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335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22集合的运算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Word下载.docx

阅读教材P17“图1-4”以下~P17“例5”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交集的运算性质

并集的运算性质

A∩B=B∩A

A∪B=B∪A

A∩A=A

A∪A=A

A∩∅=∅

A∪∅=A

A⊆B⇔A∩B=A

A⊆B⇔A∪B=B

(1)集合M={直线}与集合N={圆}无交集.(  )

(2)两个集合并集中元素的个数一定大于这两个集合交集中元素的个数.(  )

(3)若A∩B=C∩B,则A=C.(  )

【解析】 

(1)∵M∩N=∅,∴

(1)对.

(2)∵A∪A=A∩A,∴

(2)错.

(3)设A={0,1},B={1},C={1,2},则A∩B=C∩B,但A≠C,故(3)错.

【答案】 

(1)√ 

(2)×

[小组合作型]

求并集

 

(1)若集合M={-1,0,1},集合N={0,1,2},则M∪N=(  )

A.{0,1}B.{-1,0,1}

C.{0,1,2}D.{-1,0,1,2}

(2)已知集合P={x|x<

3},集合Q={x|-1≤x≤4},则P∪Q=(  )

A.{x|-1≤x<

3}B.{x|-1≤x≤4}

C.{x|x≤4}D.{x|x≥-1}

【精彩点拨】 

(1)集合M和集合N都是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把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找出写在花括号内即可,注意不要违背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2)欲求P∪Q,只需将P,Q用数轴表示出来,取它们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即得P∪Q.

【自主解答】 

(1)因为M={-1,0,1},N={0,1,2},

所以M∪N={-1,0,1}∪{0,1,2}={-1,0,1,2}.

(2)P={x|x<

3},Q={x|-1≤x≤4},如图,P∪Q={x|x≤4}.

【答案】 

(1)D 

(2)C

1.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有限,则直接根据并集的定义求解,但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2.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无限,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但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再练一题]

1.已知集合A={1,2,3},B={2,4,5},则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_.

【解析】 ∵A={1,2,3},B={2,4,5},∴A∪B={1,2,3,4,5},

∴A∪B中元素个数为5.

【答案】 5

求交集

 

(1)已知集合A={x|2<x<4},B={x|x<3或x>5},则A∩B=(  )

A.{x|2<x<5}     B.{x|x<4或x>5}

C.{x|2<x<3}D.{x|x<2或x>5}

(2)设集合A={x|1≤x≤5},Z为整数集,则集合A∩Z中元素的个数是(  )

A.6B.5

C.4D.3

【精彩点拨】 

(1)欲求A∩B,只需将A,B用数轴表示出来,找出它们的公共元素,即得A∩B.

(2)用列举法表示{x∈Z|1≤x≤5}即可.

【自主解答】 

(1)A={x|2<

x<

4},B={x|x<

3或x>

5},

如图A∩B={x|2<

3}.

(2)∵A={x|1≤x≤5},Z为整数集.

∴A∩Z={x∈Z|1≤x≤5}={1,2,3,4,5}.

【答案】 

(1)C 

(2)B

求两个集合的交集时,要注意:

1求交集就是求两集合的所有公共元素形成的集合.

2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无限,常借助数轴,把集合表示在数轴上,利用交集的定义求解,这样处理比较形象直观.

2.若A={x|x2=1},B={x|x2-2x-3=0},则A∩B=________.

【解析】 ∵A={x|x2=1}={-1,1},B={x|x2-2x-3=0}={-1,3},∴A∩B={-1}.

【答案】 {-1}

[探究共研型]

并集、交集的运算性质及应用

探究1 设A、B是两个集合,若已知A∩B=A,A∪B=B,由此可分别得到集合A与B具有什么关系?

【提示】 A∩B=A⇔A∪B=B⇔A⊆B,即A∩B=A,A∪B=B,A⊆B三者为等价关系.

探究2 若A⊆B,那么集合A是否可能为空集?

【提示】 因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集合A有可能为空集.

探究3 集合{x|x2+2x-a=0}是否可能为空集,如果可能是空集,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若不可能,说明理由?

【提示】 集合{x|x2+2x-a=0}可能为空集.当方程x2+2x-a=0的判别式Δ=4+4a<

0,即a<

-1时,方程x2+2x-a=0无解,则集合{x|x2+2x-a=0}为空集.

