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5073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评重点手打版.docx

环评重点手打版

名词解释

1.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保法定义: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要素:

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也叫环境基质。

3.环境质量:

是对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程度)的表示。

4.环境容量:

是指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同时保护该区域生态系统不收危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要素中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5.累积影响:

是指当一种活动的影响与过去、现在及将来可预见活动的影响叠加时,造成环境影响的后果。

6.环境影响评价:

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7.环境敏感区:

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8.环境影响:

人类活动(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9.水平衡:

是指建设项目所用的新鲜水总量加上原料带来的水量等于产品带走的水量、损失水量、排放污废水量之和。

Qf+Qr=Qp+Ql+Qw

10.非正常工况排污:

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的超额排污,因为这种排污代表长期运行的排污水平,所以在风险评价中,应以此作为源强。

非正常工况排污还包括设备检修、开车停车、实验性生产等,此类异常排污分析都应重点说明异常情况的原因和处置方法。

11.污染源简化包括排放形式的简化和排放规律的简化。

根据污染源的具体情况排放形式可简化为点源和面源,排放规律可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

12.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

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混合过程段是指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

上游河段是排放口上游的河段。

13.等效连续A声级LAeq:

某一时段内的平均A声级评价量—等效连续A声级。

14.统计噪声级Ln:

指在某点若噪声级有较大波动时,用于描述其噪声随时间变化状况的统计物理量,一般用L10、L50、L90表示。

表示在监测时段内n%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15.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是在有效感觉噪声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评价航空噪声的方法。

16.环境风险评价(狭义):

常指对有毒化学物质危害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对策。

17.生命周期评价:

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过程或活动从原材料的采集、加工到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养护、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环境负荷的过程。

生命周期评价突出强调产品的“生命周期”,早期曾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评价。

选择+填空

1.美国第一个用法律建立环评制度。

2.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3.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规章、标准与技术规范。

4.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规定:

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必须由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评工程师主持;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登记于该机构的环评工程师主持。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必须由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填写。

5.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定期登记制度,登记有效期3年。

6.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三类,即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和方法标准(包括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

7.环境标准分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两级。

8.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主要有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等

9.工程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10.预测和评价的环境因子:

常规因子、特性因子

11.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的范围。

1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容量总量控制指标、目标总量控制指标、指令性总量控制指标、最佳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总量控制指标

1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14.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数学模式法、物理模拟预测法、对比法与类比法、专业判断法(较有代表性的专家咨询方法是特尔斐法)

15.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①指数法【普通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

P=C/CsC代表实测值(或预测值);Cs代表标准值(Pi<1达标;>1超标,值越小越好)】

②矩阵法④网格法

③图形叠置法【对各种线路(如管道、公路和高压线等)开发项目进行路线方案选择时,这种方法最有效。

16.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17.噪声污染源:

对项目周围200m范围的各类噪声源进行调查。

18.布点方法:

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扇形布点法、配对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

19.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面河流、矩形弯曲河流和非矩形河流。

20.污染源的简化包括排放形式的简化和排放规律的简化。

根据排放形式可简化为点源和面源;排放规律可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和非恒定连续排放。

21.固废三化: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22.生态预测与评价方法:

列表清单法、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

23.

大题

1、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沿革:

(或出填空选择)

(1)引用和确立阶段。

1979年9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从此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确立。

(2)规范和建设阶段。

(3)强化和完善阶段。

1998年国务院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4)提高阶段。

1998年颁布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第一个行政法规。

(5)扩展阶段。

2002年10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评进入到规划环评阶段。

2、分类管理的含义和内容(或出填空选择)

(1)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2)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3)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

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3、地表功能区的分类:

①一类,主要使用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②二类,主要使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地等。

③三类,主要使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及游泳区。

④四类,主要使用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⑤五类,主要使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制度介绍

(1)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2)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3)由国务院审批的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

5、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与要求(9个)

