国家也很畅销。

甘薯还可以经过简单加工而成为速煮甘薯和脱水甘薯,其风味不变,可以作为旅行食品。

总之,甘薯经过简单加工,不但可以提高甘薯的经济价值,也大大提高了甘薯的适口性,从单一食物变为丰富多彩的各种食品以及调味营养品。

甘薯简单加工投资小,技术容易掌握,很适合农村个体及乡镇企业经营。

甘薯制作工业产品

以甘薯为原料生产的酒精可作为石油的代用品,巴西已生产出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每吨薯干可生产酒精90千克。

我国已试验成功将酒精按10%~15%的比例加入汽油中作为燃料,现有发动机不经过任何改装即可正常运行。

以薯干为原料生产的果脯糖浆,可以在糕点中代替蔗糖,用此果脯糖浆制成的糕点,色、香、味均优于蔗糖,可防止食品干燥、变硬。

在饮料中加入甘薯果脯糖浆,还可避免因食用蔗糖而引起的血管硬化、身体发胖等。

用甘薯渣制造的天然色素,可用于食品着色,避免了合成色素对人们健康的危害。

在纺织工业中,近年来用甘薯淀粉代替精粉装潢纱,1千克淀粉可抵上3千克精粉。

生产味精也可用薯干作原料,每吨薯干可生产味精150~200千克,不但节省了大量小麦,还可降低成本。

甘薯淀粉制造的甘氨酸甜味是蔗糖的35倍,可以取代糖精。

以薯干为原料可提取赖氨酸,而一般食品中赖氨酸缺乏,如果在面包中加入1%的赖氨酸可提高营养价值30%,动物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可使饲料价值提高,缩短饲养时间,加快生长速度。

用薯干制成的色氨酸可进一步转化成乙酸,把此类激素喷洒到果树或蔬菜上,既可当肥料又可刺激植物生长,并能改进果品及蔬菜的品质。

用薯干作原料生产的乳酸,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皮革等工业部门。

用薯中提取的衣糖酸是合成纤维的基本原料,还可以改进油漆的性能。

用薯干淀粉经合成法可制造磷酸淀粉,它是一种胶黏剂,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具有黏度大、产品纯净、性能稳定、不易脱水收缩等优点。

淀粉发酵可制成普鲁士蓝,它是一种白色粉末经处理可制成透明薄膜,无味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有防止食品变质的功用。

由甘薯淀粉制成的阳离子淀粉掺入纸浆中,可改善纸张的物理性能,增强纸张的拉力。

甘薯淀粉的另一个化工产品为多孔状糊精,可用来包装农药或化妆品,使药物不易散失或化妆品能长期保存。

利用鲜薯作工业锅炉除垢剂已试验成功,这种除垢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深受欢迎。

甘薯制作饲料

甘薯的块根和茎叶中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鲜薯块中除含有15%~20%的淀粉外,还含有比较丰富的粗蛋白、糖类及纤维素,薯块、茎叶或工业加工后的副产品,如淀粉、糖渣、酒糟等,通过简单的加工制成各种饲料,不但能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还可以延长饲料的供应期。

甘薯饲料加工方式一般有下列几种:

(1)青贮饲料甘薯青贮饲料是将薯块、茎叶或工业副产品等为原料压在不透气的环境里,通过乳酸细菌的发酵作用,制成具有酸香味、黄绿色的多汁饲料。

青贮不仅可以防止饲料腐败。

还可长期保存,并可避免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尤其蛋白质和胡萝卜素损失极少。

青贮饲料具有特殊的香味,牲畜爱吃,并易吸收消化,可增强牲畜的体质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还可节省精料的喂量。

(2)混合饲料根据不同牲畜的畜龄、种类、饲养目的,可配合成各种营养成分的饲料。

方法是:

一般将鲜薯、茎叶、薯干或甘薯加工后的副产品与其他精饲料按适当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食盐、贝粉等,经简单加工后即可饲喂。