 设集合A={x|x2-3x+2=0},B={x|x2+2(a-1)x+a2-5=0}.

(1)若A∩B={2},求实数a的值;

(2)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精彩点拨】 

(1)根据条件A∩B={2},得2∈B,建立方程即可求实数a的值.

(2)A∪B=A等价为B⊆A,然后分别讨论B,建立条件关系即可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自主解答】 

(1)由题可知:

A={x|x2-3x+2=0}={1,2},∵A∩B={2},∴2∈B,

将2带入集合B中,得4+4(a-1)+a2-5=0,解得a=-5或a=1.

当a=-5时,集合B={2,10},符合题意;

当a=1时,集合B={2,-2},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a=-5,或a=1.

(2)若A∪B=A,则B⊆A,∵A={1,2},∴B=∅或B={1}或{2}或{1,2}.

①若B=∅,则Δ=4(a-1)2-4(a2-5)=24-8a<0,解得a>3,

②若B={1},则

不成立.

③若B={2},则

不成立,

④若B={1,2},

此时不成立,

综上a>3.

1.在进行集合运算时,若条件中出现A∩B=A或A∪B=B,应转化为A⊆B,然后用集合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并注意A=∅的情况.

2.集合运算常用的性质

(1)A∪B=B⇔A⊆B;

(2)A∩B=A⇔A⊆B;

(3)A∩B=A∪B⇔A=B等.

3.利用集合的并、交求参数的值或范围时,要注意检验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3.设集合A={x|x2-3x+2=0},B={x|x2-4x+a=0},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集合.

【解】 A={1,2},∵A∪B=A,

∴B⊆A,故分B=∅和B≠∅两种情况讨论.

(1)B=∅时,方程x2-4x+a=0无实数根,

则Δ=16-4a<

0,解得a>

4.

(2)B≠∅时,当Δ=0时,a=4,B={2}⊆A满足条件;

当Δ>

0时,若1,2是方程x2-4x+a=0的根,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矛盾,无解,所以a=4.

综上,a的取值集合为{a|a≥4}.

1.设集合A={0,1,2,3},集合B={2,3,4},则A∩B=(  )

A.{2,3}B.{0,1}

C.{0,1,4}D.{0,1,2,3,4}

【解析】 因为集合A={0,1,2,3},集合B={2,3,4},所以A∩B={2,3},故选A.

【答案】 A

2.已知集合A={x|-1≤x<3},B={x|2<x≤5},则A∪B=(  )

A.(2,3)B.[-1,5]

C.(-1,5)D.(-1,5]

【解析】 ∵集合A={x|-1≤x<3},B={x|2<x≤5},∴A∪B={-1≤x≤5}.故选B.

3.已知集合M={-1,0},则满足M∪N={-1,0,1}的集合N的个数是(  )

A.2B.3

C.4D.8

【解析】 由M∪N={-1,0,1},得到集合M⊆M∪N,且集合N⊆M∪N,

又M={-1,0},所以元素1∈N,则集合N可以为{1}或{0,1}或{-1,1}或{0,-1,1},共4个.故选C.

【答案】 C

4.设集合A={(x,y)|y=ax+1},B={(x,y)|y=x+b},且A∩B={(2,5)},则(  )

A.a=3,b=2B.a=2,b=3

C.a=-3,b=-2D.a=-2,b=-3

【解析】 ∵A∩B={(2,5)},∴

解得

故选B.

5.已知集合A={x|3≤x<7},B={x|2<x<10},C={x|x<3或x≥7},求:

(1)A∪B;

(2)C∩B.

【解】 

(1)由集合A={x|3≤x<7},B={x|2<x<10},把两集合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得到A∪B={x|2<x<10}.

(2)由集合B={x|2<x<10},C={x|x<3或x≥7},

则C∩B={x|2<x<3或7≤x<10}.

第2课时 补集及其综合应用

1.了解全集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易错点)

2.理解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并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重点、难点)

3.熟练掌握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重点)

教材整理1 全集与补集

阅读教材P18“补集”以下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全集

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如果所要研究的集合都是某一给定集合的子集,那么称这个给定集合为全集,通常用符号U表示.

2.补集

自然语言

如果给定集合A是全集U的一个子集,由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在U中的补集,记作∁UA,读作A在U中的补集.

