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893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docx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案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

关爱他人

教学内容

5、泉水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7、我不是最弱小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33个字。

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片段,体会奉献的幸福感。

3.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1.朗读感悟时,可把重点放在“感”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片段,体会奉献的幸福感。

3.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课时安排

《泉水》2课时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课时

《我不是最弱小的》2课时

《卡罗尔和它的小猫》1课时

语文园地二2课时

合计9课时

 

课题

5、泉水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张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泉水的特点。

3.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泉水的特点。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难点:

“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词卡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修改记录

1、歌曲导入。

师生随着音乐共唱《泉水丁冬》。

2、师:

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

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

(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一)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把读不准或难记住的生字或词语做上符号。

(二)合作识字读文

1、组长指定人员读字,同伴正音;

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在组内由组长领读或齐读或开火车读或组词读,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出难记难读的词,互帮互助;

4、把生字放到词语中或难读的句子中读正确。

5、默读课文思考:

泉水从哪里来?

最后又到哪里去?

6、汇总组内问题,并准备好汇报

一、小组汇报展示,释疑点拨

1、小组展示,识字效果,

2、交流泉水从哪里来?

最后又到哪里去?

3、并提出组内问题寻求帮助

4、其余小组补充、解决问题并评价

二、导师检查,释疑点拨

(一)、检查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词,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注:

“哦”的音是“ò”,不是“wò”;脆的音是“cuì”,不是“chuì”

2、口头组词:

抽学生回答,注意面向全体。

3、出示文中的词语,学生读:

男女生读

一股清泉石缝瓦罐水塔杜鹃清脆

4、检查读句子,正音互评。

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泉水说:

“唱吧,唱吧!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

声伴奏。

(二)读文感悟

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

(山腰、平地、果园、山谷)

三、指导书写,正确美观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出示骨、鹃、股、脆:

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总结:

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塔:

右下是合,中间的横短不能少。

泉:

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脆:

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①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②评教师:

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③学生互评:

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④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堂小结。

板书

设计

5、泉水

山腰平地果园山谷

教学

后记

课题

5、泉水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张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感悟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词卡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修改记录

1、出示字卡,检测字音。

2、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泉水》一课,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一)自主读文

自由读文,思考问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泉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二)合作读文

1、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

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朗读课文。

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出示课文插图,你观察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体会“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

一、小组汇报展示

1、在整体朗读过程中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

(1)“来吧,来吧!

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照吧,照吧!

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喝吧,喝吧!

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唱吧,唱吧!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要求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2、小组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4、积累好词好句。

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仿照书上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句子。

(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唱吧,唱吧!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

二、组间互助补充评价

三、导师释疑点拨

四、指导书写,正确美观

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

1、小组学习生字

注:

小组内的学生选取两个以上的生字自由记忆,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瓦:

第二笔是竖提,第四笔是横折弯钩。

然:

左上角要和“夕”区分。

脆:

注意左下角的写法。

不要写成“巳”

鹃:

“口”字上没有一横。

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

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三、指导书写

瓦:

最后一笔的折要写在竖中线上。

然:

四点底要写规范

股:

右上角没有钩。

2、学生练写,展评:

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

设计

5、泉水

水池多(来打水)

平地清(照镜子)

果园甜(喝个饱)

山谷美(为你伴奏)

教学

后记

课题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张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识字,会书写“迈、迷、迹、雷、需”,背诵课文。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词卡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修改记录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激发兴趣。

2、设置疑问,引发思考:

这首歌的主人公是谁?

你们对他了解吗?

(出示课件,简介雷锋的生平、事迹)

3、教师出示雷锋英雄形象图,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了解到的雷锋。

4、引入课题:

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雷锋叔叔呢?

(板书课题,相机指导书写“锋、叔”)

(一)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把读不准或难记住的生字或词语做上符号。

3、思考:

自己哪里读懂了?

哪些字词或句子还不懂?

(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二)合作识字读文

1、组长指定人员读字,读诗,同伴正音;小组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并检查(面向差生)。

2、在组内由组长领读或齐读或开火车读或组词读,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出难记难读的词,互帮互助;

4、把生字放到词语中或难读的诗句中读正确。

5、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

6、汇总组内问题,并准备好汇报

一、小组汇报展示,释疑点拨

1、小组展示,识字效果和方法。

2、交流自己哪里读懂了?

哪些字词或句子还不懂?

