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5697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docx

动物行为学讲义DOC

动物行为学

  行为学和生态学都是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必考的内容,是比较重要的两个学科。

生态学(ecology)大家很清楚,动物行为学(ethology)在国外的书上叫animalbehaviour或ethology。

  行为学主要讲几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行为的定义,行为在英文中的单词是behavior;第二个问题讲一下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个问题讲一下行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

行为学在我国不普遍,但在国外讲得很多,大学里面都开设此类课程,是由专门研究动物行为的一些专家讲授,有很多专著和文章。

根据统计现在至少有二十种专门研究行为学的杂志。

而在我国一本行为学杂志也没有,到现在一本专著也没出。

所以说我国行为学很不普及,甚至行为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也搞得不是太清楚。

有同学问,苍蝇送礼行为有四种形式,哪种形式是最进化的,这一看就是错的。

这不应该是苍蝇而是舞虻,舞虻是虻科动物,苍蝇是蝇科的,这两个都是昆虫纲的,但属于两个不同的科,实际上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昆虫,把舞虻说成是苍蝇,实际上苍蝇没有送礼行为,舞虻的送礼行为很发达,从原始到高级有几个进化阶段。

第一章行为的定义

第一个问题是行为的定义,对于行为没有一个普遍的定义,我们讲的是动物行为学中行为的定义,定义有两个。

一、简单定义

  动物为了自身眼前的存活和未来基因的存活所作的任何事情,这是行为的一个最简单定义。

为什么说是为了自身眼前存活和未来基因存活的呢?

因为有些行为对自身的眼前存活是不利的,甚至因为这种行为它自己会死亡,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自身存活,也是为了未来基因存活,只不过亲代为了子代牺牲了,这种行为对他自身存活不利,但是对他未来的后代存活有利,也就是说对未来的基因的存活有利。

所作的任何事情一定是动物的一个个体、一个整体所干的一件事,而不是指它体内的生理活动。

所作的任何事情包括动物的各种运动形式,如跑、跳、游泳、飞翔等,还有动物的发声,动物的所有呜叫、虫鸣、马叫、兽吼都是行为,还有就是通讯,视觉通讯、听觉通讯、嗅觉通讯、触觉通讯、电通讯。

甚至包括昆虫的信息激素,雌蛾释放性激素来吸引雄蛾,这些都是通讯,所有通讯都可以把它看成行为。

还有就是动物的一些面部表情,能够引起其他动物的行为响应,比如说羊或一只羚羊站在高山之巅,一动不动,能说这不是行为吗?

不能,这是行为,因为它占有一个领地,它站在领地最高点,实际上这是一种行为,当其他的羚羊看到它时,它的这种行为告诉其他的羚羊这个领地是不能侵入的;还有比如说蜥蜴、蝗虫等一些变温动物,早晨起来晒太阳,一动不动,这常常也是一种行为,是热调节行为,因为这些动物它要活动需要一定的体温,所以它晒太阳本身就是一种热调节行为。

二、行为学第二定义

  另外一个定义,行为是动物在个体层次上(不是在体内的某个器官,或组织细胞的层次上,而是特别强调在个体层次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内在生理状况的改变所作出的整体性的反应,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这是行为的第二个定义。

这个定义首先强调在个体层次上而不是以一个器官、组织、细胞为单位,更不是以基因为单位,在个体层次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内在生理状况的改变所作出的整体性的反应,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第二章 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一、行为的因果关系

  首先提一个问题,我们从回答这个问题中而大概知道动物行为学是研究什么的。

这个问题是,鸟为什么孵蛋?

因为动物的任何行为都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只有蛋这种大小、形状、花纹的刺激通过视觉神经系统才能引起它孵蛋的行为,也就是说才能够引起它孵蛋行为的释放。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动物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某种刺激所引起的,不会平白无故的发生。

研究动物行为因果关系是行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Tinbersen是1973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学家之一,他研究因果关系特别好,这是动物行为的—个重要方面。

我们用一个纸板模型模拟空中飞鸟,来测试地面做窝的鸟类对这些模型作出行为方面的反应,测试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模型从左至右由地面鸟类上空通过,观察地面鸟类的反应,它们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无动于衷,另一种就是逃跑。

测试的结果用“+”和没有符号表示。

“+”表示当这个模型由它.上空通过时,它释放了逃跑行为,没有“+”代表它不逃跑。

经过分析发现,凡是促使释放逃跑行为的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脖子短,猛禽都是短脖子,不逃跑的模型都是长脖子的。

