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6966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陋室铭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陋室铭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陋室铭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陋室铭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doc

《陋室铭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陋室铭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doc

班级小组姓名学号

陋室铭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相关文言实词,背诵并翻译课文。

2、了解古代文体“铭”的基本知识,借助文体知识读懂文章。

3、学会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句,把握“陋室”的特征,理解作者寄予的思想情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独学,结合课本注释,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梳理翻译全文。

2、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和阅读“知识链接”中的有关资料,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3、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句,把握“陋室”的特征和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学习重点】掌握相关文言实词和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句来把握“陋室”的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寄予的思想情怀。

【知识链接】

一、文体知识

“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

二、作者简介:

(知人论世)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颇得白居易推崇。

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

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

刘禹锡为官,清廉无私,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为文,超世出尘,大智大睿,为后人留下许多琅琅上口,富含哲理的诗歌和散文。

三、写作背景简介:

(知世论人)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

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

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

“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

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四、相关知识简介:

(1)诸葛庐:

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庵,诸葛庐,位于河南南阳市西南的卧龙岗上。

诸葛亮,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是中国儒道思想的代表人物,也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是中国文人心中的偶像。

为纪念他,后人在南阳市西南的卧龙岗上修建了一所祠堂,是为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庵。

(2)子云亭:

即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草玄亭。

据《汉书杨雄传》扬雄所处的成、哀、平三世,统治权被外戚和弄臣所篡,只有投靠他们才能青云直上,而扬雄不事谄媚,不屑逢迎,不会钻营,不愿投靠,因而“三世不徙官”。

可见其品德高尚。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指导

1、通读全文,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2、借助课文注释和有关工具书,梳理词句意思。

借助“知识链接”的内容,较深入了解全文内容。

遇到疑难问题(如一些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主旨等方面的问题),要用红色笔做标记,为课堂交流作准备。

3、大声朗读全诗,注意字音、节奏与感情。

4、做预习检测题,按要求做导学案。

二、预习检测与基础过关(A级,30分)

1、“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来或者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的,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却,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

2、刘禹锡,字,唐朝著名和家,颇得白居易推崇。

【1-2题,每空1分,满分8分,自评得分,空延伸“孔子云:

何陋之有?

本题分

自评

7分

3、结合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德馨()苔痕()案牍()

鸿儒()()西蜀()何陋()

4、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加点字:

整句译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加点字:

整句译文: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加点字:

整句译文: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加点字:

整句译文: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加点字:

整句译文: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加点字:

整句译文: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加点字:

整句译文:

本题分

自评

7分

【我的反思与质疑】

通过预习和检测,你认为自己在基础方面过关了吗?

在学习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疑问呢?

请把问题记在下面,为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作准备吧。

三、理解课文,探究主旨

1、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主旨句。

(B级必做)

2、陋室,意思是简陋的居室,是刘禹锡的室名。

陋室,陋室,陋在何处?

(B级必做)

点拨:

抓住“陋”这一关键词,在文中找出体现“陋”的语句,并进行具体分析。

3、作者为“陋室”作铭,篇末却写到“何陋之有”,为什么?

(B级必做)

点拨:

先找出能具体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然后具体分析陋室不陋的原因。

【课文主旨探究小结】:

这里运用了的写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

生活情趣。

(B级选做)

四、拓展延伸

了解刘禹锡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的资料,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C级选做)

点拨:

先结合全文,特别是开头和结尾,全面、深入理解刘禹锡的志趣和抱负。

建议创意表达,如以诗歌,或以“你”或“他”为开头给刘禹锡写一段话,或为他写墓志铭(记叙死者生平事迹)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堂总结】根据本文的学习,你懂得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我的反思与感悟】

五、当堂检测(题目另附)

附: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4

《陋室铭》导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