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0744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docx

华东师大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题B卷

华东师大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由A和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已知A和B的元素质量比为21:

8,而A和B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

2,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B.

C.

D.AB

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溶质,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取一定量溶液于烧杯中,先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反应过程及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B.反应进行到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bc段上的任意一点(c点除外)都存在两种沉淀

D.反应进行到c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BaCl2+Mg(NO3)2===Ba(NO3)2↓+MgCl2,

B.Na2SO4+BaCO3===BaSO4↓+Na2CO3

C.Mg+2AgCl===MgCl2+2Ag

D.2Al+3CuCl2===2AlCl3+3Cu

4.下列物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的是

A.CaCO3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烧碱

5.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

CuSO4

Cu(OH)2

B.S

SO2

H2SO4

C.Fe

FeCl3

AgCl

D.C

CO2

CaCO3

6.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数决定的

7.某些食物的近似pH为:

牛奶6.3~6.6,葡萄3.5~4.5,玉米粥6.8~8.0,苹果2.9~3.3,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葡萄

B.牛奶

C.苹果

D.玉米粥

8.1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克20%的稀硫酸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Fe

B.CO2

C.CuSO4溶液

D.Ba(OH)2溶液

9.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A.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

C.温度下降,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10.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钠,纯碱,Na2CO3

B.氯化钠,食盐,NaCl

C.硫酸铜晶体,胆矾,CuSO4

D.碳酸钙,生石灰,Ca(OH)2

11.“接龙”是化学扑克(和普通扑克相似,牌面标注物质的化学式)的一种游戏,其规则是:

当上家出牌时,下家跟出的牌所标注的物质必须能与上家的反应。

某局游戏中,甲到戊五人各有一张不同的牌,牌面标注“CuSO4”、“H2SO4”、“NaOH”、“Fe”、“Fe2O3”。

若甲的牌为“Fe2O3”,且按甲-乙-丙-丁-戊依次出牌时能满足“接龙”规则,则丁的牌是()

A.NaOH

B.Fe

C.H2SO4

D.CuSO4

12.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物质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序号()

序号

HCl和H2SO4的混合酸

Ba(NO3)2溶液

Cu-Zn合金

稀H2SO4

生锈的铁钉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CO2和HCl混合气体

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

盐酸

A.①④

B.③⑤

C.②⑤

D.③④

13.有一种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的沉淀生成,且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该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

A.Ag+和CO32-

B.Ag+

C.SO42-

D.Ag+ 或SO42-

14.下列主要成分中含有少量杂质,选用试剂进行检验杂质、除去杂质是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际问题,若一种试剂既能检验所含杂质、又能除去杂质,该试剂我们就能称为“高效试剂”,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为“高效试剂”(所加试剂均适量且忽略分离步骤)的是    ()

选项

主要成分

所含的杂质

“高效试剂”

A

HNO3

H2SO4

Ba(NO3)2

B

NaOH

Ca(OH)2

Na2CO3

C

CuO

Fe

HCl

D

MgCl2

MgSO4

BaCl2

A.A

B.B

C.C

D.D

15.甲、乙、丙、丁四种易学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乙溶液H+与阴离子个数之比大于1;③向丙容器中滴入AgNO3溶液又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  

B.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

16.以下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a2+、OH–、Ba2+、SO32–

B.Ba2+、Mg2+、SO42–、Cl–

C.K+、Na+、NO3–、CO32–

D.Al3+、K+、NO3–、Cl–

17.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溶液的密度越大,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0%的硫酸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无法确定

18.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之一是对CO催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

①CO⇌COad,②O2⇌2Oad,③COad+Oad→CO2(式中标有ad的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过程①②③后,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只要达到着火点或者有催化剂铂的存在,C0就能转变成C02

C.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

D.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原理可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但不能治理酸雨危害

19.在电路分析过程中,若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会熄灭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0.分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测定溶液的pH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填空题

21.(5分)规范使用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障,请你结合下图所示玻璃仪器,回答问题。

(1)可用作热源的是________(填序号),若往仪器E中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_____(填“平”“立”或“斜”)放。

(2)若用仪器A和D稀释浓硫酸,则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若用仪器A和D进行过滤操作,还必须用到上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

(填名称)。

(3)若某气体只能用F装置收集,则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_____且_______。

22.根据下图装置填空: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23.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克硝酸钾加入10克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

(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

(不考虑水的蒸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所得溶液的特征是:

                                   

24.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重铬酸钾是由_____和_____构成的(填离子符号,下同),重铬酸钾中铬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价。

而硫酸铬中铬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价。

(2)写出按这两种化合物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形成的两种铬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和______。

三、探究题

25.某校科学兴趣小组进行“Fe(OH)2制备”实验,由于Fe(OH)2(白色絮状沉淀)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红褐色沉淀),因此实验存在一定难度。

为此实验采用如所示的改进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在较长的时间内观察到生成的Fe(OH)2白色絮状沉淀,据图装置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的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B试管内液体内冒气泡,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2)在A试管中的反应进行足够长时间后,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B试管内出现白色沉淀,试解释该过程产生的现象________。