3、其余小组补充、解决问题并评价

二、导师检查,释疑点拨

(一)、检查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词,认读记等形式巩固识字。

重点强调:

“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出示生词认读。

曾路过泥泞脚窝年迈荆棘

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用所认生字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认为给够把课文读流利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

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迈、迷、迹:

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1)笔顺:

先写走之内的部分,再写走之。

(2)走之的左下的撇捺交叉处要相连,不是交叉。

与“建之”不一样。

2、出示雷、需:

(1)第一笔横要短;

(2)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

3、学生练写,展评。

朗读全文,读出诗歌的节奏。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课题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张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书写“滴、洒、泥、泞”4个生字。

2.在朗读中感悟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词卡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修改记录

1.复习字词: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2.谈一谈通过昨天回家熟读课文,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

雷锋叔叔帮助了谁?

你怎么看出来的?

2、把读不准或难记住的生字或词语做上符号。

3、思考:

自己哪里读懂了?

哪些字词或句子还不懂?

(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二)合作识字读文

1、组长指定人员读字,读诗,同伴正音;

2、在组内由组长领读或齐读或开火车读或组词读,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

4、汇总组内问题,并准备好汇报

一、小组汇报展示,释疑点拨

1、小组展示,识字效果和方法。

2、交流自己哪里读懂了?

哪些字词或句子还不懂?

3、其余小组补充、解决问题并评价

二、导师检查,释疑点拨

(一)、检查识字,教师出示生字词,认读记等形式巩固识字。

(二)、读文感悟

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

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

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指导读好的句子: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体会“蒙蒙”“荆棘”的意思

把你对雷锋叔叔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用读体现出来。

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补充朗读。

沿着小溪找到了雷锋,沿着小路也找到了雷锋,那雷锋到底在哪呢?

引读: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表层含义: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深层含义:

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教师或学生讲述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

(三)指导背诵

指导书写,正确美观

小组学习生字

“滴、洒、泥、泞”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三点水的写法上学期已经做过重点指导,教师只要地示范书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过去学过的要点就可以了。

但这几个字的右半部分的书写应该细心指导:

注意,冒:

上面是曰而不是日

滴:

右下角的里面是古

洒:

右面是西,而不是酉

学生练习

拓展升华,体验内化。

1、请学生试着想一想:

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

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

学生举例说说班级的“活雷锋”,说一说他们的事迹。

3、最后,学生说说有什么话想对雷锋叔叔说,今后怎么做。

名言积累,结束全文。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板书

设计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小路

抱小孩背大娘(助人为乐)

教学

后记

课题

7、我不是最弱小的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张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教学重点

难点

1、正确书写“弱、末、夏”3个生字。

2、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词卡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修改记录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感知“弱小”。

⑴跟着老师书空写“弱小”(注意指导“弱”字两个“点提”的写法)

⑵谁能给“弱小”找一个相反的词语。

(强大)

⑶(出示老虎、羚羊图片)比一比:

谁强大?

谁弱小?

⑷(出示课文中四个人物的图片)师:

再来瞧瞧这一家四口,你认为谁最弱小?

(萨沙)

2、揭示课题。

⑴师:

可是有一天,萨沙却对妈妈说:

“我不是最弱小的”(引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⑵预设:

为什么萨沙说他不是最弱小的?

(一)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把读不准或难记住的生字或词语做上符号。

3、思考:

自己哪里读懂了?

哪些字词或句子还不懂?

(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

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

哪些还有困难?

说(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互相取长补短。

(二)合作识字读文

1、组长指定人员读字,同伴正音;

2、在组内由组长领读或齐读或开火车读或组词读,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平舌音:

萨、簇、随、

唇齿音:

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利用动作演示识记“托、掀、递”。

3、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出难记难读的词,互帮互助;

4、把生字放到词语中或难读的句子中读正确。

出示: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的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5、汇总组内问题,并准备好汇报

一、小组汇报展示,释疑点拨

1、小组展示,识字效果。

2、并提出组内问题寻求帮助

3、其余小组补充、解决问题并评价

二、导师检查,释疑点拨

(一)、检查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词,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口头组词,巩固识字

3、出示文中的词语,多种方式学生读

4、检查读句子,正音互评。

出示: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的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二)读文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回答:

为什么萨沙自豪地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2、提出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三、指导书写“弱、末、夏”

1、出示生字,看看“弱、末、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得更漂亮。

(学生观察)