符号语言

∁UA={x|x∈U,且x∉A}

图形语言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个集合的补集一定含有元素.(  )

(2)集合∁ZN与集合∁ZN+相等.(  )

(3)集合A与集合A在集合U中的补集没有公共元素.(  )

【解析】 

(1)∵∁UU=∅,∴

(1)错;

(2)∵0∉∁ZN,而0∈∁ZN+,∴

(2)错;

(3)由补集定义知(3)正确.

 (3)√

2.已知M={x|x>1},N={x|x>2},则∁MN=________.

【解析】 由补集定义可得

∁MN={x|1<x≤2}.

【答案】 {x|1<x≤2}

3.已知全集为R,集合A={x|x<

1,或x≥5},则∁RA=

________.

【解析】 如图所示,集合A={x|x<

1,或x≥5}的补集是∁RA={x|1≤x<

5}.

【答案】 {x|1≤x<

5}

教材整理2 补集的性质

阅读教材P19“例6”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A∪∁UA=U,A∩∁UA=∅,∁U(∁UA)=A.

2.∁UA∩∁UB=∁U(A∪B),∁UA∪∁UB=∁U(A∩B).

设全集为U,A={1,2,4,5},∁UA={3},则U等于(  )

A.∅        B.{1,2,4,5}

C.{1,2,3,4,5}D.{3}

【解析】 因为A∪∁UA=U,所以U={1,2,3,4,5}.

求补集

 

(1)已知全集U={1,2,3,4,5,6,7},A={2,4,5},则∁UA=(  )

A.∅B.{1,3,6,7}

C.{2,4,6}D.{1,3,5,7}

(2)已知全集U={x|x>

0},∁UA={x|1<

x≤2},则A=________.

【精彩点拨】 

(1)根据补集的定义求解;

(2)利用补集的性质求解.

【自主解答】 

(1)∵全集U={1,2,3,4,5,6,7},A={2,4,5},则由集合的补集的定义可得∁UA={1,3,6,7},故选B.

(2)A=∁U(∁UA)={x|0<

x≤1,或x>

2}.

【答案】 

(1)B 

(2){x|0<

2}

如果全集及其子集是用列举法表示的,可根据补集的定义求解,如果较为复杂,还可借助于Venn图求解;

如果全集及其子集是用不等式表示的,常借助于数轴求解.

1.

(1)设全集U={1,2,3,4},且M={x∈U|x2-5x+p=0},若∁UM={2,3},则实数p的值为(  )

A.-4B.4

C.-6D.6

(2)已知A={x||x|<

4,x∈Z},B={-2,1,3},则∁AB=________.

【解析】 

(1)由全集U={1,2,3,4},∁UM={2,3},得到集合M={1,4},即1和4是方程x2-5x+p=0的两个解,则实数p=1×

4=4.

(2)易知A={-3,-2,-1,0,1,2,3},

所以∁AB={-3,-1,0,2}.

【答案】 

(1)B 

(2){-3,-1,0,2}

集合并、交、补集的综合运算

 

(1)已知全集U=R,集合A={1,2,3,4,5},B={x|x≥3},则图121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图121

A.{0,1,2}B.{0,1}

C.{1,2}D.{1}

(2)已知集合A={x|x≥-2},集合B={x|-2≤x≤2},则集合∁RB∩A=________.

【精彩点拨】 

(1)由图观察阴影部分所代表的集合,然后求解.

(2)先求∁RB,借助于数轴求解;

【自主解答】 

(1)由题意,阴影部分表示A∩∁UB.

因为∁UB={x|x<

3},所以A∩∁UB={1,2}.

(2)因为B={x|-2≤x≤2},所以∁RB={x|x<

-2,或x>

2},∁RB∩A={x|x>

【答案】 

(1)C 

(2){x|x>

1.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是同级运算,因此在进行集合的混合运算时,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当集合是用列举法表示时,如数集,可以通过列举集合的元素分别得到所求的集合;

当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时,如不等式形式表示的集合,则可借助数轴求解.

2.已知全集U={x|1≤x≤8且x∈N*},集合A={1,2,5,7},B={2,4,6,7},求A∩B,∁UA∪B,A∩∁UB.

【解】 因为集合A={1,2,5,7},B={2,4,6,7},所以A∩B={2,7},

因为全集U={x|1≤x≤8且x∈N*},

则∁UA={3,4,6,8},∁UB={1,3,5,8},

所以∁UA∪B={2,3,4,6,7,8},A∩∁UB={1,5}.