   

(3)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写一个)。

26.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

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

(1)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

小吕方案I:

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2)小吕用下列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

(填装置的字母编号,装置不重复使用);

(3)D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小周方案Il:

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

NaHCO3+NaOH=Na2CO3+H2O)

(4)为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操作I之前,需判断所加BaC12溶液是否足量,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案:

_______________ 。

27.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

(查阅资料)

(1)该小组同学通过网络查询,获得草酸及草酸晶体的一些相关知识:

名称

分子式

颜色、状态

溶解性

熔点(°C)

密度(g/cm3)

草酸

H2C2O4

--

易溶于水

189.5

1.900

草酸晶体

H2C2O4•2H2O

无色晶体

--

101.5

1.650

(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会变蓝色

(作出猜想)第一种:

草酸分解产物CO2和H2第二种:

草酸分解产物是CO2、CO和H2O第三种:

草酸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__(你猜想的产物化学式)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甲同学按其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乙同学按图2的装置实验也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这些现象证明产物中一定有_____;无水CuSO4变蓝,证明产物中还有_____若产物中有CO,则乙的对应实验现象是证明CO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得出结论)若第二种猜想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草酸分解的反应方程式_____。

(反思评价)乙认为甲设计的实验装置有缺陷:

由于试管口向下倾斜,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加热到182℃便开始熔化,因此实验中会出现熔融的草酸流进导管而影响后续实验.请你谈谈装置2的至少两点优于装置1的优点:

_____。

利用乙设计的装置证明产物中没有H2的方法是:

_____。

(交流讨论)丙同学继续查阅相关资料发现:

草酸是一种酸,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有少量升华;草酸钙和草酸氢钙均为白色不溶物。

丙同学通过进一步研究,对实验中CO2的检验提出质疑,并提出实验的改进措施,他提出的措施是_____。

28.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     Ⅱ.将铜片浸入稀硫酸     Ⅲ.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

(1)上述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将铁、银二种金属浸入            (只填一种)溶液中,即可验证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29.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

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b为电源的____极;检验该极产生的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

(2)电解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3)某生用加了少量硫酸的水进行电解实验,测得了不同时间段分 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负极生成气体体积(cm3)

6

12

20

29

39

49

59

69

79

89

正极生成气体体积(cm3)

2

5

8

12

17

22

27

32

37

42

从以上实验数据可知,刚开始的前几分钟负正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你认为原因是____,从第____分钟开始,每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l。

(4)根据水电解实验和其它实验,人们认识到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____和____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水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

30.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 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本实验条件下CO2 的密度为1.8克/升。

已知小敏、小华和小军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相同,请分析数据,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____

四、简答题

31.向盛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的烧杯中逐渐加入Zn粉,并边加边搅拌,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点的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哪些_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a点的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______________?

d点的固体中含有几种物质______________?

(3)写出b~c(不包括b点)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使气球膨胀或缩小(导气管伸入瓶内部分与一个小气球紧密连接,玻璃导管C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控制漏斗上的活塞开关可以随时滴加溶液)。

(1)装置的气密性是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关闭A、B的活塞,将广口瓶浸没在冰水中(室内温度为25℃),导管C的管口露出水面,如果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那么出现的现象是____。

请你再举出一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

(2)让瓶内充满某种气体,先向广口瓶中滴加A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膨胀;再向广口瓶中滴加B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体又缩小,如此重复操作,气球可以反复膨胀和缩小。

则充入瓶内的气体可能是____(写化学式);分液漏斗A中可能是_____;分液漏斗B中可能是____。

33.粗盐是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和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的氯化钠。

为提纯粗盐,同学们经过了①蒸发结晶、②溶解、③过滤、④计算产率等步骤。

 

(1)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2)实验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有4个小组分别展示了计算的精盐产率:

 

组别

1

2

3

4

精盐产率

91%

69%

73%

75%

老师对各组的评价是:

第1组结果偏高,其他组结果都偏低。

于是各组分别讨论本组 

的误差,所找原因合理的是第___________组。

 

第①组:

量水时眼睛位置太高,造成俯视 

第②组:

称量精盐时误将精盐放在右盘 

第③组:

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 

第④组:

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34.小明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将一个充满CO2的试管倒立于其中。

 

(1)观察到的现象有a________;b________。

(2)若将水槽内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5.某固体混合物由碳酸钾和硫酸钾组成,现取一定量的该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6.27g。

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经测定,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0.88g二氧化碳气体。

(1)该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_______

(2)若要求出硫酸钾的质量,下一步计算需要先求出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的质量?

36.如图是酒厂生产流程简图,罐内的白酒的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当的水混合。

有关行业规定:

白酒的“度数”是指20℃时,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下表是有关的参数:

(1)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多高温度,才能出好酒?

输气管为什么要弯弯曲曲地经过冷凝池?

(2)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mL、45度的白酒,质量为多少?

密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

1、

2、

3、

4、

三、探究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

2、

3、

4、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