最有意思的是图2—1中下面的这个形状的模型,如果这个模型从左往右移动鸟就逃跑,从右往左移动就不逃跑。

这些都是外界刺激,外界刺激导致了动物一些行为的释放,这就是因果关系。

  图2中这只母鸡趴在这里休息,然后给它一个声音刺激,这个刺激声音有强弱的变化。

当声音刺激比较弱的时候,它没有反应,当声音逐渐增加后他会提高警觉,再增加后它会站起来,当声音再增强它就会排粪并且原地打转,最后当声音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飞跑了。

这个实验说明他对声音强弱有不同的反应,说明动物的行为是受外界刺激所诱发的,这也属于动物行为因果关系的研究范围,是行为研究的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因果关系。

二、行为生理学

  鸟为什么会孵蛋?

凡是孵蛋的鸟它肯定处在生殖期。

在生殖阶段体内有生殖动机,这是由它内在的生理状况决定的。

在非生殖期它绝对不会孵蛋,你给它蛋它也不孵,还有可能把蛋吃掉,生殖期给它蛋它就孵。

同样是蛋,有时孵有时吃原因在于它内在生理根据不一样。

所以说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研究动物的内在生理状况。

这属于行为生理的研究内容,也是动物行为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动物的整个行为都是受它体内的生理状况或是激素的周期变化影响的。

比如一只白冠雀,它实际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它的体内一些变化和体外行为的一些变化是相对应的,它先是迁移,然后求偶、筑巢、育雏,然后到秋天就迁走了。

它在行为上表现了一个周期。

而这个周期刚好与体内的生理周期相吻合,主要是与体内的生殖腺发育和激素水平相一致,所以说每年它体内的生理周期相应地表现在外边,就有一个行为的一年的周期,特别是鸟类表现得尤为突出。

  图3为乌鸫的生活周期,年年如此,一年一个周期,春天雄鸟飞到生殖地点开始建立领地,建立领地以后雄鸟向雌鸟求偶、筑巢、交配。

雌鸟产蛋孵蛋,双亲喂养幼鸟,到了秋天幼鸟出巢独立生活,然后迁飞,这就是乌鸫一年的生活周期。

在行为上分四个阶段,这与它体内的内在生理变化和激素含量有一个相应的对应关系。

三、行为遗传学和行为进化

鸟为什么孵蛋?

这是由进化遗传决定的。

鸟有孵蛋的素质和要求,只有鸟有孵蛋的行为。

任何动物的行为跟它的形态结构一样都是通过长期演化自然选择遗传下来的,都有一个遗传和进化的依据。

所以研究动物行为学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研究动物行为的遗传性和动物行为的进化。

行为遗传学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基因与行为的关系,有些行为是比较简单的,只受一个基因支配的。

比如:

小杆线虫有两个品系,一个品系身体前端可以做波浪式运动,另外一个品系身体前端不能作波浪式运动。

波浪式运动有利于他找到昆虫帮它散布,所以说它的行为还是有一定的生存意义的。

但另一个不能做波浪式运动,这两个晶系杂交以后发现所有的F1代都是能作波浪式运动。

但是到了第二代就有些个体能够作波浪式运动,有些个体不能作波浪式运动。

而且这个比例是3:

1,说明波浪运动行为的基因是显性的,而且这个行为是由一个基因所支配的,这是单基因和动物行为的关系。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动物的一个行为是由2个基因所支配的。

如图2—4所示,蜜蜂的行为就是受2个基因支配的,蜜蜂有两个品种,一个叫卫生蜂,一个叫非卫生蜂。

卫生蜂是指当它的巢里面有死掉的幼虫,它会把蜂房的腊盖咬开,然后把幼虫叨出去这就叫卫生蜂。

非卫生蜂就没有这个行为。

用ur来表示卫生蜂,这两个基因是隐性的,用UR来表示非卫生蜂,这两个是显性基因。

当把这两个品种杂交以后,F1代全都是非卫生蜂,所以卫生蜂的性能就没有了。

F1是非卫生蜂,基因型是UuRr。

它的雄峰基因分四类:

Ur、UR、ur、uR。

然后回交,回交之后到了F2代就复杂了,既有卫生蜂也有非卫生蜂,还出现了不同于上述两种行为的新类型,就是开盖不叼幼虫行为型和不会开盖但会叨幼虫型,如果人为把盖打开,它会把幼虫叨走,所以出现了两个新的行为型。

这个实验证明,卫生蜂完全的卫生行为是由两个基因组成的,一个是开盖基因,一个是叼走幼虫基因。

只有这两个基因都是隐性的时候,它才能表现出完全的卫生行为,否则就是非卫生行为。

这个实验说明蜜蜂的这个行为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支配的,这就是双基因影响动物行为的一个例子。

行为遗传学是动物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前面举的例子一个是单基因支配行为,一个是双基因支配行为,但动物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由多基因支配的。

四、行为生态学

还是这个问题鸟为什么孵蛋?