其优点是营养丰富,可随配随喂,并可充分利用各种加工副产品。

混合饲料不但营养完全,而且配合比例适当,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弥补饲料成分单一之不足;

饲喂混合饲料的家禽生长发育快,畜禽健壮,肉蛋产量高。

混合饲料是今后饲料发展的方向。

(3)发酵饲料将甘薯干、茎叶或薯干粉碎,加入适量的酵母菌或曲霉菌使其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或曲霉菌的作用,可产生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把不能利用的粗纤维分解,变成猪爱吃且易消化吸收的饲料。

发酵饲料营养成分的含量比一般饲料高3~4倍。

它的优点是:

a.可以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

B.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

C.可增强家畜的抗病力。

家畜常吃发酵饲料可增强抗病力,特别是能大大减少消化道疾病。

D.节省燃料。

发酵后的饲料可以直接喂猪,不必再煮。

甘薯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

甘薯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古书中不止一处提到,如清代赵文敏《本草纲目拾遗》(1765)中写道:

“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

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

中满者不宜。

煮时加生姜一片。

调中与姜枣同功,红花煮食。

可理脾血。

使不外不泄。

”李时珍的中草药著作《本草纲目》中已有“甘薯被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记载,并说食用甘薯可使人长寿。

在另一部有关甘薯的著作《金薯传习录》中有“甘薯疗病六益”的记载。

这六益是:

治湿热黄疸、痢疾下血、小儿疳疾、酒积热泻,血虚乱经、遣精淋浊等病,可见食用甘薯对某些疾病确有一定疗效。

另据报道,巴西甘薯品种“西蒙1号”对胃出血、糖尿病、肝硬化、高血压等10多种疾病有一定疗效。

甘薯的保健美容功能

甘薯中纤维素含量多达7%~8%,它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肠壁,加快消化道蠕动并吸收水分,有助于排便。

这可减少因便秘而引起的人体自身中毒,延缓人体衰老过程,有助于防治糖尿病,预防痔疮和大肠癌的发生。

甘薯所含的矿物质(如钾、钙、铁、镁、钠等)也非常丰富。

据报道,甘薯含钾多,可以减轻因过分摄取盐分而带来的弊端。

钾是保护心肌的重要元素,钙具有构成骨骼、镇定神经、帮助血液凝结等多种功能。

因为甘薯含钙量显著高于米、面等,同时含磷、镁、碘等也较多,因此,可以弥补过多食用米、面而产生不足。

甘薯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这些维生素有一定的抗病作用。

如维生素A可抗干眼病;

维生素B对脚气、心跳、便秘都有一定的作用;

维生素C不仅能阻碍致癌物质的形成,防止动脉硬化,而且还有预防老年斑出现的作用。

日本学者发现,甘薯能增进肌体健康,防止疲劳,使人精力充沛;

可防治心血管脂肪沉积,维护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减少皮下脂肪的堆积,预防肥胖病;

可以防止肝、肾和结缔组织萎缩;

可以与无机盐类结合形成骨质,使软骨保持一定的弹性,对预防胶原病颇具功效。

另据报道,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不久前对26万人的饮食生活与癌症的关系进行统计调查,通过对40多各蔬菜抗癌成分的分析及抑癌试验结果,从高到低排出20种对肿瘤有显著抑制效果的蔬菜,其中熟甘薯(98.7%)、生甘薯(94.4%)位居第一、第二位。

据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本部百岁以上老寿星,都特别喜欢吃甘薯,红心甘薯确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因此,有人把甘薯定为“长寿食品”。

此外,甘薯还是美容食品。

美国墨西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甘薯内含有类似雌性激素的物质,进入人体后对皮肤特别有益,它能使皮肤滋润、柔软,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

2、甘薯的加工利用

甘薯制糖

操作过程:

①原料选择:

应选择新鲜、无霉烂、无病虫害的红薯为原料。

鲜薯最适宜加工饴糖。

②洗薯:

取红薯装入洗薯机中,装入量约为机容积1/3,将该机的门扣扣好,即用力摇转洗薯机。

同时上面不断淋下清水。

洗得愈净愈佳,如不洗净,则将来成品中有泥沙混入,影响质量。

必须一直摇洗到红薯表皮大部分除去,即可停止摇洗,打开机门,将红薯取出。

③制淀粉:

将已洗好的红薯放于石碾槽沟内或石磨上,加适量水可开始碾磨。

把红薯碾磨成浆状,愈细愈好。

将碾磨后的浆状物用瓢移入布袋中,用人力摇动布袋,淀粉即随水穿过稀布面流入桶中,直至摇干为止。

把浆全部摇完,再在残渣中加以适量桶中澄清的薯水,碾磨十次,务必使其完全成为浆状。

将滤出的薯浆静置1小时左右,待上面液已澄清,即可倾出上清液,沉在桶底的白色浆即是淀粉,用布袋滤干水分,即为粗淀粉。

一般每100千克生红薯,可制得淀粉16~17千克。

④糊化:

取已滤干的红薯淀粉放入夹层锅中,按100千克生红薯制得的淀粉加入清水1.50千克左右,配成约10%的淀粉浆液。

煮约半小时,同时不断搅拌夕至成糊状,淀粉已被煮熟,糊化即算终了。

⑤大麦芽的制取:

先将大授于冷水中,水温约为23摄氏度,浸渍约1~2小时。

冬季开始时可翻动散热。

另外每天还要撒水2~3次。

在室温23~30摄氏度时,4天可完成发芽,当芽长2厘米时即可使用。

⑥糖化:

将已糊化的淀粉冷却至60~63摄氏度可加入麦芽汁,搅拌均匀。

麦芽用量为鲜红薯原料的8%,压抗时必须必须麦芽汁完全流出。

糖化温度应保持在55~60摄氏度。

淀粉在麦芽汁的作用下,逐渐糖化,变成麦芽糖和糊精,此时淀粉糊也逐渐变稀薄广糖化8小时,即取样用碘试液检查有淀粉反应。

加碘试液摇动后显蓝色、黑色或紫红色时,证明尚有淀粉未被糖化,故应保持温度继续糖化。

如此每隔1小时取样检查一次,直到检查液呈现淡红色或近似碘试液的颜色时,即糖化完全,淀粉已变成麦芽糖或糊清。

同时取半个试管的糖化液,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1~2分钟,注意观察,如试管内的混悬物逐渐聚成较大的絮状物,并能与液体分离,静置1~2分钟后试管上部的液体能够澄清。

则证明糖化已达终点。

糖化达终点后,即可升温煮沸糖化液,既可将糖化酶制剂杀死,又可将混悬物凝聚;

便于过滤操作。

⑦加热浓缩:

浓缩一般采用加热蒸发水分酌方法浓缩,加热的初始温度可以高些,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充分搅拌。

糖液愈浓,加热温度愈应降低。

在加热浓缩过程中要不断将浮沫除去。

当糖液浓度为40波美度时,即为饴糖成品。

成品规格:

①化学质量:

成品含糖量(以还原糖汁)应在50%以上。

②物理外观指标:

比重:

在40摄氏度测定,比重为138(波美40度)为合格:

色泽气味:

应为独淡黄色的半透明浓稠液化,无不良气味和异味,味甜香。

红薯制作葡萄糖

操作要点:

①调和淀粉浆:

取红薯淀粉25千克置于糖化锅中,然后取浓硫酸2.1千克缓缓加入2千克水中搅匀,再将此稀酸液倒入糖化锅中搅匀。

另取沸水75千克迅速加入其中,搅成浆糊状。

②糖化:

将淀粉浆温度升至98摄氏度并保持-4小时,然后吸取少量糖化液,滴入碘液检验糖化终点。

糖化结束后;

停止加热,滤去残渣,滤液待下一步处理。

③中和:

在滤液中约加3.8千克碳酸钙,对其进行中和,边加边搅动(不宜加得过快,否则产生大量,泡沫乙易将糖液溢出,直至试纸试验中和至pH值为5~6,然后将糖液再加热至85摄氏度,保持半小时,用布过滤,除去硫酸钙。