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

社会环境调查的内容与要求(3个)

社会经济;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景观;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调查

6、大气污染源调查:

(1)污染因子筛选:

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污染因子进行筛选。

首先应选择与拟评项目相关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考虑在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2)大气污染源的调查方法:

①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②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③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或进行实测;④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⑤评价范围内拟替代的污染源调查方法参考项目的污染源调查方法。

7、大气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因子:

①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SO2、NOx、CO、O3、TSP)的为监测因子;②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为监测因子,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

(2)监测布点: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监测点数

≥10

≥6

2~4

布点法

极坐标布点法

布点方位

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布点,在下风向加密

0°、90°、180°、270°方向布点,在下风向加密

0°、180°方向布点,在下风向加密

布点要求

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能反应各环境敏感区域、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布点方法:

①网格布点法②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③扇形布点法④配对布点法⑤功能区布点法

(3)监测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

①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夏季、冬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也应做二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做一期监测。

②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4)监测时间:

监测时应使用空气自动监测设备,在不具有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2时、5时、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8个小时浓度值,二级和三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至少获取当地时间2时、8时、14时、20时4个小时浓度值。

 

8、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

(1)调查时间:

①根据当地水文资料初步确定河流、湖泊、水库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同时确定最能代表这三个时期的季节或月份;②评价等级不同,对调查时间的要求也不同;③当被调查的范围内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级、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须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2)水质调查与监测

1)河流调查时间要求:

①一级:

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②二级:

条件允许,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③三级:

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水期

2)监测参数:

①常规水质参数:

pH、DO、CODMn或CODCr、BOD5、氨氮、总磷及水温②特征水质参数③其他方面参数

3)水质取样原则与方式:

在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9、声环境现状监测:

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一般布设在主要敏感处,测点数量可根据机场飞行量和周围敏感目标确定,现有单条跑道、二条跑道或三条跑道的机场可分别布设3~9、9~14或12~18个飞机噪声测点,跑到增多可进一步增加测点。

10、工程分析方法:

(类比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

类比法:

类比法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建设项目性质、建设规模、产品结构组成、设备类型等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污染方式与途径等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区域污染情况等。

11、工程分析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①工程一般特征简介②物料及能源消耗定额③主要设备及辅助设施

(2)工艺路线与生产方式及产污环节:

形象流程图说明生产过程,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物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类型。

(3)污染物源强分析与核算:

②新建项目污染源强(两本账:

a.工程自身的污染生产量b.按规定措施实施后产生的实现污染削减量)(或出填空选择)

③迁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污染物源强(三本账:

a.迁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b.迁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生产量c.按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实现的污染削减量)

④水平衡:

是指建设项目所用的新鲜水总量加上原料带来的水量等于产品带走的水量、损失水量、排放污废水量之和。

Qf+Qr=Qp+Ql+Qw

⑦非正常工况排污:

指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的超额排污,因为这种排污代表长期运行的排污,所以在风险评估中,以此作为源强。

非正常工况排污包括设备检修、停车开车、试验性生产等,此类异常排污分析都应重点说明异常情况的原因和合处置方法。

(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12、大气评价等级的划分

(1)具体方法是:

首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进行初步工程分析,然后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到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

其中Pi定义为:

Pi=(Ci/C0i)×100%

式中,Pi为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为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为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C0i一般选用GB3095-2012中1h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TJ36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对某些上述中都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相关说明,报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2)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①一级Pmax≥80%,且D10%≥5km;②二级其他;③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13、评价范围的确定:

(或出填空选择)

①以排放源为中心,以D10%为半径的圆或以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②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为50km的矩形区域。

③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小于5km。

④对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

14、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一级评价项目

近5年连续3年资料

二级评价项目

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资料

观测站与项目距离>50km

按补充地面气象资料观测的要求的内容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

评价范围小于50km时,需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补充调查必须的常规高空气象资料;评价范围大于50km时,需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1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或出填空选择)