根据补集的运算求参数的值或范围

探究1 如果“a∈∁UB”,那么元素a与集合B有什么关系?

“a∈A∩∁UB”意味着什么?

【提示】 如果“a∈∁UB”,那么a∉B.“a∈A∩∁UB”意味着a∈A且a∉B.

探究2 是否存在元素a,使得a∈A且a∈∁UA?

若集合A={x|-2<

x≤3},则∁UA是什么?

【提示】 不存在.若集合A={x|-2<

x≤3},则∁RA={x|x≤-2或x>

 

(1)已知集合A={x|x2+ax+12b=0}和B={x|x2-ax+b=0},满足B∩∁UA={2},A∩∁UB={4},U=R,求实数a,b的值;

(2)已知集合A={x|2a-2<

a},B={x|1<

2},且A

∁RB,求a的取值范围.

【精彩点拨】 

(1)由条件可判断元素2和4所在的集合,代入到对应的方程中,解方程组可以解出实数a,b的值.

(2)求出∁RB,根据A

∁RB,列出不等式组,可求a的取值范围.

【自主解答】 

(1)∵B∩∁UA={2},∴2∈B,但2∉A.∵A∩∁UB={4},∴4∈A,但4∉B.

∴a,b的值分别为

,-

.

(2)∁RB={x|x≤1或x≥2}≠∅.

∵A

∁RB,∴分A=∅和A≠∅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A=∅,此时有2a-2≥a,∴a≥2.

②若A≠∅,则有

∴a≤1.

综上所述,a≤1或a≥2.

1.已知元素与已知集合补集的关系,一般要转化为元素与该集合的关系求解.

2.已知补集之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常根据补集的定义及集合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数轴列出参数应满足的关系式求解,具体操作时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3.已知全集U=R,集合A={x|-2≤x≤5},B={x|a+1≤x≤2a-1}且A⊆∁U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若B=∅,此时∁UB=R,且A⊆∁UB;

则a+1>

2a-1,所以a<

2,

若B≠∅,则a+1≤2a-1,

即a≥2,

此时∁UB={x|x<

a+1,或x>

2a-1},

由于A⊆∁UB,

如图,

5,∴a>

4,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a<

2,或a>

4}.

1.设全集U={1,2,3,4,5},集合A={1,2},则∁UA=(  )           

A.{1,2}B.{3,4,5}

C.{1,2,3,4,5}D.∅

【解析】 ∵U={1,2,3,4,5},A={1,2},

∴∁UA={3,4,5}.

2.设全集U=R,集合A={x|1<

4},集合B={x|2≤x<

5},则A∩∁UB=(  )

A.{x|1≤x<

2}B.{x|x<

C.{x|x≥5}D.{x|1<

【解析】 ∁UB={x|x<

2,或x≥5},A∩∁UB={x|1<

【答案】 D

3.已知A={x|x+1>

0},B={-2,-1,0,1},则∁RA∩B=(  )

A.{-2,-1}B.{-2}

C.{-1,0,1}D.{0,1}

【解析】 因为集合A={x|x>

-1},所以∁RA={x|x≤-1},则∁RA∩B={x|x≤-1}∩{-2,-1,0,1}={-2,-1}.

4.已知全集U={x|1≤x≤5},A={x|1≤x<a},若∁UA={x|2≤x≤5},则a=________.

【解析】 ∵A={x|1≤x<a},∁UA={x|2≤x≤5},

∴A∪∁UA=U={x|1≤x≤5},

且A∩∁UA=∅,因此a=2.

【答案】 2

5.已知U={1,2,3,4,5,6,7,8},A={3,4,5},B={4,7,8},求A∩B,A∪B,∁UA∩∁UB,A∩∁UB,∁UA∪B.

【解】 法一 由已知易求得A∩B={4},A∪B={3,4,5,7,8}.

∁UA={1,2,6,7,8},∁UB={1,2,3,5,6},

∴∁UA∩∁UB={1,2,6},A∩∁UB={3,5},

∁UA∪B={1,2,4,6,7,8}.

法二 画出Venn图,如图所示,可得A∩B={4},A∪B={3,4,5,7,8},∁UA∩∁UB={1,2,6},

A∩∁UB={3,5},∁UA∪B={1,2,4,6,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