④脱色:

取上面已中和好的澄滤液,加热至85摄氏度,然后近滤液重量加入0.3%的活性耐炭(活性炭称好后装入布袋扎紧,先放入糖液锅中煮至全部吸湿后才打开布袋,倾入糖液中),保持85摄氏度半小时,然后乘热过滤去活性炭。

起初流下来的带有微量活性炭,另器接滤,至滤清再用清洁之容器接存。

未滤清的糖液,可重新过滤,把滤液又加热至85摄氏度,加滤液重量0.3的活性炭脱色,混匀后保持85摄氏度半小时,再用布过滤。

⑤蒸发:

蒸发过程即是糖液浓缩过程号将糖液的部分水分蒸去,至25摄氏度测定比重为1.3时,即可进行结晶。

⑥结晶:

近已蒸浓的糖,液重量加入0.5%~1.0%的葡萄糖晶种。

在44摄氏度时加入(晶种须预先过筛,不得有小块),边加边搅动,至搅拌均匀。

然后在30~35摄氏度下静止结晶,每天搅拌三次,开始结晶时即停止搅拌,结晶3天即可取出。

⑦分蜜轧糖:

将葡萄糖精粥放入布袋中,置木制压干机中进行分蜜。

上好榨后保持2小时,取下干块;

再压碎加入10%冷开水,搅匀,过细筛后再装入布袋中,置木制压榨机中压干(方法、时间同上)。

然后取下打成碎块;

置烘箱内,在50摄氏度下进行烘干,即得粗制葡萄糖(可作食糖用)。

⑧结晶精制:

取粗制葡萄糖加水加温溶解,湿糖:

冷开水1:

2,保持摄氏度至全部溶化,加入滤液重量0.3%的活性炭,置水锅上加热。

待温度升至85摄氏度,保温半小时,进行过滤,滤液蒸浓,测定比重达1.34,不足时可继续蒸浓。

再按照上述⑥的条件放置结晶,在上述⑦的条件下分蜜结晶,压干烘干,打粉过筛即得药用口服葡萄糖。

再取湿晶如上法进行重结晶二次,即可得注射葡萄糖(最后在分蜜时可加适量酒精洗晶体1~2次,但酒精必须预先经过澄明,除去铁锈异物)。

⑨烘干碾粉:

取已分去母液的结晶葡萄糖并碎成小块,分别装入预垫好的竹筛中,然后再甩厚布盖好,放在干燥架上。

于50摄氏度以下进行干燥烘干后放石碾中进行粉碎,再通过40~50目筛即得。

红薯制果葡萄浆

果脯糖浆是由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的淀粉糖晶,具有独特风味,是一种重要的甜味剂。

因为它的组成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

故称为“果葡糖浆”。

生产果葡糖浆不受地区和季节限制,设备比较简单,投资费用较低。

①调浆:

在调粉桶内先加部分水,在搅拌情况下加入红薯淀粉,投料完毕,继续加水使淀粉乳达到规定浓度(40%),然后加入盐酸调节至ph值为18。

高好的淀粉乳,用耐酸泵送水糖化罐;

进料完毕打开蒸汽阀升压力至2.8千克/平方厘米左右,保持该压力3~5分钟。

取样:

用20%碘液检查糖化终点。

糖化液遇碘呈酱红色时即可放料中和。

糖化液转入中和桶进行中和,开始搅拌时加入定量废炭作助滤剂,逐步加入的10%碳酸钠溶液中和,当ph为4.6~4.8时,打开出料阀,用泵将糖液送入过滤机广滤出的清糖液随取出冷却至60摄氏度,冷却后糖液进行脱色。

清糖液放入脱色桶内,加入定量活性炭随加随拌,脱色搅拌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然后再送至过滤机,滤出清液盛放在贮桶内备用。

⑤树脂交换:

将第一次脱色滤清液送至离子交换滤床进行脱盐提纯及脱色。

糖液通过,阳-阴-阳-阴四个树脂滤床后,在贮糖桶内调正pH值至3.8~4.2。

⑥蒸发:

树脂交换后,准确调好pH值的糖液,利用泵送至蒸发罐,保持真空度在500毫米汞柱以上。

加热蒸汽压力不得超过1千克/平方厘米,当糖液浓度在42%~50%左右,即可出料。

⑦异构化:

将固相异构酶装填于竖立的保温反应柱内,反应温度控制在65摄氏度,精制的糖液由柱顶进料,流过酶柱,进行异构化反应,再从柱底粜,连续操作,也可由柱底进料,经过酶柱,从柱顶出料。

因酶活力处于最佳pH值时,能充分发挥催化作用,反应速度快,时间短,糖分分解副反应发生的程度低,所得的异构糖液的颜色浅,容易精制,所以,异构化时糖液的pH值大小应由所用的异构酶的型号来决定。

⑧二次脱色:

异构化反应后,所得糖液含有色物质,并在贮存期间能产生颜色及灰分等杂质,所以,需二次脱色。

将糖液送入脱色桶,加入定量新鲜活性炭,操作与第一次脱色相同。

⑨二次树脂交换:

经二次脱色的糖液需再进行一次树脂交换,方法同前。

最后流出的糖液pH值较高,可用盐酸调节ph值至4.0~4.5。

⑩蒸发浓缩:

精制的糖液经真空蒸发罐浓缩到需要的浓度,即得果葡糖浆。

由于葡萄糖易于结晶,为了防止糖浆在贮存期间出现结晶析出,不能让糖液蒸发到过高浓度,一般要求在70%~75%(干物质浓度)之间。

红薯制软糖

配料:

淀粉12千克,淀粉糖浆40千克,白糖50千克、柠檬酸25克,香料0.25千克。

①调淀粉乳:

做软糖可用红薯淀粉和玉米淀粉各半。

如果成品按50千克计算,可用混合淀粉6千克,过筛,加入重2.5千克白糖、12克柠檬酸和8千克水,搅拌均匀,慢火加热至60摄氏度,不要超过60摄氏度。

②冲浆:

用沸腾的清水约17千克冲入已调好的淀粉乳中,将淀粉肠子冲熟成浆状,急速搅拌,搅至无疙瘩,将已经加热至沸、完全溶化和过滤的12.5千克白糖和20千克淀粉糖浆的混合液,分三次加入已冲熟搅匀的浆糊中,边加边搅拌。

第一次加入1/5,搅匀后第二次加入2/5,再撑匀后第三次全部加入,搅拌均匀后即可裂熬糖。

在调淀粉乳和冲浆的过程中,要注意加水量。

如水量过少,制品坚硬;

如加水过多,熬糖费时较长,也浪费燃料,且使制品色深,因配方中使用淀粉糖浆,需把淀粉糖浆中的水分计算在内。

③熬糖:

将冲好、搅匀的糖浆放在火上熬糖,边熬边搅拌,约需1个多小时。

出锅温度为115~120摄氏度,冬季可低些,夏季可高些。

离火后加入香料搅拌均匀。

④冷却:

冷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在铁板上铺一屋淀粉,以防出锅后的糖坯粘在铁板上;

另一种是在铁板上擦一些植物油作为润滑剂。

⑤成型、包装:

糖坯在铁板上冷却至软硬适中时,即可分块、压片,继续冷却至成型所要求的适宜软硬度时,可用切块机切块成型。

一般可切成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块,质量好的软糖可拉长12厘米以上。

成型后,稍经冷却可用除粉机除去糖块表面粘附的淀粉粒,用糯米纸为内衬,外包商标纸扭结紧密。

红薯制粉糖

①制麦芽:

将大麦或小麦用水浸泡3~4小时后取出沥干,并在20~24摄氏度条件下发芽,5~7天后,待麦芽现青长到3厘米长即为鲜麦芽。

将鲜麦芽干制,即为干麦芽。

将鲜麦芽或干麦芽兑水,用石磨或磨浆机磨成麦芽浆,要随磨随用,磨得越细越好。

②薯粉糊化:

按干红薯淀粉10千克加冷水15千克的比例调化,湿红薯淀粉加水量要适当减少,再加入1千克鲜麦芽或0.75千克干麦芽调成薯粉麦芽乳,倒入45千克沸水中搅匀,并加热煮开,一定要煮熟透。

麦芽不易过多或过少,多者颜色发黄,少者熬不成糖。

③糖化:

将煮熟后的薯粉麦芽乳退火降温至50摄氏度左右,再加入1千克鲜麦芽或0.75千克干麦芽,让乳液在锅中充分糖化。

一般2小时后;

糖渣就会全部沉淀,上面现一层清水。

此时再烧火煮开时,用布过滤。

滤出液即为糖液,糖渣可作饲料。

④熬糖:

将糖液盛入锅内,烧大火煎熬,使水分蒸发,中途不得停火,经4~6小时后,糖液即成浓稠状,即少许滴入冷水中,冷却后一敲即成碎块时,熄火取糖。

不要熬过,否则会炭化,味变苦。

1千克干红薯淀粉可熬糖0.8~0.9千克。

⑤加工成糖:

红薯糖可加工成块糖、豆丝糖和米花糖。

块糖:

从锅中取出来的糖冷至35摄氏度时,加少许熟芝麻和橘子皮粉拌匀,拉成条,一端放在洁净的木桩上,另一端用圆棒穿孔机起,双手来回扯动,直到颜色由黄变白为止,就成为块糖;

豆丝糖:

将冷至35摄氏度的糖,粘上熟豆粉,并加倍挽圈拉扯,由细条拉成细丝时,就成为豆丝糖;

米花糖;

先在锅中放50克食用油煎熟,取3千克糖加温火溶化,加入3千克炒米花,再撒一点熟芝麻和橘子皮。

待全部拌匀后,从锅内趁热取出放在干净的木板上,再用另一木板加压成长条形,压得愈紧愈好,并立即用锋利快刀块成小块,即为米花糖。

3、甘薯制工业产品

红薯制酒精

①制曲:

在麸皮中添加5%,10%谷糠或细稻皮作培养基、培养黑曲霉菌或共曲霉菌作为糖化剂,称麸曲法。

麸曲法的曲霉菌一般经试管培养、培养皿培养、制种曲和制曲等几个阶段逐步扩大培养,直至满足生产需要。

试管培养:

常用的黑曲霉菌菌种(如黑曲霉菌轻研2号)由专门研究单位提供。

试管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有多种,可用小米培养基。

将小米培养基分装于清洗、灭菌的试管中,每管约10毫升,间隔蒸煮灭菌三次,每次间隔1昼夜,蒸煮1小时。

最后一次灭菌后,将试管斜置过夜,用接种针接入少量黑曲霉菌菌种,在30~32摄氏度的温度下,经5~7天即繁殖旺盛。

检验合格后即可提供扩大培养用。

培养皿培养:

可在培养皿或三角瓶中进行。

培养基可用5%~10%的谷糠或细稻皮制成,麸皮和谷糠加1~1.2倍的水浸泡2小时,上锅蒸30~40分钟后,分别装入已灭菌的培养皿或三角瓶中,装料厚度0.2~0.3厘米,继续蒸30分钟,即成培养基。

培养基冷至40摄氏度以下时,在无菌室中接种针接入少量试管培养的黑曲霉,充分搅匀,放入恒温箱中,在30~32摄氏度的温度下培养约3~5天,菌种即可繁殖旺盛。

检验合格后,将培养皿或三角瓶中的水倒出,在35~40摄氏度的温度下干燥。

干燥后,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备用。

制曲种:

曲种又叫种曲,是用于制曲的曲霉菌菌种。

制曲种应在专门的曲种室进行。

接种前一天,先将曲盘及工具放入室内,密封后,燃烧甲醛,进行药物杀菌,约1昼夜后敞开天窗,让药物气体逸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