(1)三级评价以估算模式计算结果为预测依据。

①单源预测模式②计算最大地面浓度③嵌入多种预设的气象组合条件④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确定

(2)一、二级评价选择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预测工作:

①AERMOD模式:

稳态烟雨扩散模式。

②ADMS模式:

三位高斯模式。

③CALPUFFF模式:

烟团扩散模型系统。

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等于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以及复杂风场下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1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①确定预测因子(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②确定预测范围(覆盖评价范围,项目位于中心区域)③确定计算点(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④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⑤确定气象条件⑥确定地形数据⑦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⑧选择预测模式⑨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⑩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方法:

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方式

(3)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

(5)卫生防护距离设置

(6)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落实情况

19、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分级判据:

①大河:

流量≥150m3/s中河:

流量15~150m3/s小河:

流量<15m3/s取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

②湖泊水库取枯水期:

水深≥10m时,水面面积以25Km2和2.5km2为划分标准;水深<10m时,以50km2和5km2为划分标准

20、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

(1)河流完全混合模式(适用于废水与河水充分混合;持久性污染物,不考虑降解或沉淀;河流为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2)河流一维稳态模式(适用于非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3)streeter-phelps模式,反映了河流水中溶解氧与BOD的关系

(4)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适用于平直、断面形状规则的混合过程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式)

(5)河流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模式(适用于弯曲河流、断面形状不规则的混合过程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定流;废水连续稳定排放.;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式)

21、耗氧系数K1的估算方法:

实验室测定法;两点法

复氧系数K2的估算方法:

欧康纳-道宾斯公式;欧文斯等经验试;丘吉尔经验式;

My:

河流的横向混合系数,Mx:

河流的纵向混合系数;Mz:

垂向

(或出填空选择)

22、河流的简化:

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面河流、矩形弯曲河流和非矩形河流。

①河流的端面宽深比≥20,可视为矩形河流②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弯曲较大>1.3,可视为弯曲河流,否则为平直河流③大中河预测河段的断面形状沿程变化较大,可分段考虑④大中河流断面上水深变化很大且评价等级较高时,可视为非矩形河流并应调查其流场,其他情况可简化为矩形河流⑤小河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23、污染源的简化

污染源的简化包括排放形式的简化和排放规律的简化。

根据排放形式可简化为点源和面源;排放规律可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和非恒定连续排放。

①排入河流的两排放口距离较近时,简化为一个,位置在两排放口之间,排放量为两者之和。

间距较远时,分开单独考虑。

②排入大湖(库)的两排放口距离较近时,简化为一个,位置在两排放口之间,排放量为两者之和。

间距较远时,分开单独考虑。

③评价等级为一二级且排入海湾的两排放口间距小于沿岸方向差分网格的步长时,简化为一个,排放量为两者之和。

评价等级为三级,海湾污染源简化同大湖(库)。

④无组织排放可简化为面源。

多个间距很近的排放口,也可。

⑤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可以把排放规律简化为恒定连续排放。

24、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依据

(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2)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3)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

25、划分原则: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一级为详细评价,二级为一般性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

(1)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或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0类标准以上的需要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等情况,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2)对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若其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1类、2类标准地区,或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较明显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增加较多的情况,应按二级评价进行工作

(3)对处在适用GB3096-93规定的3类标准及以上的地区[指允许的噪声标准值为65dB(A)及以上的区域]的中型建设项目以及处在GB3096-93规定的1、2类标准地区的小型建设项目,或大、中型建设项目前后期噪声级别增加很小[噪声级别增加量在3dB(A)以内]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应按三级评价进行工作

26、交通噪声预测模式:

(1)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可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式

(2)国家环保部推荐按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计算预测点接受到的噪声值。

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分为三类,重型车—H,中型车—M,小型车—S

27、固废管理模式:

(1)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2)全过程管理

(3)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4)实行废物交换

(5)废物审计

(6)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7)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