如果鸟不能孵蛋,那么很快这个种就会消失了。

可见这个孵蛋的行为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对生物的存活有很大的价值,这个在动物行为学中叫做行为的存活值。

所以说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是动物行为的功能或者研究它的存活值。

动物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长期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它对动物本身有着某种意义,有某种好处、某种价值,有某种功能,这就叫作行为生态学,也是行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行为生态学就是专门讲动物行为功能的,也是动物行为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因果关系、动物行为生理、行为遗传进化、行为生态或行为功能等内容。

除此以外还研究具体的行为,比如说动物的取食行为,包括搜寻食物、处理食物、吃食物;生殖前的准备,包括筑巢、占有领地、求偶、交配,以及它的交配体制,都属于动物的生殖行为。

攻击和防御行为包括十种防御策略。

还有动物的时空行为,包括占有领域行为,栖息地的选择、比如动物迁移、导航,还有动物行为节律,这些都属于时空行为。

其他还有动物学习行为包括学习的概念、学习的类型等许多内容。

第三章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

一、反射

  反射是一种生理行为,但是从动物行为学来讲是动物比较简单的行为,它表现在外部的某些动作和变化上,而且还有一定的生物学功能,反射的例子有很多。

反射的特点:

①外界刺激和它所作出反应之间有着非常强的联系。

比如说把手放到火里去,手会马上回缩;气管里进异物,马上会咳嗽。

②无意识。

比如回缩不是大脑作出的反应,而是无意识的。

⑧它的中枢不是在大脑,而在脊髓。

另外它是先天的,这样对生存也会有利。

如图l所示反射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之所以有强烈的联系,是因为反射需要经过反射弧,中枢、感觉器官,最后把信息传到脊髓再通过运动神经元作出反应。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的,需要不断的强化,如果不强化,就消退了。

如图3—2所示,这是条件反射的建立,狗看着骨头就流唾液,看着灯不流唾液。

如果把灯和骨头结合起来,结合起来之后狗再看见灯也流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

原来看见灯不流唾液,后来看见灯就流唾液,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二、动性

  动性是指动物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所作的随机的、不定向的活动。

这种运动的结果使得动物总是趋向于有利的刺激源而避开不利的刺激源。

如图3所示,化学物质在散发一些气味,这些低等动物在外界刺激下做无定向随机的运动,运动的结果会导致它趋向有利的刺激。

如果浓度越高越有利,那么它们运动的结果总是趋向于浓度高的地方。

这也是动物运动的基本类型,趋利避害是一种行为的基本类型,这就叫动性。

涡虫是怕光、避光的,强光对它是不利的。

它也是靠动性来趋利避害。

比如说在一个池子里边(图4),一部分是有光的,另一部分是暗的,在光线照耀下它就运动了。

他的运动叫调转,总扭来扭去,不定向随机的一种调转运动反应,也是没有一定方向,他不是直接跑到这边来,而是到了这边后不再动。

这就是在有利刺激下不动,无利刺激下增加运动,最后的结果是到了它最有利的一个环境它就不动了,这就是动性。

三、趋性

  趋性是定向的,它是靠近或离开一个刺激源。

它是一种定向运动,离开刺激源或者是接近刺激源。

接近光就叫正趋光性。

离开刺激光源就是负趋光性。

除了趋光性外,还有正趋地性、负趋地性、正趋湿性,负趋湿性等。

如图5所示,当昆虫幼虫趋近一个光源,它显示的是正趋光性,而且是定向的。

它为什么能保持直线运动呢?