2、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展评。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五岁的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的故事,认识了生字,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这雨天发生的动人故事,走进萨沙的内心世界。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课题

7、我不是最弱小的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张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体会问句、感叹句表达的不同语气,练习朗读对话部分。

2、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到在“弱小”需要帮助的时候应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

难点

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到在“弱小”需要帮助的时候应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词卡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修改记录

复习引入。

1、复习词语。

芬芳扑鼻娇嫩铃兰花簇拥

聊天倾听递给掀起随意

2、学生齐读,指名读。

观察这两组词语,说说每组词语主要是描写什么。

学生交流。

再读词语。

(一)自主读文

自由读文,思考问题

1.这个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2.这个故事中有一件联系所有角色的东西,是什么?

(二)合作读文

1、组长指定小组成员通读课文;

2、相互交流读书后对这自主学习的3个问题的理解,提出不懂的问题寻求组帮助;

3、汇总组内问题,并准备好汇报

一、小组汇报展示

1、读段或句子;

2、交流对问题的理解;

3、提出组内不明白的问题;

二、组间互助补充评价

三、导师释疑点拨

1.这个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妈妈、托利亚、萨莎、蔷薇花)

这个故事中有一件联系所有角色的东西,是什么?

——(雨衣)

2.雨衣是什么天气才用呢?

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读一读,你觉得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打雷、下雨得词句,或者描写其它天气的词句。

3.下雨了,雨衣对每个人都需要,而这件雨衣却在怎样传递呢?

找到三自然段中写传雨衣的句子,读一读。

板书:

妈妈――托利亚――萨莎

4.老师范读三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体会,你觉得妈妈、托利亚在传递雨衣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

5.当雨衣传给萨莎后,他和妈妈有一段对话(4-7自然段),你和同桌分角色,相互交换读一读。

指名几组读,评议谁读得好,为什么?

相机指导问句的读法。

(第一个问句要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

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第二个问句语调先降后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①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语调先降后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②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

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

③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妈妈的话可以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

6.听了妈妈的话,萨莎怎么做的,读8、9自然段。

它把雨衣传给了谁,为什么?

板书:

蔷薇

你觉得萨莎在传递雨衣给蔷薇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

7.小结:

大雨中的野蔷薇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

正是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指导书写,正确美观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芬、芳”二字的书写:

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三个带提手旁的字(托、摸、扑),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写法练习书写。

1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弱小的蔷薇花,向大家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你保护过比你更弱小的吗?

2我听出来了,你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们都是一个有爱心的、勇敢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

“我不是最弱小的!

板书

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雨衣

妈妈――托利亚――――萨莎――蔷薇

关爱

教学

后记

 

课题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张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1.认记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

难点:

从文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词卡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修改记录

小朋友,你家养过小动物吗?

谁能来说一说自己家的小动物?

是呀,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你也想有一只属于自己小动物吗?

有个叫卡罗尔的小女孩也一直想有一只小猫,她和小猫之间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板书课题)读课题

(一)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勾画出生字词

2、把读不准或难记住的生字或词语做上符号。

3、思考:

自己哪里读懂了?

哪些字词或句子还不懂?

(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二)合作识字读文

1、组长指定人员读字,同伴正音;

2、在组内由组长领读或齐读或开火车读或组词读,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出难记难读的词,互帮互助;

4、把生字放到词语中或难读的句子中读正确。

5、汇总组内问题,并准备好汇报

一、小组汇报展示,释疑点拨

1、小组展示,识字效果,

2、感悟自己认为有趣的句段,为什么认为这部分有趣?

3、并提出组内问题寻求帮助

4、其余小组补充、解决问题并评价

小组内进行字词练习

(1)以字扩词。

涂料涂改糊涂;舒适适应合适;多余其余剩余;卡车卡片卡尺;免费避免难免

(2)开火车。

(3)读读说说。

丁冬丁丁冬冬滴答滴滴答答马虎___

冷清冷冷清清亲热亲亲热热______

导师释疑点拨

体会几个重点段落或句子。

1)晚上,家里可不得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

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

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2)不一会,门铃又响了,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小猫。

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3)伯洛亲热地用身子蹭着卡罗尔的手,好象在说:

“我藏起来,是不愿给送掉,我想和你在一起。

4)两次广告的作用。

5).默读最后三段,启发思考,领悟文意:

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情地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