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8378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4篇重点文言文译文+行文思路+题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但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不过轻蔑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

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不过有的人)见了的优厚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

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能够让它停止了吗?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1.舍鱼而取熊掌—(比喻)—>

舍生取义(中心论点)

道理

2.

(1).不苟得不辟患(正面)

(2).何不用何不为(反面)

3.贤者勿丧本心(心:

性本善)——>

善恶之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

举例

1.一箪食,一豆羹(正面)

2.万钟(反面)

1.中心论点即提出:

舍生取义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2.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鱼-熊掌,生-义,一箪食-一豆羹,乡-今)

3.语言

(1).比喻:

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2).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

(3).对偶:

节奏感强,有文采

4.引申:

中学生对“义”的理解

“义”是指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献身,做于国于民有益的事,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小团体的个人私利,相关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有本质的区别

1.本文的中心论点(用原文的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本文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有无矛盾?

谈谈你的看法。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我们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犯纪的事,“义”与“利”是能够共存的。

3、曹刿论战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应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乡亲们说:

“当权的人(自会)谋划此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曹刿说:

“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他进(宫廷)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

“您凭借什么作战?

”鲁庄公说: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人。

”曹刿回答说:

“小恩惠没有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从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禀报神。

“小信用不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我也)一定按照实情(合理裁决)。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能够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的话,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两军在长勺交战。

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

曹刿说:

“不能够。

”齐军三次击鼓进军。

“能够了。

”齐军溃败。

鲁庄公准备驾车追赶齐军。

”他下车看齐军车轮辗出的痕迹。

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看齐军的撤退情况,说:

“能够追击了。

”于是鲁庄公就下令追击齐军。

已经战胜了齐军,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

“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

第二次击鼓士气便衰弱;

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

对方的士气耗尽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战胜齐军。

齐国是大国,难以预测,我恐怕在那儿有埋伏。

但我看到他们车轮的印子杂乱,战旗倒下,所以追击齐军。

站前——曹刿请战求见

分析(三问三答)——取信于民

战中——曹刿参战(略写)

战后——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故克之

辙乱旗靡,故逐之

1.材料的剪裁和安排(详略安排)

2.人物的刻画方法(对话,动作)

3.人物的形象

(1).文章的本意

曹刿:

爱国热情,政治远见,军事才能,谋略过人

鲁庄公:

(2).引申:

实事求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任人唯贤礼贤下士不耻下问

4.写作手法:

对比

1.鲁国获胜的原因:

(1)政治上取信于民

(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善于分析敌情

2.文题相对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

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实行简要分析。

“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

《左传》选段在行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实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

3.曹刿为什么赞同鲁庄公的第三个条件?

曹刿从鲁庄公打胜仗的希望寄托在体察民情,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方面,看到“取信于民”的思想

4.曹刿与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

说说你的见解

这个句点明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同时也衬托出他与一般人不同的见识

5.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齐军败绩”的原因

齐国依占强国,没有讲究战略战术,没有把握好战机鲁国曹刿善谋,鲁军善战

6.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的目的表现什么?

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把握战机

4、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长八尺多高,而且形貌光艳美丽。

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

帽子,镜子看了一眼,对他的妻子说: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他的妻子说:

“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他又问他的妾说:

“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妾说:

“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邹忌的朋友从外面来拜,邹忌与他坐着闲谈。

邹忌问客人说:

“我和徐公谁更美?

”客人说:

“徐公不如您美啊。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

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

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

朋友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想要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

“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不过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

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

“说的好!

”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

“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

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

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很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华;

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

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这就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1.进谏依据:

三问三答

2.进谏内容:

三比

3.进谏结果:

三赏三期(令初下,数日,期年)四朝(燕赵韩魏)

理解

1.邹忌劝谏“善”在哪里?

1.方式委婉,使人受启发

2.从日常小事入手,类比

3.处处为国君着想

2.引申:

邹忌的劝说对我们的启发

委婉的方式尊重对方使用易于接受的办法

3.人物形象即方法

1.邹忌:

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实事求是,深谋远虑

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2.齐威王:

胸怀宽广,善于纳谏

1.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人的赞美而沾沾自喜,而从中悟出:

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二段写邹忌以类比说明,设喻的方法进谏。

2.邹忌的谏言与诸葛亮的《出师表》的谏言有相似之处,用出师表中的四个字来回答邹忌的建议:

察纳雅言

5、论语十则

1.孔子说:

"

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

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3.孔子说:

“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能够当老师了。

4.孔子说: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仅仅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5.孔子说:

“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6.孔子说:

“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

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7.孔子说: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8.曾子说:

“有抱负的人不能够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孔子说:

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

有没有能够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

“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文学常识:

《论语》:

语录体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本书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成语:

温故而知新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

内容: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题目

1.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借鉴(与“取长补短”相近):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阐述对待事物的态度的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儒家最早提出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原句意义,引申的现代意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谦虚——>

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

礼之用,和为贵:

重礼尚和——>

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热情好客——>

开放的心态,广交朋友

6、桃花源记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

(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

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

“(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

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

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

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1.线索:

渔人的行踪

2.过程: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1.主题理解:

这个社会理想寄托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意愿。

但是,这个社会有明显的复古倾向,有原始公耕的迹象

2.桃花源美好生活的具体体现

1.自然环境(优美)2.社会风尚(民风淳朴)3.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3.为什么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桃源人希望远离战争与苦难,不受外界的干扰,继续享受宁静祥和的幸福生活,并且设下悬念,使得故事更加离奇。

4.“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作者为什么要写它?

这个社会理想寄托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意愿。

5.渔人离开桃花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探寻未果的作用是什么?

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增添了神秘色彩。

6.村人“皆叹惋”什么?

1.战乱的频繁2.人民生活的痛苦3.朝代的更替

7、陋室铭

山不在于它的高度,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它的深度,有龙就成为灵异的水。

这是简陋的房子,仅仅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能够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就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有什么简陋的呢?

行文思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设喻

引题环境之雅

孔子云:

“何陋之有?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交往之雅点题作结

类比生活之雅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古代明贤自况)

铭文。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写法:

托物言志

主题: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1.文章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作用

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古代明贤自况,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2.陋室不陋体现在哪些方面?

1.环境之雅:

苔痕上阶绿,草入帘青

2.交往之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生活之雅:

能够调素琴,阅金经

4.品德之雅:

惟吾德馨

3.你认同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吗?

不认同,。

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陋室的描写,表明自己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趣。

8、爱莲说

水上地上草木的花,值得喜爱非常多。

东晋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非常喜欢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喜欢)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一点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妖媚,(它的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没有枝枝节节的,没有牵牵连连的,香气离得远,更加清幽,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啊!

对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人还有谁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数就很多了!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高洁质朴

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正直,不慕名利

香气(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正直(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清高刚正,庄重

正衬反衬

菊花莲花牡丹

隐逸者君子者富贵者

“说”是古代文体之一。

主旨:

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写法: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盛爱牡丹”,结尾一句表现了作者对世人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鄙弃之情。

2.文章集中表现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最能概括莲花品质的句子(主旨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

4.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谁玩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美好品质

9、三峡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高山上生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持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正面正面,侧面

山:

连绵持续遮天蔽日

(多)(高)

三峡正面侧面

夏:

大急

水春冬:

清奇

秋:

林寒涧肃(正面、侧面)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主题:

对三峡,对自然,对祖国山川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正面、侧面相结合

1.文章结尾引用渔歌的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的山高水长,同时渲染了三峡的秋季肃杀、凄凉的气氛

2.文章为何先写夏天,再写春冬、秋?

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有魅力的是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写水先写夏天。

3.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有什么目的?

写山的特点是为写水制造条件,为下文写水做铺垫,同时山也是三峡最具有代表的景色。

4.郦道元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的盛大,又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水的清澈。

5.文末描写的“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出三峡的什么特点?

突出三峡秋季肃杀凄凉的特点,进一步突出三峡的山高水长的特点。

6.本文的第二段与《小石潭记》的第二段都是描写水,有什么异同?

同:

都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水的特点

异:

《三峡》第二段表现出三峡水大、急的特点;

《小石潭记》表现出水清澈的特点。

10、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想要睡觉,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散步。

想到没有能够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和我一起在院中散步。

月光照进院子的地面上,像积水一样澄澈,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

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仅仅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标题的信息:

地点时间时间

叙夜游承天寺(记叙)

2.描月光澄澈(比喻,描写)

叹无人赏月(议论)

1主题思想:

闲人1.失意的落寞2.被贬的凄凉

3.赏月的欣喜4.自我派遣的达观

2.写景的方法: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比喻作用:

1.月色2.作者心情

3.文章的写法:

情景交融

1.作者夜游承天寺的原因:

月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

2.赏析: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色比作积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交横,表示了月色的澄澈,也表现了作者赏月的欣喜。

11、马说

世上先有了像伯乐那样擅长相马的人,然后才有日行千里的马被发现。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称之为千里马。

能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饲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因)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养马人)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准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到)马鸣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能识得千里马啊!

韩愈唐朝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抨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