它之所以能保持直线运动主要是靠身体两侧的感光器官来感受光源刺激。

当两侧的感光器官所接受光的强弱相等时,它就会沿一条直线运动。

  如图6所示,这个图是做一个实验,把一个甲虫放进一个圆盘,在圆盘的一侧有个光源,当然在正常情况下是正趋光性。

如果说把这个盘子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话,可以发现随着盘子的转动总是左眼光线更强,这样为了调节接受光源强度相等,它就要向左偏,由于盘子是在不断的转动,它也不断的向左偏,所以它的运动曲线也不是直线了,而是弧线了,他是要追求两个眼所接受光的条件相等,哪个眼所接受光源强,他就往那一侧偏。

如右边接受光源强就往右偏,左边接受光源强就往左偏,这样就导致它运动的方向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弧线。

所以它的机制是保持两侧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刺激的强度相等。

四、横定向

  横定向跟趋性比较接近,它总与刺激源保持一定的角度而不是直接向着刺激源或者离开刺激源。

如图7,当一个蚂蚁找到食物在回巢的路上,回巢的路线和太阳光光线保持着一定的角度。

当它走到Y时用一个黑盒子扣住并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太阳光线已经偏离了一个角度,然后把盒子拿开,发现它的路线已经不是原先的轨迹了,它是向下偏了一个角度X角,X角正好和太阳光偏离的角度是相等的。

说明把盒子拿开以后它仍然追求它的运动路线和太阳光线保持一定的角度。

动物在离巢或者回巢时可以通过横定向找到自己的家,但是有一个前提是刺激的光源要非常远,要么是太阳要么是月亮,只有非常远的时候它移动一定距离以后,与太阳的角度才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很近的光源,当它移动一点时与光源的角度就发生了改变,它就必须进行调整。

图8就是光源很近,比如说灯。

蛾的飞行是星星定向,如果有更强的光源如路灯,它就会把它当作定向标志,就会与它保持一定的角度。

如图当蛾飞很短一段距离这个角度就发生改变了,蛾就会作出调整,这样一直调整就造成了它围绕光源不停地飞。

五、释放行为的刺激阈值和空放行为

  动物行为表现往往都是行为释放,如取食行为、交配行为等。

动物的行为是靠外界刺激释放的,所谓阈值,就是指释放一个行为所必须具有的最小刺激强度。

如果刺激小于阈值,行为不会释放,比如前面所说的,当声音很小时鸡会趴在那里不动,只有声音很大时它才会做出行为反应。

也就是说低于阈值的刺激强度不会引起行为释放。

在反射活动里面,它的阈值大小是不变的。

在复杂行为里面,它释放行为阈值是变化的,是受到环境条件和动物生理状况影响的。

有时候需要很强的刺激才能将它释放出来,有的时候需要很小的刺激它就能释放了。

阈值是变化的,如果需要很强的刺激才能释放,说明阈值提高了。

如果很小的刺激就能释放,说明阈值降低了。

一般来说动物行为释放之后,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提高释放行为的阈值。

比如动物吃饱之后再让它吃就不容易了,除非你给它特别好吃的东西来引诱它:

动物在交配以后在相当长时间里,对异性没有性要求。

反过来说当动物非常饥饿时,它的阈值会下降,很不好吃的东西也会吃。

这与释放取食行为阈值的增加和降低有关系。

所以在很多复杂的行为里面,释放行为所需要的刺激强度是变化的。

有些情况下需要很高,有些情况下需要很低。

有时候当刺激阈值很低时,动物就能释放行为,包括取食行为和性行为。

把织巢鸟放在笼子里面一段时间找不到配偶,在这种情况下它释放性行为、取食行为的阈值会降到很低,甚至于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它的性行为、取食行为也会释放出来。

这种行为就叫空放行为(Vacuum)。

就是当刺激阈值为零时,这种行为释放出来了,但是达不到这种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所应达到的目的。

比如:

织巢鸟有很强的织巢能力,一般情况下它要看到织巢的材料,它才会表现织巢行为。

到了生繁季节,它织巢的行为表现非常强烈。

甚至没有树叶没有织巢材料,它也会在那里瞎比画,但是达不到织巢的目的。

六、欲求行为和完成行为

欲求行为和完成行为是动物复杂行为的两个阶段或是两个时期。

先是欲求行为,后是完成行为。

只有这两个阶段都完成时,才能够达到行为的目的。

举例来说,取食行为分成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寻找食物,一个阶段是把食物吃掉。

寻找食物的阶段就叫做欲求行为阶段,找到吃的东西以后把它吃掉就是完成行为。

因为它要到处探寻食物,行为的时间比较长,表现得更积极。

当它吃完东西以后,就进入到一个比较不想吃东西的时期。

一直到它再次饥饿的时候,欲求行为就比较强烈了。

求偶是欲求行为,交配本身是完成行为。

所以马戏团在训练动物的时候一定是在欲求行为阶段。

七、刺激过滤

  每一个动物在任何时刻都会面对着无限量环境信息或者外界刺激,包括:

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生物信息等。

每一个生物都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面。

但在信息的海洋里面,对动物有用的信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的信息对它都没有用。

因此对动物来讲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有选择的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绝大多数的信息要过滤掉,不去做出反应,完成这个任务要靠外周的感觉器官和中枢的神经系统来完成。

感觉器官比如,听、嗅、看只能感受某些刺激,面对绝大多数刺激根本就没有感受能力,就可以过滤掉。

实际上任何一个动物对外界绝大多数的刺激没有感受能力。

人不能感受超声波,每一种动物所能感受的外界刺激是千差万别的。

蛇对热的感觉很强烈,因为它是靠红外热来捕捉食物,它对0.005℃温度的变化都能感受到,很多哺乳动物的嗅觉感应比人要强得多。

任何动物都有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范围,跟它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是密切相关的。

蚕蛾唯一的任务就是交配,繁殖后代。

对它来说唯一需要做出反应的就是异性释放的性激素,只有性激素对它的繁殖是有用的,其它刺激通过外周感觉器官就把它过滤掉了。

  只有外周过滤还不够,有些是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把它过滤掉的。

外周能看到、听到、闻到,但到中枢神经系统以后也可以把它滤掉了。

过滤分两个,一个是外周过滤,一个是中枢过滤。

而且有些物种接受的外界刺激是非常特殊的,而且物种彼此之间有很多特异性,比如,蛾子两性交配主要是靠性信息素,但是通常都是雄蛾只对本种雌蛾释放的信息激素才有反应,对于其它蛾子释放的相似信息激素没有反应,这样就能保证本物种正常进行繁殖后代。

荧火虫都是靠发光来寻找配偶,但是发光的频率各不相同,这样就保证物种之间的隔离。

八、信号刺激

  信号刺激是指能够代表发出刺激的整个主体的刺激,这就是信号刺激。

人和大部分动物都不能感受到超声波,但是某些物种对超声波的感受是至关重要的。

像蝙蝠,能发出超声波,蛾子能够感受它发出的超声波,蛾子在身体两侧有两个超声波的感受器。

当蝙蝠发出超声波时,如果蛾子没有感受能力就会被蝙蝠吃,但是它有感受能力,并且可以通过感觉器官辨别出蝙蝠的方位,并能够逃跑。

鸥鸲在生殖季节的时候,它的颈部和胸部就会变红。

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如图3—9是两个模型,一个形状和大小类似于雄鸥鸲和另一个是一团羽毛,两者区别在于第二个模型的颜色是红色,测试雄鸥鸲如何对待这两个模型。

雄鸥鸲在生殖季节,它要占领领地,领地是不允许同种的其它雄鸥鸲侵略的,如果受到侵略,它就会进行攻击。

在测试时发现雄欧鸲攻击的对像是第二个模型,即那一团红色羽毛,而不足形态与自己相似的第一个模型,所以认为红颜色就能代表这个主体,是信号刺激,红颜色的羽毛就代表另外—只雄鸥鸲。

  三刺鱼在生殖前占领一块领地,不允许其它的雄鱼侵入,而且它的肚皮变红了,这个红肚皮就是一个信号刺激。

研究者做了几个模型,其中的四个长得很不像三刺鱼,但是它们下面都是红色的,测试生殖期的三刺鱼攻击哪个模犁,结果这四个都会被攻击,只有长得和它一样的但没有红肚皮的没有被攻击,因为红颜色就是一个信号刺激。

如图10所示,有些蛾的后翅长有大眼斑,可以起到惊吓作用,用来惊吓那些食虫小乌。

当小鸟要吃它的时候突然把前翅展开,后翅就露出来了,后翅上有两个大眼斑,就会把小鸟吓一跳,在小鸟一犹豫的时候,它就逃走了。

这个大眼斑就是一个刺激信号,它就代表猛禽,因为猛禽眼睛大,小鸟是怕猛禽的。

正因为这个眼斑就是代表猛禽的,所以蛾在进化过程中就利用这个眼斑来起到保护作用。

九、释放者和种间释放者

  释放者(releaser):

是在种内个体之间起着信息传递作用的一些形态或行为特征。

释放者是引起同种个体发生一定反应的一些形态结构或者足行为特征。

释放者的功能起着种内信息交流作用。

由于个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对彼此都有好处,所以在释放者进化过程中,无沦是信号发送者还是接收者都有贡献。

 对于信号的发送者,信号越醒目越鲜明越有利,仗对方很容易发现、接受这个信息。

但对于信息接受者来说,越敏感越有利于接收信息。

通过长期演化以后,动物有些形态结构、色型、行为都是非常醒目,非常鲜明的。

孔雀开屏非常漂亮,这是雄孔雀打出的信号。

  物种释放鲜明醒目的信号是受其它方面进化要求所限制的,不能无限制的鲜明醒目。

鲜明醒目可以达到通讯的目的,但也可以引起天敌注意。

从种内通讯来说越鲜明越好,从防御性来讲越隐蔽越好,都是自然选择施加的影响。

所以往往采取折衷的方法使两方面都能照顾到。

鱼鳍上面有很多鲜明的色斑,在需要的时候把鳍打开让同种看到,不用的时候把它折叠起来。

还有的是需要的时候才出现,不需要的时候就没有了。

特别是鱼类,鱼类的变色能力很强,在生殖的季节里它的颜色会很漂亮,求偶以后颜色就没有了,它体中的色素变化非常快,既达到种内通讯的目的又达到了保护的目的。

鸟类在生殖季节会换上漂亮的一身羽毛,有利于求偶生殖,过后就会把羽毛褪掉。

释放者虽然鲜明醒目但又受到一定限制。

种间释放者,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海洋中的清洁鱼。

清洁鱼是给凶猛的鱼清洁表面的污物、寄生虫等。

因为它们往往清洁的是凶猛的鱼和肉食类的鱼,所以它需要有一个信号让对方知道,不要让对方把它给吃了。

所以就要求信号非常鲜明醒目,清洁鱼身上有特别鲜明的两条斑纹,并且游泳的姿势也比较特殊。

总之,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为了合作,也需要互相打信号。

这些信号就是它身体的某些结构、颜色或者是行为表现。

下面讲的问题是与释放者有关的超常刺激。

超常刺激是指动物发出的自然信号,对于信号的传递者来说并不是最好的;相反的,有一些非自然的异常或人工的信号反而更容易诱发动物行为的反应,这些非常信号就叫超常刺激。

超常刺激是人做实验的时候发现的,所以动物行为学往往以模型做实验。

当用模型做实验时发现有些模型发出的不是自然信号反而容易诱发动物的反应,比自然信号所做出的反应更强。

换句话说,比一个正常的自然刺激更能够有效地释放动物某一特定行为的刺激,叫超常刺激。

在自然界有很多动物利用超常刺激从而获得好处。

如杜鹃自己不做窝,也不孵蛋。

它把蛋产在别人的窝里面,靠别的鸟去孵,孵出来的小杜鹃把巢中其它的蛋拱出去。

如果养父母雏鸟和它在一个窝里,它争食的能力强,因为它比其它雏鸟嘴张得更大、更鲜艳。

杜鹃雏鸟就是靠超常刺激获得更多的食物。

当杜鹃幼鸟出巢后,还要继续喂食一星期,虽然此时杜鹃幼乌身体要比养父母人很多,但由于超常刺激它的养父母仍然会给它喂食。

(不过,中讲到:

如果小杜鹃被赶出,则附近地区所有与其“养父母”同种的鸟的巢都会遭到杜鹃的攻击。

)隐翅虫寄宿在蚂蚁窝里面,以蚂蚁窝里面的食物或靠蚂蚁的喂食牛存。

因为蚂蚁是靠气味分辨的,隐翅虫释放的气味与蚂蚁幼虫的气味是一样的,甚至比蚂蚁幼虫的气味还要强烈,所以诱使蚂蚁释放喂食行为。

动物的很多行为不是仅被一个刺激所释放,往往是被几个刺激所释放。

这些刺激可以是单独或者是结合束发挥作用,彼此之间可以起到促进或者是补充的作用,这个现象叫刺激的累积。

如果同一个刺激重复发生,或者是几个个体所发生的刺激同时出现,往往会增强这个刺激释放行为的效果。

在自然界有很多动物求偶的时候,往往喜欢结群,同时有许多雄体向雌体求偶。

这样就等于儿个刺激同时发出,可以更有效地释放行为。

十、固定行为型

固定行为型(fixedactionpatterns),是按照一定时空顺序进行的肌肉收缩活动,表现定的运动形式并能达到某种生物学目的。

灰雁有一个行为是回收蛋(如图16),它在地面上做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